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的成長是反人性的,放下面子,架空自己,向他人學習

用別人的梯子,讓自己快速攀爬。

為什麼不用現成有效的方法減少自我摸索的時間?向人學習的速度,遠超越向書本學習的速度。

一個人的認知、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固步自封,很快就會遇到瓶頸。時代發展的越快,越需要開闊眼界和見識,與他人溝通交流,快速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然後調用,整合他人的方法,讓自己快速成長。

這種“抄襲式學習”是成長的最快捷徑。向身邊可觸及的高手、智者多聊天,多提問,他們的一則故事,一段話,哪怕是隻言片語都足以觸發你解決問題帶來的靈感或是直接的答案。

有的人智力水平也不差,怕丟人,沒面子,不敢問問題!導致很多人失去了刷新認知,重啟自己,走向新生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自己的手機要定期更新系統,清除垃圾,下載更便捷的應用APP,用過幾年之後還得換一部手機,因為你嫌棄它又老又慢,跟不上你的需求了。但很少人因此而領悟到這一點:大腦才是最需要刷新效率的“工具”。

換句話說,我們對手機這個工具刷新程度遠超我們對自己大腦的更新,人生的差距就這樣一點點拉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矯情到最後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平庸;不要面子的,最差的都可以混得不錯。一個人太愛惜自己的羽毛,最後養成了“呆若木雞”,而不是成為公雞中的戰鬥機。

任正非說一句點破:“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現在放下面子,以後才有抬頭的資本。

人活到最後,所有的舒服,都得靠才華這個硬核來撐起場面。只有那些真正的聰明人才深諳此道:成長的頂級自律是反人性的。反誰的人性,自己的人性,放下面子,架空自己,遠離舒適區,才能倒逼自己成長。

這些人通常都有這三個特質:一是臉皮特厚,二是不恥下問,三是知錯就改。比如羅振宇說,一年前剛認識脫不花時,覺得她對互聯網不太瞭解,但僅僅合作半年多,她在很多領域已經成了自己的老師。脫不花的訣竅就是,什麼事不懂,就去找這個領域最牛的人聊天。

這種學習方式能快速提升自己的元認知能力:

知道自己水平現狀;

差距在哪:

如何改進。


頂級的成長是反人性的,放下面子,架空自己,向他人學習

用現成有效的方法減少自我摸索的時間,利用別人智慧的槓桿,讓自己獲得指數級的倍增溢價,這才是對寶貴生命和時間最大的不浪費和不辜負。

所以,深刻認知這一條社會價值交易的規則很重要:成功和臉皮厚是成一定正比的。多數人成長的最大障礙,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放不下面子。

但抄襲≠複製,而是超越!

李小龍善於學習,集合了永春拳、柔道、空手道、柔術等精華,開創了自己的“截拳道”,成為一代功夫巨星。

頂級的成長是反人性的,放下面子,架空自己,向他人學習

商業也是如此,河南的胖東來取經美國的好市多(Costco) 和日本企業的匠人精神,在實體哀鴻一片的情況下,胖東來依然堅挺,門庭若市。吳曉波稱讚其為“零售業極致服務的的標杆”,雷軍稱讚它“一直是神般存在”,馬雲稱讚它“引發中國零售商的新思考,是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幟。”

頂級的成長是反人性的,放下面子,架空自己,向他人學習

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

上面的例子或許離我們有點遙遠,太高大上了,不夠接地氣,但看完下面這個事例一定會讓很多人狠狠打臉,一臉汗顏,自愧不如,包括我在內。

朋友超告訴我,他之前的領導帶過一個員工A,畢業於一個三流大學,靠親戚關係走後門,到了他們市場營銷部,所以大家都不待見他,A天天活得和孫子一樣,低三下四。再說這個部門的人員,個個最低學歷都是研究生畢業,來自全國各大頂尖的商學院,可想而知三流大學的A,在其中的處境。但就是這麼一個人,不念過去的學歷寒酸,不畏現在的冷嘲熱諷,不畏將來的何去何從,從給同事打印文件,做會議紀要,下班後,買書自學,一半的工資用於請同事吃飯求教知識……隱忍7年後,A憑藉自己做的一紙策劃案,一躍成為公司的“擎天柱”,1年後升職為公司副總,從最初的月薪800跨越到年薪20萬,完成了華麗的遷躍。

頂級的成長是反人性的,放下面子,架空自己,向他人學習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我有關係進這種大企業的機會,我也可以做到!”但捫心自問,有多少人能堅持下來,可能連30天都受不了自己時時刻刻爆棚的“面子、自尊”,那個一碰就易碎,難以收拾的“玻璃心”。面子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掙的!這話千真萬確,誠不我欺。

當然還有人會抱怨說:“我沒有高質量的圈子,怎麼進去啊”。抱有這樣想法的人,思想還停留在“農耕文明”。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就是沒有邊界,各種頂級的大咖都有網絡自己的平臺,你可以關注他,或是加入他的知識付費圈子,跟隨成長,長久的學習和認知積累,只要你變得足夠優秀,突然有一天圈內圈外的資源和機會會自動湧現,不是你找資源和機會,而是資源來和機會主動來找你。

快速成長的原則,記住這一點::“賊不走空”,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總得留下點有用的價值。比你厲害的人,都是你的導師,每個人身上學會一招,融合在一起就是“天下無敵”。而理想的狀態是,榨乾優秀者身上你所能學習到的一切精華。

能幹不如巧幹!在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冥想苦想,憋大招,想絕招呢?傻不傻啊!學會借鑑他人的智慧方法,才能讓自己獲得能力遷躍式的成長,成為一匹黑馬。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父親讓孩子移走花園裡的石頭,孩子想了各種辦法,石頭紋絲不動。父親問:你用盡全力了嗎?孩子說是。父親說:不,你還沒有盡全力,因為我就在你旁邊,你卻沒向我求助。

這個故事是杜撰的嗎?沒有必要考證真假,實際上職場每天都在真實發生這樣的事情。有的人悶頭努力工作一天,拼了命耗光自己的能量,卻連一個問題也不向同事或領導請教。真的一個問題都沒有嗎?我在帶團時也驗證了職場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規律:那些很少請教問題的人,往往成長很慢,工作幹三年和幹一年工作沒有什麼區別,很容易陷入能力困境和職業危機。聽到最多的是這兩句話:一是我怕你說我;二是不好意思問。

成年人的字典裡,沒有“面子”二字,只有生活的不易。

現在丟得起人,以後才能不丟人。人生的成長就是不斷清空,倒入!你能放下多大的面子,未來就能拾起來多大的自信,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放下面子,是用最賤的“自找沒趣”熬最貴的夢想。

放不下面子,是用最貴的“自找僑情”熬最賤的自尊。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篇小說《活著,好累》。

唯有砥礪前行,不負青春,在一次次如釋重負後,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舒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