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房價會不會跌到2萬以內,二線8000以內,縣城等等2000以內?

劉華銀mark


今年的房地產市場總體下跌是逃無可逃,可要是說跌成渣,那也是萬萬不可能的。畢竟偌大的一個國家,居民有著400萬億的財富,而其中的70%(也就是大約人均20萬元)的資產沉澱在固定資產中。而又沒有太多的投資渠道來吸引資金洪流,房地產市場的最大可能就是區域分化會更加嚴重。

所謂的區域分化也就是指一些城市走向日本化,而另外一些城市卻走向香港化。也就是經濟學裡的馬太效應,強則愈強,弱便更弱。

其中,一些政策高地、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人才吸引城市、土地資源稀缺地等會在回調中很快得到修復,並吸引著大量的資金湧入,房價也會在未調中很快得以恢復,走向房地產市場香港化的特色;

另外,一些不具有人口引進的城市、區域環境差、產業不發達、居住屬性強、不具交通樞紐的這些城市,會出現持續下滑,甚至有價無市或量價齊跌,喋喋不休的尷尬境地。目前的鶴崗等城市就是這種現象,而且還會快速蔓延,走向普跌的日本化現象。

至於問答者說的一線城市到2萬,二線城市進8000,小縣城2000就可以。這是沒有可能的。

筆者認為,一線城市未來還會向更高的方向發展,超十萬/平米也就是時間問題。這畢竟是衝著全球城市的目標而去。像北京、上海的人口控制已經非常嚴格了,而一線城市的土地稀缺性決定著未來的房產增量十分有限。物以稀為貴,房地產市場也不會例外。

二線城市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畢竟政策性受限、土地資源相對豐富、金融地位也不高,但人口流入和產業發展非常快速,於是二線城市會出現分化現象。有些城市會向一線城市的方向靠攏,而另外一些發展緩慢且環境不佳的城市則向三四線城市滑去。房價也是出現了分化,高的會高不可攀,而低的可能真的還不要8000元/平米。

最後,說的縣城房產房價跌到2000元/平米,不是沒有,現在就有這樣的城市,只不過你是否願意在那些城市生活。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成本一般最低也要50萬/畝,而房屋建安費用也要2000~2500元/平米,開發商管理費、稅金、銷售費、財務費用和基本利潤等也要1000元/平米以上。無論如何,房產的銷售價格也要在4000元/平米以上,否則就是不可延續性。至於那些2000元/平米的跳樓價,也只是特殊情況,想必很多人也不要買。
選擇房產就如同選擇股票一樣,有些會不斷上漲,而有些卻是喋喋不休,到了跌無可跌,那就是成為了ST股。睜大眼睛選好城市、選好地段、選好小區、選好樓層、選好格局,才會有一個好的升值空間。


鞅論財道


房子年年在討論房價會不會低,結果房價年年再漲,站在我們需要購房者的角度來想,肯定是希望房價越便宜越好,我們不用面對這麼大的生活壓力,就可以購買到一套自己喜歡的房子。

房子是我們一生中都會追求的東西,我們肯定希望想以最低的價錢買到最實惠的東西。

一線城市跌破2萬以內,二線城市跌破8000以內,縣城的房價跌破2000元以內,可能實現嗎?房價下跌這麼多,對我國的影響情況?我們來深入探討這兩個問題的所在。

一:一線城市跌破2萬,二線城市跌破8000,縣城跌破2000房價機會渺小

我國房地產市場從90年代開始發展到2020年,經過了30多年的風風雨雨,房價從來沒有出現過下跌的情況,而是每年都還在增長的狀態當中。

房地產價格一路保持穩健的增長,主要以我國發展情況緊緊相關。

第一國家政策的扶持

在國家的發展中,很明確房地產在我國的地位。“房地產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其支柱地位不可取代”2019年我國財政收入19萬元,其中有1.9萬元的財政收入是來自於房地產市場帶來的收益,在整體比而上房地產市場佔國有財政收入10%


以房地產市場刺激中國短期內的經濟發展,稅費改革,90平方以下的契稅下調為1%,免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普通商品房在滿兩年之後可以免掉增值稅。等一系列的刺激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90年代我國房地產剛剛起步的時候,房貸利率為15%,然後轉眼間到了2010年,我國的房貸利率為6.5%,在到2015年之後房貸利率變成了4.9% ,2020%年的3月1號之後變成了lpr利率4.75%利率在不斷的下降,讓我們購買房子的貸款成本越來越低,更多的人願意選擇購買房子。


