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個瞬間,你覺得你長大了,而父母老了?

秘兒糖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心裡有些忐忑。

長大,年滿十八就是長大,二十歲以後才是真正的長大。

但是,真正意義上的長大,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長大的時候,就是父母老了的時候。

個人理解:長大,當我們心智成熟的時候,懂得如何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明白人情世故和維護感情關係的時候,知道生活不易的時候,這才是真正意義的長大。

然而當我們瞭解,甚至來不及瞭解什麼是長大的時候,發現父母已滿頭銀髮,滄桑且佈滿鄒紋的臉龐和深凹的眼窩。

母親的呵護遮風霜雨雪,母親的牽掛勝過溫暖陽光,母親的惦念是縷縷馨香。母愛,照耀著兒女追求理想與夢想;陪伴著兒女走過世態炎涼。

歲月,雖然偷偷在你臉上留下皺紋,而我心目中的您,是永遠年輕的父親。



只剩相思


在跟父母相處的時間裡,從來沒有感受到過父母老了。每天看到父母都是很精神的生活。

父親去世後,剩下母親一個人的時候,只是感覺母親一個 人太孤獨,特別是父親去世的前三年,總覺得母親晚上一個人住那麼大的房子,空蕩蕩的,很孤獨。

白天還好,家門口總有鄰居在一起聊天,有時也會在家裡跟母親聊天。隔壁的大嬸也是一個人,有時晚上會跟母親一起在家裡看電視,看到十點多回家休息。

父親去世第四年,母親就有人陪伴了。一直到去世,身邊都有人二十四小時陪伴著。母親很善良,為人處事很溫和,鄰里關係相處得很好,天天家裡都有鄰居聊天,吃飯時也有人竄門子來家裡。

那時,有母親在,家裡每天都很熱鬧,自從有人陪伴母親開始,隔三差五的家裡也會有鄰居們打麻將。他們不是為了賭錢,只是為了消遣,打發時間。

母親一生不喜歡玩牌,他們打牌也不看,一個人看電視或者睡覺。晚年的生活也算充實。

母親去世後,才突然感覺自己老了,再不是無憂無愁的年輕人了,因此,母親去世後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跟兒子住在一起,多陪兒子一天是一天。

總之,在父母面前,自己永遠長不大,而且感覺父母永遠不會老,只有當父母都離開的時候,才會後悔父母在世時沒有盡最大的努力讓父母生活得更幸福一點。我想許多老人去世的子女都會有這種想法的。

你說是不是?

歡迎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我是頭條號:牽住夕陽的手。因為喜歡文字跟網友們在此相聚。感謝朋友的支持!有評必回,誠信互粉。謝謝朋友們!】


牽住夕陽的手


老爸一直是我心目中不出世的高手。

 

在我小的時候,四鄉八鄰的親戚朋友逢有喜事,都會請他去掌廚。

 

看著老爸在灶臺間翻炒烹炸,各種食材在他手裡變成一道道美味,我覺得他就是傳說中的食神。

 

長大以後,我在外地娶妻生子,每逢春節回家,老爸都會亮出自己的絕活,連做幾天不重樣的拿手好菜。

 

每次他做菜,我都給他打下手,配好菜之後就會在他旁邊看著,時不時的問幾個訣竅。

 

去年春節回家,在第4天的早上,老爸很晚都沒有起床。

 

再三追問之下,老媽才告訴我,為了能做出有水準的家宴,老爸在半個月前就開始忙碌,跑遍了周邊的集市,只為採購到上品的食材。各種食材處理,他都親自操刀。

 

前些年都還好,可如今上了年紀,體力已經有點吃不消。

 

從那天開始,老婆和我,負責了大家的一日三餐。

 

幾天下來,結合著以前積累的經驗,加上老爸的悉心指導,我的廚藝也頗得他八九分的真傳。

 

老婆私下和我說,把老爸最得意的那幾道菜留給他做吧!

