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立法宣佈校外文化課培訓機構為非法全部取締,再封死教師業餘時間補課,你覺得是否可行?

軍爺zsg


我覺得可行,當前國人對於孩子教育的焦慮,絕大多數來自於校外培訓機構的造勢。商業化的運作模式、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對校內正常教學秩序和進度、內容的影響,無限度的抬高輔導費用,對公辦學校教育質量的抹黑……幾乎都是校外培訓機構造成的,如果切除了這一個教育的毒瘤,國內的教育環境、教學質量才會更上一層樓,國人對於教育的心態才能冷靜理智,否則就是縱容惡性競爭式的教育、拔苗助長式的補課、竭澤而漁式的培訓。不僅掏空了家長的腰包,而且耗盡了學生的精力和體力。


閒潭落花110063461


每當晚上在小區周邊散步,小區周邊的培訓機構都燈火輝煌,看看牌子,有各科輔導班,有鋼琴舞蹈培訓班,種類繁多,人來人往。真為現在孩子感到高興,想想如果自己小時候能有這樣多的選擇學習機會,可能現在自己是個鋼琴家?藝術家?翻譯家?也可能是數學家?可惜那個年代,小城鎮什麼都沒有,要走出去,只有學校的數理化。換句話說,貧窮限制了想象,直到現在,英語發音不全,唱歌五音不全,業餘沒有愛好!

看著目前的社會培訓機構,為現在的孩子的多種選擇由衷感到高興。看到評論區眾口一詞的要立法禁止,我唱唱反調!

教育公平嗎,城市與農村的基礎教育能公平嗎?看看我們農村老師拿的學歷與待遇,跟北上廣的差別極大。看看城市學校的人頭費與農村學校的比較,差別極大。看看學校的學科建設也是差別極大。以基礎教育的不公平,去對應大學招生的極度公平?!農村孩子有條件不參加培訓班,只能差距越拉越多。而且現在各大名校推出自主招生,看看近期自主招生的學生論文,天啊,高中同學寫的論文都研究生級別了,你讓農村孩子情何以堪啊!難道天生城市孩子就比農村孩子聰明?這就是基礎教育上的問題。

學生苦嗎?因人而異。讀過書的都知道,能讀書的人都是遊刃有餘,不能讀書的總是讀的很累。課堂上老師一視同仁,一些人就適應不了,所以回到培訓班因人而異,可能有一部分就能趕上進度。

家長苦嗎?望子成龍是我們國家的傳統,也是現實。而且孩子讀書不好,自己付出代價更多。考不上公立的大學,需要一筆更高的私立學校的學費。主科不好還可以轉學藝術。

立法禁止可行嗎?當然可行!立法禁止有必要嗎?當然沒必要!家長掏錢解決基層學校教育投入不足造成的窘境,家長掏錢拉近與世界的距離,苦點累點,值得!


鐘行者


根本行不通!不知道如何發生的,你又如何去應對?課外培訓機構的存在表明在這方面是有需求的,即課外培訓市場。如果宣佈課外培訓機構為非法機構,那就必須有法律支撐。再者,老師的業餘時間並不是法定的工作時間,在業餘時間內,只要遵紀守法,個人從事什麼活動也是受法律保護的。

課外的培訓機構補課也好,還是老師在業餘時間為學生補課也罷,都是付出了勞動的。既然是勞動,就會產生價值。所產生的價值,就直接在我的日常的經濟活動中體現出來!當然產生這種價值是毫無規律可言,受師者、學者以及師者與家長和三者,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所影響。

我們這個社會為什麼要補課?為什麼學生在學校學不好?……?有很多為什麼?只是覺得教育改革後,有很多事還不明白了。但誰能把這些問題談清楚,是我的的教育部長還是誰,……?

可以這樣講,有十個分別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這十個學生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的最低要求,可以達到驚人的一致。即好好讀書,今後能找個工作不累,還能掙大錢。這是最低的要求,哪高的呢?這點,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現在的學生今後就是掙大錢或做大官。如果真是這樣,五十年後,我國都是掙大錢和做大官的人,實體誰來做,用什麼來支撐我們這個社會?真要這樣廳長肯定都會去掃街。

毛主席說過:“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現實是,我的在校的學,不論是小學的,還是中學的乃至大學的,有多少是能在德、智、體幾方面發展了的?情商高的智商低,智商商的情商又低。體育還真的不好說,有多少中學還在上體育課?很多學生體育是達不到要求的。

學校的好壞與升學率關聯,升學率低的肯定不是重點學。老師的收入與學生的成績關聯,班上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多了,獎金就比其它班的老師要少一大節。這就像在工廠裡生產產品一樣,把教育產業化了,學生就像教育生產線上的零配件,教師也只是這生產線上的操作員。致於能否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就全靠這學校的生產工藝,和這條生產線上操作員個人的因素了。但是最重要的是,生產產品是雖要很多的金錢,於是,生產線上零配件們的家長們,自然就成了教育這條生產線的ATM機了。