第二房子的建築成本在上升

在房子建築上,我們最大的成本就是在土地,然後是建築成本稅費,金融貸款,市政工程,營銷費用。在2015年之後,我國房地產市場變得尤為激烈,開發商的利潤也逐步被壓榨到10%~12%之間。

2018年我國的沙石水泥人工成本都幾乎翻了一倍,房價利潤不斷被壓榨著,房地產開發商就推出了高週轉模式的來緩解公司資金壓力問題,從拿地到銷售資金回籠只需要6個月的時間,讓開發商利潤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還能更快的開發樓盤。

三:城市化率在增多

1976年我國城市化率為17.44%,發展到2019年我國的城市化率60.6%。來城市發展的人口越來越多,對房子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我國保守估計在2030年整治化率達到70%,在2050年成城市化率達到78%,雖然我國在2017年之後,城市化率增長速度逐步在減少,但是整體形勢來看,在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十分巨大的。



人口的流向更傾向於大城市,在全國已經推出了搶人的模式,免費贈送戶口,落戶可以享受本市一切所有的優惠利好政策條件。

……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建築成本的不斷高攀,城市化率也不斷在增長房價將快速的降下來是基本上不可能的,我國房地產市場預計會發展到2050年左右才會出現迴轉式的下降。由此推斷出我國房地產市場還有30年左右的發展期。

二:房價的下跌對我國的影響情況

對於國內所有為購房的消費者而言,當然希望房價能下降是最好的,讓自己可以減少一些購買房子的成本。讓自己的生活壓力減少。

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下降,從表面上看確實是很好的事情,我們深入瞭解其實對我們影響巨大。

第一房奴紛紛棄房,導致銀行大量倒閉。

房子是佔比我們財富中,最高的一個物品,佔比率高達91.7%,房價暴跌了導致我們的財富大量的縮水。在所有物品財富都縮水了,房貸還是要正常還款,房奴在承受不了壓力的情況下,只能棄掉房子。


房屋紛紛去掉房子,又要面對著經濟財富的縮水,銀行只能把房子拍賣掉,剩下的錢也難以追得回來,房價下降超過30%,銀行就要面對著2萬億元的壞賬,導致銀行吃不消,紛紛宣佈倒閉。

第二大量的工作人員失業。

房地產開發商原本就是一個高負債率的行業,再加上房價的下跌,根本沒有利潤空間。相信國內有99.5%的房地產開發商都會宣佈破產。我們將會看到遍地都是爛尾樓。付了錢購買機房的消費者就會出現房子和金錢都不見了。


房地產市場的產業鏈是非常強大的,也會影響著我們的,建築工人,裝修公司,房地產公司,銀行,水泥鋼筋沙石等眾多行業。只要房地產一倒下,這些公司有95%也會紛紛跟著倒下,導致出現大量的人失業。

第三經濟衰退。

房地產市場給我過總財政收入帶來超過10%的金額。你到房地產去,肯定就是不止10%的財政收入,房地產涉及行業巨多。我們有相對應的歷史,可以參考一下,日本在經過了20年才能恢復到原有的狀態當中。

……

房價暴跌並非是好事情,發生房價是需要一點一點的降下來,這樣子才對我國的經濟有發展的推動,房價崩盤暴跌對於任何國家都沒有能力來挽救這個局面。

三:總結

根據我國的發展情況而言,未來30年中房價還是在上漲的趨勢,但是上漲的幅度會進一步的被縮小,東莞市推出了現價上漲幅度在6個月之內不能超過5%,1年房價漲價不會超過10%。

房價要回到一線城市2萬二線城市8000,縣城2000,可能在我國2050年後市場會有所變動,國內的房價將會出現兩種情況,大城市房價還是在拼命的上漲中,而一些偏遠的郊區城市,房價將會無人問津。


有點意思A


額,可能會跌,但不可能跌的那麼優秀的,農村自建房不算地皮錢普通刷大白牆都要1500一平方上去了。我去年剛買了一套縣城的房子8千,100平米。首付24萬後貸款了56萬。如果跌到2千,特麼房子總共才20萬,我虧了首付不說,倒欠著銀行56萬還不算利息。這時候心態都炸了,直接破產甩手愛咋滴咋滴[捂臉]。估計照著這個跌法,所有買房的大部分會成為老賴。除非破罐子破摔重新洗牌,不然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目前最大的可能要麼就是跌一些,但不至於那麼誇張。要麼就是錢不值錢了,工資上漲,變相的房價低了。你這又要維持工資購買力又要房價變成白菜價不可能實現的。就算是你說的跌成2000一平方,估計你買不到,大把有錢人抄底一棟一棟買[捂臉]。


