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受疫情的影響,多個國家發佈了限制中國旅客入境的政策。在海外,人們開始警惕冠狀病毒的感染,隨之而來的,還有對亞裔的恐慌,華人屢次遭歧視、暴力的事件被報道,有人甚至把病毒等同於中國人。

身處法國的中國女孩李靈在生活中也遇到過歧視,她決定走上街頭,邀請陌生人擁抱,以此反對因冠狀病毒帶來的種族歧視。

以下是李靈的自述。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我拿著牌子在杜樂麗花園

我是李靈,來自廣東,2017年底,我來到法國一家高校讀項目管理專業研究生,剛剛結束學業和實習,現在在巴黎進修法語語言能力。

國內剛開始出現疫情時,身在巴黎的我還開玩笑地跟家人說:“你們看吧,還好我沒回去。”之後的短短几天,這場疫情進化成一次國際公共衛生危機,人人自危。在國內一些人躲著武漢人,在國外也有人避開戴口罩的中國人,歐洲人有時分不清中日韓的臉,於是又升級成了躲開亞裔。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在修建中的巴黎聖母院

1月22號左右,我聽說國外開始出現多起確診病例,我白天還在辦公室裡跟同事討論如何寫郵件安撫大家,因為公司經常有中歐的商務差旅。幾個小時後,我下班坐巴黎城際快車RER線回家,沒想到遭遇了我第一次的“病毒歧視”。

下班高峰的RER相對擁擠了一些,我找到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來,對面坐著一位男士,分不清是法國還是其他國家的。起初我沒注意,但是坐下後一抬頭,發現那位男士用圍巾包住了自己的鼻子和嘴巴。

我心裡就想著,這是怕我傳染嗎?不是吧,一定是我想多了。二十分鐘的路程結束,我起身下車,卻在轉身離開的那一瞬間,眼角瞥到了那位男士一把拉下自己的圍巾,深深吸了一口氣。那一刻,我內心有些生氣,但又無奈,別人會怕也是正常的,到家後我還跟法國室友調侃,讓他也躲著我。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巴黎的地鐵

沒想到的是,接連兩天,我在地鐵和公交車上又有了類似的遭遇。

第二天我坐地鐵出門,地鐵裡很嘈雜,我卻清晰地聽到有人壓低聲調講著Chinoise(中國人)的聲音,瞄了一眼,發現是一群法國青少年在交頭接耳。我不想跟他們計較,然而在我下車經過那群小孩時,一個年紀稍微大一些的男生猛地轉身背對我,然後推著他的朋友遠離我,嘴裡還喊著:C‘est une chinoise!(是個中國人)已被人群推著下車的我,滿腹不知是憤怒還是難過,一直憋著回家才跟朋友訴說。

法國朋友聽了也很生氣,對我說,你怎麼不當場罵回去呢?在我們法國,對於這種人就要懟回去,給他們點教訓。我聽著笑了,說下次我一定懟回去,我還要去網上發起“#Coronaracism”(關於冠狀病毒的種族歧視)標籤話題的討論。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巴黎的公交車

然而當晚法國就出現了兩例確診病例,我開始有些焦慮,以至於次日需要出門坐公車的時候,還叫法國室友陪我出門。他問我為什麼,我說怕又被人歧視了,他嫌棄地說,要是你有病毒,那我早就被你傳染了,就算你病了,你在法國還能享受vip級別的治療,這個病毒又不是絕對致命,至於那些沒腦子的人,不要理他們。

我被安慰之後,心裡好受了一些,但半小時後的公交車上,我又遭遇了乘客自動“讓座”自行“清場”......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冬季雨中的巴黎鐵塔

當冠狀病毒引發的種族歧視已經變成跟朋友、同事間日常聊天調侃的話題,遭遇病毒歧視產生的不安情緒也過去了。接下來的幾周,我也不在意自己是否被人避開,想著反正麻煩的是他們,也不是我。

真正讓我難受的是,朋友圈和微博鋪天蓋地關於疫情的消息,讓人憤怒的,難過的,無可奈何的,大家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想方設法要支持前線的醫護人員。

手機小小的屏幕傳遞出的氣憤和悲慟,讓我有了強烈的焦慮和不安,一度很怕打開微博和朋友圈。在海外的華人也開始遭遇更多不公平的歧視,留學生被欺負的新聞也逐漸多了起來,更讓我感同身受和難過。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我製作的紙牌

我開始思考自己能做什麼。其實我在法國的生活壓力很大,沒辦法像一些人去掃街買口罩寄回國內,但又不想只是點點手指轉發文章。

一月底,我結束了工作,一次自我情緒小崩潰後的夜讀裡,看到尼采的書《Human, All Too Human》的一段話:每天的第一個想法——要好好地開始每一天,最佳方法就是醒來後就想一想,今天是否至少給一個人帶來快樂。如果這個想法可以用來代替祈禱的宗教習慣,那麼大家都能從這一改變中獲益匪淺。

