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出國留學生這麼多,留學生現在回國就業還有優勢嗎?

花鵬翔


【高校工作,留學生現狀有所瞭解,希望與您探討】

我的體會是:“留學生光環總體不如過去,但就業優勢還要分類型來具體判斷。

首先分析一下留學生情況,主要有兩類人員

回國的留學生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國內重點“雙一流”高校本科或碩士畢業,赴國外知名大學研究升造。

特點是學歷高(一般為博士或博士後),科研能力強(理工科所學多為新興學科或世界最前沿領域知識),看到國內的發展前景願意回國發展。

一類是未參加高考,直接赴國外攻讀學位。

特點是學歷多為本科或碩士(碩士居多,國外碩士含金量低),家庭條件優越(能支持國外開銷),專業素質並不高。

回國就業優勢情況

第一類人員中的佼佼者,在博士或博士後期間,已通過多種渠道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校有所接洽,多通過國家人才計劃高薪引進(多為新興高科技學科人才)。

其他人員回國後按照正常學校招聘程序報考面試從而取得就業崗位。

第二類人員回國後,與國內研究生、本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通過投簡歷、機關事業單位考試等途徑獲得就業崗位。

個人感受

  1. 第二類人員多為高考失利等去國外拿學歷,過去因為光環效應感覺神秘,隨著國內外交流頻繁,其身份恢復正常,同時可以拿學位與國內高考優秀者同臺競爭,也算是另一條路徑的成功追趕。
  2. 國內本土教師已有多種途徑每年赴國外研修,國家留基委近年來不斷擴大人員選派數量,以我校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為例,每年兩批可選派十數人出國訪學,國內外教學差距在不斷縮小和同頻發展。

結論

只要有高學歷,國內緊缺專業,有真才實學的留學生,就業同樣很容易。反之,也就是一個留學生而已。

建議

做這樣的留學生:國內就讀知名大學,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考取國外知名高校,讀博或博士後研究,回國找工作,容易並高薪。


那一處晴空


目前,中國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歸潮,這樣的背景下,留學的含金量到底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

據統計,僅2018年,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已達51.94萬人。此外,不僅僅是留學生。目前中國經濟形勢以及國情國力高速發展背景下,更多的國外工作者陸續回國,社會留學生存留體量日漸增大,留學生就業還有那麼好前景嗎?

金融、信息行業青睞海歸

《2019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基於15個行業的220家領先企業的調查,這220家僱主2019年都有海外留學生的招聘計劃,其中48.9%的僱主2018至2019年在海外舉行了留學生招聘會。

“今年有招聘海外留學生計劃”的僱主中,來自金融行業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最多,但是需求正在各個行業擴展。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在中國發展的優先優勢、海外就業可能的減少等因素,中國留學生學成回國人數逐年增加。

僱主提供的工作機會86.4%同時面向國內和留學回國人才,只面向有海外教育經歷的工作只有13.6%。

但是,僱主們認為,海外留學生在外語水平、獨立思考和創意上比國內畢業生普遍有優勢,國內畢業生在相關知識、忍耐力和執行力上表現更佳。海外留學生成為中國高學歷人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海歸就業起薪8000-12000元

前程無憂《2019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顯示,40.8%的受訪僱主提供留學生工作機會的起薪在8000至12000元之間,略高於重點大學同等學歷畢業生水平。

有意思的是,當問及留學的成本多久能收回的時候,有7.2%的留學生表示只要一年,22.5%的留學生表示要1至3年,35.9%的留學生認為要3至5年,也有10.3%的海歸表示需要10年以上。這是領英(LinkedIn)聯合人力資本管理諮詢公司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發佈的《2019人才流動與薪酬趨勢報告》顯示的結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海歸認為,“留學回本慢”是正常的,但留學的價值不完全體現在畢業後的收入上。一位有七年留學經歷的海歸表示,出國留學得到的無形財富太多了,不是金錢能夠計算的,留學期間的人生經歷、多文化的薰陶以及獨立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未來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的軟財富。

