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家庭收入穩定,除了上班退休後有養老金,還能通過什麼方式理財且沒有風險?

小點兒愛電影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處於生活壓力比較大,想要通過理財來獲得財富增值的想法非常好,並且對於自己的理財定位是沒有風險的也比較切合實際。

但是沒有風險的理財意味著收益率普遍不是很高,那隻能通過長期複利積累來實現財富的增值。

01.零錢理財,可以起到積少成多的作用。

支付寶的餘額寶和微信的零錢通都是零錢理財的必備方式,只要是整百的數額,資金放在裡面都能夠獲得收益。

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在2.3%,微信零錢通年化收益率在2.5%,相當於10000塊放一年可以收入230-250元左右,一天收入就是0.6元左右。

02.定期理財,可以保證穩定收益。

支付寶和微信都推出不同期限的定期理財,期限越長理財的收益率越高。

建議如果長期閒置的資金最好可以用來購買一年定期理財,以保證穩定收益。一年定期理財收益率普遍在4.5%左右,相當於10000元放置一年收入在450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定期理財一旦買入沒有到期是無法提前贖回的。

03.債券基金,可以保證穩定複利增值。

債券基金尤其是純債基金屬於中低風險,其中90%以上的資金用來投資有價債券或者國債等,持有的時間越長收益越穩定。

債券基金一般只要持有五年以上就可以做到複利增值30%以上,這樣平均計算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非常適合作為養老金進行持有。

綜上

通過以上穩健理財的操作,資金可以做到以每年4.5%以上的收益率穩定複利,按照72原則基本在16年多一點就能夠讓資產翻一番。


小方聊投資理財


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活期的選擇貨幣基金,我們大家經常用的餘額寶,就是一款貨幣基金,申購和贖回都非常方便,年化收益率在2%以上,高於銀行活期利息。

二,國債逆回購,這個在證券賬戶裡面交易,國債逆回購簡單的理解就是有資金需求的機構,把手裡的國債抵押給投資者,雙方商定資金使用的期限和利息,到期後機構把資金和利息還給投資者,投資者把國債還給機構的交易行為。風險幾乎為零,收益相對浮動,做得好的話,年化收益率稍高於貨幣基金。



三,儲蓄式國債,國債是最高等級的債券,非常安全,目前三年期,五年期的國債利息都在4%以上,儲蓄式國債還可以再急需用錢的時候,把國債進行抵押貸款,不影響將來利息的收入。

四,一些銀行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利息可以給到4.5%以上,國家規定,銀行如果破產,單賬戶最高賠償金額50萬,所以只要賬戶資金不超過50萬,在所有的銀行的安全程度是一樣的。


五,券商的收益憑證,這是目前唯一一款承諾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收益憑證的好處是投資者可以和券商協商資金使用的期限和利息,也就是一款可以定製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能談到5.5%以上。

六,保險公司的養老計劃,理財保險等等,這些產品具有強制儲蓄的功能,投入週期比較長,收益相對來說也不算太高,不過一般附帶有一份保障,例如醫療保險,人身意外保險等等,對中年人還是有比較大的好處的,如果資金長時間不用的話,可以考慮。



上面幾種產品絕大部分都能在保本的基礎上使資金增值,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風險能力來選擇,也可以把資金分別投在不同的理財產品裡面。


大海侃股


朋友們好,明確回覆:人到中年,是事業和人生的高峰,也是人生最繁忙的時候,既然有正常的工作和完善的養老金,那麼,節省精力的保本理財,存款,相對適合你。



購買方便本金安全,不用承擔過高的風險,非常有益於穩健的積累財富,樂享生活。如果進一步優化理財方案,你才更穩更開心。

首先,來分享,適合中年工作族,省心理財的,保本理財產品:

1,國債。顧名思義國家債券,票面利率高接近於大額存單,國家信譽保障到期兌付,而且電子式是每年都給利息,靈活,綜合收益好。三年期票面利率在4%,5年期在4.27%綜合收益更高,100元起購。非常適合中年人,中長期理財。