 

那一刻,我忽然發現,老爸真的老了,只是自己一直不願意面對。

 

其實,“食神”也會有老去的一天,在自然規律面前並不需要大驚小怪,我們能做的,是給他們留有足夠的尊嚴。


冷月無痕


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上面有三個姐姐,我最小。

我是七零後,那個年代農村家庭都不富裕,儘管這樣母親每年過年都幫我做新鞋子和新衣服。那時候是生產隊大集體,隊裡好多人在一起勞動,免不了有矛盾,母親是城裡下放知青,幹活沒別人利索,所以總免不了受別人的氣。晚上睡覺總是跟我訴苦,因為父親是在外地教書,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

慢慢地母親什麼都跟我說跟我訴苦。而我對她說話總是粗聲粗氣,其實在農村這種說話氛圍很正常。

我們家養著幾隻山羊,小時候我在田間割草,母親肩上扛著鋤頭,手上幫我提著草藍子,健步如飛,我在後面最不上她。

等我上了小學中學,每逢星期天,我也要習慣性幫母親割草給羊吃,母親一直養羊,因為農田裡需要有機肥。

記得高二那年暑假,有天下午陰天有風,我在家裡看書有點煩躁了,就去母親幹活的附近田埂上割草,一會兒就裝滿了籃子,等母親把活幹完了我們一起回家。母親過來要從我手中搶籃子背,在她眼裡我依然是小孩。我趕緊一把背上肩膀,踏步如飛,看白雲望遠山,我覺得自己都十八的小夥子了,還能要母親背籃子。走著走著聽不到母親的說話的聲音了,回頭一看母親與我拉開有五百米的距離了,黃昏的暮色下,母親扛著那把鋤頭,竟然要駝著揹走,等她走近,晚風在她額前頭髮裡,竟然吹出兩根白髮…

那一刻我忽然感覺鼻子酸酸的,我這個當兒子的以後要多替母親幹活,一直都是母親什麼事幫我做好,母親那年已經六十二歲了,雖然身子骨硬朗,但在不知不覺中忽然發現母親已經老了…






碧水藍


小時候課文中的父母,據說是一個蹣跚著離我遠去的背影,但那時的我卻總覺得父母會永遠健壯,是港灣裡我最堅強的後盾。

後來,依稀記得帶我到大城市的父親,說著蹩腳的普通話,磕磕巴巴地吐出一個個詞語卻依舊難以與店員溝通。我似乎還能感覺到店員對我們一家外鄉人的不屑一顧,父親難堪忐忑卻依舊試圖保持一家之主向來運籌帷幄的風度,那是第一次,我心中超人一般的父親,讓我心疼得想要落淚。

愛美的母親,見不得一根那象徵著衰老的白頭髮,總是一見到白頭髮就讓我幫她拔掉。可是漸漸地,我發現她的白髮越來越多,我不得不把那些在額前、兩鬢間的白髮拔去一些,選擇性地忽略那些她看不到的地方,並且騙她說,“我找不到你頭上還有哪兒有白頭髮啦”。常常被她發現了,總是罵我偷懶。我笑嘻嘻地捱了罵,只是心中卻是酸楚,或許我遲早有一天,不得不讓母親接受自己的白髮已經多到數不清的事實。

時間一直往前走,這樣的記憶越來越多。我看到曾經那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父母,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放心讓我去做,即便力不從心也總是強忍著自己默默堅持,到後來漸漸地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不得不放手讓我一搏,再到最後,看著我羽翼漸豐,開始信任我,直到慢慢學著依賴我。

還好,我知道我會成為一把大大的傘,像小時候父母保護幼小的我那樣,為他們遮風擋雨,讓他們安心地老去。

附一張在網上看到的圖,很喜歡,若有侵權可以聯繫我刪除,謝謝!


蘇末_H


哪個瞬間你覺得父母老了,自己長大了?我個人回答,我記得我那年30歲,去崑山打工,一走就是一年,年底回來的時候,父母雖然迎接我回家,可臉上的深紋讓我不是滋味,心裡有一種難以言表的苦處,有話難以說出口,我暗暗發誓,要讓父母過上好的生活,進過20年打拼,家裡什麼都可以,唯一的缺嘆!就是老父親在一七年八月初八去世,每次想起父親,就打開手機看看父親,願!天堂中的父親一切安好,請他放心我會照顧好我的母親!哭泣!!!