咱們得講道理


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分為兩類:一是傳統的超級一線城市,即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二是最近幾年興起的新一線城市,2019年新一線城市共有15座,分別為: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島、瀋陽、寧波、昆明。

對於傳統四大一線城市,房價不可能跌倒2萬元以內,一旦這四大一線城市的房價降到2萬元以內,那證明房價崩了,到時候就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映,甚至說經濟危機都不足為過,而經濟危機的結局就是企業破產,工人失業,所以雖然此時房價降到2萬元以內,但是基本上不出意外,你也處於失業的境遇了,你依舊買不起房。

對於15座新一線城市,跌到2萬元以內很正常,除了杭州、南京、天津外,其餘城市的均價本來就在2萬元以內,談何跌倒2萬以內,即使杭州、南京和天津,均價也就是2萬多元,跌倒2萬元以內也在合理的跌幅之內。雖然說跌倒2萬元以內正常,但是實際上它跌不了,因為這些城市都是我國的主流城市,吸引人口的流入的城市,而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是支撐房價最為關鍵的因素。

二線8000元以內

按照最新的劃分標準,二線城市共有30個,這些城市目前的房價均價普遍都在1萬元以上,大部分在1.5萬元左右,個別的在4萬元以上,二線城市的房價要跌到8000元以內,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很多城市的土拍樓面價就已經接近這個數了,所以說二線要降到這個8000元以內,除了個別城市之外,大部分很難,如果30個二線集體跌倒8000元以內,那麼性質跟四大一線城市均跌到2萬元以內是一樣的。


縣城2000元?

截止2019年末,我國共有2856個縣城,雖然說縣城不咋樣,但是縣城要跌到2000元以內,除了偏遠地區的縣城外,其餘地區很難,畢竟隨著物價上漲,人工成本的提高,單單就建安成本可能就不僅僅是這個數,以廈門為例,3000元/平的建安成本基本上屬於安置房的標準,正常的建安成本都要在3500元/平以上,雖然小縣城的物價、人工會便宜點,但是一瓶1000多的建安成本總是要的,在加上地價 ,很難在2000元內。

總結

你所列舉的三個,目前也就新一線城市的房價跌倒2萬元以內有點可能,其餘的不是說沒有機會,但是一旦跌倒你說的那個數,基本就是泡沫被擠破了,其帶來的一系列後果難以想象,你參考一個日本的即可,日本的1995年GDP達到54491億美元,是英法德三國之和,佔美國的73%,比今天中國佔美國的GDP比重還高,更關鍵的是當時的日本人均GDP還高於美國,當時日本的全國的房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結果房地產泡沫擠破後,日本GDP近20年基本一蹶不振,一直沒有什麼增長,停滯不前,這就是房地產硬著陸的後果。


鯉行者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除了城市邊緣不可能跌倒兩萬以內……………二線城市也分地區………我是瀋陽的,瀋陽二環內甚至是一環內的二手房老舊小區有的已經跌倒六千了…………縣城也分地方…………比如黑龍江鶴崗,已經跌倒幾百了…………


剛哥義薄雲


告訴你個現實問題,我是房產中介,我們這裡是三四線城市,面對疫情,覺得今年這個日子不好過啊。至少上半年不好過。現在我們正式復工了,完全出乎我們所有人的預料,買房的人突然增多,而且是那種比年前猛的增長,買房的猶豫期也縮短了。就是新樓盤也是一樣,突然的增長,甚至於有的第一次看就直接定的,至於房價,一點也沒有跌的意思。所以,至於房價會怎麼樣,你去你的城市賣房子那邊瞭解一下就知道了。還有,不是作為中介就希望房子漲價,我們也是人,也想買房子自己住。對於你說的,跌一半的情況,有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出現就表明全國或者全球的經濟危機,至於經歷危機所帶來的結果,你有沒有房都跑不掉。


抉擇好難


先看全球經濟怎麼發展吧,08年美國次貸危機,深圳房價降了一波,我表姐他們8000入手的,隨後開始瘋狂暴漲,現在幾萬了。

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還有什麼是保值的工具?也許就是中國的房子,實物黃金什麼的了吧。假如,我說假如歐美那些國家死了很多人,說不定房子空出來許多,那房子真不一定值錢,中國則不一定,人口基數在那裡。


微微一盞茶


第一次回答問題,我只想拋出幾個觀點,如果大家不認同,就當看個笑話,其他很多觀點很多專業人士已經解答了,我來稍微補充一下,我個人認為是不可能出現提問者所說的這個現象。

