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出打工有6000工資,而老家有4800工資,你還願意出來打工嗎?

橫縣大小事情


你是來炫耀的吧?在家鄉有4800元工資,沒有二倍工資,何必出來打工?6000元,每月才多出1200元,你算算夠你租房和回家路費嗎?這不是明擺著的賠本買賣嗎?其實,我一直有一個觀點,留在家鄉與出來闖蕩,取決於你的情懷和能力,其餘都是次要的。

很難想象你在家鄉有4800元的工資?如果是小地方,4800元工資在當地屬於上等水平了,生活安逸而舒適,何必為6000元出來打工?如果是中等城市,4800元接近社平工資,6000元也沒有吸引力啊。單純從性價比來看,無論你在小城市還是中等城市,都沒有必要為6000元拋家舍業去打工。

我重複我的觀點,你是否去一線城市打工,取決於你的情懷和能力。有些人有一顆闖蕩江湖、不甘於在小地方過一輩子的情懷,說大白話,就是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喜歡在大都市裡享受繁華與寂寞,還是喜歡在小城市享受安靜與繁瑣?你這一輩子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有的人在小城市(熟人社會)渾身不自在,有的人在大城市感覺很孤獨。這個“情懷”,人人不一樣的,這是選擇留在家鄉還是闖蕩江湖前提。

光有情懷,遠遠不夠,沒有本事怎麼在一線城市立足?你有一顆騷動的心,想去大城市享受燈紅酒綠,你要摸摸自己的心口,問問自己有沒有能力實現你的“都市夢”。這種能力,既有一技之長,也要有混社會的心態和情商。這個能力,不是一腔熱血,不是雄心壯膽,而是紮紮實實的幹事能力和混社會的本事。自己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的,可以考慮不是為了錢來選擇:

一是你想過什麼樣的一生?在繁華都市裡享受喧囂和孤獨,還是在家鄉里享受歲月靜好、小橋流水?比如,我當年闖蕩北京,就是不願意在一個小城市過一輩子。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二是你要準確判斷自己有沒有紮根的能力。這個能力,可不是指工地上出賣體力,也不是在娛樂場所看看場子等能力。有人說,我去北京搬磚,我去北京當服務員,我去北京擺水果攤,這樣的能力,這樣的格局,你不如在家鄉舒舒服服地老婆孩子熱炕頭。

三是你要具備什麼能力呢?有一個基本的算法。你這個能力,你有信心,在五年月薪2萬,十年月薪5萬。你不害怕起薪6000元,你相信自己十年後你月薪6萬。有這個情懷,有這個能力(信心),大膽地出來闖蕩。十年後,你年薪幾十萬上百萬,那些困擾你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職場火鍋


老家4800的工資?我老家農村的,不做生意靠打工4800一個月的工資,沒有!我老家一個農村的鄉鎮上,在我們鎮上最大的那家飯店的廚師一個月工資也才兩千多點,其他的像什麼超市收銀員服務員基本就是一千多。很多人出來打工,就是因為一兩千塊錢很難維持生活的開銷,尤其是家裡有孩子上學的更困難。

要是老家也有4800的工資了,不用說,肯定會有大部分留在家鄉工作,不用背井離鄉,在家一邊工作一邊照顧老人教導兒女,每天下班回家家裡有熱飯熱菜,這不就是大多數人的理想生活嗎。

現在去城裡打工說好聽點每個月工資五六千,但是在廠裡吃的大鍋菜,睡得是大通鋪,每天上班時間十多個小時,一年下來只有過年回家才有的休息,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過這樣的生活!

希望農村建設,可以讓更多的人在家有工作,不用說4800那麼高,夠在家撫養孩子上學照顧老人幸福指數酒很高了!



鮮農場




換成是我,肯定不願意出來打工了。

20多歲的年輕人肯定願意出來打拼打拼,即使外面工資不高,也想闖一闖;30多歲的中年人肯定想安安穩穩回老家,即便少了一千多塊錢,也願意在老家待著。

關鍵是老家工資有這麼高嗎?據我所知,普通的五線小城市工資一般只有兩三千,能超過四千已經算是高薪了。

說說實際收入

在老家吃個快餐10塊錢,在外地快餐至少15塊,一個月就相差500塊;在老家電瓶車足以到公司,在外地一天公交費至少四塊,一個月就相差150塊;在老家可能不需要租房或者只要一兩百,在外地至少五百起。

所以多這1200塊錢真的多出來了嗎?不見得。



說說感受

在老家可以陪陪父母,一旦雙方父母有點小病之類的,可以第一時間陪伴他們,即便請不到假,早晚還是可以陪陪他們。

而在外地,且不說請假難不難,來回火車奔波辛苦不說,還在路上浪費兩天時間。

在老家週末可以約約同學朋友之類,一起聚聚餐、聊聊天、釣釣魚;在外地幾乎沒有熟悉的朋友,即便放假都不知道去哪裡玩耍。



隨著馬雲們、劉強東們紛紛看重農村市場,而且政府在大力扶持農村經濟,農村的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回到農村去,而不用到處打拼奔波了!