2,結構性存款。銀行發行,保本浮動收益,口碑極佳,通常1~5萬元起購,週期多在一年內多種可選。

目前年化預期收益率在3.6%~4.2%之間。信譽好口碑佳,週期適中。

3,商業銀行網絡,現金管理產品。隨購取用。非常靈活,按日計算收益,年化收益率在3.8%左右,流動性極高,本金安全,深受歡迎。

小結:保本類理財產品是一個豐富的大家族非常適合標題中的,謹慎型,踐行工薪族理財。不用承擔本金風險,省心省力。

其次,優選產品與合理規劃相結合,雙管齊下投資理財,更安全更開心:

1,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不同產品組合投資理財,有利於分散,

單一產品帶來的,風險聚集。

2,不同期限以及活期和定期相結合,可以更好的滿足需求,提升保障,增加靈活性,整個理財更穩。

小結:投資理財,不僅是優選產品,還要合理規劃,更安全,更省心。

最後,來總結分析:

中年有穩定的工作,完善的養老,又處在人生的繁忙時期,頂峰,想理財,又不想承擔,過多的風險。結合市場,我們認為保本理財,結合科學的理財規劃,最合適。


理財迦


中年人家庭理財以穩健為主。家庭理財因需要承擔的責任更多,所需考慮的東西越多。大多數中年人的家庭年收入較好,偏向於選擇穩健型的理財產品,如銀行理財保本結構理財產品。

一、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也是比較好的選擇,穩定性和收益都是比銀行的理財高的,但是面對的風險是比銀行大的。不過目前來看,餘額寶這類的貨幣基金還是沒有出現問題的,而且可以隨時存取利用,缺錢就使用,不缺錢就放在裡面作為一種理財的產品,還是很合適中老年人的。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會不會玩使用餘額寶又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了,貨幣基金就是最好的理財選擇。

二、國債

買國債也是比較好的,國債是更安全穩定的品種,利率普遍比銀行的利率高,而且穩定性也比銀行高,安全可靠。國債是比較好的選擇,就是很難搶到國債,因為很多人都認為他是比較好的理財方式。

三、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就好像一個金融超市,在這個超市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產品。銀行在售的理財產品可以分為自營產品和代理產品。自營產品就是銀行自己發行創設的產品,也是我們絕大多數投資者經常購買的產品;代理類產品就是銀行代理銷售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比如保險、基金、信託等。銀行銷售的代理類產品要經過層層篩選與審批。未經批准而銷售的產品就是“飛單”,銷售“飛單”的行為是違法違規的,銷售機構和銷售人員要承擔法律責任。

四、提高家庭抗風險能力 

中年人應重點考慮健康和養老的問題,提高家庭抗風險能力。中年人除了基礎的社保外,可以再搭配重大疾病險和意外傷害險,用來補充基礎社保的不足,提高家庭抗風險能力。

五、重視生活與健康

中年人可以在工作之餘,再培養自己的一些興趣,比如繪畫、寫毛筆字、學樂器甚至跳舞等等,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讓生活有滋有味,心情開朗了,身體自然也會健康。另外,中年人不要熬夜,要按時吃飯,多吃蔬菜水果,多做運動,就會少生病,也就能省下大筆醫藥費。

綜上所述:如果中年朋友能學會以上五點,就不難解決中年人怎樣理財收益這一問題。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投資理財不僅僅考驗的是方法與技巧,更是對投資者毅力的考驗。堅持到底,就能收穫成功! 


  


小祥子874


這個先要理清人到中年面臨的風險,才好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理財一輩子,保護幸福生活;投資一陣子,靠專業和運氣。

第一個風險,意外和疾病的風險。

首先是家裡長輩,夫妻雙方父母。記得有篇文章叫《北京流感下的中年危機》,一次措不及防的疾病摧毀了一箇中產階級家庭。這次疫情,幸虧有國家兜底,易碎的中年才得到保護。所以父母年歲比較大了,需要給他們做好規劃,保障幸福晚年,也保護咱們自己的財富。

其次是夫妻雙方。特別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出現意外,一個家庭就毀了。所以必須做好保障,因為社保保障有限,只能滿足最低的需求,無法維繫家庭的生活。這個風險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只有心安了,夫妻好了,孩子才有保障,老人才會更幸福

最後才是兒女。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疾病概率大,再大點意外風險高。所以這些也是必須在理財規劃中要考慮的。當然還有未來教育婚嫁的計劃。

