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沒有徹底解決前,工作需要出差,這期間要如何保護好自己?

麻辣龍躉




劉小磊


您好!筆者為大家總結了我們在疫情期間返回工作崗位中詳細且全面的注意事項;從居家到出行,幫助大家在抗疫的同時,希望給您多一分保障,多一點安心。


(文中“>”代表“優於”的意思)


一、出門前的準備



1、N95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防護口罩>棉布口罩>不帶口罩

口罩是目前公認的最有效且簡便的防護方式,但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如何根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來合理的挑選口罩就成了重中之重。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然是N95的最好。


2、醫用護目鏡>太陽鏡>普通眼鏡>不戴眼鏡

相關部門已經證實,載有病毒的飛沫是可以通過眼結膜造成感染傳播的,所以大家在出門前對於眼部的防護也要重視。用過的防護鏡最好不要重複使用,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通過醫用酒精擦拭晾乾後再將繼續使用。同時,避免用不清潔的手揉搓眼睛。


3、醫用橡膠手套>普通塑料手套>普通手套>不帶手套

雙手永遠是我們防護的重點,出門前帶好手套,是最直接的防護方式,無論是公共場所的把手,或是電梯的扶手,帶好手套,無疑是多一層最直接的防護。


4、一次性衛生紙巾:

儘管我們的雙手已經帶好手套,但是筆者仍然建議大家在觸碰諸如電梯按鍵、門把手等常見的公共裝置前儘量使用清潔紙巾,用後不要隨意丟棄哦!


5、快速手消液>醫用酒精棉片>單獨包裝的清潔溼巾

在沒有足夠的手套時,醫用酒精棉片或清潔的溼巾就成了維護我們手衛生的重要保障。在觸摸公共物品或裝置以後,常常沒有合適的場所給我們流動水洗手的;此時有了這些東西,給手部消毒就變得格外方便。


6、醫用防護帽>浴帽>塑料袋

出門在外,頭髮的防護常常被我們忽略,熟不知,頭髮是最容易接觸飛沫的部位之一,如果不小心沾染到其他部位,那麼我們所做的一切防護可能就都白費了。



7、手機:

現在的日常生活中,手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生存工具,所以對於手機的防護也是必要的。需要外出前,我們可以用家裡的保鮮膜把手機包起來,但要給後置攝像頭流出來方便掃碼進行支付,別忘了把指紋鎖改成密碼鎖,不然帶了手套的手指也是無法打開您自己的手機啦!回家後摘掉保鮮膜後要記得用酒精擦拭表面(筆者不妨多嘮叨幾句:不要噴,要擦拭,高濃度的醫用酒精是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過程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二、乘坐的交通工具



1、私家車:

私家車無疑是目前來說相對安全的出行方式,但是廣大車主也要注意在行車時開窗通風,並且及時對方向盤、檔把、汽車內飾、門把手、座椅等及時清潔消毒。同時也要提醒大家注意預防火災的發生。



2、步行:

對於步行上下班的朋友們來說,唯一值得我們注意的可能就是鞋子,在回家進屋前把鞋子脫在門外,用醫用酒精擦拭表面後,放在門口,方便第二天出門直接穿上就走。


3、自行車/電動摩托車:

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的朋友們在帶好頭盔的時候就是對身的一層防護,但是單車頭盔的保護決不能替代醫用外科口罩,所以在注意交通安全的同時,還要注意每天對頭盔的消毒。


4、公交車/地跌 :

公交車和地鐵很容易造成人員聚集,因此是筆者最不推薦的出行工具,但“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大家都要生活;注意以下幾點,即便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能防護自身。


(1)一定要戴好口罩。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眾多案例表明:在人員聚集且空氣不宜流通的狹小空間,不戴口罩極容易“中招”。


