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砦之名山——野鶴山

吳砦之名山——野鶴山

趙正祿

吳砦之名山——野鶴山

我的老家吳砦是一座古城,曾隸屬上歸麥積區三岔鎮管轄,距區府所在地北道阜約七十公里,位於渭河南岸,屬於秦嶺山脈林緣區。三岔鎮從最西邊的黃龍村到最東邊的嘴頭村全長48公里,如放在南方,就要跨過幾個縣域了,渭河北岸是陝西陳倉區鳳閣嶺鎮轄區。

三岔鎮屬渭河峽谷區地帶,自然也就多山多水了。境內渭河北岸有黃龍、葡萄、新岔、北峪四村屬於關山山脈,其餘13個行政村均屬秦嶺山系。自然也就少不了有名的山脈了。五龍山、金頂山、老鶴山、貴裕山、金龍山(和東岔鎮立遠公享)等由於山勢俊俏且都有道佛場所而在當地有名。我這裡就有關老家的靠背山~老鶴山的傳說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供消遣。

老鶴山傳說最早是道家場所。聽老人們說香火特別旺盛,山上曾有:真武宮、老鶴廟、磨針殿、玉皇寶殿、靈宮殿等,規模較大。老鶴山頂海拔約1700米,山腳約1000米,原來的道觀主址位於山頂位置,沿山樑建有分散的建築。

《老鶴龍王普濟蒼生的傳說》

吳砦之名山——野鶴山

我們當地人稱野鶴山為老鶴山,因其傳說當時天遇大旱,有人面獸身者出來自告奮勇稱其能讓天下雨。三岔廳老爺頓時在太陽高照的晴天立起了香案,而且也準備了火藥,對這位“神”說,其如能在一柱香功夫要來雨,可上報朝庭加封神靈,如香燃盡,其可用香引燃火藥自焚。當香快要燃盡時,在現在的野鶴山位置,升起籮筐那麼大的雲彩,向吳砦古城擴散而來,到達古城上空,頓時大雨傾盆,立時澆滅了香案,大雨緩解了旱情,老爺立時向上申報,封此“神”為真正的神,可上報晚了一步,最後沒有皇帝的正式封神,百姓就在如今的野鶴山為此神還願而建起了廟宇,就是老鶴龍王廟。這可能就是最早建廟宇的依據,究竟在何時開始,無從考證。距老鶴山頂約200米處的北坡溝內有一泉水,聽老人們,在乾旱時,人們取(祈求)雨時,在該泉邊架起香案,舀上泉水撒向那個方向就可求得那個方向下雨。也稱為神泉也。

《過了神仙橋就可身輕如燕了》


吳砦之名山——野鶴山


吳砦之名山——野鶴山


吳砦之名山——野鶴山


>

吳砦去老鶴山,首先要從水溝渠上山,經過呂家灣、二樑子,然後沿老鶴山山樑而上,到山頂大約10里路程,健壯的人大約要行走一個半小時以上。上山見到的第一個道觀就是磨針殿,磨針殿建在第一個山嘴上,距離山頂大約還要四里多路,再沿山樑行走兩裡左右的路程山樑就變緩許多,這時出現第一座神仙橋,說的是神仙橋,實際上是原來的山樑落斷處,人們用沙土築起的路面,寬度只有不足一米,由於年代久遠路面兩側都長起了樹木,這樣的神仙橋共有三座,由於有神靈的喜悅,傳說走過第一座,身體猛然一輕,走過第二座身體飄然,走過第三座身輕如燕。

《老鶴山上有狐仙》

根據老人的傳說,老鶴山上有狐仙,半夜子時過後裝扮成老婆婆,到道觀裡乞討食物,曾經有一個膽小的人見到後,嚇的第二天天一亮就跑下山了,有個膽大的不相信,執意上山後,見到後下山大病了一場。這些只是小時候大人們的傳說,不知是杜撰還是真有其事,無從考證。但老鶴山頂確有狐狸,碰到的不止一個人。我記得大概是1972還是73年的夏季,天氣最熱的時候,我們吳砦三隊在老鶴山上有耕種的麥地,我父親和隊上的五戶飼養員在山上耕剛剛收割了的麥地,當時正是暑假期間,我早上也上去背父親收穫的野生苦根菜籽,到山上大約11點多,就聽說王爸的耕地的耕頭被野狐拉到下面的樹林裡,找了好一陣才找到,大約到中午兩點左右,隊裡派人氣喘吁吁的來叫王爸,說他的小兒子在西城角子哈因天熱打交水時被淹。後來經搶救無效而夭。有人還見過在神仙橋附近有一條約兩尺多長,小碗口粗的白蛇,傳說是某個神仙的化身,見到者可運氣亨通。

《老鶴山廟會前夜磷火排隊上山》

這個傳說有點迷信色彩,只是傳說而已。老鶴山的廟會大約在每年的三月三日,當老鶴山香火特別旺盛時期,人們為了燒頭香,有一部分人都在初二的子時之前就上山了,當在山上等候燒頭香的時候,人們向山下看去,山下渭河邊上看見磷火排著隊在錦雞坡上緩慢向老鶴山上前進,映在渭河水面上閃閃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