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成年人之間,不過是各取所需,互相取暖

一直沒看《安家》,刷微博看到“徐文昌深情告白房似錦”的視頻,被一首《想把我唱給你聽》打動了。

視頻底下有人評論“他倆真沒有CP感”,但短短六分鐘的視頻,我卻看的有些觸動。

為了找到觸動的原因,我去看了《安家》。

看了之後我才明白,成年人的愛情,不需要CP感。而且他們的愛情從來不是說出來的。

徐姑姑和房似錦愛情似乎道破了成熟之愛的真相:愛情不過是各取所需一般的互相取暖。

他們兩個一路走來,帶給觀眾更多的感覺是細膩的細水長流一般,不經意就流進了觀眾的內心。

《安家》:“錦姑咒”般的愛情,不需要CP感。

想要“家庭”的徐文昌

徐文昌父親出軌,母親跳樓,童年缺愛的他很想要組建一個家庭。

離婚後一次朋友飯局上,徐文昌朋友無意提及他為什麼跟張乘乘結婚。朋友說要不是張乘乘的勾引,徐文昌也不會跟她在一起;而結婚後,他非常在意這個家,為了給張乘乘安全感,兩個人“假離婚”,他把房子過戶給了張乘乘;張乘乘偷情被他撞破,他的反應是出去住房子拱手相讓。

徐文昌對家的渴望不僅體現在對待張乘乘上,他工作中也淋漓盡致的貫徹了這一原則。

他給所在的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營造了一種“有情有義的”、“家庭般的”企業文化。把單子分給員工做,對條件不好的小樓給予關懷,不對員工發脾氣...他做的這一切讓靜宜門店的幾位員工有了深厚的情誼與空前的團結。內部大家對房似錦不滿,可是房似錦在外受了欺負,一群人還是會直接衝出來扛在最前面。這樣的一個工作環境,不過也是一個“家庭”的縮影。

他和張乘乘,即便沒有“前妻出軌”這一出,也是走不遠的。因為張乘乘美麗但不成熟。她和徐文昌養了一隻狗,兩人鬧掰後狗卻一直在徐文昌這裡。張乘乘心裡,很少有徐文昌期待的那種家的概念:陪伴與扶持;張乘乘會撒嬌會喊哥哥,但徐文昌卻是一個稍有文藝又睿智的人。他們的相處更像是熱戀中的小情侶,張乘乘家的概念並不強烈,所以面對“年下小奶狗”的愛情攻勢,她還是吃了禁果“激情犯錯”。

徐文昌要的家,不過是像靜宜門店那樣的,團結,友愛,有小感動又充滿了煙火氣。

《安家》:“錦姑咒”般的愛情,不需要CP感。

他之前和張乘乘的房子裡,是沒有這種感覺的。而後來他與房似錦陰差陽錯住進的房子,更像是在生活。

他與房似錦以同事和朋友的身份相處著,日子卻過得像家一樣。兩人一起上下班,徐文昌摔傷有房似錦事無鉅細的照顧;徐文昌廚藝精湛,兩人下班後聊著“老洋房”,房似錦在旁邊洗菜打下手;張乘乘留下的狗阿爾法,房似錦也幫著照顧著。

可以說徐文昌的動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房似錦不經意之間帶給他的家的感覺。

他們確定關係的那天晚上,徐文昌騙房似錦說張乘乘的兒子是自己的,並且張乘乘不想要。房似錦給出的回答則是:

你要是養不起孩子我們兩個人一起養。你負責買菜做飯,我負責帶孩子帶狗。

徐文昌當時的表情非常動容,房似錦的幾句話,正是他追求了很多年的“家”的樣子。三人一狗的家庭模型,就像《我在雨中等你》這本書裡的丹尼一家:丹尼,妻子伊芙,女兒卓伊以及一條狗恩佐。

書中這樣一句話:在我們家的核心有一樣東西將我們緊緊繫在一起,不管事情如何變化,我們都會永遠在一起。

徐文昌追求的也是這種“核心的東西”。不是一個“家”的符號:房子;也不是一句“哥哥,我愛你。”;而是一頓飯,一種淡淡的、不能溢於言表卻外化於行動的愛和關心。

這種感覺,房似錦讓他體會到了。他愛上了房似錦,他也因無愛的童年與失敗的婚姻退縮過,但徐文昌一旦凝聚成的愛意,全部都不能控制地表現到了對房似錦的寵溺中。

他們彷彿天生一對,因為徐文昌對房似錦的每一次心意,都恰恰戳到了房似錦的需求上。

《安家》:“錦姑咒”般的愛情,不需要CP感。

>

想要“認同”的房似錦

房似錦想要的東西並不明顯。愛情,職場女強人房似錦並不迫切,參加相親會為了找客戶,跑馬拉松也是找客戶;事業,她權衡利弊不停向上爬,但又很輕易被靜宜門店感動想要留在基層。

