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黃金種植帶的土層尚未融化 備耕緊鑼密鼓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一年之計在於春,隨著氣溫回升,春季玉米播種期也在大江南北相繼到來。此時,長江以南已經開始育苗,黃河以北,特別是東北玉米種植戶的庫存玉米進入銷售末期,家住吉林四平市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馬家窪子村的玉米種植戶鄭向東告訴記者,“去年收的玉米都還沒賣,打算最近一兩週賣完。目前土層融化不到2釐米,這段時間已經開始檢修農機設備。”


玉米:黃金種植帶的土層尚未融化 備耕緊鑼密鼓

玉米豐收了。資料圖 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凍土尚未融化備播工作已展開

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中的玉米,優勢產區集中在東北三省、內蒙古及黃河流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41284千公頃,產量達2.6077億噸,比上年增加1.4%。其中,吉林省因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主產區中的高產區,吉林玉米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4%,高於佔全國總產量10%的山東省和黑龍江省。

吉林省處於世界三大玉米種植黃金帶之一,而公主嶺又是黃金種植帶的核心。和河南、河北等中原省份種植的麥茬玉米不同,吉林省內各地玉米播種期按照積溫安排播種期,從4月下旬陸續開始,收穫是在10月15日前後,生長期長達6個月,這裡種出的加工玉米和鮮食玉米,營養價值高於其他地區。

家住四平市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馬家窪子村的鄭向東這段時間正忙著檢修農機設備,準備春耕。鄭向東說,“目前土層融化不到2釐米。這兩天在忙著購買農藥、化肥、種子,檢修農機設備。”

鄭向東的家庭農場種植面積在70-80垧地(相當於1000多畝)。“去年收的秋玉米都還沒賣,打算最近一兩週賣完。”他告訴記者,“今年仍打算繼續種飼料用玉米。玉米在我們這兒,一年就一茬,畝產能在1400斤左右,為了增加收入,種玉米的同時,套種大豆。”

據介紹,像鄭向東這樣的家庭農場自己備有大型農業機械,自家農場忙完之後,還可以向相鄰鄉鎮提供機械化種植服務,獲得多元收益。

專家從面對面授課改為線上指導

據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制定的2020年北方春玉米生產技術指導意見,今年北方地區熱量條件和土壤墒情較好,有利於實現玉米適期足墒播種和一播保全苗。專家提示,土壤化凍3-5釐米時頂凌鎮壓,保持土壤水分,防止跑墒。

對於玉米的植保,吉林的玉米種植戶一般會在播種結束後,打一遍除草劑。對病蟲害的防控,則是在玉米長出10片葉子的時候。“對我們來說,種玉米省心,前期底肥、除草工作做好後,其他時間基本不用管。”

玉米:黃金種植帶的土層尚未融化 備耕緊鑼密鼓

玉米豐收了。資料圖 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讓鄭向東感到更踏實的是,公主嶺市擁有專業的玉米種植專家團隊。每年農曆春節過後,各級農業部門會組織種植戶進行培訓,今年的培訓也不少,只不過培訓形式從以往的面對面,改為網絡教學,隔著屏幕,指導農戶種地,回答農戶提出的各類問題。


按照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科學合理劃定玉米、稻穀、小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其中,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黃淮海地區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為玉米生產功能區,這一區域面積達4.5億畝。公主嶺市正是處於松嫩平原的優勢產區。當地玉米從品種到種植方式,都在發生改變。

鄭向東告訴記者,經常指導他們種玉米的是吉林農業大學農學院的專家,從品種選擇到農機旋耕深度,每一個細節都嚴格把控。“種出來的玉米不愁賣,價格也好於其他地區。”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