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260萬畝

促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260萬畝

省農業農村廳堅持疫情防控與備春耕生產“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圍繞全省打造千億中醫藥產業目標和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突出“龍九味”特色,確保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260萬畝、產量50萬噸、產值突破百億元。

疫情防控期間,我省一直在發佈中藥材產業政策、典型經驗、集成技術、市場動態等最新信息。積極向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和省財政廳彙報溝通爭取政策支持,省級財政擬繼續統籌專項資金,對道地產區、生產規模大、產業基礎好和企業帶動能力強的縣、市、區,採取“以獎代補、以獎促建”方式,支持中藥材基地示範縣建設,中藥材高標準農田建設。採取“先建後補”方式建設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

我省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對2019年簽約的75個、總金額136億元的招商項目,加強跟蹤服務,促進項目落地。加強全省中藥材生產基地示範縣、特色小鎮和非示範縣建設項目指導。

針對中藥材生產基地規模小、初加工能力弱、營銷水平低等短板問題,我省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有效提升中藥材生產基地規模化、加工標準化和營銷市場化水平。重點發展依蘭赤芍、阿城天問山黃精、五常刺五加、穆稜西洋參、慶安人參、呼瑪金蓮花等專品種生產基地。大力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仿生栽培、綠色有機栽培技術,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加強全程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全面提高龍江中藥材品質和影響力。

我省還在培育新型中藥材生產經營主體,支持中藥材種植、初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探索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完善訂單種植、利潤分紅、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強化購種、播種、管理、採收、銷售“五統一”管理,實施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提高中藥材生產組織化水平。

扶持龍頭企業加強中藥材倉儲、晾曬場、烘乾室、冷藏庫建設,升級初加工設施,引導初加工企業按照藥品級、食品級、工業級標準進行規範化產地初加工,提高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水平和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戶持續增收。

記者:王辛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