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十誡,寫給愛發朋友圈的你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14期,原文標題《朋友圈十誡》,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我朋友圈裡有美食達人、旅行達人、科普達人,有大學教授,有策展人,有專欄作家,有創業者,有兒童教育機構從業者,也有親友、同學。朋友圈看下來收穫不少,也希望它能更有價值。

主筆 | 貝小戎

朋友圈十誡,寫給愛發朋友圈的你

不要排斥朋友圈

有人朋友圈裡空空蕩蕩,什麼也沒發過,總會讓別人以為自己被他拉黑了。有的人發過幾條,但是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了。有的人是上來發過些東西,但因為經常看到別人在朋友圈裡曬自拍、曬美食、曬貓、曬跑步、曬娃,有點受不了,某一天決定,不玩朋友圈了。

朋友圈也許確實沒什麼營養,你要寫點正經的東西別人也許還會感到奇怪。但我們還是可以努力把它用好。英國哲學家特里·伊格爾頓說:“如果人生確實有意義,那個意義肯定不是沉思性的。人生的意義與其說是一個命題,不如說是一種實踐。它不是深奧的真理,而是某種生活形式。它本身只能在生活中真正為人所知曉。人生的意義並不脫離生活,相反,它使生命值得度過,它使人生具有一種品質、深度、豐富性和強度。在這個意義上,從某種角度看人生的意義便是人生本身。”你可以在朋友圈裡記錄自己的見聞、感想,偶爾跟他人互動一下,留下你的人生足跡。

不要迷上朋友圈

我們之所以不停地刷朋友圈,就是因為想看自己剛發過的東西反響如何,有誰點讚了、收到了什麼評論。這跟我們大腦的獎賞模式有關,是很難控制住的。所以,為了少刷朋友圈,少在朋友圈發更新是對的。

不要高估自己的影響力

要明白跟微博相比,朋友圈相對是封閉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師肯尼思·戈德史密斯說:“推特或Instagram上的粉絲跟臉書裡的好友有很大區別。粉絲意味著有偶像,是可以縱向計量的影響力動力,而友誼的概念則更加模糊和橫向。在推特和Instagram上,總有人比你擁有更多的粉絲,也使得他們比你更有影響力,而與之相對,臉書的好友數量限制在500人以內,這是大部分人都能達到的成就,因此本質上算得上是民主派。我們經常採用推特上的粉絲數量作為影響力的衡量標準,但我們不會用臉書上的好友數量來衡量。粉絲的數量可以無限擴大,強調潛在、劇烈的影響力動力學在起作用。”

不要低估自己的影響力

美國作家馮內古特說,馬克·吐溫在他充滿意義的一生的終點,自問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他想出了讓他很滿意的六個字的答案:“你鄰居的好評。”鄰居是瞭解你的人,他們能看到你,能跟你交談。他們不像麥當娜或者喬丹的粉絲那麼多。為了獲得他們的好評,你需要運用你在大學裡學到的技巧,達到書上和前輩中的那些模範所樹立的關於體面、榮譽和公平遊戲的標準。

轉發需謹慎

朋友圈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有時看到別人轉發的一篇精彩、有用的文章,你也想轉發,這時你可以直接轉發,或者轉發後註明來自某人的轉發。註明出處是否有必要呢?一來這可以表現你尊重對方的發現權,二來萬一轉發的東西內容有問題,你因為註明了出處,也可以撇清一些責任。如果內容真實性有些可以,你註明的出處也是一種背書。

曬娃需謹慎

據統計,在美國,90%的兩歲孩子曾經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孩子的照片已經超過了貓的照片。

為了不惹朋友厭煩,曬娃要有節制。英國專欄作家薩姆·萊斯說,可以曬的有:胎兒的超聲波圖、孩子剛出生時的照片、孩子第一天去上學的照片(人人都喜歡看到穿著整齊的校服、臉頰紅潤的孩子)、畢業時的照片(一個很自豪、公開的時刻,看你能否抓拍到學位帽被扔到空中的照片)。

不可以貼孩子洗澡的照片,不可以在曬照片的同時表示對孩子的愛意,那些話你應該當面對孩子說,而不是說給觀眾看。除非你的孩子剛剛出院。

曬之前要三思的情形:貼孩子說的深刻的話,誇孩子穿得好看(如果衣服是孩子自己挑的,你就是在誇自己。如果你覺得他的樣子很酷,那很有可能他的朋友們不那樣認為。)

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形象

每當新添加一個朋友,你大概都會去看一下自己在朋友圈發的內容會給對方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但你要知道,這對你來說是不可控的。意大利哲學家奧瑞奇在《聲譽》一書中說,我們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對自己身體和精神上的感知。還有一個是存在於社會世界的你,你的名聲,它是真實的事物模糊、變動、扭曲的形象。

你的名聲源自你的行為,它又不是你,因為它是由他人的意見組成的。它是你的肖像,但你並沒有委託別人去畫。這第二個自我會對第一個自我施加一種力量。

泰勒·斯威夫特在她的新專輯附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以為我們瞭解某個人,但其實我們只瞭解他們選擇展示給我們的那個版本。”實際上,我們瞭解的是他人展示給我們的版本。如泰勒清楚地知道的那樣,一個人的形象從來都不是她能控制的。我們的聲譽總是被他人的情緒、偏見和興趣過濾過的,反過來又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由於沒人能夠免於擁有聲譽,我們都要學習如何管理它。兩個公關行業的人寫了本書叫《聲譽遊戲》,他們區分了兩種聲譽:能力和品質。第一種指的是在某個特定任務方面的能力,如烹飪、提供按揭、製造飛機發動機。第二種指的是道德或社會品質。有的人擁有很高的能力聲譽,同時被認為狡猾或令人討厭。能力聲譽有黏性:它們要很久才消散。一個作家在職業生涯早期寫了偉大的小說,他可能會再寫好多部平庸的小說之後才會受到質疑。品格聲譽更加易燃,尤其是現在,社交媒體能馬上引爆壞消息。很強的能力聲譽可以保護品格方面的問題,但不會很久。當一個人的品質聲譽被摧毀,能力就無關緊要了。

不要擔心自己會嫉妒別人

美國作家約瑟夫·愛潑斯坦在《嫉妒》一書中說:“我們的嫉妒大都無關痛癢,稍縱即逝。我看到芭蕾舞男演員強壯的體格和優美的舞姿,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像他那樣該有多好;我看到一本文筆無可挑剔、充滿真知灼見的書時,心想要是自己也能擁有深邃的思想和完美的寫作技巧該有多好;我和好友共進午餐,發現自己點的是一桌人中最為寒磣的,我感到一陣沮喪的刺痛。但這些感覺都不長久,與其說是真正的嫉妒,不如說是神往。”

我們會跟別人比什麼?愛潑斯坦開了一個清單:財富、美貌、權力、天賦和技能、知識和才智,還有好運。這其中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則是努力取得的。“在完美世界裡,一個人可能富有、美麗、有權有勢、天資過人、聰慧博學,而且極度好運。可是在現實世界裡,能擁有其中任何一項,就被認為是相當走運了。”

不要顯得太敬業

有人一天到晚轉發跟自己公司有關的東西,像打了雞血似的,我們能理解也許你們公司有要求,但真的不要被集體榮譽感衝昏頭腦,以免換了工作之後覺得自己以前傻。

不要刷屏

如果你真的很有眼光、很努力、很成功,你不會有那麼多時間玩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