【華理商院,共克時艱】七臺呼吸機,一群商院校友的戰“疫”故事

【華理商院,共克時艱】七臺呼吸機,一群商院校友的戰“疫”故事


抗疫情

商院校友在行動


【華理商院,共克時艱】七臺呼吸機,一群商院校友的戰“疫”故事


抗擊疫情至今,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全國各地相繼復產復工,相關數據捷報頻傳。大家幾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些日子的堅持終於帶來了期待的好消息。僅僅是一個月前,沒有人知道這場戰役什麼時候會結束,也不確定什麼時候才能迎來拐點。大家咬著牙堅持,只想著不能輸,每個人都想成為這場護國疫情的戰士,保衛自己的家園……


MBA校友劉佳妮是土生土長的湖北孝感人, 在那裡度過了她23年的美好時光,那個以“孝”聞名的城市裡有她記掛的親人、相熟的同學和多年相知的朋友。那時每每看到朋友圈裡發出來的物資求助,劉佳妮都跟著心急如焚。


【華理商院,共克時艱】七臺呼吸機,一群商院校友的戰“疫”故事


國外採購得靠“搶”


2月1日全國迎來了一次廣泛的降水降溫過程,這給本就不明朗的疫情渲染了更加悲壯的氣氛,孝感當天新增病例121例,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當天劉佳妮收到一個邀請,她的一位師姐組織了一個捐贈群,希望藉助劉佳妮十多年的採購經驗負責國內捐贈物資採購的部分。沒有絲毫的猶豫劉佳妮就加入了這個一同為疫區奔波的群體。

捐贈群主要是籌集個人捐贈的物資和募集資金購買醫療物資,並捐贈到湖北的醫院,特別是縣級醫院。因為他們瞭解到物資短缺在這些四五線城市的小醫院更加嚴重。劉佳妮負責的採購小組主要負責通過可靠的渠道在國內外進行醫療物資的採購。

初期在海外的採購團隊搶到了一些物資,比如在美國一些網站買到了高規格的口罩和防護服,為什麼用搶呢?劉佳妮坦言因為開始準備捐贈的時候海外的很多物資已被華人掃得差不多了,想要買到物資必須儘快下手。為了購買到符合醫用標準的物資,劉佳妮所在的10人小組還要負責在前期對標準和型號進行甄別。


【華理商院,共克時艱】七臺呼吸機,一群商院校友的戰“疫”故事


好不容易買到的物資如何到達醫院也是劉佳妮團隊遇到的大問題。新加坡和美國的直航航班被取消,小件物資輾轉委託了很多親朋好友才人肉揹回到國內。大批量的境外網購物資,又遇到了報關手續的問題, 因為是網上購買,有些證件很難拿到, 最後輾轉多方通過湖北慈善總會做了定向捐贈。

七臺呼吸機,一夜無眠


相對於口罩、防護服這些醫療物資,呼吸機的採購更加困難,但是在這次疫情中呼吸機起到的作用卻不可替代。一個呼吸機,帶給患者的不止是氧氣,更是一份生的希望,是沒有被放棄、被遺忘的安全感。劉佳妮在華理MBA校友群裡發出了呼吸機採購需求後,無錫校友會“MBA俱樂部”徐宏偉校友第一時間跟她取得聯繫,幫她聯繫到曾在魚躍醫療就職的MBA校友王莉君。2月10號開始王莉君就為了劉佳妮的7臺呼吸機開始四處奔走。

事情終於有了眉目,經過一整天的溝通,跟廠家談好第二天發貨,當天晚上呼吸機廠家卻說物資要統一調配。那天劉佳妮一整晚沒睡好,心裡又急又沮喪,覺得一天難道都白忙活了嗎?誰知,第二天早上九點剛過,王莉君就打去了電話,劉佳妮才知道她也一夜未眠,還幫他們聯繫了另外一家經銷商,掛了電話劉佳妮還是有些擔心。又過了煎熬的10分鐘,王莉君帶來了好消息,第一天洽談的呼吸機廠家答應發貨。而且,在瞭解到他們是為了疫區進行捐贈的用途後,幾經周折積極幫忙爭取貨源,在價格上也做了最大程度的優惠。


一群陌生人的無言大愛


七臺呼吸機的波折卻仍在繼續,配送至湖北時又遇到了物流問題。當時貨到了順豐倉庫但卻沒有找到,無法立即發至湖北。魚躍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當地下大雪的情況下,自己到順豐大倉庫從如山的貨堆裡一件件貨品查找,經過幾個小時的尋找終於找到。但當時,順豐已經不能配送至湖北指定地點。工作人員又拖著捐贈物品至郵政快遞寄出,在拖寄費用超標的情況下也並沒有額外收取費用。

至此劉佳妮心裡的石頭總算落地,7臺呼吸機將素未謀面的商學院校友們連在了一起。為了7臺呼吸機,從大年初一就開始上班的王莉君顧不得連日的疲勞,依然積極幫助聯繫各種可能的渠道。她說,能為校友尋找落實呼吸機盡點綿薄之力是一種榮幸。劉佳妮校友作為捐贈群採購負責人,她講到在群裡有一位身患尿毒症的羅老師,前後捐贈近2000元,甚至將自己的口罩也捐了出去,大家都備受感動。這7臺呼吸機不只是醫療儀器,更是捐贈人沉沉的責任和大愛。


7臺呼吸機在湖北的醫院裡帶著這一路為了它不計付出,不問回報的一群華理商院人的大愛運轉著,正如這群商院人,他們現在又在為了復產復工默默地努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