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東吳的大都督都是短命鬼呢?

秋風那個掃落葉呦


  功高震主,內外交困,憂心而死。

  在魏蜀吳三個勢力中,東吳國是相對比較特殊的,軍事上採用集權的大都督制。

  魏國與蜀國則比較相似,有軍師謀士這樣的智囊團,為主公提供決策分析,擁有五虎上將、五子良將這樣的武將,執行主公的命令。軍師擁有決策權,但是沒有指揮權,只有特殊的作戰時期才擁有,一般情況,都要主公發號施令。而平時,這些集權於一身的軍師,都需要上繳兵權的。

  但是,東吳不一樣,當上了東吳的大都督,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了,全國範圍內的軍隊都任憑指揮調動,集決策權與指揮權於一身。因此,東吳大都督的權力很大,就是吳王,也沒有如此的權柄。有權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能夠做到讓聽得到炮火的人指揮戰鬥,有益於在戰場上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然而,權力本身也是一柄雙刃劍,即便你沒有背叛,身後始終會被人懷疑。

  東吳的大都督是孫權時期周瑜開始履職的,孫權之前的孫策,本身就是一名衝鋒陷陣的武將,勇謀無雙,自然不會太依仗周瑜一人,可以自己決策指揮。而孫權在溫室中長大,對於沙場一事沒有多大概念,只好聽從大哥孫策的遺言,拜周瑜為大都督,信奉內事不懂問張昭外事不懂問周瑜的原則,讓周瑜統管東吳軍事。

  在孫權接手東吳的時候,內憂外患,將軍事下放給周瑜,的確是唯一的選擇。而周瑜也不負所望,將老孫家的地盤擴展的妥妥的,佔據了整個江東,與曹操、劉備對峙。雖然我們表面上沒有看到孫權與周瑜的不和,但是周瑜的風光蓋過了孫權,也就是所謂的功高震主,孫權心裡沒有任何芥蒂是不可能的。

  我們相信周瑜在任期間,孫權是沒有給他施加太多的壓力,而周瑜英年早逝主要是內憂外困,身體不支而亡,說是被諸葛亮氣死,不過是一個導火索。由此也可以看見,權力越大,責任越大,周瑜為東吳打下了汗馬功勞,但是自己也是油枯燈滅。而後上任的魯肅、呂蒙、陸遜也是如此。

  期間,孫權其實有嘗試過收回兵權,自己出徵,去攻打過曹操的合肥,不料被張遼打的滿地找牙,還獲得了一個叫做孫十萬的外號,想必,從此以後,孫權就斷了親自掌管兵權的念想。周瑜、魯肅、呂蒙想必都是操勞過度而死,而陸遜擁有夷陵之戰的驚天功勞,最後亡於功高震主。

  


櫻花如歌


既然沒有明確要要說是演義中的,還是三國志中的原因!那麼我們兩個都來說說吧!

周瑜,演義中為了襯托諸葛亮,不得不把周瑜寫死。諸葛亮三氣周瑜,結果周瑜箭傷復發,吐血而亡。

而現實中,周瑜是給孫權提出了,先征伐益州,跟曹魏劃江而治,在奪取天下的方針。孫權也採取了這一政策,周瑜就帶病出發了。可沒想到路上染病(也有說箭傷復發),撐不住掛了。

魯肅,演義中,為了襯托劉備、關羽、諸葛亮等人,把魯肅寫成一個和事佬,老好人的代表!沒說怎麼死的,那就是自然死亡的。

三國志中,魯肅是三國中著名的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還是能力出眾的統帥!三國志中交待,217年,魯肅是因病去世!享年46歲!

呂蒙,演義中,為了襯托關羽,神話關羽,被關羽附身,七竅流血而亡。不得不把呂蒙強行寫死!

三國志中,呂蒙是孫權看著成長起來的。孫權的真正心腹大將!呂蒙打敗關羽之後,就染病了,孫權就盡心為他治療。為了不影響他休息,還偷偷在牆壁砸了一個小洞,天天觀察他的狀況,症狀好點就歡喜,差點就憂心!病情好轉的時候,就設宴慶祝!可以說,沒有一個君主這樣對待臣子的了!可惜,後來呂蒙病情加重,不久就逝世了。

陸遜,演義中,陸遜沒有提到怎麼死的。那麼可能就是自然死的!

三國志中,陸遜因為參與太子之爭,被人誣陷,被孫權氣死了。孫權的兒子都很出色,嫡長子和次子都英年早逝!其他皇子都認為自己有機會了,又各個世家大族都各自扶持皇子爭奪太子之位,爭權奪利!這是作為帝王最忌憚的事,孫權也不例外!就跟陸遜出矛盾了,陸遜被人誣陷,孫權又跟他不和。最後陸遜氣不過,身亡了。陸遜死的時候,孫權反而更氣噴了。最後孫權去世前,才承認自己對陸遜的錯誤。孫權的心思誰都猜不透,陸遜也沒有猜透!也許孫權並不是希望陸遜這麼的死去,才氣噴的!