第二天醒來,腦子裡突然蹦出一個想法:不如我在巴黎做一次Free Hug(免費擁抱)吧。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我在凱旋門前的街上送擁抱

“Are you crazy !”(你瘋了嗎) 這是我的法國友人聽到我要去巴黎街頭Free Hug 的第一反應。一直到我把紙板做好了,給他們看到照片裡的實物時,他們才相信我真的要去做了。

為了這個行動,我準備了4天。紙牌上寫的內容一開始是自己想,後來法國朋友也幫我出了主意。從有點搞笑的開頭到最後那句“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其實還有點法式幽默的感覺。我不想把它弄得太嚴肅,就是想在非常緊繃、焦慮的環境裡,做一個輕鬆有趣但又讓人有思考的事情。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做Free Hug的活動了。2015年,我發起過一次名為“100 Free Hugs”的眾籌項目,當時我在韓國旅行11天,挑戰自己在異國街頭收集一百個來自陌生人的擁抱。所以街頭Free Hug算是輕車熟路,但不同的是,現在處在比較緊張的大環境下。在巴黎生活了兩年多,我大概瞭解擁抱是法國人與親人朋友之間比較親密的行為,而且巴黎人相對“冷漠”,所以擁抱陌生人挑戰還是有的。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我在凱旋門前的街上送擁抱

冬天的巴黎天氣大多陰冷多雨,但就在決定要做Free Hug的這個禮拜,巴黎給了我一個晴天。2月7日,我上午正好在拉德芳斯新凱旋門附近上法語課,便決定下午兩點從拉德芳斯開始送擁抱,一路往東,去往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杜麗樂花園和盧浮宮。

中午時分,新凱旋門大階梯上坐著許多午休時間曬太陽、吃飯的白領和學生。等到了幫忙記錄的攝影師朋友後,我開始舉著牌子從大階梯下來,笑眼看著大階梯上的人,嘴上一直跟朋友唸叨,緩解自己內心的緊張。

雖然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Free Hug了,但心裡還是很緊張,要是被拒絕了會很尷尬。我不怕有人罵我,反而擔心無人理睬,冷漠才是最讓人難過的。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新凱旋門大階梯旁,我送出了第一個擁抱。

我舉著牌子站了好一會,才收到第一個擁抱,原來是我坐在階梯上等朋友時,在我旁邊的一位法國男生。他看我一直無人理睬,就笑著對我招招手,我一時沒反應過來,於是他起了身,走到我面前,抱了一下。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黃色衛衣的男生用手和我拼成完整的心。

漸漸地,大階梯遠處跑下來好幾個法國女生都給我擁抱。還有一群看起來像是高中生的青年,一開始坐在遠處對我打量了許久,過了一會,他們一起排隊來給我擁抱。其中有一位穿著黃色衛衣的男生不想抱,他就用手比了半個心的模樣,讓我的手跟他拼成一個完整的心,以此來表達支持,真的很可愛。感覺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心裡也變得輕鬆了些許。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擁抱小朋友

我接著轉場來到凱旋門和香榭麗舍大道,這裡四處都是遊客,遊客們還是挺有距離感的,大家在景點前各自拍照,看了一眼我和牌子,沒有理會我。

在這裡我收到的擁抱並不多,不過有一個好笑的片段。在香榭麗舍大道上,一群法國中學生路過,看到我的牌子就喊“擁抱誒”,接著推了一個小男生到我面前,小男生愣住了,問我這是什麼,我說是擁抱啊,不怕,我不是病毒,小男生沒反應過來,但是身體確實對我傾過來,於是我只好抱了他一下,後面響起一陣鬨笑。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在杜麗樂花園,我與一位大叔擁抱。

在凱旋門和香榭麗舍大道有點受挫,我拉著朋友往杜麗樂花園走,那裡是法國人閒暇時間出門散步的地方。剛到杜麗樂,就遇上一個西班牙口音英文的法國大爺,他看到我的牌子主動上來擁抱,還跟我們聊天。

這位大爺去過中國好多次了,看到我牌子上寫的Je ne suis pas un virus (我不是病毒),就開始感慨,“中國這次挺難的,我希望你們快點好起來,那些說你們是病毒的人,不要理他們,他們沒腦子”。聽到這樣的話我很開心,因為他是下午Free Hug以來,第一個停下來認真地跟我們聊天的人,終於可以與別人多聊聊這個話題。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在杜麗樂花園,我與灰髮阿姨擁抱。