用戶69240191446


我想,我先給我我的肯定回答,老家有4800的工資,我是肯定不會再外出打工的。概括來講,雖然少1200塊錢,但是我就可以不再和我的家人分離,不必讓我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不必讓自己的父母成長留守老人;其次,外出打工可以多1200塊錢,但是在外消費生活成本要比老家高,多出的1200塊錢,也不夠我將家人接到打工地的生活開銷,所以,我是選擇留在老家工作。



這個問題,我想真實可能是存在的,所以這就要做一些取捨。但是,我不會否認有人會選擇多掙1200而外出打工,我想他也有他的苦衷,不是親情不重要,有時候,在生活面前,我們都是脆弱的,恰恰就是這千兒八百塊錢,會難倒我們。這個問題我問了我一個親戚,他說他願意外出打工,親戚去年剛結婚,買了房子,每個月要還房貸2300,今年有了孩子,媳婦母乳不夠,每個月孩子奶粉1000左右,固定開支已經有3300,再加上家裡有老人要養,一家平日開銷等等,所以親戚願意外出掙6000塊錢。



生活不易,我們沒有資格輕易評判對與錯,只能說,當我們被生活所迫時,哪怕是多100塊錢,也是多了一份希望,所以根據自己的現實情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選擇。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答題人:香草博士(北京交通大學)


探村博士聯盟


如果真的可以在老家拿到4800塊錢的月工資,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農民工都不會再願意出去打工了。

但是我也得實事求是的說,如果這些返鄉的農民工真的到當地的勞務市場一看的話,就會心涼了一大截,還是灰溜溜的回到城裡。因為實際證明,可能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可以在老家拿到4800塊錢的月工資,因為農村工資太低了。

筆者做過粗略的統計,在我國幾乎所有的務工人員流出區域,工資都是明顯低於城市標準,月薪要想達到將近5000,機會可以說根本就是微乎其微。

我國中西部地區工資水平較低。


數據研究表明,我國主要的農民工流出區域在中西部地區,其中河南,四川,山東,安徽等地是最為主要的務工人員流出地。筆者的老家就位於我國人口最大和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省。而且我本人就是農村出身,老家有一多半的人以外出務工為生,我知道在4800元月薪意味著什麼。

在我的老家,鄉鎮上面幾乎沒有什麼就業機會,除非是一些繁重的體力勞動活,諸如搬運工或者建築工人,平均下來,月薪不過兩三千塊錢,畢竟都是幹一天歇幾天,幹一個月歇幾個月的活。

縣城的話,就業機會也不多,幾乎沒有什麼工業基礎,即便是有,也都是以最低低端的加工為主,附加值不高,員工工資自然也就不甚理想,這樣的工作雖然不累,但是每月能夠穩定拿到2000元都是一個大關。

即便是在河南省內的一些地市市區和省城鄭州,工資情況也不甚理想,絕大多數員工的月薪都是在3000元左右徘徊,能夠拿到4800元月薪的人可以算得上是乾的不錯的工作了,這一點我想在安徽,山東,四川這些外出務工流出大省也是如此。

人均工資不高,生活消費不低,幾乎是每一箇中西部地區的通病。

所以,對於幾乎所有的外出務工人員來說,城鄉收入差距過大還是一個尷尬的事實,大家要想掙錢更多,還是要遠走他鄉才行。


糧油市場報


當然願意。

1、單就工資來說,外出打工需要花房租、路費等等,物價也相對家裡貴,所以在外面的6000還沒有家裡的4800性價比那麼高。

2、如果父母兩個人都是4800,那在家鄉賺的錢應該可以供給一個普通家庭了,甚至還是有結餘的,家裡生活條件肯定也比外面租房要好得多,所以也不需要背井離鄉去外面打工。

3、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其它親人,在外面就管不了那麼多了。現在很多留守兒童暴露出來許多問題,比如青少年犯罪等等,不用說成才很難了,連基本的道德品質都不具備,這樣賺再多的錢也沒有什麼用了,切忌本末倒置。

請面臨相同選擇的人認真思考:賺錢是為了什麼?為了更好的生活?那什麼是你想要的生活?





