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實打實幹活的同事離職了,老闆連談都沒談,一句挽留都沒有,你怎麼看?

畫者沈乾坤


【“職抒己見”觀點】實打實的員工離職時老闆不挽留,這是兩名員工沒有處理好“苦勞”和“功勞”的關係,可能是做了太多的“苦勞”而沒有“功勞”,也可能是有了“功勞”而沒有謹慎處理,最終招來老闆的遺棄。

身在職場,就要學會能幹、苦幹、巧幹,學會正確處理好工作和功勞。

一、為什麼只有苦勞的人,不會被認可

古羅馬有一位皇帝打了勝仗,論功行賞,有一位士官長不服氣地對皇帝說:我應該升到更高的級別,獲得更大的賞賜,因為我至少跟您參加過10次重大戰役。
皇帝指著拴在圈子裡的驢說:它至少跟我參加過20次戰役,但它還是頭驢。

我們經常會更看重苦勞,“只要努力了,即使沒成功,也問心愧”“他真的很努力,為什麼要這麼對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把那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同志作為老實人,不應該被欺負、被漠視。

但苦勞再多,如果沒有形成功勞,那就是“白勞”,沒什麼價值。也許很殘酷,但這就是真相。因為“苦勞”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苦勞,只會蠻幹,不聽指揮。

很多人工作摸不著頭腦,看不準方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只顧自己埋頭苦幹,很少抬頭看路。

他們我行我素,不理會上級的意圖,不管公司的要求,也不管外界環境的變化,他們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也很少嘗試與時俱進,用“苦勞”來掩飾自己能力的退化,雖然在不斷積累中也能收穫一定的成績,卻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2、苦勞,會浪費資源,產生負收益。

苦勞,做的事情可能會比較多,需要的資源也就多,至少人力資源投入已經擺在那裡。但苦勞的產出少,甚至沒有產出,對公司來說,其實你是在生產負效益。這不僅是在浪費公司資源,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當然得不到老闆的認可。

而面對這種員工,老闆其實很無奈。一方面你在浪費,浪費人力物力;另一方面, “苦勞”經常會跟“努力”連在一起,批評苦勞員工,就是在否定努力的員工,就是在批評任勞任怨的老黃牛精神。

所以,如果有兩個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的人離開,估計老闆還是挺高興的。

3、苦勞,可以演,有虛假成份。

苦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經常披著“實打實工作”的皮。那些只有苦勞的員工,總會藉著“苦勞”的幌子,磨洋工,出工不出力,表面上忙進忙出,不得一刻空閒,但實際上效率低下,一事無事,誰都不知道他在忙什麼。

我們身邊其實不凡這種人。之前在某機關工作,一個辦公室文員每天跑進跑出。對,她都是跑著幹活的,剛開始大家都很認可她,覺得這人的工作太主動積極了,總能看到她在樓道里跑過來跑過去,但慢慢知道她其實每年就收發一下百來份文件,根本不用跑,爬著也能幹完。

有些人由於工作量不飽滿,或者自己不願幹,但還會把自己演得很累很辛苦,真的去評估一下他的業績,就像海綿裡的水,一捏就沒了。

此外,說自己有苦勞,彷彿一下子站到了道德高地上,話語中隱含著委屈、抱怨和辯解,這種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的招式,很容易被投機者利用。就像那個士兵長一樣,通過標榜自己的苦勞,獲得更多人的同情,拿著苦勞來邀功,來得到自己的利益。這種人一多,就會形成一種負文化,阻礙公司的發展。

小結:苦勞,其實是放棄了努力,通過各種低效和無效的勞動來設立自己老實本份的人設,以此獲得他人的保護和認可,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頓足不前,對公司來說會帶來負效應,這都是老闆所不願看到的。


二、面對功勞,也要謹慎處理

有些實打實工作的員工,辛辛苦苦做出業績,但由於不能處理好工作產生的功勞,反而因福得禍,把好事做壞,最終得罪了老闆,而被掃地出門。他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表現:

1、經常把功勞掛在嘴邊

“要是沒有我……”“當時老闆都傻了,幸好我出現了…….”把曾經做過的事作出誇張,突出自己,貶低別人,然後到處“炫耀”,生怕別人不知道。剛開始同事可能會應付你,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大家都會煩你,更何況老闆。

2、責怪老闆搶你功勞

總想護著自己的功勞,不準別人碰。

你要知道,如果沒有公司的保障,沒有同事的支持,你是不可能一個人做出業績的。而且,你的功勞最終總歸是屬於老闆的,不如主動拿出來,讓老闆檢驗。一個好的工作成果,在他手上肯定能比在你手上發揮出更大作用。

3、急於去邀功套現

有的員工一有業績就急著去提需求,要求老闆加薪、提職,要得急了,給人一種貪得無厭的感覺,反而是招來反感。

小結:完成了工作,做出了業績,還有關鍵的一步,就是冷靜處理好自己的業績,把成績歸功於大家,歸功於領導,以退為進,是一個常規的明智的選擇。

三、離職時老闆未作挽留背後的原因

如果是一名優秀員工,只要是這個人的投入產生比對老闆來說是有利可圖的,老闆就會進行挽留,哪個老闆會跟效益過不去?