告別大爺後,我又遇到一群三兩老友出門溜達的法國人,其中一位大叔指著我的牌子對另外一個大叔打趣說,你看你看有免費擁抱誒,大叔搖搖頭說不不不。我指著牌子說,不要害怕啦,我不是病毒。

一臉笑容的灰髮阿姨拍了一下大叔說,哎喲你們走開,然後給我了一個擁抱,還對我說你這個行為太可愛了,不要理他們,開始拉著我熱情地聊家常,大叔們被她感染,最後走的時候也給我了大大的擁抱對我說加油。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在杜樂麗花園擁抱了一位女孩。

在杜樂麗花園,我送出了最多的擁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爸爸看到我之後,半推著他的小女兒到我面前,小女孩微笑著但很羞怯,在爸爸的好幾次眼神鼓勵下,才走到我的面前伸手抱了我一下。我看著那位爸爸手邊還拉著兒子,從外表看起來可能是自閉症患者,應該是一個挺不容易的家庭吧。突然覺得這個擁抱,女孩可能需要鼓起好大的勇氣,還有她爸爸捨得把她推到一個陌生人面前,才能實現的。我忍不住在她耳邊對她說,你今天很好看,要繼續加油哦!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在香榭麗舍大道擁抱了一位女生。

最後在盧浮宮準備結束時,遇到一位打扮優雅的英國紳士。他和他的朋友在馬路對面就看到了我的牌子,一直笑著聊天。等到他過了馬路跟我對上了眼神,我便張開手示意,他揮揮手說不不不,沒想到走了幾步又回過頭。我追問為什麼呀,他笑著說我怕,我說怕什麼呀,我又不是病毒,他一邊說我不知道呀,一邊給了我一個擁抱。

出發前我跟朋友討論過,今天能有10個人願意擁抱就挺不錯了,沒想到最後大約有50多人跟我擁抱,巴黎也沒有法國友人說得那麼冷漠嘛。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在杜樂麗花園擁抱了一位男生。

因為病毒,大家自我禁足隔離戴口罩,用保持距離的方式互相保護, 但卻因為文化的差異,被國外不瞭解的人視為猛虎。目前在法國街頭戴口罩的人很少,我只遇到過少數亞洲面孔佩戴口罩,法國大眾的醫療知識基礎和健康意識比較強的,如果生病就會呆在家裡休息不出門,街頭戴口罩的人,對他們而言,意味著你已經生病了,但是還要出門,這就是潛在地危害他人的安全,製造恐慌。

尚在國外的我,以一個健康的我,在安全的環境裡,希望通過這個小小的行動,博大家一笑,讓大家在這個混亂而不安的世界裡看到一些溫暖的人性,安撫一下焦躁憂慮的心情。

擁抱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它能讓接受擁抱的人在那一刻短暫地卸下面具,感受溫暖,每一個陌生擁抱背後是人心的信賴,沒有太多理由,只是純粹的善良和信任。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 在香榭麗舍大道擁抱了一位男生。

在巴黎街頭送擁抱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人在看了我的牌子之後,眼神裡透露出的內心活動,從好奇,感興趣,猶豫不決到放棄。能在從相遇到擦肩而過這短短的一瞬,最後下定決心走到我面前的人,我相信他們的內心有著強大而溫柔的力量,才能驅動他放下防備,走到一個陌生人面前去擁抱。

就像其中一個男孩遠遠看到我的牌子,就毫不猶豫地張開雙手一臉笑容地向我走來,用著溫柔的聲線對我說 : “Why do you do this ? ”(你為什麼要做這個?)我回應說, “to make you happy and smile, I guess? Why do you hug me?” (想讓你開心,讓你笑啊。你為什麼會擁抱我?)他擁著我說,“I don’t know! But it looks nice! ”(我不知道呀,但是看起來很棒!)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結束之後,我把過程中拍下的視頻傳到臉書的群組裡,一開始收到一些質疑、譴責的聲音,我當時其實有點慫,怕自己接受不了被罵得太慘,就把消息推送給關了。直到晚上我鼓起勇氣打開群組,看到帖子下面三十多條評論,有人質疑我,也有人幫我反駁,還有一位經歷過H1N1流感時期備受歧視的墨西哥人為我抗爭。那一刻就覺得,被罵也沒有關係,至少大家已經在討論,總會有一些人開始理解。

我覺得每個國家都有溫暖的人,也有狹隘的人。歧視總是有的,它也屬於這個世界的一種聲音,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發出另外一種聲音來對抗它,別人聽到了自然會有判斷,也會做出行動去改變。

作者 | 李靈

實習生 | 匡若彤 鄒文昌 易琬玉

鳳凰新聞客戶端 鳳凰網在人間工作室出品

我在巴黎街頭與50位外國人擁抱:不要驚慌,我不是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