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一個都不能少”——東山區開展疫情下“網絡課堂”工作紀實

□宋世卓 本報記者 耿向文

《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由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至今讓人難忘。電影講述了一位鄉村教師歷盡艱辛找回一個因家裡貧窮而輟學到城裡打工學生的故事。而今,這樣的故事正在東山區各學校上演。他們把“一個都不能少”作為疫情期間東山區教育人的錚錚誓言,保證東山區教育“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讓每一名學生追夢的腳步不停歇。

受疫情影響,3月2日,東山轄區的3所學校迎來了不一樣的開學季,校園裡沒有了昔日的朗朗書聲,也沒有了遊戲撒歡學生的身影。為保證每名學生在疫情期間都能在線上學習,東山區各學校嚴密排查“三無”學生家庭具體情況,並做好貧困學生走訪和線上教學的所有準備工作。在排查中發現東方紅鄉中心小學一名學生家境貧寒,沒有條件滿足孩子線上學習。得知情況後,區教育局在為其送去大米、豬肉、水果等生活用品外,還想千方設百計解決了智能手機和上網流量卡等問題,並手把手教會學生如何使用線上學習軟件,使全區1042名線上學習學生實現“一個不少”。

“面對直播,從來沒做過。其實當真正操作之後發現,登錄賬號、找到班級群、發起直播……這一項項操作起來還真挺容易上手的。”“能聽到老師的聲音嗎?音量大小怎麼樣?卡不卡?學生們用發送笑臉、符號的方式回覆他們可以聽得到我的聲音。這時候,激動並緊張的內心已經平靜了不少。”大躍進小學教師康代麗在採訪中說道。

在提高學校教師線上教學質量上,東山區深入研究學校線上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安排網絡技術培訓,解決教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線上教學對於大多數教師,特別是老教師來說是陌生的、是全新的,充滿了挑戰。但東山區全體教師不懼挑戰,他們從零開始,從登錄網絡平臺到嘗試直播再到熟悉操作,用汗水與執著、責任與擔當,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線上教學任務。

據瞭解,東山區各學校線上教學每天安排三節課,每節課為30分鐘,微課時長為15分鐘左右,學生觀看完微課後教師進行在線輔導和答疑。另外每節課都配套有導學案和課後作業,課間安排眼保健操和居家運動項目,緩解學生們線上學習的視覺疲勞和坐姿疲勞。

隨著東山區線上教學實踐的推進,更多像康代麗這樣的老師讀懂了上網課不是簡單的課堂轉移,嵌入生活的在線教育正激發著學習方式變革、教育思維的轉變。線上學習的大幕已經開啟,東山區教育人有決心打贏疫情下的“學習仗”。

停課不停學“一個都不能少”——東山區開展疫情下“網絡課堂”工作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