但這兩名同事離職時,老闆連話都不談,只能說明以下兩點:

1、作為一個負資產,決定拋棄

老闆這麼做,首先表達對這兩名同事的不認可。

對於只有苦勞的員工,老闆當然不願意把資源耗散在不能形成成果的地方,這兩名同志可能就是打著“我是實打實幹活”的招牌,卻在浪費公司的資源,拖著大家的後腿,而且還會影響著周圍的人,在公司內部形成只顧自己低頭幹活,不顧實際工作成效的氛圍。

對於一些有功勞的員工,如果自己做的不得體,也會遭受到老闆的這種待遇。他們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自己獲利,而不顧公司的死活,這當然會讓老闆不悅,不準備挽留。

2、作為一個信號,做給其他員工看

老闆這麼做,還帶有一點殺雞儆猴的意思,做給其他員工看。

他在表達這麼一層含義:對這樣的員工,我是不歡迎的,如果誰跟他們一樣,即使離職,我也不會挽留,大家好自為之。

由於老闆平時無法批評高舉“苦勞旗幟”的員工,就會通過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處理員工離職正好是一個絕佳機會,這時會有很多員工關注老闆的態度,並會在私底下進行探討,可以會達到一定的管理效果。但這也有一層風險,就是員工看不懂老闆的真實意圖,反而對公司和老闆產生誤解。

小結:老闆沒有談話,沒有挽留,此舉意味深長,不僅是他處理兩名員工的方式,更是向全體其他留任的員工傳遞一個信息,表達一種態度。

四、如何正確對待功勞與苦勞

職場上,正確對待功勞與苦勞,有以下幾個原則:

1、不以苦勞論英雄

職場上就要堅持結果導向、業績導向,不看你付出了多少,而看你做出了什麼。

秋天的時候,如果你沒有收穫,之前的任何努力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苦勞只是一個評價員工的參考因素,但不是重要因素,更不是決定因素。

2、取“功”亦有道

很多人做事容易走極端,既然以業績論成敗,就凡事把“功”放到第一位,目的性太強、得失心太重,沒有好處的事情不做,沒有業績的活不幹,沒有收益的投資堅決不碰,平時不努力,關鍵時刻搞突擊。推過攬功,不管吃相,但這樣人往往是曇花一現。

3、不要漠視苦幹

也不要走另一個極端:既然不要苦勞,那也就不要苦幹。這也是兩個概念,世界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很多重活難活苦活,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事。苦幹與苦勞的區別在於:是否有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是否能準確定位。

4、有功不能傲

當工作出成績時,不要居功自傲,得意忘形,拿自己的功勞去邀功求賞,這隻會招來嫉恨。功成不居,放低姿態,推功攬過,反而能獲得更多。

小結:如何對待“苦”、“功”和“勞”,體現的是你胸懷、格局和人生智慧,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而不要患得患失,進退失據。

總結:

面對工作,不要去做“無用功”,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才幹,而要學會巧幹,要讓自己的投入與產出成正比,真正把“苦勞”變成“功勞”。

面對功勞,不搶、不傲、不急,不讓自己實打實的業績打折扣,更不要把正分變成負分,而要虛懷若谷,把握好分寸,真正把“功勞”變成“功業”。


職抒己見


我記得,我以前在一個公司工作,那個老闆,就經常對員工說這樣一句話,他說“這個世界上,最多的就是人,你們不想幹,我可以隨時換人”,他把員工單純的看成機器了,這樣的老闆,嚴重缺乏情商和智慧,不會有太大的出息,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小商人而已!


澤仁德喜


01

職場上,沒有誰是不能被取代的。

上到CEO,下到職場小白,都可能會被淘汰,只是找到接手人的時間長短不同。

認真工作的同事離職,老闆沒挽留,這很正常,不然你希望老闆做什麼。

  • 給你升職加薪?

同級別的員工聽聞提離職可以升職加薪,每個人都來這一招,老闆怎麼做?難不成給每個人都升職加薪?

這麼被動的局面,老闆是不會讓其發生的。

如果這兩位實力出眾,升職加薪還有理由,至少可以樹立一個“好好幹、老闆不會虧待你們”的公司形象。

反之,就是對團隊其他成員的不公平。大家能力差不多,憑什麼給他們兩個升職加薪。團隊不穩定因素在這一刻埋下了種子。


  • 說幾句好話?

想離職的員工,是為了聽老闆說幾句好話來挽留他嗎?

顯然不是。

關鍵是,說了幾句好話後,他們會不離職嗎?

