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英語口語到對話自如?

焉子樂


先問自己你渴望嗎?

你真的想流利的講英語嗎?

流利的講英語真的可以放棄現有的部分娛樂乃至很大一部分時間來練習?

提高口語至少需要2000小時的練習。

別指望不付出就輕輕鬆鬆的說好了。

這裡語言環境很重要但不一定需要到外國。看美劇帶字幕的就可,但學習到了一定階段肯定有瓶頸。比如一部電影刷十遍,你不煩嗎?

單詞是必備的

語法的機構也要掌握一些,推薦韓宇老師的課

口語練習看美劇可參考賈晨飛老師的。

你有什麼?

你放棄什麼?

才能得到什麼。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they let us prove how badly we want things。

祝你成功。


椒雪醬


回想下你是如何學會中文的歷程,你就會豁然開朗,突然頓悟:

剛出生時的只聽不說:每天只要醒著都在聽。

之後2年左右的牙牙學語:每天只要醒著都在聽、說。

開始上學,從幼兒園到小學無數次重複地聽、說、讀、寫。

9

再從初中到大學,能不帶字幕聽懂電視劇、從動畫片換成語速飛快的懸疑片、從慢歌換成rap、從故事書換成長篇小說,逐漸還能寫出不錯的文章。

你會發現,聽是基礎,是學習任何語言的第一步。

明白了「耳朵訓練」要放在第一位後,再來了解一個信息:

「一個語言專家研究,聽力訓練最重要的是,在腦中建立聲音和情景的對應,積累得越多,就越容易形成英語思維。」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對於想跑步的人來說,當穿上跑鞋時,就已經打敗了90%的人。

同理,如果你想學英語,每天花一個小時學英語,在這個賽道上,你已經領先90%的人。

所以你要做的事情是:時刻記住學習中文的順序:聽、說、讀、寫。按照這個順序,去塑造英語學習環境:

先不厭其煩地聽、不怕丟臉地說,讓大腦「理解」英語,產生「英語能力」;

再提升階段地讀、積累素材地寫,將十幾年的中文思維,儘快轉換為英語思維。


洛潛


學習英語的方法有:

一、學習音標,一定得準

二、熟記單詞,每天10個

三、記單詞時間為早上7點半至8點半;晚上為8點至9點

四、讀英語時,不管準不準,都得用大聲讀出來

五、記語法

總之,英語不是看出來的,而是讀出來


huaxi98


1.模仿美劇等臺詞,讓自己習慣

2.可以試試流利說,一個人訓練不怕不好意思,同時模擬跟讀容易上手

3.慢點說沒關係,不用一開始就是長句子,請記得同樣的意思,英文本來比中文需要更長時間,2:1差不多


魔法巴布裡


到沒有中國人,講英語的環境生活,包你半年內講的比你講家鄉話還流利。


隨渢之塵


多去尋找會說英語的人交流,要在特定的語言氛圍下進行聯繫。


教育讓世界交流更美好


在平時多練習,熟能生巧


天晴打破傘


找語言環境,多和老外交談,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的快。


HLH59226687913


學習英語主要是要多背,多記短語,多讀大聲朗讀,而後找人交流,不要害怕,久而久之就可不懼與人交流了。


A緣份天定A


掌握語言知識,並能運用語言清楚地表達思想,不僅掌握語言知識,還了解這些語言知識在交際中的作用,學習者在使用語言時應考慮自己的社會地位及社會語境並能從聽者的反應中判斷出所用語言是否恰當;學習者必須瞭解語言的社會含義,能使用英語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語言。一種語言的語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包括對在何時何地、以什麼方式對誰恰當使用語言形式進行交際的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掌握。英語口語教學圍繞交際能力包含的幾方面內容,著重培養運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

1、加強聽力訓練,增加語言輸入和儲備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基礎階段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加強培養及訓練學生語言知識的轉換能力,其主旨是讓學生通過讀和聽獲得知識、信息和語言,經過思維,在原有知識及語言基礎上對所獲得的內容和語言加工重組,並賦予新的內容,然後輸出,從而完成交際的全過程。由此看來,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和完成交際的必備條件。“聽”是語言、知識、信息獲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習開口說話的第一步。大量的聽力練習是獲得語感以及學會正確表達自己思維的基本途徑。

2、培養用英語的思維習慣,加強英語思維能力訓練

養成良好口頭交際習慣,做到語言清晰、流暢、達意。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培養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加強以習得為主要形式的英語思維能力訓練。用英語思維是指排除本族語的干擾,用英語直接理解、判斷和表達的能力。沒有經過英語思維訓練的人,大都是把聽的東西譯成自己的母語後再儲存在記憶裡。在表達前,再把語義信息,即他想說的,在腦子裡下意識地尋求母語的表達方式,然後再把它譯成英語。這種做法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母語的干擾。這樣藉助於母語表達出來的東西是不地道的,大都是中式英語。

3、分級學習

英語口語應該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初級階段:為自己創造一個有利於習得語言的環境,儘可能地多接觸與運用對象語。熟悉外國人日常生活方式和應答,包括生活起居、節假日、舞會、晚會、作客、信件、電影、電視、求醫、求學、購物、旅遊等。學習和掌握一些英語最基本的句型和習語、慣用語,要能熟練到脫口而出的程度。還有一些公式化的套語,記住許多現成的口頭話語,對能編輯出創造性的言語,彌補第二語言規則的不足以及擺脫交際困境都是必要的。

中級階段:培養說話連貫能力,內容包括愛情友誼、生兒育女、公共道德、人際關係、個性特點、生活習慣、趣味愛好、生活經歷、體育運動、勤工儉家、學習方法、健康減肥、犯罪案例等。複述短文、概述大意、描繪圖畫、回答問題、觀點討論、角色扮演,把故事編成對話,把對話編成故事等。

高級階段:可擴展到對各種問題及現象的討論與辯論,比如孩子的教育、青年人的思想情緒、婦女的社會地位、老年人問題、種族歧視、廣告的優劣、電視中的暴力、代溝問題、浪費問題、人口問題、環境汙染問題、住房問題、對老闆的態度、工作的意義、對錢的態度、對時間的看法等等。逐漸地做到運用英語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以及觀點,也就具備了比較強的英語口頭交際能力。

4、充實社會文化知識,增強語言得體性意識,提高口頭交際能力

英語學習者在與英語本族人進行實際交往中,很容易將自己的母語使用習慣帶入誇文化交際,從而引起誤會,導致交流出現障礙甚至失敗。語言交流所涉及的不僅僅是一系列的語法規則及詞條,而且還涉及到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及風俗習慣。一句完全符合語法規則的話,用在不恰當的場合,說得不合說話人的身份,或者違反當時的社會風俗習慣,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有時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熟悉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學會得體的交際,懂得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對什麼人說些什麼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