房似錦原生家庭的痛比之徐文昌,也不差多少。她有吸血鬼弟弟以及胡攪蠻纏的媽媽,母親不讓她上學撕掉江海大學通知書,可她還是偷跑出來旁聽四年大學課程,她憑藉出色的能力在大城市站穩腳跟。

這一路走來,房似錦要的,不過是“認同”。

一開始,她遇到了“本著愛的房中介”徐文昌,徐文昌在她最難的時候給了她第一次“接納”;

調到靜宜門店是為學習“老洋房售賣”頂掉徐文昌,徐文昌卻認真教她,給她老洋房資源讓她放手去做;

她從翟雲霄那裡學來一身利益至上的做派,在靜宜門店被大家討厭,是徐文昌暗中調停,引導,讓她融入了靜宜門店的氛圍;

她一直在否決著徐文昌的管理辦法,徐文昌沒有生氣,反而一直在接納。正是徐文昌的接納,才能讓兩個人的工作理念相互中和,靜宜門店仍然保持了它的人情味,也多了些賣房的“硬實力”。

這是徐文昌與翟雲霄最不一樣的地方,徐文昌給了房似錦認同和自我,而翟雲霄給的只是服從與利用。

房似錦急於賣老洋房,徐文昌把資源給她,又讓她在實踐中明白“賣老洋房欲速則不達”;

翟雲霄對房似錦有知遇之恩,面試知道她文憑造假不戳穿,但是他感到房似錦背叛,不在服從之後,在靜宜門店當眾說出假文憑的事;徐文昌知道這件事,給了情緒崩潰的房似錦認同:“你的能力大於你的文憑“;

翟雲霄對房似錦有些曖昧,買了一個真包,卻又買來一模一樣的假包送給房似錦。真包或許送給了”麗麗“,但假包送給了”不識貨的灰姑娘“房似錦。認同她的能力,卻從未正視她這個人;

而徐文昌則買了一雙價格比不上包的鞋。但那雙鞋是真的,六千二,親手穿在了灰姑娘的腳上。

《安家》:“錦姑咒”般的愛情,不需要CP感。

正是徐文昌的認同與接納,讓房似錦也慢慢接受了”徐文昌式“賣房理念。她開始從”中介只是賣房“向”賣出去的房子,不只是房,還是家“的理念轉變。

徐姑姑和房似錦愛情似乎道破了成熟之愛的真相:愛情不過是各取所需一般的互相取暖。

各取所需聽起來有些功利,一個人可以因為另一個人的外貌、性格而喜歡他,但一個人最終是因為另一個人對自己好而愛上他。

他們兩個一路走來,帶給觀眾更多的感覺是細膩的細水長流一般,不經意就流進了觀眾的內心。人這種有自己獨立意識的生物,從來不會有什麼無緣無故的愛,各取所需反倒更接近人類的相處模式,這樣的感情更真實,也更牢固。

結語

徐文昌對房似錦的告白,不是”我愛你“,不是”做我的女朋友“;而是一句:

我們不是合作伙伴了,我們是一家人,以後我們就在一起生活。

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渴望”家庭“的徐文昌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家“。而冷麵心善的房似錦也像換了一個人:知冷暖,懂真情。

有一個場景是徐文昌為房似錦慶祝生日。徐文昌問她許了什麼願,是不是要老天爺賜一個白馬王子。

房似錦說這不實際,不能讓老天爺為難,誰會看上有這麼一個原生家庭的人?

徐文昌看著她:是啊,像我們這樣的人,就別為難老天爺了。

我一直覺得,徐文昌與房似錦的愛是相互救贖。他們都有對方想要的東西,然後他們張開自己擁抱彼此,共同治癒。

像他們這樣的人,他們都是身負苦痛,在生活中艱難前行的人,這樣的人一旦相遇,便會彼此吸引。成年人之間,不過是相互需要,又相互取暖。他們不會說“一杯芋泥啵啵奶茶,不要芋泥,不要奶茶,只要啵啵”。他們卻會在最不經意間跟你說一句:

“你買菜做飯,我幫你養兒子養狗。”

“我們一起生活。”

如果有人願意陪你一起面對你原生家庭的無底洞,你要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