顯然不會。

對一位老闆來說,明知道事情沒有好結果,他還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

老闆做不到給想離職員工升職加薪,讓他儘快離職,早日找到更喜歡的工作,可能是對他最好的祝福了。



02

事實上,職場最不需要的就是玻璃心。

認為自己做的不錯,離職卻沒換來一句領導挽留的話,然後對領導產生了一些不好的聯想。

真的沒必要。

要清楚,職場是一個很功利、很現實的社會。

你想要賺到錢,就必須得讓老闆賺到錢;你想要進大公司,就必須磨礪自身能力,讓老闆看到你的未來價值;你想要做大項目,就得先向領導展示你具備這個能力。

機會,是你靠自己的實力贏來的。

身處職場,最可靠的便是,不斷精進自身能力,讓自己在跳槽時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值錢,才可能賺很多錢。


祝好!


週末理想


標準答案,在老闆心目中離職的人可替代性很強。

具體來說可能有這幾種情況。

1、離職的人做的重複性工作。

像這種情況,資歷久的員工和老闆互相都是不滿意的。員工覺得自己幹這麼多年,忠心耿跟,工資才漲一點點(一般同崗位,新老員工工資差也就20%,很難超過1000元),覺得老闆摳,對不起自己。而老闆也會想,同樣的事找個剛別業的大學生來幹,工資還低不少。這種員工辭職,老闆不但不留,反而還高興。

2、老闆拒絕威脅。

在現實中,資歷久的員工都有主動向上級或老闆要求加工資的經歷。我自己就有過幾次。關鍵是要準確判斷自己在公司的價值、可替代性,然後開出合適的價碼。如果以威脅離職的方式來談,一部分老闆會直接讓你走人,一部分加薪會穩住你,然後迅速找到替代者後把人擠走。

3、老闆在“城門裡木”。

我曾經遇到一個地板、傢俱經銷商,他就說過,曾經他唯一的一個設計師要求加工資,不加工資就離職。他考慮再三,最後讓設計師走人。接下來的兩個月,只能老闆自己頂上幹設計,設計失誤造成了上萬元損失,比離職設計師工資還高。對於這件事他不但不遮掩,還廣而告之,讓員工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兩年後,外地新店開業,有員工想店長提要求,威脅離職,店長把這個事講完後,員工自己就老實了。這一條的本質是創業初期老闆必須逼著自己什麼都會。新東方老闆就說過,早期的課他都能講。

4、老闆正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

現在都知道人工最貴,。很多企業都在通過非核心業務外包,機器人等手段減少用工量,也許有人離職正合老闆心意。

5、實打實幹貨,不一定附和老闆心意,甚至讓老闆不滿意。

簡單來說就是,也許離職同事是個只會埋頭幹事,不會抬頭看天的人,這種人往往還比較軸,經常無謂的堅持己見,得罪人。保不齊什麼時候就讓老闆不爽了。


吃海苔的羊


我覺得這是好事,不用解釋,不用寒暄,直接了當!首先我辭職是因為覺得這是不適合我的工作,既然我決定要走,你的挽留是我的障礙!難道你們辭職就是為了聽老闆的挽留?難道因為幾句寒暄,關心,就改變辭職初衷了嗎?如果是這樣即使你留下來了,老闆也很快會找個人替代,然後開除你!



凱希


我們老闆曾經說過一句:我不會挽留提出離職的人,無論是誰。慢慢才能理解他的心態(我們的平臺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所以無所謂誰走誰留)。

不挽留,很正常。幹活,與在老闆心中的價值是兩回事。若是這兩個人能給公司帶來大部分的業務,或者給公司創造大部分的利潤,老闆一定會象徵性的挽留。若是隻是幹活(就是每年都老實幹活,永遠保證自己不出錯,自己很辛苦),在老闆心中,誰都可以。幹嘛挽留?


15斤16斤


這是中國人特色,總是把情義代入到所有人際關係中。支持老闆的在商言商,從規則角度說無可指摘。不支持老闆的認為共事也是緣分,怎麼著也要敘敘。其實不同老闆大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處理,無關對錯。至於對公司經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包括對其他員工的影響,業務的影響等等,老闆作為領導者自然也有自己的理解,趨利避害罷了。


齊魯挑山工


不是老闆不識貨就是他沒有讓老闆認識到他 其實除非特殊職位需要頭光嘴甜的 多數崗位還是需要實幹人員的 我只想說實幹的人什麼時候都不要氣餒 這個社會永遠不會淘汰踏實肯幹有責任心的人



水木川心


說兩個工作認真不藏奸耍滑的同事要離職,老闆連客氣都沒客氣直接批准你怎麼看?

一個人心都走了還留人幹嘛?不想幹了不擋你財路,放手也是最好的約談,到別的單位去施展空間也是老闆最理解人的一面。

員工有離職的說明公司也有不如意的地方,選擇權在自己來去自由,想走再留也沒用,和鬧離婚一樣,心散了對方再堅持不離也是離心離德,不如放手。

總而言之都是錢鬧的。


強歌1122


1 我國有大量的勞動力,公司根本就不怕招不到人,2 我國關於專業方面的學校多的和牛毛一樣,老闆根本不怕沒有專業人才,3 如果不讓你走,你不就牛逼了,怕你胡說八道影響其他,本來不想走的人,也可能受你影響而選擇辭職! 除非很缺人,可能會用合同強留你幾天!不然,盼不得你馬上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