第二個,職業危機。

疫情之下,好多的企業出現問題,尤其中小企業就業人數最多,涉及家庭也多。需要各自做好風險預防和概率,財務上也要做好安排。

第三個,通貨膨脹風險和長壽風險。

通貨膨脹。2020年3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2月CPI指數5.2%。其中日常生活用品漲的多,未來的通貨膨脹也會漲。如果我們存得錢不能超過他,就是縮水貶值的。反之才是保值的。

其次長壽。香港人平均壽命達84.7歲;日本人以平均壽命84.5歲緊隨其後,北京為80.18歲。現在的中年人,未來長壽機率很大,尤其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活得太長是必須要考慮的風險。

根據以上三個風險點的分析,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

針對第一個意外和疾病的風險,可以選擇的工具有互助平臺和保險,加上社保可以了。不過這部分是基本沒有收益的。第二個方面,職業的風險,這是每個人自己需要考慮的。在財務上一般準備至少六個月的家庭備用金。第三個通脹和長壽風險。建議使用相關金融工具,有國債、存款、銀行理財、基金定投等等都可以抵消通貨膨脹。抵消長壽的風險用保險公司的儲蓄型養老保險。這兩個風險的管控需要諮詢專業人士,因為理財產品種類繁多,風險各異。按照家庭資產配置的基本結構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結構和比例,選擇理財產品。

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兒,要靠自己去把握。

關注養老規劃,呵護美麗人生!


啟申聊養老理財


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風險抵抗能力越來越弱,不適合再過多進行風險較高的投資品種。一般來說,個人用於高風險投資的資金的比例為100-年齡。比如你現在40歲,那麼可用於高風險投資的資金佔比就是60%,如果你的年齡是50歲,可用於高風險投資的資金佔比就是50%。

由此,可以看出,年齡越大,高風險投資的資金佔比要逐漸減小。所謂的高風險投資,就是股票、偏股型基金、股權類投資等等。

所以,理財之前,先確定自己的投資喜好,是偏激進還是偏保守。以上提到的比例還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適當增減。比如你雖然50歲,但自我感覺比較厭惡風險,可以適當調整比例,把高風險投資調整為40%,甚至是30%。

穩妥的理財,主要集中為固定收益類,有銀行存款、國債、貨幣基金等等。建議做一個簡單的分配,比如你打算用20萬進行穩妥的理財,可以拿5萬存入貨幣基金,保證隨時取用,剩下的15萬定期存款或購買國債。

高收益高風險投資,如果沒有相關專業知識,可以進行指數基金定投或偏股型基金,採用分批買入的策略,可以攤薄成本,降低風險。如果這部分收益較好,會全面拉高理財的收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回答問題不易,也希望路過的小夥伴動動小手幫我點贊,我祝您笑口常開、心想事成、多多發財。如有不同觀點,也歡迎在下方評論。想學習理財知識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謝謝!


小峰談理財


理財的方式有很多,每種方式都有其特點;

理財的方式有很多,每種方式都有對應的功能:比如買房,股票,基金,儲蓄,保險,國債等等,都是屬於理財。

當然,我們理財常說的理財都是為了轉移風險和增加收益。按照您的情況,人到中年,收入穩定。除了養老金外…說明你自己也給自己配備了養老金,比如養老保險。這就是典型的未雨綢繆。給你點贊。

人到中年,最怕什麼?

不穩定,也就是風險。您自己也說了“哪種理財方式沒有風險”,可是又有哪種方式沒有絕對的風險呢?買個保險,如果買不對的話還有可能被坑。

人到中年。身體狀況漸漸不佳,研究表明40歲到65歲是疾病高發期。所以我建議您先配置好保障,再考慮收益。這樣才能進可取,退可守。

中年最需要的險種

第一,醫療險,如果你預算有限,建議配置醫療險,特別是百萬醫療,一年幾百塊,就可以解決上百萬的醫療費用報銷問題,何樂而不為?

