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化微—面板與半導體滲透加速,行業龍頭不負韶華

太平洋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江化微(603078)

事件:江化微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90億,同比增長27.8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35億,同比下降13.54%。

應用端:面板行業收入快速提升,半導體收入穩重有進。從年報披露的業務結構看,顯示面板類別領域的收入增長較為迅速,營收增長接近50%;芯片領域雖然增長沒有面板這麼快,但營收和毛利都有所成長,符合我們之前的預判。面板行業近年來中國本土廠商成長迅速,是繼光伏、LED之後,又一中國企業掌握國際話語權的半導體行業分支,而且是一個全球產值超千億美金的巨大市場。從LED和光伏領域的經驗來看,未來國內試劑材料供給的佔比上升空間仍然較大,公司在這一領域的投入與準備必將“不負韶華”!

產品端:超高純試劑快速成長,光刻膠配套試劑日臻完善。報告期內公司收入增長的原因之一在於其超高純試劑的成長,貢獻收入2.8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9.28%。其中,在面板領域,蝕刻液產品在咸陽彩虹和成都熊貓實現大規模量產,銅蝕刻液在京東方實現銷售落地;半導體領域,超淨高純試劑在多家下游客戶的銷售額都實現了同比正向增長。

另一方面,公司光刻膠配套試劑業務2019年實現收入1.91億元,同比上升46.31%。其中面板領域,公司在鞏固天馬、華星等核心客戶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成都熊貓、咸陽彩虹等國內高世代面板客戶,並將剝離液成功導入成都熊貓G8.6產線,實現國產替代。半導體領域,公司顯影液產品在IC封測(如長電先進)的領先優勢也得到進一步加強。

國產化替代大勢所趨,品質優良不輸日韓,價廉降本大有可為。溼電子化學品是面板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國內面板廠的化學品供應商以韓國為主,國產化率較低。在現階段面板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控制成本已成為面板企業的重要訴求。相比於日韓系供應商,本土電子化學品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可有效降低面板成本。歷經貿易戰後,為避免核心材料受制於人,供應鏈國產化扶持已經成為各家廠商的當務之急,

公司電子化學試劑類產品對中電系、京東方、華星、天馬等主流面板企業已有多年的供應基礎,隨著供應品類與應用量的逐漸成長,這一領域可望成為持續穩定的增長源。在半導體芯片領域,江化微溼電子化學品的進階路徑亦與面板類似,公司自身的成長伴隨著下游產業在全球行業地位的提升,前程似錦,“只爭朝夕”。

三大基地共發力,有效輻射全國客戶。由於電子化學品運輸成本高昂,且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公司積極投資新的生產基地,在長江工業帶上下游形成江陰、鎮江、四川三足鼎立之勢,有效輻射位於全國各地的產業群並降低運輸成本。在募投項目逐步投產後,公司產能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並將進一步加強半導體G4-G5級產品生產能力。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2019年公司的穩健成長和諸多項目擴產的逐期落地,為將來的增速提升奠定了明確的基礎:短期來看,公司在顯示面板的加速滲透能見度非常明確;長期而言,半導體高純試劑代表了溼電子化學品的最高水準,也是公司重要的進階方向。預計公司2020-2022年實現淨利潤0.60、0.78、1.15億元,當前市值對應2019-2021年PE分別為80.53、61.37、41.70倍,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疫情對2020年市場供需影響超出預期,導致下游產品增量不及預期;2)新投產建設的項目產能爬坡與客戶導入進度不及預期;3)原材料價格受國際資本動盪影響出現預期外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