愛我中華125372497


1970年,我在部隊當兵,1973夏天,我休探親假。

幾年不見父母面,我帶著從部隊酒廠買的純糧酒,這算給幾年不見父母面的禮物,東西不多,只是我對父母的一點心意。

我在部隊的津貼不高,每個月只有10元錢,一桶20斤酒用去我半年津貼費。

當我懷著忐忑心情回到家,很怕父母嫌東西少,可是我想多了,父母不但沒嫌少,反而高興的說:“這是我們最喜歡的,在瀋陽還真喝不到這麼好的純糧酒。"

父母高興,我也高興,總算我千里迢迢沒白費勁。

歡樂的時間,總是過的快,一晃快到假了,只好依依不捨和父母告別。

看到到車站送行的父母,才發現父母頭髮都已花白,臉上皺紋也見多,才猛然覺得父母老了。

列車開動,向父母揮手告別時,我的鼻子發酸,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心裡一陣陣發痛。


孤獨漂流客居人


我爸媽70多了有4個女兒一個兒子我們五個都在外打工,遠嫁的,因為爸媽很健康所以我們五子都沒有覺得她們有多老,去年爸媽在家門口自己修個橋花8萬塊錢,說為了我們平時回家能把車子開到家門口,今年又蓋了樓說為了讓我們回家不在住賓館,用盡了一身的積蓄,目前還沒有完工,住進了沒有裝修,國慶節我回家看爸媽,見到媽媽一瞬間我淚奔了,從來沒有覺得爸媽老了,可能是年齡大了,又加上修橋蓋房,身心疲憊,就那會我覺得父母真的是老了。以前我們回家給媽媽錢,她都回說不要不要但最後還是要了,國慶節給媽錢她死活都不要,說老了房子也弄好了,爸爸還能幹零活,不要錢了,真的沒有要,最後偷偷把我二姐妹妹我們三個人的錢給爸爸了,我反城時爸幹活走了,媽把我送很遠,千丁玲萬祝福,讓我們路上慢點,好好生活,帶好孩子,願爸媽健健康康多活幾年,我們好好孝敬孝敬,不讓我們留下遺憾。我在群裡和姐妹弟說【在爸媽沒有忘記我們之前各敬各的心去孝順都別去攀比】。


手機用戶22103460791


兒時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自己長大成人以後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好不讓父母這麼每天這麼勞累和辛苦,記得有一次天空下起了細雨而父母這個時候還沒有回家我就拿這雨傘就迎父母回來,當走了一段路遠遠就看到父母推這三輪車渾身被雨水淋的早以溼透。

看到父母如此勞累和辛苦我的眼淚伴隨著雨水滴落下來,我馬上跑這一起幫父母推這三輪車等回到家裡以後母親用毛巾幫我搽這水滴我不禁抬頭一看母親的曽經烏黑髮亮的秀髮轉眼之間以經有白髮了,就在這一刻深深體會到了父母的蒼老無論以後父母老到什麼樣子也都是我最美和最帥的父母,也就是在這一刻我也對父母說到女兒以經長大了可以替父母分擔家裡的所有的事情了也可以讓辛苦一輩子的父母安享晚年享受生活中的所有美好的事情了。


彩虹裡的陽光118


其實在我們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父母也在慢慢變老,這個過程往往會被我們忽視掉。

當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父母變得行動緩慢了,辦事不再利索了,決策有些猶豫了,反應開始遲鈍了,那其實已經是變老了很明顯的表現了。

我發現父親變老了是在前兩年,我步入而立之年,而父親已過耳順之年。父親開始很多決定拿不定主意,開始和我商量,問我怎麼辦,怎麼做,時間一長,我有一次問他,他說現在很多事扛不住了。

這兩年父親開始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病症了,每天都要吃藥,藥已經和飯一樣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情。去醫院體檢和檢查的次數也多了。

現在孩子還是父母給管,感覺我和老婆每次回家,是父母最高興的時候,以前回到家會讓我幹這個幹那個,現在回到家飯菜上桌,反而告訴我多休息,但一些等梯子上高修理的事情,現在都是等我回家做,我也怕他們做不好了,更擔心他們會受傷,以前是父母擔心我們,現在是我們更擔心父母的身體健康。

而每次回家,父母更願意和我們坐下來一起聊天,每當我看到父母頭上越來越多的白髮和日漸增多的皺紋,發現父母真的開始一天一天變老了。

當我們的父母慢慢變老的時候,你要提前長大,不然會難以挑起家庭的大梁。

在此呼籲各位,在你忙著掙錢的時候,當你關心孩子的時候,別忘了多關心一下父母,有空多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