教育產業化了,這時就出現了兩個詞。一個是教育投資,一個是教育消費。前者是指學生家長,後者是學生本人。做為投資人,投了資肯定是想有比較豐原的回報,這無可厚非。當然,想要更高的回報,一本紅本本是必不可少的,這個紅本本在過去有人在地攤上買過(這也可算是投了資),現在誰能發這樣的金字紅本本?地攤是不可能的了。考一所重點的大學,成為教育投資者和教育消費者實現夢想的願望,如何能在百萬軍中殺出重圍?學校的老師用業餘時間補課,和社會上的教育培訓機構就自然應運而生。


charng431


所謂升學焦慮表面上看是教育資源和升學需求的矛盾,但仔細想想,是這個時代科學技術極速發展,導致職場人才需求,對智力,智商越來越高要求,理工科類的專業未來前景相對薪酬福利更高的現實困惑。

削山平谷,平均主義,是自欺欺人,自我愚昧的幻覺。

社會教育需求多元化,互聯網+時代對於人才需求更加強烈,沒有尖端素質的學生,就沒有國家的未來。

對教育資源自我要求高端的家長,學生,表面上是為自己人生軌跡實現優化而窮思竭慮,實際上那些靠成績搏取競爭優勢的學生,未來社會貢獻和社會價值也會凸現,助人利己,兩全其美,何樂不為?

平庸,平凡約等於貧窮,是個不爭的事實,為了自己的幸福人生,最佳最具備長久效應當然是教育,是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的最優化積累和儲蓄。

每個人有權選擇自己的方向,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別讓自己胡思亂想的情緒左右自己。

教育資源的多元和良性競爭簡單了國家的興旺發達,決定了自己家的健康成長。

規範和辦好民辦培訓機構,是這個時代必須積極應對並徹底解決的需求。

別用情緒波動的言論擾亂視聽。


王為願


我就奇了怪了,非要搞得大家一個樣,學校老師不敢管,不能管,連批評都不敢,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喝酒,學生可以打老師(有法律保護),老師不能罵學生,批評學生更不要說懲戒學生,到最後全社會都是無法無天,無道德約束,無做人底線的人,大家就高興了,一個民族為什麼不能有精英教育,西方國家是這樣嗎?中國幾千年文化傳承是這樣嗎?如果都按現行中國教育的來,還要取消到精英教育和高考,教育是公平了,人材呢?有些人老天天提西方教育怎麼樣,他們真的瞭解西方教育嗎?第一、西方是有精英教育的,最典型的伊頓公學,有興趣查查看人家的學生要求有多嚴,有多辛苦,查查美國的高級私立學校,有多嚴多苦。第二、西方國家經濟比中國發達,同時社會階層基本固化,社會福利比較健全,很多快樂教學,多動手的社會實習,他們的培養目標就是藍領工人或高級藍領工人,智力超群的可以成為精英,但極少。第三、西方的藍領工人待遇超一般白領,不會讀書或不想讀書的人,真想快快樂樂長大,當個藍領工人掙錢。第四、中國有句古話,成人不自在、自在難成人。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導彈、火箭、幾十萬頓大船真可說上天入地,具體到現實生活電視、冰箱、手機等,這些為什麼一千年前沒有,怎麼來的,不就是靠人類科技文明一點點積累而來的,那科技要繼續發展還得依靠前人留下的知識財富吧,這些知識就算你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也要時間去學,去看罷,天天快樂成長去了,能學到?

雖然我一不是老師,二沒有讀大學以下的小孩,但對一直提的什麼教育公平的事,我就不認同,學生智商有高有低,情商有貧有豐,家教有差有好,硬要一律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大躍進時候的大食堂基本公平了,二年不到就餓死人了。

建議教育就是要有普通教育和精英教育,精英教育錢不是絕對條件,德、智、體高的同樣可以接受精英教育,美國的長青滕學校,只要你優秀,獎學金照樣可以使你讀完書,成為棟樑之材,有錢有德的學生儘管智商稍低點也可以接受精英教育,獎學金要人捐啊,有錢無德的多少錢也不行,看似很複雜,實際這在國外有很成功的經驗,可以和國際接軌,順便說一句,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著名的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畢業生傷亡率高達45%,比其他學校高了近30%。


383745166


作為一名家長,我以為這個問題可以這樣做!

