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半場穩字優先 微調的政策更強調精準靶向

【路透社8月1日】 - 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週二召開會議稱,當前中國經濟穩中有變,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並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會議提出,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分析人士認為:

整體來看,會議進一步確認了財政政策的邊際寬鬆以及基建加碼的方向,提出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會議仍然強調去槓桿,但措辭更為溫和,提出要把握好力度和節奏。這意味著政策協調性將得到強化,去槓桿將更為穩妥有度。但會議進一步強調把好貨幣供給閘門,地產調控仍然嚴厲,意味著政策邊際寬鬆並非“大放水”。

財政邊際寬鬆得到確認,也進一步確認了基建加碼作為積極財政的重要方向,提出“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並強調鄉村振興這一方向。民生、創新相關基建以及鄉村基建有望加碼。

但政策邊際寬鬆並非大放水。 會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提出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進一步強調地產調控,“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也意味著政策邊際寬鬆並非大水漫灌。

去槓桿將更注重力度和節奏,這也是對上半年去槓桿力度過大、節奏過快的一種反思。預計去槓桿節奏將更為穩妥有度,更加協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