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豆放開進口對2020年秋季大豆市場價格是否有影響?

賣後悔藥15


我國大豆放開進口對2020年秋季大豆市場價格是否有影響?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我國並沒有對大豆進口實行控制,一直都是放開的。2019年大豆進口量的下降,一方面是因為中美貿易談判下從美國直接進口大豆的數量減少;另一方面是國內消費需求下降,特別是在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下生豬養殖存欄大幅下降,導致飼料消費也隨之減少。

而2019年產國產大豆上市之後,特別是春節前後的這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大豆價格漲勢喜人,在國產大豆播種面積增加、總體產量也同比增長的情況下,這一行情走勢確實讓種植大豆的農民似乎看到了希望。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波大豆上漲,主要是食品大豆,而上漲的原因也是因為上年度部分大豆主產區因為不利天氣等影響,導致當地大豆產量、品質下降。而隨著春節前後食品豆消費需求的回暖,市場豆源逐漸減少,再加上國儲收購帶動,貿易商的採購熱情直接帶動了大豆價格的走高。

雖然今年疫情的出現對消費需求總體影響較大,但食品豆的消費體量相對較為固定,隨著後期市場大豆糧源的逐漸減少,預計在新大豆收穫上市之前,國產大豆價格仍將保持堅挺走強態勢。而油用大豆的價格則難有行情,一方面是非洲豬瘟疫情依然影響著養豬業,最近兩天幾個地方又出現了流動性的現象,這將影響飼料中豆粕的需求;另一方面肺炎疫情對整個消費端的影響比較大,特別是餐飲業,後期恢復需要一定時間,這也將影響到油脂的消費。

最後,今年大豆進口的情況預計可能會保持去年的水平,即8850萬噸左右。一方面,根據和美國達成的相關協議,從美國直接進口大豆的數量2020年或將繼續增加,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從南美的進口;另一方面,2020年國家繼續實行大豆振興,併力爭將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達到1.4億畝,比去年再增加1000萬畝,在後期不出現大的氣象災害的情況下,預計今年國產大豆的產量將繼續增加。綜合起來初步分析,2020年秋季大豆上市後,市場行情或許將比今年偏弱一些。


糧小咖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國大豆放開進口對2020年秋季大豆市場價格是否有影響?

中國的大豆大多數是進口,如果放開進口對2020年秋季大豆市場肯定有影響,我不建議完全放開進口大豆市場,如果不完全放開,大豆價格一定會漲。只要價格高了,不管是種樹的,開荒的,或者沒人種的地,統統會種上大豆,明年就不會缺那麼多了,由於進口的大豆便宜,還有一部分是轉基因大豆,很多大豆 並不是人們吃了,而是煮了,發酵都撒在地裡當化肥用了。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缺大豆,很多人不知道大豆可以當肥料。沒人調查大豆為什麼這麼缺。當大豆價格上漲了,自然沒人捨得買大豆當肥料了,這樣就減少了一部分大豆的用量。

我國是農業大國,只要合理的利用土地什麼糧食也不會缺,當然大豆也不會缺。咱沒必要為國外的農業買單 ,特別是轉基因大豆,最好一粒也不要進口,不是轉基因的大豆可以適當進口點。注意這個量的把控。讓國內的大豆夠用,還得讓中國的農業得到發展。

最後總結一下,我國的大豆如果完全放開,對2020年秋季的大豆市場有很大的影響。





農民鴻禎


我國大豆放開進口對2020年秋季大豆市場價格是否有影響?

說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我們國家的大豆現如今年消費量在1.1億噸左右,大豆的供應有兩塊組成,分別是進口大豆、本地大豆。對國外的大豆依賴於高達80%以上,本地的大豆自給自足率才15%左右。在很大程度上是實際的需求因素以及生產者種植成本綜合考慮的結果。這就闡明瞭一個觀點:我國的進口大豆一直是開放的態度,並不有限制大豆的進口。



從年初至今大豆的價位持續上調,華北很多的地區大豆價位已上調至2.3元/斤,東北大豆的主產區裝車價也接近2.0元/斤,較去年秋季大豆成熟收穫期的價位比較大幅度漲價。特別是大豆價位的上調,讓大豆的生產者看到了希望,在此情況下未來大豆的種植面積將會大幅度增加,在行情確定的作用下未來會擴大大豆的輪種面積、播種面積。


靠國外的大豆供應緩解我們的大豆需求,不能自給自足讓人擔憂,為提高我們大豆的自給自足率,大豆的主產區東北也在提高大豆的輪種補貼,降低了玉米的輪種補貼,為的就是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提高大豆的年產量,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國產大豆的自給自足率能提高至20-30%,年大豆的產量會提高至3000萬噸。

去年秋季大豆價位並不理想。一方面與美國的貿易問題,進口美國的大豆減少。另一方面就是受養殖業存欄規模減少的影響,大豆哦消費量銳減。而今年又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近二個月大豆價格走出了一波強勢行情,極大的提振了大家輪種的積極性。