屬於公職的老師嚴禁補課,不管是什麼理由都不許。而且規定,有人舉報,除處於罰款所收學費10倍的金額以外,還開除該老師公職,並且十年內不允許進入教育行業或與教育行業相關的工作。對於私立學校的老師則終身禁止再從事教育行業工作(原因是私立學校老師流動性更強,選擇面更廣,不能給他們寬鬆政策,而抓牢公立學校的老師)

至於其它沒有註冊的各師範類畢業的老師們,則按市場的規律進行。

同是現在公立學校主要是基礎教育為主,可以採取這樣的方式,設立家長獎學金方式(即每學期開始,全體家長每人1000元,用於考核本班孩子的各個老師的教學情況與敬業精神,包括家長打分與孩子打分,每學期來評選,得分高的老師按比例領取這筆獎勵)因為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有用的人,而非被社會所淘汰!

當然辦法有很多,只要有利於促進教學與孩子學習積極性的,都可以研究實行!



高山上的豬


對於校外文化培訓機構是引導規範孩子封殺,我們都應該又一個確切的認識。我感覺人們詬病補課,不是詬病補課本身,而是反對由於補課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目前反對最積極的恐怕就是處於經濟生活低端的家庭孩子的父母。看看某些規定符合不符合《民辦教育法》,符合不符合《教育法》,符合不符合《教師法》。不能僅僅依靠行政手段禁止,有時候一味禁止就是道反向強化為什麼補課現象婁禁不止,而且愈演愈烈?應該引起我們教育界,政府,社會各個方面的反思!

我們大家都知道,孩子個性千差萬別,有的一點都破,不用補課,一旦補課,孩子就失去了上學的寶貴的好奇心。有的孩子學習方法有問題,知識環節有缺憾,所以希望通過補補齊知識環節。有點學習興趣的問題,動力不足,之所以在學校學習成績不盡人意,就是因為不願意學習,這類學生,在學校混日子,在補習班也是混時光。還有一類學生,家長,本來好好的,但是家長看到其他孩子補課,生怕孩子落後了,所以也希望孩子繳費上輔導班。

鑑於這樣的情況,從討論的角度說,不能封殺補習班,而是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足夠的調查研究,制定符合實際的教育政策,讓我們的孩子~祖國脊樑祖國未來希望,更加健康,更加茁壯成長!


錦繡中華一捧土


我覺得這個想法太瘋狂了,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平,公平都是建立在一定範圍內的。考試的形式只是給大家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並不是說考試之前的每一個步驟都要公平。

舉個例子,有的家長小學文化,有的家長初中文化,還有的家長是本科或者博士,這些家長給孩子的啟蒙教育肯定不一樣。能要求必須家長達到一定水平才能生孩子嗎?當然不能。這樣剝奪了一部分人生孩子的權利,明顯是不公平的。那好,都能生,但生出的孩子本身也存在很大差別,怎麼保證公平呢?即使給他們同樣的水同樣的飯等等同樣的外部環境,長大之後也會不一樣。考試也會有好有壞,公平只能體現在讓所有孩子都享受教育,然後公平地參加考試。但是問題又來了,老師的水平不一樣教出的知識理解起來難易程度也不一樣,那我們也不能因為這個老師教的好就讓所有的孩子都跟一個老師學習啊?教育資源不公平。所以越努力越幸運,因為不可能處處公平,絕對公平,只有努力能自己把握。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從現在開始努力,這才是正途。



家有歡樂娃


如果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往下,課外輔導機構非法,教師不可課餘補課。那麼又產生兩個最關鍵的問題:

第一、孩子的成績如何提高?

每個班級一定會有成績好的,成績差的,好的學生,當然我們不用管。但是差的學生怎麼辦?有很多學生雖然成績差,但是通過補習成績會有質的飛越,那是扼殺了這些孩子的提升了。這該怎麼處理?

課外輔導被關,自己的老師又不肯補課,那不是說,自己學習就是全靠自己了,如果自己不努力,就沒有辦法了。這就是堵死了學生的路。


第二、教師沒有補課費,那麼收入怎麼提升?

我們都知道一些地方的老師,課外補習的收入比自己工資要高几倍的。所以他們再學校教書,同時在課外輔導,兩不誤。

如果直接取締了, 那麼老師的低收入問題怎麼解決?是會增加工資還是會降低成本?我想都不可能吧?所以這就是把老師往絕路逼了。


最後很多人可能就辭職下海了,或者從事第二職業,這其實跟輔導班沒有兩樣。


如果是為了讓老師好好教課,那麼加強教學評估就行,如果一味的一刀切,那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大家覺得呢?


老王偵查記


就一個縣城而言,只是掛牌課外培訓的機構就有十數家以上,對老師上課不講重點、課外收費培訓提供藉口。既加重了孩子們的學習壓力,也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學生很難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因此,我認為立法取締課外文化課補習、培訓是必須的。只有敢於對教育產業化帶來的教育腐敗說不,才能讓學校真正迴歸傳道授業、教書育人,崇德尚志的正道。否則,中國的教育危機難以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