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揚評足球小將:比你們大的已沒希望!網友卻為他們打嘴仗

金志揚評足球小將:比你們大的已沒希望!網友卻為他們打嘴仗

中國足球最近幾年的核心焦點,超過90%都集中在職業足球尤其是中超的領域,而業餘足球能上熱搜,通常跟打架、黑哨等負面新聞有關,唯獨有一個人率領著一群小孩自成一派,已經變成了足球流量的代名詞,那就是董路和他的足球小將。

首先應該介紹一下“足球小將”這個團體的真實狀況。

用董路自己的話來說,“足球小將就像一個沒有劇本的真人秀”,“足球小將”的隊員採取的是網絡報名方式的全國選才,平時各位小將都在自己的學校和俱樂部裡學習和訓練,利用週末和節假日以飛行集訓的方式以賽代練,通過到各地參加邀請賽、對抗賽甚至頻繁出國比賽的機會,提升小球員的自信、熱情、對足球的熱愛和為國爭光的信念。

金志揚評足球小將:比你們大的已沒希望!網友卻為他們打嘴仗

截止到現在為止,中國足球小將在微博上的超話閱讀已經超過50億次,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固定的關注群體,吸引了大批此前已經遠離足球、甚至毫不關心足球的人的加入,而且還在源源不斷地壯大。這個群體本身已經細化出相當多的分工和組成,吸引了包括周寧、楊晨等前國腳以及足球解說、媒體從業者在內的大量業內人士的關注和參與,甚至變成了比足球小將的球員們更有意義、更有熱情的部分。

“足球小將”這種形式,逐漸變成了一種現象、一個話題,以至於在2019年11月,金志揚探望足球小將們時,說出過這樣的話:“中國足球今後的希望在哪兒?就在你們,不在那些比你們大的,他們已經沒有希望了,所以你們得加油!”

金志揚評足球小將:比你們大的已沒希望!網友卻為他們打嘴仗

金志揚指導的這段話,其實可以有非常豐富的解讀。

首先單純從字面來看,金指導說的是實情。中國足球的青訓從95後的球員開始,已經出現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弱勢跡象,青少年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少,真正選擇放棄學習走上足球道路的人數更少,而且球員普遍缺少特點,在亞洲賽場更是從小輸到大。

中國國少隊最後一次出現在世少賽的舞臺是在2005年,在2014年到2018年,甚至連續三屆比賽沒能進入亞少賽的決賽階段;中國國青隊上一次參加世青賽同樣是在2005年,此後的幾代國青球員不僅無緣世青賽,在亞青賽的戰績越來越差,16、18年兩代球員已經無法小組出線,陶強龍領銜的01一代更是在預選賽中慘敗給韓國,第一次無緣亞青賽的決賽階段。

這樣一代代的國少和國青球員成年之後組成的國家隊,未來想直接彎道超車戰勝亞洲其他球隊,確實是希望極其渺茫。

金志揚評足球小將:比你們大的已沒希望!網友卻為他們打嘴仗

而從更深遠的角度看,國人此前對足球缺少足夠的熱情,且不說職業聯賽,對比鄰國日本青少年足球比賽場場爆滿的上座率,我們的青少年足球比賽通常是0觀眾,頂多是有幾個球員家長觀看。無人觀看,從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大多數人對青少年足球這個領域缺乏瞭解、沒有認知,也就不會選擇讓自己的下一代去參與足球運動,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而董路的“足球小將”比賽全部都是網絡直播,任何一個對足球毫無興趣的陌生人,都可以隨時加入直播觀看,一步一步追隨每個足球小將的成長,就像追隨一個真人成長秀的遊戲。尤其那些在異國他鄉舉辦的比賽,小將們在五星紅旗和國歌的助威中頑強比賽的畫面,更能帶給觀眾超多的代入感,以至於很多曾經對足球完全沒有興趣的人,卻因為這樣一群奔跑的孩子,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了解足球、熱愛足球,現在一場小將的網絡比賽直播,已經有幾十萬人同時在線觀看。

金志揚評足球小將:比你們大的已沒希望!網友卻為他們打嘴仗

可以說,中超聯賽作為上座率排名世界第6的聯賽已經擁有了不少的觀眾,但青少年足球人數的差距,其實就等於青少年比賽觀眾的人數差距,“足球小將”在這方面經過三年多的耕耘,開拓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在董路的足球小將火爆起來之後,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到鄺兆鐳、萬項等少數幾個核心球員身上,並因此引發了大量的爭議。支持者的肯定不需多說,否定者則從各個角度攻擊董路與這些小將,有人認為董路是騙子,有人認為9歲10歲的成功是一種急功近利,有人認為董路這樣的業餘教練會耽誤了孩子們的成長,有人認為這種作秀會帶壞了青少年足球的風氣。

2019年8月,新華社第一次發文對董路的“足球小將項目”給予高度讚譽,稱之為“點亮中國足球希望之光”。

而在11月金志揚指導探望小將們時,更是說出了這樣一段話,他說:“你們要學文化,足球是智慧的運動,不是靠身體……長大了實在不行,還有文化,還能為國家做其他貢獻。”

金志揚評足球小將:比你們大的已沒希望!網友卻為他們打嘴仗

這段話其實說出了足球青訓的本質。在中國足球或者說中國體育以往的認知裡,華山只有一條路,要從事體育就一條路走到黑,要學習文化就必須放棄體育,如果思路始終是這樣的思路,那所謂的校園足球其實永遠不會有結果。

孫繼海在2019年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他的團隊做過調查,在中國的小學裡,三四年級接觸足球的孩子還非常多,但是五六年級之後,一旦面對方向的選擇,接觸足球的孩子數量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十個裡面只能留下一兩個,甚至更少。

而無論日韓還是歐洲的校園足球,始終是文化和足球兩條路並行,在最終接觸職業化之前,每個球員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有多個選擇,隨時可以進行,這才是校園足球的真諦。而且,青少年足球應該允許多種模式一起發展,不能只有一條腿走路,董路不一定會成為改變中國足球的英雄,他只是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給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增加了一種嶄新的方式,這種方式未必會在10年後培養出一個世界級的孫興慜,但如果能源源不斷地提供關注青少年足球的觀眾,並增加青少年球員的數量,給很多家長提供更強的信心,那這種方式就已經取得了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