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中加修飾詞語有哪些意義?

山西晉億金融~景利軍18035112329


一篇作文精不精彩,就在於它內中的語法幹不幹練!

在寫一篇報道,散文,亦或小說時,若敘述過於冗長,長篇累牘,讀者往往一目十行或一帶而過。

換一種手法:若內容精彩處稍加修飾,略加一二精彩詞彙,就可起到畫龍點晴之功效,美輪美奐。讓人沉醉其中,百讀不厭。

你我都是在不斷學習中,才逐漸長大與成熟的。

一生中,每一個人都應該培養愛學習,愛讀書的好興趣。

在學習中學會融會貫通,並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完美人生。

我學習,我奮鬥,我成功。

I Study ,I Strive,I Succeed。


112020666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句子的成分及其各自的作用來說。

句子的成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和補語。

1、主語是謂語講述的對象,表示所說的是什麼或者是誰.一般有名詞,代詞,或者相當於名詞的詞、短語或句子來充當。

2、謂語說明主語做什麼,是什麼,怎麼樣.謂語動詞和主語在人稱和數兩方面必須一致。

3、賓語是動作行為的對象,由名詞、代詞、或者相當於名詞的詞、短語或者句子來充當,它和及物動詞一起說明主語做什麼.一般放在及物動詞之後。

4、表語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它的位置在系動詞之後。

5、定語用來修飾名詞或者代詞,由形容詞、代詞、名詞、介詞短語、不定式或相當於形容詞的詞、短語或句子來充當。

6、狀語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副詞.一般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目的,方式,程度等意義,由副詞,介詞短語,不定式,或相當於副詞的詞、短語、或句子來表示.狀語一般放在句末,也可放在句首,句中。

7、補語用於補充說明主語或賓語。


漠上獨釣


這個問題大簡單。修飾語,一般指定語和狀語,造句用修飾語,就如同給女性化妝,不美的可以變美,美的可以變得迷人。但是修飾也得恰當,修飾得當即濃淡相宜,看上去清秀雅緻,如出水芙蓉,脫俗高貴,奪人眼球,招人欣羨。如修飾過當,所有華麗詞藻都堆上去,就恰似濃妝豔抹,看上去鮮豔奪目,實則妖冶狐媚,失其本真,令人生厭。



懸崖上的花


【原文】
  
  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
  
  【詩書公子】
  
  飾言者,指的是語言的修飾,去進行遊說談判時,所用的語言一定要經過修飾,修飾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說服力。
  
  所謂的“假之也”,指的是語言無關時要之事,正如反應篇之中的“釣語”一樣,實際上是以假而求真,以虛而換實。既然是虛的,所以要修飾好一點,才有說服力。
  
  如何去修飾呢?也就是該增的增,該刪的刪。讓語言達到最佳的效果。所謂“益損也”益就是增,損就是刪。
  
  把多餘的無關的話題刪掉,達到簡明扼要,邏輯清楚。這是鬼谷子對語言的要求,即使是飾言,話也要說到重點,而不是囉囉嗦嗦,無關痛癢。所有的飾言是為了最終的有所取,如果刻意插入太多無關的東西,就會偏離了主題,時間浪費了,卻得不到結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37ca092e0a546f29e5975271ce3adf5\


詩書公子


句子中增加修飾詞,可以增添文采,增加感染力,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動詞,形容詞,數詞加在不同位置上,增加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增加後的效果更生動 形象 傳神 吸引讀者 更好地闡明所要表現的人物的狀態 甚至可以反映出其內心活動。所以適當增加修飾詞還是很有必要的


An渃曦


一般修飾詞就是指的形容詞。

形容詞(Adjective),很多語言中均有的主要詞類中的一種。形容詞主要用來描寫或修飾名詞或代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 狀態、特徵或屬性,常用作定語,也可作表語、補語或狀語


國學先生徐


1、修飾作用:起修飾作用的是一些形容詞.可愛的,美味的;

水是一種無色無味且透明的液體.“無色無味且透明”是修飾作用;

2、限制作用:起限制作用的是一些約詞.大體上,大概,差不多,左右;

潛水器大體上可分為三種.“ 大體上”是限制作用;

3、強調作用:起強調作用的詞如完全,最,所有;

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完全 ”“更是 ”都是強調作用。


牛白白521


加上適當的修飾詞,會更中國!更有文化氣息!



亻呆釒票


給句子加上修飾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比如( 金黃的 )海灘上有( 五彩的)貝殼

(銀白的 )飛機( 勇敢地)衝向( 蔚藍的 )天空

( 溫柔的 )風( 輕輕地)吹( 碧綠的 )柳條


奮鬥吧小青年5673


以我此前受媒體職業訓練,適當的修飾語能增加句子的有美感,卻也會弱化句子的力量感。如果不是為了寫美文,應該少用修飾詞,多用動詞、短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