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老師,究竟應該怎樣看待教學和科研?

Widerl


我看到前面有很多老師提到說兩者要兼顧,缺一不可。其實也對,尤其是對於剛進入高校教師隊伍的人而言,的確要花很大的力氣兼顧兩者,這樣在高校才能有一席之地。

在高校裡,每年都會舉辦教師技能大賽(對應的是省裡面的比賽)來促進新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也會有數不完的不同等級的課題可以申報,從校級一直到省部級課題。學校希望一個教師出彩,就是希望教師能夠在省部級國家級的比賽理念替學校爭光,也希望教師能夠申請下來越高等級的課題越好!這些方面的成績都將在你的考核、職稱晉升裡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幸運的是,其實教學和科研在某種程度上是互通的,並且是相互促進的。尤其是在課改教改的課題研究上。

但是如果非要有所側重的話,我建議你去看看學校裡面的職稱晉升的文件,裡面對哪方面的要求比較重視,你就有側重點得去發展,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最後記住一點:不管是教學還是科研,你得有名堂出來,得有自己的特色和想法!這樣才能在高校裡面有一席之地!



高校教育小P


對於我來說,做好教學和科研是一個大學教師成長的必經環節,缺一不可。

第一,做好教學工作是年輕教師起跑的關鍵。作為新教師的我們,帶著滿腔熱血,豐富的知識,但是授課能力是有限的。這個階段,我們通過與有豐富經驗的骨幹教師學習,參加示範課,網絡搜索,圖書館查看,去尋找他們的教學經驗與觀點,並通過不斷的課堂實踐,提高自己的授課能力。

第二,要想真正的成長就需要科研的支撐。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曾指出,“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等到我們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後,不能滿足於一直模仿與學習他人的觀點和經驗。此時的我們,要想受到更多學生和同行的認可,我們就需要對自己教學內容有深入的思考,對所授知識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可以把最前沿的知識教授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才會引起學生更大的興趣與崇拜。通過申請項目,發表論文做好科研,不斷的總結思考,這時候的你,才能更好成長一名骨幹教師。

總之,二者是相互支撐的。教學是科研的動力,如果缺乏對教學的關注,缺乏與學生的交流,你可能會提高科研水平的機會,你也不會體會到科研給教學帶來的樂趣。但是一個始終只關注於教學,卻缺乏思考的教師,也註定沒辦法影響到更多的人。


小夕老師話成長


大學老師究竟應該怎樣看待教學和科研,應該說教學科研都重要,在哪方面取得成績都是貢,但做為學校,教學應該更受到重視。提出這樣的問題無非是教員在晉升技術職務時遇到了只重成果重論文而輕教學輕日學工作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學校醫院和其他事業單位是普遍存在的,之所以普遍在,和學校及單位關係不大,主要還是人事部門相關政策造成的,相關政策規定的條條框框已經不符合當下實際,相關管理部門應及時調整。


用戶愚叟


我認為,大學教師和中小學教師的區別就在於教學和科研應當並重。

作為一名稱職的大學教師,當然首先是要做好教學工作,因為教學是一名教師的“看家本領”,教學搞不好,就等於空中樓閣,所以就應該在“備課”上多下功夫,還要掌握授課的技巧;

其次,作為一名稱職的教師,必須要做科研,科研不僅反映一名教師的學術水平,也反映了一個高校的知名度,設想一下,在當前的環境下,你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如果沒有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還有你的立足之地嗎?

另外,教學和科研並不是對立的,有些人片面的認為,搞科研花費的時間過多,就會影響教學的質量,這句話表面上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實際上並非如此,教學和科研本質上是相互促進的。一般來說,教學做好了,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許多需要通過科研解決的某些未知的問題或機制與機理,通過科研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或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作為教學內容的素材,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穿越時空34483848


傳統印象中認為,大學教師既是發表學術專著的學者,又是專業知識的傳播者。提到教學與科研,我們想當然成那是大學教師的必修課,因為它們都是評價一個教師能力的必要條件,二者似乎並無矛盾。然而隨著高校評審體制的改革和一些高校本科教學質量的下降,特別是一些貌似公平競爭的評定職稱與獎勵制度使得我們的高校科研活動嚴重變形,應運而生的就是學術腐敗,為世人詬病。二者之間的關係不免引起人們的重新審視,那麼教學與科研之間究竟是個什麼關係?當前的高校科研陷入了怎樣的誤區?對於走上高校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而言,很值得去探討一下。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科研、為社會服務作為大學的三大職能已經得到公認。但是,不同的大學,由於 科研的類型和範圍不同,以及動機的差異,對教學所產生的作用亦迥然不同,有的科研活動對教學有明顯的促 進作用,有的則微不足道,有的甚至產生消極的影響。