個人觀點如下:

1、雖然經濟增長不算快,且今年受疫情影響可能會更加不理想,但是不可否認,中高工薪階層如果沒有買房的情況下手裡絕對有現金,在當今社會有一份不錯收入的人群,他們的資金該何去何從?炒股?理財?外匯?辭職創業?我相信大部分會選擇剛需置業。總結就是:有錢人會越來越多,但是投資渠道太窄,這是普通中高薪階層的生活。

2、未來絕對是以城市圈的形式發展,越核心的地段聚集的人流會越來越密集,價值會越來越高。

3、貨幣會隨著經濟的增長不斷貶值,雖然很慢,但是這是不能阻擋的。很多人置業不是為了炒房,而是為了保值。當今社會能保值的東西好像還真不多。

4、想到了再來繼續[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不仔細看以為是熟人


房價跌到題主所說的水平,理論上完全不可能——事實上,如附圖所示,全國多個三線城市房價均價已經超過一萬元!假設,如果真的跌到這個水平,估計還不如目前的高房價——房價暴跌帶來的金融風險,地方債務違約風險,以及百姓失去就業和收入的風險,遠遠比目前的高房價要大得多得多!

要知道,為什麼目前房價如此之高,卻難以下跌?其背後的根源是:

第一,土地財政。地方主要的收入和用於地方建設的資金和負債,主要就是看地方賣地和房地產發展來維繫。相反,如果歷史上不存在目前這個現狀來談發展,一則沒有目前的國內經濟繁榮,二則沒有目前國內基礎設施繁榮甚至超過歐美髮達國家,三則沒有目前的大家收入對比80-90年代翻十倍以上的增長。

第二,國內內需佔經濟主導地位。在03年非典之前,我國的國民經濟中,投資,消費和外貿的比例,分別是外貿50%以上的主導地位,當03年非典之後,我國發現單純或者過度依賴外貿容易受制於人,於是開始大力轉型內需型經濟結構,從而從08年四萬億開始了“基建狂魔”時代,房地產得到空前的發展。

第三,房價在15年之後全國的房價增速創出了歷史記錄,這主要是國內經濟增長壓力下國家啟動了國開行的棚改計劃,從而大力地刺激居民加杆槓進入房地產市場投資和改善需求。

目前的高房價,客觀來說,是有著各種歷史條件和原因形成的,居民既受益於房價上漲帶來的基礎設施和城市面貌的繁榮,也受益於就業和收入的增長,同時也受害於高房價帶來的的房貸支出和收入結餘佔比逐步下降。這些都是客觀的事實——不能說,你只要房價帶來的好處而不願意承受房價帶來的壞處,這完全是不客觀和不現實的。

而如果按照題主所說,一線城市房價跌到2萬元,二線城市跌到8000元,三線城市跌到2000元。如果是當初直至現在維持在這個房價的“理想水平”,那麼,就沒有現在的繁榮和就業以及收入增長;反之,從目前的現狀跌回當初或者題主所謂的理想的房價水平,其後果就是:

第一,銀行壞賬率大幅飆升。銀行壞賬率的飆升,必然會帶來股市的暴跌和金融風險,以及類似2000年前後我國銀行事實上的技術性破產,引發更深層次的金融危機,其威力不亞於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

第二,因為房地產客觀上市國民的經濟支柱,而房地產企業出現大量倒閉則引發房地產上下游企業行業包括建材和裝修以及銀行房貸等的經營風險,從而影響到每一個人的就業和收入;

第三,地方債務違約,地方債務違約則導致地方沒有可持續性收入用於銀行貸款債務和債券到期還本付息,從而導致地方沒有收入用於發放公務員工資,以及債務償還。進而進一步影響地方投資和帶動社會投資。

按照題主所謂的理想化房價水平,大約相當於跌回2000-2005年的房價水平,而05年前的房貸基本上還只償還了15年,基本上沒有全部付清,那麼,銀行的壞賬率就會超過08-09年次貸危機時的水平。

因此,這個說法,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說法,甚至是一種貪婪和惡毒的說法——蠱惑群眾的不滿情緒,卻只要高房價帶來的好處而不願承擔其必然的後果!


屠龍刀fei0598


這要看地段,市中心,市區跌到2萬過幾十年有可能,你只有慢慢等,偏遠交區現在可能也有,商住兩用現在也有,小產權房也有,崇明,金山可能也有,如果市中心,市區房子失到2萬,要只有歷史到退有可能,是不可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