可以說,四大都督,周瑜、呂蒙、魯肅都是得病死亡的!陸遜則是被孫權氣死的!然而陸遜卻是最長壽的!





對影難眠


東吳的都督權力很大,可以統管東吳王城以外一切兵馬。如果東吳都督想起兵造反的話,吳王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周瑜有赤壁之戰大敗數倍於自己兵力的曹操,魯肅曾借周瑜三千斛糧食並率部投奔孫權,如同劉備那裡的糜家,呂蒙白衣渡江斬關羽,奪回大半個荊州,陸遜夷陵之戰火燒連營,殺的劉備損傷慘重。

四個都督都戰功赫赫,功高震主,也因此孫權也想鍛鍊一下自己的軍事才能,增加一下自己在軍民間的威望,誰知自己被張遼以少勝多差點被活抓,還送了個孫十萬的綽號。這樣的失落感讓他產生了嫉妒感,嫉妒當時的周瑜,周瑜又在後來與曹仁荊州攻堅戰時被箭射中,有說是中箭後吐血而亡,我猜興許是被孫權下毒毒死的,乃至後來的幾個都督魯肅,呂蒙都是被孫權下毒毒死。魯肅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造成了有借無還的局面,而且在赤壁之戰,衝在最前面的都是東吳戰士,坐享漁人之利的卻是劉備。所以孫權也要毒死魯肅。呂蒙奪回荊州斬殺關羽造成了劉備舉全國兵力來報仇,對東吳是毀滅性打擊,這也是毒死呂蒙的原因。之後再無都督,後來的夷陵之戰,東吳面臨滅國風險是,陸遜才擔任都督,因為陸遜看透其中奧秘,也只有陸遜不是被毒死的,死在了東吳太子廢立問題上。

因為孫權擔心兵權旁落,東吳易主。而孫權下的也是慢性毒藥,所以給人感覺幾個都督像是病死早逝。






幽都風廣陌233


1、古人比現代人短命

2、男人比女人短命

3、軍人比普通人短命

4、上帝是公平的, 給了東吳大都督所有的東西,所以他們折壽了

東吳大都督很不幸的以上4個全中了 ,所以短命官位越高考慮的人和事越多,腦瓜子壓力太多,在那個政治動盪的年代總是會擔心有人要害他,對他圖謀不軌!


初何日當午


東吳周瑜,心眼小,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死時仍不知悔仰天長嘆即生瑜何生亮。


愛童之家公益


天數,東吳孫堅乃錢塘小吏,也想佔地自立?

而當時有皇室宗親劉備,當朝皇叔玄德在,小吏之子嫣能成事?在東吳,權利最大的不是吳候,而是大都督,所以這個大都督必須早死,這就是所謂天道不正,必不久矣的道理!


飯夫煮卒


三國裡有幾個長壽的?在戰爭年代?又想做出一方事業,又想長壽難啊!古往今來為將者多難長壽,除非和平年代。戰爭本來就爾虞我詐,你死我活!


1789386483


引言:看到這個問題,我想笑,請容許我笑一會。先說下結論,東吳的四位大都督是不是短命鬼呢?並不是,除了周瑜去世的時候,年僅三十五歲,其他三位並不算短命。

東吳的四大都督 江東的頂樑柱壽命平均壽命

三國時期的東吳大都督:周瑜、魯肅(題主筆誤寫成魯迅了)、呂蒙和陸遜,準確的說是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前三位在三國鼎立前去世的,最後一位陸遜活到了三國的中後期。


下面我們來看一組這幾位的出生和死*亡的時間數據

首位大都督周瑜 公元175-公元210年 周瑜還是非常有才氣和謀略的,是個文武兼備的全才。在赤壁大敗曹操,奪取荊州重鎮南郡,奠定了東吳三分天下的基礎。在奪取南郡的過程中中箭受傷,周瑜在提出要奪取益州的策略,在巴秋病逝,並不是《三國演義》裡被諸葛亮氣死的哦,死時35歲,這個年齡屬於英年早逝的,是屬於短命的範疇。

第二位大都督魯肅 公元172年-公元217年 魯肅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就是一直堅持聯劉抗曹,標準的文官,在歷史上是個老實人,但這個老實人有精準的戰略眼光和非凡見識,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戰略家。時刻為東吳的現在和未來著想,常年在軍中,也屬於正常病逝的,死時四十五歲。這個年齡在古代平均年齡來說,並不算短命哦。

第三位大都都呂蒙 公元179年—公元220年 呂蒙的故事也是比較勵志,從不愛學習的吳下阿蒙到發憤圖強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一代名將,白衣渡江、奪取荊州、打敗關羽等,為東吳重新奪回夢寐以求的荊州。 呂蒙因突發疾病而死,至今死因成謎,死時四十一歲,正直壯年,不算短命。