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編者認為大豆的主產區生產者會在價格升高利潤增多的情況下,積極輪種大豆,由於提高國產大豆的份額情況下考慮,豆價會一如既往地維持較高的價位,關注度提高了交易活躍度提高了,豆價跌不下來。

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文字原創,圖片來之網絡!!謝謝


小希時間


回答:農村問題我來答,這幾年隨著國家加大對大豆種植戶的補貼,同時又對玉米種植進行壓制,在農村部分地區出現了大豆麵積增加的可喜情況。

關於國家放開大豆的進口,無益於國產大豆價格上揚,從2019年秋就可以看出它的影響有多大。從大豆主產區黑龍江七臺河地區的秋季市場商販從農戶手上收購價格上就可以看出:每公斤3,2元——3,3,左右而2018年秋收購價格在每公斤3,7——3,9元左右。這兩年的大豆價格對比上看2019明顯是因為去年的美國大豆、俄羅斯大豆等進入中國後對國內大豆的價格衝擊。但這裡面還一種一方面原因是19年黑龍江陰雨天較多,對大豆生長的秋後質量有其影響。國產大豆價格的降落給大豆種植戶的收入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同時黑龍江省19年大豆種植戶的補貼又有所下調。

那麼對2020年秋季如果國家外貿繼續加大國外的大豆進口,國內大豆的價格有可能還會持續低迷,對廣大農村大豆種植戶來說也是一場考驗,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望大豆種植戶的農民兄弟們在今年從大豆的品種、田間管理等加強投入力度,以確保從大豆產量、質量上獲得雙收,從而迎對國外大豆進口對本國大豆的價格衝擊所給我們大豆種植戶帶來的影響。


我帶你飛翔


申明一下,我國的大豆一直是大力進口的,不存在2020年放開進口的說法,在很早時大豆就已經進口了。幾年前的進口數量更多,達到了1億噸,而在這幾年裡其進口量也出現了一定的下跌,目前為8700萬噸左右。


既然年年都進口這麼多,那2020年秋季的大豆價格自然是不會受到影響了,畢竟已經“習以為常”了。 從今天的最新報價來看,全國的大豆均價為2.1元每斤,對於那些豆農們來說,這個價格還是比較敏感的,畢竟我國的大豆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上漲到2元大關了,在過去一直都是1.6-1.8元之間。

至於為何3月份的價格提升,說白了還是疫情的影響,以至於大豆的價格每天都在上漲中。說白了這種價格還是不太正常,很難能夠一直持續下去,預計在3月下旬,隨著大豆的進口量增加,它的總體價格也會為此下跌。 其實在我國,國產大豆這幾年的行情一直都很低迷,農民的種地積極性不是太多,畢竟它的畝產量太低了,一畝地也才350-400斤左右,除掉成本的話,根本就沒多少錢,連500元都很難達到。為此,不少農民更希望能夠種植其他的經濟作物,從而讓自己的收入水平跟著提升。



為了能讓農民的種大豆熱情增加,國家也加大了補貼的力度,目前種植大豆每畝可獲得300元不等的獎補,從而起到刺激市場的作用。目前國內的大豆產量則是達到了1600萬噸左右,但一年的消耗量卻在1億噸以上,這讓我國的大豆嚴重依賴進口。 但即便是國內的進口量那麼大,但國產大豆的價格還是漲不起來,實際上轉基因大豆的種植成本低,價格低,現在因這些進口大豆的影響,國產大豆價格從2.4元跌到了1.6元左右。 總之,大豆價格已經跌到最底部了,想要再跌也沒有可能了,大家怎麼看?


惠農圈


那必定是有影響的呀,不過影響了這麼多年了,早已習以為常。我們國內每年需要1.1億噸的大豆,自己卻提供了只有18%,也就是1800萬噸,而東北每年至少提供630萬噸(非轉基因)佔了國內至少1/3。剩下的是一些其他地方產的,但是還是主要集中在新疆。國內的進口數據是怎樣的?

大豆的進口數據

這是從2013年開始,一直到2019年,我們國內的大豆產量情況。

為什麼逐年升高呢?

這還是和宣傳有關係,因為最近兩年。東北地區的大豆補貼非常高,最高每畝高達560元,在2018年的時候,實際情況是東北地區種植大豆每畝賠償147元,也就是說相反沒有掙到錢,反而會賠錢了。

對國內的影響

①對價格的影響:肯定會影響價格,大豆進口的越多,相比於這些轉基因大豆,我們國內的利潤就會被壓縮,因為進口大豆價格便宜,而我們自己產的價格卻比較高,因為成本高。

這是近幾年來我們統計的數據,在2014年的時候大豆的價格在2元/斤,而現在的報價卻只有1.9元,經過了長達6年的變化,我們國內的大豆價格竟然沒有上漲。反觀現在的物價,6年之前的物價和現在相比有沒有差距呢?

