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式”服務!河北邢臺34家扶貧龍頭企業復工復產

3月10日,在臨城縣綠嶺果業有限公司核桃包裝車間,43歲的李梅正忙著把烤好的核桃分裝入袋。“從2月13日我就上班了。家裡有老人和兩個孩子,全靠我一個人掙錢,公司早復工我肯定樂意嘛。”她說。

綠嶺公司是邢臺市34家扶貧龍頭企業之一,目前已有74名貧困勞動力返崗。僅烤核桃一種產品就日產5噸,藉助電商等渠道銷往全國各大城市。

從邢臺市扶貧辦獲悉,該市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深入推進“媽媽式”服務,積極幫助扶貧企業和扶貧產業項目有序開工復產,促進貧困勞動力上崗返崗。截至目前,全市所有扶貧龍頭企業和多數扶貧企業、扶貧車間已復工復產,脫貧攻堅項目開工實施152個。

加強金融資金扶持。加快疫情期間扶貧資金報賬,為動工工程項目及時撥付30%-50%項目資金,截至目前扶貧資金已支出511.05萬元。扶貧和金融部門協助企業用好疫情期間優惠金融政策,聚焦帶貧主體、帶貧項目,成熟一個,申報一個,爭取銀行部門更多優惠信貸。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對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在金融保險、稅費徵繳、技術服務、產品流通等方面優先優惠支持。利用小額扶貧信貸優先支持鄉、村發展“短平快”產業扶貧項目,開拓貧困戶居家生產眼鏡盒、生日蠟燭、毛絨玩具等家庭手工業項目,目前新增貸款戶數58戶共計258.5萬元。

放寬扶貧企業、扶貧車間等的復工限制。堅持一企一策,簡化程序,寓管理於服務、變審批為備案、變驗收為指導,及時解決企業上下游原材料、企業用工等難題。集中技術力量,向企業派駐指導員,精準指導、上門服務,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制約開工復產的難點問題。特別是組織農業農村、商糧、市場監管等部門,提前備足備好農藥、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做好“四閘一涵”檢修維護,適時揚水儲水,優先保障全市37家重點農業產業化扶貧項目灌溉需求。

搞好復工貧困勞動力幫扶。對在“扶貧微工廠”和家庭手工業項目中上崗的貧困勞動力,由縣級統一配發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由縣扶貧辦和所屬鄉鎮派駐人員指導企業做好各項防疫防控,定時清潔消毒、妥善處置廢棄口罩和手套、嚴格執行分時段分餐制度等防疫防控細節。對身有殘疾或家人重病、無法外出的貧困戶,將生產車間搬到家中,實行“三送一收”服務,安排專人把生產技術、生產設備、原材料送到貧困戶家裡,上門回收產品。(來源:河北新聞網 編輯:肖延昭 青媒編輯:陳炎 責編:張永忠 監製:耿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