第二,意外險,性價比同樣高,一年一二百能保50萬左右。適合經常出門在外的朋友。

第三,重疾險,有錢買終身,沒錢買定期,或者一年期,達到約定標準即賠,一次性賠付,解決重疾康復費用和收入損失。

第四,有條件的話再加一份定期壽險,萬一真的不幸了,也可以給家人留下比較寬裕的生活資本。



人到中年,有家有業,後路最重要

題主現在條件不錯,穩定。那麼我們只能穩中求勝,而不能像20歲的時候一樣富貴險中求了。

好了,就說這麼多,相信題主一定會理解。

我是化險為易,多年保險狗,關注我,和你一起走出保險套路。


化險為易


樓主你好,人到中年家庭收入穩定,除了上班退休以後有養老金,還能夠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理財,而且沒有風險呢?到了中年以後想要自己理財的話,實際上理財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銀行的定期理財來進行投資理財,也可以通過一些第三方理財平臺來進行投資理財,當然理財的方式實際上風險概率是比較低的,但是所獲得的收益也是比較低的。

那麼如果說自己不願意承受任何的風險,想要獲得完完全全本金安全的保障,還要獲得相應的收益的回報,那麼我認為投資定期理財產品是比較合適的,雖然說它的收益比較低,可能年化收益率不會超過5%,但是可以完全保證自己的本金不受到任何的影響,它是屬於非常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我們就去存這樣的定期理財,那麼就可以了。

如果你對這筆錢有較急的使用,可能無法存這麼長的時間,那麼我們可以按照活期理財的方式來進行理財,活期理財就是比較流行的貨幣基金,當然各個銀行都有貨幣基金,就是我們的餘額可以存入這樣的貨幣型,然後可以享受到活期理財相應的利率,那麼活期理財的利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大概是2.5%左右。


社保小達人


  首先,來分享,適合中年工作族,省心理財的,保本理財產品:
  1,國債。顧名思義國家債券,票面利率高接近於大額存單,國家信譽保障到期兌付,而且電子式是每年都給利息,靈活,綜合收益好。三年期票面利率在4%,5年期在4.27%綜合收益更高,100元起購。非常適合中年人,中長期理財。
  2,結構性存款。銀行發行,保本浮動收益,口碑極佳,通常1~5萬元起購,週期多在一年內多種可選。
  目前年化預期收益率在3.6%~4.2%之間。信譽好口碑佳,週期適中。
  3,商業銀行網絡,現金管理產品。隨購取用。非常靈活,按日計算收益,年化收益率在3.8%左右,流動性極高,本金安全,深受歡迎。
  小結:保本類理財產品是一個豐富的大家族非常適合標題中的,謹慎型,踐行工薪族理財。不用承擔本金風險,省心省力。
  其次,優選產品與合理規劃相結合,雙管齊下投資理財,更安全更開心:
  1,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不同產品組合投資理財,有利於分散,
  單一產品帶來的,風險聚集。
  2,不同期限以及活期和定期相結合,可以更好的滿足需求,提升保障,增加靈活性,整個理財更穩。
  小結:投資理財,不僅是優選產品,還要合理規劃,更安全,更省心。
  最後,來總結分析:
  中年有穩定的工作,完善的養老,又處在人生的繁忙時期,頂峰,想理財,又不想承擔,過多的風險。結合市場,我們認為保本理財,結合科學的理財規劃,最合適。

熱點財經zhou哥


人到中年,的確養老生活是要提上規劃日程了。目前大多人都清楚,如果單純依照社保開具的養老金的話,是遠遠不夠維持自己的生活水準的。因而,自己要必要早做準備,額外建立養老補充基金。目前適合個人投資的無風險和低風險的理財方式有如下幾種:

  1. 銀行定期存款。在存款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不同銀行出於攬儲的需要,各自上浮了不同幅度的存款利率,並且創新了一些諸如大額存單和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等新存款產品,部分三年期利率能達到4.5%,五年期利率甚至能達到5%。

  2. 國債。目前適合個人投資的儲蓄式國債,三年期利率4%,五年期利率4.27%。基於國家信用擔保,也是安全性非常高的投資品種。

  3. 商業養老保險。目前商業養老保險比較代表性的產品是年金險,可以通過三年、五年或十年左右的投資,到晚年就可以分期逐月領取,也可以一次性領取養老金。

  4. 基金定投。基金定投的優勢就在於穿越牛熊,拉平投資成本,通過每月堅持定投,五到十年後就可以建立起一筆穩妥可靠的養老儲備金。

以上這些就是相對比較安全可靠的投資方式,而且投資門檻有高有低,可以根據個人資金狀況進行相應選擇。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建立養老補充基金,宜早不宜晚,越早建立,壓力越小,越能給自己留有調整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