②對總產量的影響:既然沒有利潤可言,那麼老百姓還種什麼大豆呢?那乾脆就不種,即使有補貼的情況下,有很多人也不願意種植。因此你看看我們國內,耕地這麼多,然而產的大豆產量卻令人唏噓。

大豆進口的越多,你吃的轉基因大豆就越多,轉基因食品就越多。因此無論是什麼情況,你基本上都無法獨善其身。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國產大豆根本就滿足不了國內的需求。不進口美國大豆也得進口別國的大豆,要不然市場需求就會導致大豆價格上漲,大豆製品的價格也會上漲,會形成一連串的反應。大豆製品在中國是極其重要的,每年大豆用量非常大,如果價格上漲,會嚴重影響民生,影響非常大。


劉雙看三農


如果我國放開對大豆的進口管理程度,那對我國今年的秋季大豆市場價格影響是有影響的。

我國最近幾年的大豆價格一直就在1到2元之間徘徊,也沒有漲過價格,但是物價卻漲了好多陪,我們從國外進口的大豆也在越來越多,原因是我們國內大豆的產量不夠需求,而且大豆價格還高,而國外的價格很低,這就導致我國需要每年進口大量的國外大豆,但是國家也不可能完全放開對大豆的進口管制,如果那樣一來的話,國內大豆的市場和價格就會被沖垮,影響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我國現在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大豆來滿足各種需求,需求量達到了驚人的 1.1億噸左右,而我國國產的卻是有1800多萬噸,也就是隻有不足18%左右的產量,而其他剩餘大量缺口的大豆就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

如果真的放開對大豆進口的管制,那麼2020年秋季大豆市場的影響就不只是價格問題了。

第一:對價格的影響

如果放開對大豆進口的管制,那麼就會有大量的外國大豆湧入國內,價格是便宜,但是質量問題也肯定會被擔憂,轉基因的,雜質多了,裡面混雜的東西也就多了,但是個麻煩事,但總得來說人家從國外進口的大豆依然還是便宜,這就會導致國內的大豆無人問津或者價格持續下跌。


原因就是:國外的都是大規模的機械化播種,收割,而國內的確實小規模的人工播種收割,這就導致國內的大豆成本增加,價格高了,如果真的大量開始進口,是會影響2020年秋季大豆價格的。

第二:影響種植面積

如果真的是這樣,國外進口大豆增多就會導致國內大豆價格下降,農民沒有利潤就會放棄種植大豆,減少了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就會減少,導致大豆缺口問題會更一步的嚴重。


因此,不管怎麼說,也不能完全放開對大豆的進口,而是需要有計劃的進行進口,來保障國內大豆的市場穩定和價格問題,也就是保證了國內大豆種植戶的積極性。


渭水三農人


我國人口眾多,耕地資源面積少,所以這些有限的耕地無法滿足全國人民的各種農產品的需要,所以在農產品種植方面的政策是全力保證主糧的安全,這些主糧自然就包括小麥、水稻等品種,而對於大豆來說,國內的需求量太大,再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放開進口來解決,確實大豆進口數量變化將會影響我國國內的大豆市場行情。

我國的大豆年需求量再不斷增加,整體需求量大約在1.1億噸,是世界上大豆需求最多的國家,但是我國的大豆自給量只有1600萬噸,只能滿足國內人們10%的需求量,剩下的9500多噸大豆就從美國和巴西等國家進口。

首先是進口的數量影響國內的大豆價格,我國進口的大豆都是屬於轉基因大豆產品,這些產品主要應用於飼料和榨油方面,而國內的大豆主要應用於豆漿及豆製品方面。我們從美國和巴西等地進口的大豆即使在加了關稅和運費的情況下,糧食的到岸價格仍然比國內的都價格低,品質也比國內好,還不用專門的倉庫進行儲存,所以如果大豆放開的情況下,所有的工廠都會採用外國的轉基因大豆作為原料,這樣國內的大豆在無人購買的情況下,價格將會進一步降低。

其次是國際市場供應情況影響國內大豆價格,我國是世界大豆的主要進口國,而南美地區的巴西和阿根廷國家以及北半球的美國都是大豆主要的供應國家,這些國家的大豆是豐收還是減產將會影響國際大豆價格的走勢,國際價格變動將影響到國內大豆的價格變動。

再有就是國內大豆的供應情況影響大豆價格,大豆是一種農產品,主要的生產和供應全靠農民種植大豆數量的多少,同時種植期間的氣候和環境將左右大豆的產量,國內的大豆供應市場多少決定了大豆的價格變化,當大豆上市期間供應數量比較多的時候,大豆價格會走低,當市場上供應緊缺的時候,大豆價格上升。

所以說國外進口大豆數量的多少將會對國內的大豆價格產生很大的影響,國內大豆價格低,就更沒有人願意種植大豆,所以這些年的大豆種植面積逐漸下滑,市場價格沒有優勢的情況下,為了刺激農民種植大豆,只能通過不斷調整和加大大豆的種植補貼,才能保證我國的10%的非轉基因大豆的供給。

我國大豆放開進口對2020年秋季大豆市場價格是否有影響?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好像我們國家一直沒有管制進口大豆,因為我國是大豆消費大國,自產不夠。很多年都在大量進口,到時價格隨市場波動,行情也就是隨行就市了。

這放開是指哪方面?假如2020年是指放開檢驗檢疫,要求低了,價格也應該便宜點,那就對秋季大豆有影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