近七成海歸具有海外工作經歷

領英的《2019人才流動與薪酬趨勢報告》顯示,從就業狀態看,72%的海歸已就業,16%的海歸正在找工作,5%的海歸正在創業。而在就業方面,海歸就業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其中36.1%的海歸最終在本土民營企業就職,26.7%的海歸最終在外資企業就職,13.5%的海歸選擇國有企業。

報告表明,海歸群體中近七成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經驗,具有1年以上,特別是3年以上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比例提升明顯。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海歸選擇畢業後先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

據統計,從1978年到2018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585.71萬人。其中153.39萬人正在國外進行相關階段的學習和研究;432.32萬人已完成學業,365.14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

既然80%的學生最後還是會選擇回到中國,那我們又為何要去留學呢?

留學有沒有意義,看看社會頂尖人才的選擇就知道了。根據2018年中國各大高校的就業質量報告,雙一流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出國深造比例接近15%,C9聯盟的9所頂尖大學2018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的比例達到23.7%。

留學生涯是知識與閱歷雙重提升的良好平臺。在陌生的環境裡,學生要更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才能融入學習與生活氛圍中,接受新鮮事物和新知識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鍛鍊。

國外高等教育起步更早,發展更完善,相應的教學軟硬件設施及社會實踐合作單位更加完善,學生留學期間,可以接觸更加先進的學術思想和科研成果,對提升個人綜合實力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此外,國際化視野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國外高校更加註重學生全球視野的培養,學生有更多機會與全球各大高校合作交流,養成良好的大局觀和前瞻思維。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的全球化,因此對於多元文化的學生的需求更加的強烈。企業迫切需要尋找流利使用他國語言,對他國文化高度融入的應徵者。

伴隨著留學熱的潮流,歸國熱潮也同時興起!

2018年度各類留學回國人數為51.94萬人。根據教育部統計,1978年—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到585.71萬人,其中完成學業的432.32萬人,學成歸國的365.14萬人,學成歸國率接近85%。 在未來,留學普及化會導致大量歸國留學人才衝擊國內人才市場。現實會告訴你,不是你想不想留學的問題,而是教學研機構與企業會倒逼你不得不追求更高的學歷水平。試想一下,假設面試官同時收到的5份求職申請中,有4份都有海外留學經歷,只有你沒有。那麼,最先出局的會是誰?

出國留學是挑戰,往往伴隨著各種困難。然而正是這些挑戰和困難能夠幫助人成長,變得成熟。不論是直接去海外院校求學,或者參加學校的短期交換交流,學生都能夠在學術能力上、個人能力上、社會能力上得到長足的進步。

想要在未來職場獲得更好的社會起點,那麼就必須要從讀書階段就打牢基礎,提早做好準備,做好學習生涯規劃!留學的門檻正一步步降低,如果你仍然抓不住,那麼迎接你的將會是更加殘酷的未來!


LaoHuang188


這個問題呢,就好像是說:現在國內的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那麼多, 上本科或者研究生就業還有優勢嗎?

這是一樣的道理。

現在出國留學的學生很多,留學生回國就業是否有優勢呢?

這得看這留學生是處於怎樣的一個層次和水平。

我們不可否認出國留學的人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的確有些質量不高的留學生。


古話是有道理的,我們始終要相信:是金子的話,永遠都會發光。


留學李玲芬老師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留學生能買著票回來麼


果tt飛


優勢是自己體現出來的。。。國外垃圾學校一大把。。回國自己憑本事找工作。


呵呵哈哈哈哈哈呵呵99


中國和世界都在迅猛發展時期,再多的人材也不夠用。君不見農村勞動力己空,科技單位招工難,有一技之長難求。留學生也須放下架子。不管怎麼說,在家總比在外強,安全無危險。即使在外國,也到中國公司工作為好。只要華人抱成團,一天會比一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