(2)如果沒有手套,那就及時做好手部清潔。我們在乘坐公共交通時難免手會碰到車門、座椅或者拉環,如果沒帶手套,此時可能就無法立即洗手,大家可提前準備消毒溼巾,及時進行手消毒,比如把手掌、手背、指縫手指頭、手指尖、大拇指都擦拭到。一旦有洗手條件,馬上用流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保證手衛生。


(3)乘坐時儘量少交談、不吃東西。忍忍吧!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潛伏期,而它傳染性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不僅在發病後會傳染,潛伏期一樣可以傳染。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沒有辦法判斷站在你面前的人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一、在單位工作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做好公共物(如飲水機、微波爐、打印機等)的基礎清潔、消毒工作,保證衛生。

2、注意手衛生,如果手指接觸了公共物品的按鈕或把手,及時進行手消毒。

3、在接觸把手或按鍵時,最好用一次性紙巾包著手指隔著按,用完即丟。

4、在食堂、餐廳就餐時建議大家注意這兩點:

(1)注意食品衛生,選擇通風性好的地方就餐。

(2)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脫口罩。避免面對面就餐,避免就餐說話。

(3)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錯峰就餐。

5、發現同事或身邊人存在咳嗽、發熱等症狀時,及時告知領導,向有關部門上報。


二、下班回家後的居家清潔

下班回到家,朋友們可能又有了新的擔憂,在外面風塵僕僕一整天,回家洗完手後還應該做哪些工作?



其實,專家指出:在一般情況下,用肥皂和流動水,按照六步洗手或七部洗手法,洗手15秒以上,就能有效去除手部汙染,衣物做到勤換勤洗即可。如果是接觸過患者或者懷疑衣物被汙染時,才需要進行消毒。


彆著急,消毒的方法也幫您準備好啦!


1衣服消毒

l 60℃高溫清洗

l 用有效氯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作用30min後,按常規清洗


2鞋包消毒

l 擦拭消毒:含氯消毒劑/75%醫用酒精擦拭

l 含氯消毒劑稀釋比例:250-500mg/l


3買菜回家如何消毒

l 進門前:清潔洗手,擦拭外套,鞋子和購物袋錶面

l 進門後:洗手→脫外衣→洗手→外折口罩後放入垃圾桶→用流動水皂液洗手20s以上


特別提醒:醫用酒精燃點很低(大約22℃),請勿在室內、電器表面、衣物、廚房、酒精過敏人群面前噴灑酒精消毒!

[1]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

[2]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用酒精,學會正確使用很重要》


寫在後面的話:出門在外做好防護,衷心地祝願您及您的家人身體健康!


最後,打字不易,如果您覺得有所受益,歡迎點贊支持我;也歡迎將這篇文章轉發給身邊需要它的人。如果您對頸椎病仍有不解,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我會為您耐心解答。


耿碩說骨


如果與領導溝通不成或是必須要出差,要面對面進行實質性接觸才能進行完成工作,並且非去不可的話。做為個人來講,服從工作安排,必須要做好感染的評估並且做預防措施。特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差,無論飛車高鐵或是汽車,都要準備也一些必須的防護用品,防病毒口罩必須全程佩帶,同時接觸任何公共物品後要先洗手消毒,不用手擦拭眼鼻等處,與他人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等等。

如果是到疫情嚴重的地區,或是有感染人群的地方,必須要做好醫學上的防護措施,口罩,護目鏡,保護服等等。


啊藍哥


分享一個,按照這個走,坐飛機萬無一失;

這次的肺炎病毒是呼吸道傳染疾病,換句話說,病毒飄在空氣中,無孔不入,但病毒不能穿過塑料和外科口罩類的無紡布,並且75%的酒精能有效的殺滅病毒。建議如下:

一,去機場前特殊準備以下物品,準備齊了集中裝在一個塑料袋裡(不要裝在自己揹包,一路上不要打開揹包)隨時備用:

1, 用200毫升左右的酒精分別浸透棉球和餐巾紙(你買一袋溼紙巾,只把溼紙巾的袋子口打開,把溼紙巾掏出來丟了,用餐巾紙浸滿酒精後又裝進去),然後分別裝在不漏氣的4個塑料袋裡,就能過安檢。

2, 帶20個以上的新的一次性外科口罩

3, 帶10-20雙一次性手套

4, 廚房用的保鮮袋30來個,如果你有一次性的塑料手套,就帶10來。

5, 大的塑料袋5-6個。

6, 一次性馬桶墊4-6個,每次要用2個。

7, 一瓶噴霧酒精。

8, 一次性的塑料浴帽6個

9, 6雙一次性的鞋套

10, 一次性的喝水紙杯10個

11, 過安檢後買些吃的物品和幾瓶水上飛機,怕遇到飛機到了以後3-5個小時不能下飛機。

12, 如果你過安檢時,酒精被沒收了,你就過安檢後就買一瓶白酒帶上飛機。

二,各個環節的防護如下:你的護照和手機、零錢用一個小包單裝,以免一路上打開揹包和行李箱

1, 地鐵:出門時帶好口罩和手套、最好帶個浴帽,出了地鐵後把口罩、浴帽、手套丟了,換新的。

2, 過安檢後,上飛機前,再換一套新的浴帽、口罩、手套。。這樣你就把各個環節遇到肺炎病人的病毒給丟掉了。

3, 托運行李時,先把行李箱、揹包、手機以至於你的外套表面和你穿的毛衣、褲子無縫的噴酒精,包括你的鞋底,把你帶的酒精碰完後過安檢。這樣就把你在機場染得病毒處理掉了。

4, 在飛機上要一直帶著口罩、手套、浴帽。

5, 上飛機後用一個大塑料帶把你的揹包套著並紮緊後放在行李架上。

6, 用你帶的酒精棉球或者浸滿酒精的餐巾紙擦拭你需要接觸的地方,比如桌板、按鈕等。

7, 最危險的地方是衛生間,在衛生間裡一定不能摘下口罩去照鏡子,切記。每次去衛生間出來就換一套口罩、浴帽、手套,去衛生間前最好穿個鞋套。因為衛生間裡尿液裡是有病毒的,你的鞋底就會從衛生間的地上帶出病毒到你的座位。從衛生間出來馬上換被汙染的手套口罩鞋套放在一個未用過小塑料袋裡密封。

8, 下飛機以後同樣辦法你又換一套。這樣把飛機上的病毒又丟掉了。

9, 提取行李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你的行李表面一定是有病毒的。

我在機場接到你的時候,在停車場我又會用酒精把行李箱及你的揹包、衣服、頭髮等全部無縫反覆噴酒精,我還會給你帶漱口液。

10, 你最好不要喝飛機上的水,過安檢後自己帶幾瓶水上機,買了水後用你的酒精棉球或者買瓶白酒,擦拭水瓶子外面,尤其是瓶蓋處,喝水之前再用酒精棉球擦瓶蓋和你的嘴皮要接觸的地方。

11, 由於沒有護目鏡,2小時左右,就用酒精或者白酒擦拭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

12, 回家後,把所有的衣服彭滿酒精後,用大塑料帶紮緊,放置10來個小時,分別放入洗衣機裡洗,注意一定要加入84消毒液或者消洗靈(濃度一定要夠)浸泡30分鐘,就能殺滅所有的細菌和病毒。

三,每次摘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汙染面和清潔面(汙染面=凡是接觸空氣的面=有病毒的面,清潔面=接觸自己皮膚的面)。摘除的步奏:

第一步:打開一個不漏氣的未被汙染的小塑料袋。

第二步:先摘帽子、口罩——脫鞋套——最後拖手套,注意:A,摘一個放一個到準備好的塑料袋裡,不能摘完後一起放入塑料袋。B,脫手套後,自己的手一定不能碰到汙染面=有病毒的面。C,立即紮緊塑料袋,使其不漏氣,放入指定的類似於口罩回收垃圾箱。決不能二次打開塑料袋,只要一打開病毒就飄在空氣中!