第四位大都督陸遜 公元183年-公元245年。陸遜在危難之際臨危受命,擊敗來自蜀漢劉備的討伐,使得東吳轉危為安。後來在孫權立太子之時,被孫權多次辱罵活活氣死,死時六十二歲,這個年紀在古代也算是高齡了。

古人的平均年齡其實是比較短的

古時候也有很高明的醫術和醫德高超的醫生,但古時的科技並不發達,尤其在亂世,當時的人平均存活年齡是偏低的,死於青壯年的大有人在,能活到六七十其實已經算是很高壽的。在我國古代的成年禮,男子滿20歲時行冠禮,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認,之後可以娶妻。女子則是在滿15歲後行笄禮,及笄之後可以嫁人。下面是有關平均壽命的統計僅供參考



結語:所以以上幾位算不得短命,只是在亂世和平常的行軍打仗過程,疾病和瘟疫多發,人體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低,導致在青壯年就去世,畢竟像司馬懿這種能活到七十以上的少之又少,好在現在的科技和醫藥很發達,有更多長壽的人,現在的平均壽命已經較古代有很大的提升,活到七十也是很簡單的哦。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為什麼三國東吳的大都督都是短命鬼?首先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除了陸遜活到60多歲,其他三位貌似都算英年早逝。這也導致後世調侃“東吳大都督魔咒”。但情況並非如此,實際上三國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就只有三四十歲。



就拿三國來說,又何止東吳都督短命,君不見郭嘉,曹丕,曹叡,馬超,法正等等,從司馬懿70多歲熬死了那麼多人可見一斑。

那麼言歸正傳,東吳都督為何早逝,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醫療條件差

在古代,任何人生了病,或者受了傷,都是有生命危險了,因為當時醫療條件遠遠沒有現在發達,任何一種小病小傷都可能惡化成重病,這也是古代平均壽命不高的原因之一。

職位壓力大

每個人都有壓力,而往往身居高位的人壓力就會更大,而東吳的大都督更是高危人群,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責任越大壓力就更大,他們一邊運籌帷幄,一邊又要征戰沙場,可謂勞心勞力。


綜上所述,其實三國東吳都督魔咒是一個普遍現象,就算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平均壽命也只有四十左右,當然這裡包括了非正常死亡,但也能側面看出在古代人們確實壽命普遍不高,也是一個正常現象。


臨石觀海


我是向日葵,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為什麼三國東吳的大都督都是短命鬼這個問題我分析如下

起先,得了解三國時期的東吳都有誰,他們都是怎麼死的。

東吳大都督首說周瑜,周瑜是第一任大都督,死於箭傷引起的毒火攻心。

後繼者大都督魯肅,因病去世,享年46歲。

下一任大都督呂蒙,死於瘟疫引起的疾病(也有說,因呂蒙不聽孫權的話,擅自攻打荊州,致使蜀吳結盟關係破裂,孫權大怒,派人在呂蒙湯藥裡下毒,這個是明間所傳,無從考證。)

再繼任者都督陸遜,因圈入孫權父子三人的權利鬥爭中,被批鬥,鬱郁不得志而死。

他們四人除了陸遜活的時間較長以外,剩下的三個人都是英年早逝。

首先。古代醫療條件太差,吃的用的物品”毒性“太大,導致當時人都不長壽。

三國時期,由於醫療條件有限,對於小病感冒還有瘟疫這些病沒有對應的藥,而所謂的郎中全是憑經驗和上一代留下的書籍去治病,根本就治療不好病,像周瑜和魯肅他們都是小病,所以經不起熬,一熬全成了大病,所以他們去世的早很正常。

由於三國時的人喜愛喝酒,喜愛大口吃肉,肉和酒都沒有像今天的科技有消毒的工序,這些肉和酒一吃,對身體傷害性是極大的,所以像周瑜,魯肅,呂蒙他們一開始就是有毒性的體質,生活飲食上不檢點的造成的身體傷害是無法估量的。

其次,東吳處於長江的一片地理位置,幾個大都督常年帶兵的地方瘴氣瀰漫,長江口的風極寒,及其容易引起風寒等病,再加上沿河口地區都是丘陵山川地區,溼氣太重,對人體素質的考驗是及其強大的,所以幾位大都督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得病。

最後,孫權的打壓,皇權在握,孫權的疑心病和曹操有的一筆,他並不放心這幾個大都督掌握東吳兵權,隨時提防這他們,打壓他們。讓他們空有一身抱國志,卻無法施展,所以幾個人都是鬱郁而不得志,內心壓抑無比,久而久之,疾病而起,鬱鬱而終。

以上是我對

為什麼三國東吳的大都督都是短命鬼呢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