大學目前盛行的科研,根據其動機的不同,可分四種情形。首先是一種“形式上的科研”。應該說,科研本身是一種思維創造活動,它的成果可以以文章、產品等形式體現,但並不意味著寫文章就等於搞科研,觀念上的錯誤導致現實中把不同質量的文章數量當作衡量科研水平的尺度。大學教師們為了證明科研能力或職稱評定需要,盲目地編寫文章,千方百計地尋找機會發表。一時間,學術刊物和書籍氾濫到令人吃驚的程度,可悲的是就有許多刊物就靠這種來源在生存。其次是一種“理論化的科研”。如果說科研工作取得一點進 展,也大多停留在理論假設階段,有80%以上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科學性尚待證明,如何納入教 學?尤其是面對經費短缺、設備陳舊、信息閉塞的普通院校,用紙上談兵的科研去促進教學更是不免有些荒誕 。第三是一種“效益的科研”。當今的高校已非“象牙塔”的純淨之地,受經濟動機的驅使,很多教師投身於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研究之中, 只要能有效益,他們無須考慮與誰合作,合作怎樣的項目。客觀上可能帶給企業以活力,為社會提供了服務,然而,這種科研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教學是難以確定的。如果說這種研究活動鑑於它不同於形式上和理論化的 “科研”,對教學會有一點影響的話,那也是極少的。第四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科研。但是具體牽涉到與教學的關係,我想也不應並列地看待,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學科,教學與科研的能力很難在一個人身上集中體現,應該因人而異。


亦木彥龍


我認為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教學和科研應該做到兩不誤。

怎麼說呢,老師當然是相對於學生而言的,如果你不教學,老師這個頭銜就形同虛設了。

仔細想想,其實大學老師在科研的同時給學生上課大有裨益。

老師可以和自己的學生分享自己在科研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讓學生明白每一個新研究成果的發佈,背後是經歷了怎樣的艱辛的歷程,是多人的血汗才換來的榮耀。

同時,大學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鼓勵自己的學生將來能從事於國家的科研事業,耐得住寂寞、枯燥。

況且,現在國家鼓勵教授給學生們上課,因為你們對某個專業領域有更深的研究和認識,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視野和見識。

但是,對於大學老師而言,還是應該稍微在科研方面多分配一些精力和時間。

因為不同於初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老師的主要任務是給學生傳輸已有的知識,讓他們將來能站在更好、更高的平臺上繼續學習深造。

相反大學生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基本上已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學老師應該更注重學生髮現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而科研和教學的根本區別就是在於此。

大學老師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了一個大學的整體實力。

總結來說,大學老師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有矛盾的地方,後者對於大學老師更重要,但也別耽誤了教學。


該用戶想不起來網名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本人認為教學和科研能力,都不可少,相輔相成。

通過平時教學和輔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搞科研當然可以把科研成果展現到課堂當中,增加學生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能力

當然,搞科研和教學,都是高校教師提高職稱的必備條件,職稱高了收入也就高了。


東談教育


科研是教學的“源頭活水”,如果沒有科研做支撐,大學課堂教學就會失去“靈魂”。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曾指出,“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具有較高科研水平的教師,必然對教學內容思考的更為深刻透徹,對知識的把握更為準確,教學更易做到“深入淺出”,有助於學生的學習與理解。而且,對科研的關注使教師能夠及時將最前沿的學術成果不斷充實到自己的課堂中,彌補了原有課程知識與最新研究之間的“斷層”,這將極大的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不侷限於教學內容,在大學課堂中,學者型教師對於學生影響更多的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刻苦的學習精神。

  教學是科研的“隱形動力”,如果缺乏對教學的關注,教師可能會失去提高科研水平的機會。很多教師覺得,上課、備課、批改學生作業,會佔據做科研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太多,對科研發展“有害無利”。其實不然,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得有一桶水,高質量的教學將會有效推動教師的科研工作。教師要上好課,絕不能侷限於課程知識之內,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寬闊的眼界,這將有助於拓寬科研工作的思路和領域。在精心備課過程中,教師需閱讀大量與課程相關的研究材料,這將促使教師對專業問題的深入思考。此外,教師絕不要忽視課堂中師生相互啟發的作用,也許在與學生的討論過程中,教師會獲得新的科研靈感。所以,教學可以成為科研的強大動力。

 大學既不能“浮於”教學而忽略科研,也不能“沉於”科研而拋棄教學,更不能在面臨雙重壓力時一味的抱怨迷茫,而應樹立信心,充分認識教學與科研的內在聯繫,並將這種“聯繫”真正落實於日常教學研究工作中,做一名研究型教師。


哈爾濱新區教師宋哥


喜歡什麼,就用心去做什麼。



職業世界


教學是從人文角度出發,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除了教會知識還要交會做人。這樣涉及到的是教師的綜合能力,也就是知識的廣度。而科研是從專業角度出發,完全是專業技術流,不用考慮哲學,思想等因素,考察老師的專業程度,要求的是知識的精度,兩者之間知識有重合部分,但是出發點和目的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