我不是六娃


感謝問答者,不請自來,我是聚焦中基層管理的微管子。從題主所問之分析我認為應該選擇後者,不管是6000也好,還是4800也罷,明顯為了生活而難以決絕。


人過三十不是沒有理想,更不是沒有詩和遠方,因為有了家庭,重要的是需要生活,收入成了保障生存的基本主要來源。

很多人都問,職場打工6000元是一個什麼樣的收入水平,一線城市4000至6000屬於基礎收入,也就是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群拿著這個基數的工資(稅前),三四線屬於中等收入人群,也就是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群拿著這個基數的工資(稅前)。

所以,在這個對比面前極少數有人會選擇前者,後者表面看掙錢少了,但守家守土好熟悉便捷,後者一定還需要考慮吃飯住宿,尤其住宿,單位有宿舍的情況一定也是集體宿舍,所以說從好的環境也是需要付費的角度分析,選擇外出同樣得不償失。

從大環境下的發展空間考慮,如果是有了精準目標的前提下,自然選擇大環境發展,也就是大城市,因為總有很多事情不能用一時得失來衡量,但假設僅僅是為了多掙一千八百的貼補家用,在此還是建議選擇4800月薪的同時,在兼職微利行業更為穩妥。

微管子職:我們常說,機遇大於選擇,然而現實中沒有選擇,機遇永遠不會出現。



醉酒當歌亂談彈


問這個問題、回答的人一定要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1.如果你是一個戀家的女生,那麼毋庸置疑選擇在家拿4800

2.如果你是一個上進行願意拼搏的年輕人、還在18-25之間的、那麼就需要細細的評估這兩份工作了,6000的平臺是什麼能給自己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履歷和鍛鍊,4800的平臺又是怎麼樣的。作為一個為了後半生拼搏的人,特別是男兒當自強,天高任鳥飛,應當好好的尋找一個平臺學習打拼自己磨練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把先進的管理知識技術知識和系統化學到手,為以後的創業,哪怕是不創業回到老家或者二線城市也可以有所建樹。

3.如果人到中年,那麼還是老家待著拿4800吧。

所以認清自己的需要,當然那些認為拿著4800就覺得擁有幸福感的人當然也是不錯的。

不管是6000,4800,開心幸福就好


錦繡汀雅


第一,得看這個“外出”指的是怎樣的地方。

如果是一個和老家發展程度差不多甚至遠遠不及老家的發展水平的城市,那麼不去也罷;如果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各方面資源比較豐厚的,能夠帶來許多機遇和挑戰的城市,可以嘗試。

第二,得看6000工資做的是什麼事情,4800做的是什麼事情。

如果工資一樣,做的事情也一樣,那麼我會選擇去外地。當所有參數都一樣,在外地可能獲取的資源更多,對自我視野的拓展,對個人能力的鍛鍊也更可觀。如果做的事情不一樣,那就要好好斟酌。自然會選擇比較適合自己而且不那麼傷神,甚至危害健康的工作,無論外地或者老家。

第三、得看自身情況。

一方面,如果擁有家庭,那麼留在本地自然較好,畢竟一個相對完整的家庭環境對伴侶和孩子都是一種最佳狀態;另一方面,對於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也會有不一樣的考慮,畢竟人年輕的時候就嚮往海闊天空,渴望遠方,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等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渴望安定,這種安定感自然家鄉能夠給予更多;還有一個方面,也是很關鍵的一個方面——性別,社會對男女似乎天然形成了兩種評判標準,比如男人就應該闖蕩四方,女人就應該求取安定,甘於平淡,但是現代社會這種界定已經開始變得曖昧模糊,無論男人女人,只要心中有野心和熱情,留在家鄉和去往外地,都是一種選擇,但更多女性,似乎還是傾向於留在家鄉。

無論哪一種選擇,都不可能十全十美。6000在外地,拋開房租的大頭,以及不同發展程度的城市的物價水平,最終的餘額不一定能夠多於留在本地,4800在本地,可能就會失去很多自我突破的可能性。

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人生這條路,誰也沒有標準答案,關鍵在於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席越


不能一概而論,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發展空間

雖然現在學歷不高的藍領的起始工資高於大學畢業的白領的工資,但大部分人還是希望做白領,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藍領的工作沒有發展空間,可能起步到退休可比收入都不會有太大的提升,但白領的工作卻有無限的可能。

同理,在大城市打工,現在是1200元的月薪差距,但未來可能會有五倍、十倍的差距。所以,如果外出打工讓我覺得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是會選擇外出打工。

2. 喜歡的工作與生活方式

如果你適應節奏快、壓力大、忙碌但充實的生活,能夠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了多吃幾年苦的準備,並且對未來充滿信心,大城市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工作上它會給你提供發展的無限可能與機會,在生活中可以接觸到更新、更多元化的觀念、時尚、生活與休閒方式等。

小城市發展空間有限,但消費低、壓力小、比較清閒,而且可以和親人呆在一塊。

各有利弊,選擇無所謂對錯,就看自己的偏好。

3. 年齡

在30歲之前,會傾向於去外面闖蕩,選擇在外打工;在30歲之後,會更期望穩定,選在留在家鄉。

我是【職業諮詢顧問陳凱】,如果覺得我的回答不錯,歡迎點贊、評論或點擊右上角【關注】,讓我們一起用智慧成就快樂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