摘下舊口罩時屏住氣,馬上把新口罩帶上。這都得事前準備好。

帶口罩的步奏與上面相反:最後戴手套!

只要你這樣一路嚴格的防護。你會安全地回家的,所以你不要擔心,雖然麻煩,,這個措施及科學又嚴厲。傳染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就是採取這樣防護方法。看似簡單的步奏和辦法,連醫護醫護人員都要經過嚴格、反覆的訓練,你們上飛機前要認真看一看這個步奏,並且隨時分清楚清潔和汙染。


周光明的硬核生活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在家辦公,本來是件開心的事。可是今天接到通知,要你出差去另一個城市,派你去的原因是,你離出差的城市不遠,在同一個省。公司也沒有辦法提供口罩等防護資源,不知道該拒絕還是藉此離職呢?

其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在家辦公本身解決了一部分企業的問題,但是出差此時確實不合時宜。

是不是這件事十萬火急要處理?有沒有其他替換的方法可以解決?

如果確實特別著急的事情,必須要立即處理。那是不是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解決呢?

如果是技術上的問題,是否可以選用遠程辦公軟件及工具解決?

當這些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跟領導攤牌,去的話,會面臨兩種情況:

外出回家,肯定要被隔離,費用是公費還是自費,要提前說清楚,順便側面提醒老闆,員工出差所面臨的不確定的成本其實也不小。如果萬一出現意外,公司會採取什麼措施?雖然不一定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出發之前先把這些事情落實好比較好,落實在筆頭上,當然誰也不願意有事。這個是最後的建議:如果老闆在談的過程中,並沒有很在意你個人的人身安全,直接辭職。

避開公共交通工具

如果通過上述的方法,最終仍然決定要出差,那麼一定做好防護工作。

交通工具:儘量不乘坐交通工具,離家鄉不遠,是否考慮開車去,這樣還方便來回。個人防護:手套,口罩,眼鏡,儘量不與其他人身體接觸,不洗手之前,不觸摸自己的眼耳鼻口。外衣消毒:佩戴酒精噴,及時給外衣消毒,做足預防工作。飲食:避免直接接觸公共餐具,採用自己餐具,或者暫時食用易攜帶的食品。適當活動:出差期間注意休息,適當活動,免疫力才是根本。

寫在最後,其實病毒也沒有想象的可怕,只要是沒有接觸疑似病例,大家都還是安全的。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在努力工作,為了更好的明天。克服困難,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能幫到您,祝你一切順利


東哥的北漂生活


關於疫情期間需要出差的話,我有幾個觀點:

第一 必須要有健康證明,要到各個街道或者村委辦理,這個比較關鍵,沒有這個外面出不去,另外我建議國家應該推出國家健康碼,這樣大家就不用太糾結於各個地區不能互認的尷尬局面

第二 出門戴口罩,在外面吃飯一定要注意縮短吃飯時間,不和別人聊天,同向而坐,少停留。住宿最好是選擇大一點的酒店,他們的防護措施會更到位一些,對自己更放心一些。

這就是我所認為的疫情沒有徹底之前,

應該做到的個人防護措施。


毅公子


最好必備物品:一次性口罩、手套、免洗洗手液、消毒液、自帶床單被罩、一次性馬桶墊,帶些方便食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伽藍寺的守候


出差時與外人一定要保持距離,有利於雙方的防護,務必要戴口罩,以防增加感染病毒的概率。吃飯時在人口稀疏的地方就餐,或者是把飯菜外帶,避免因為吃飯期間,與人交流增加病毒感染的概率。


菌醬


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在人員密集的地方減少滯留時間,


ttszh123


口罩,消毒液,中成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