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託管 小農戶承包下的規模化經營 農戶 村集體 託管方三得利

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 王林紅)3月13日,在河北省曲周縣大河道鄉前河道村東,100畝地連成一片,一臺大型拖拉機拉著四鏵犁在耕地,另一臺大型拖拉機拉著旋耕機在施肥平整土地。“這是我們供銷社為民服務中心從100戶農民手中託管的土地,馬上要播種毛豆,7、8月份收割了毛豆,再種一茬甜玉米,收割了甜玉米還能種一茬蔬菜。”曲周縣大河道鄉供銷社主任李慶功在地頭對記者說。

土地托管 小农户承包下的规模化经营 农户 村集体 托管方三得利

大河道供銷社農技人員開展土壤墒情檢測。 王林紅 攝

土地規模經營效益好

“這塊地原來是100戶農民承包的,現在合成一大塊,僅僅取消田間小道、地壟增加的耕地面積就達到了5%,再加上農機的規模效益,成本又下降5%。”李慶功說。

供銷社規模化採購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比小農戶自己小量購買,能享受到更大的價格優惠。除此之外,供銷社在採用新技術、新品種,發展訂單生產等方面,都具有小農戶無法比擬的優勢。

“我們這塊地是訂單生產,已經和食品加工廠簽訂了合同,所產的毛豆和甜玉米全部由加工廠收購,加工廠給我們一部分預付款,用於購買種子、農資,這樣又降低了我們的資金佔用成本。”李慶功說。

除此之外,土地託管還解決了困擾農戶多年的增產不增收的痼疾。過去分散經營的農戶在選擇種植品種上有跟風的習慣,當年什麼品種價格高就種什麼,導致下一年供應過量,出現“買蒜難”“賣糧難”……而進行規模經營的供銷社採用訂單方式生產,通過事先經簽訂的合同保證了銷路和價格。

“食品加工廠也歡迎訂單生產,這樣能保證它們的原料供應,避免了整個行業大起大落。”李慶功說。

據測算,通過土地託管,種植成本普遍下降45%,收益增收超過10%。

土地托管 小农户承包下的规模化经营 农户 村集体 托管方三得利

農機服務隊工作人員正在對土地進行施肥。 王林紅 攝

農戶、村集體、託管方三得利

“這一大塊地,你能認出那塊是你的承包地嗎?”3月13日上午,記者問前河道村56歲的村民王合臣。“小房西邊的10畝地是我家的。”王合臣說。

王合臣說,他的這10畝地是“全託管”,就是耕地、種植、除草、施肥、收割、銷售,他什麼都不管。種毛豆和甜玉米收益比種小麥玉米高,簽訂的託管合同是保底毛收入一畝地2000元,核算扣除各項成本之後,淨收益比自己種地還要略高一點,騰出的時間做個零工,比自己種地划算多了。

“現在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大家都樂意把土地託管給合作社。”王合臣說。

李慶功介紹,農戶全託管耕地能獲得保底收益和超額收益,保底收益是這塊地前3年的平均收益,確保農戶不吃虧。如果託管土地在供銷社的經營下,收益超過了前3年的平均值,超出的部分農戶和合作社五五分成,共享超額利益,這樣大家都有積極性。

通過土地託管的收入已經佔到了曲周縣大河道鄉供銷社總經營收入的20%,供銷社願意接受更多的託管土地。

託管合同是一年一簽的,讓供銷社和一家一戶的農民談條件、籤合同,工作量太大。供銷社採取的方法是通過村集體做中介。如果村集體能整合100畝地,每畝地可以獲得5元的管理費;整合到300畝,每畝地可以獲得10元的管理費;500畝以上,每畝地獲得15元的管理費。

通過這種方式,減輕了供銷社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讓農戶、供銷社和村集體三方都受益。

土地托管 小农户承包下的规模化经营 农户 村集体 托管方三得利

大河道供銷社開展土地託管服務。 王林紅 攝

比土地流轉更容易實現

土地託管是農民把自己的土地委託給一個社會化服務組織(供銷社或農民合作社),由該組織為農民提供部分或全部生產環節的服務。在保證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經營權和收益權前提下,無論收入多少,去除託管服務費用後都交給農民(曲周縣是保證農民的保底收入,超出部分五五分成)。

土地流轉是農戶把土地的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有償轉讓給第三方,農戶每年在收到第三方給付一部分流轉資金後,就不再和土地經營有任何關係。

李慶功說:“土地託管是我們給農民幹活,掙農民的服務費,我們的經營風險很低。而土地流轉,是我們給農民流轉費,資金壓力大、經營風險高。相比之下,我們更喜歡土地託管。”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農戶也更喜歡土地託管,這種方式不但消除了農民“失去土地”的擔憂,獲得的收入也比土地流轉多一些。超額收入和第三方共享,避免了一旦有好的收成全部歸第三方,造成農戶心理的不平衡。

曲周縣供銷社主任李新亮介紹,如今,曲周10個鄉鎮共計全託管面積7200畝、半托管面積76000畝。通過這種模式,曲周縣提高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加快了農業現代化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