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和美國人怎麼看待意大利死亡率破7?

解偉成


隨著意大利國內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突破7%,整個歐洲終於意識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根本就不像美國人所說的那樣,與普通的流感差不多。反而會隨著各國醫療資源的超載,而表現出更大的殺傷力。

因為根據意大利國內的疫情情況顯示,截至3月15號為止,意大利國內新冠肺炎患者數量已經突破了21157例,而希望數量也相對應的增加大歐了1441例,而相較於確診人數以及死亡人數,相關的治癒率卻並沒有呈現出相對應的快速增長。

從意大利疫情發展趨勢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要比人們想象得要難纏得多,要知道目前意大利國內之所以能夠具有比較高的治癒率,是因為其國內的醫療體系仍然在起作用的緣故,而一旦患者超過承載的極限,那麼意大利就危險了。

因為屆時會有大量的患者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快速死亡,這將會在推升意大利國內的新冠肺炎死亡率的同時,引發更嚴重的社會恐慌,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將很有可能會導致

整個社會的崩潰。

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至歐洲40多個國家,導致確診病例持續增加之後,歐洲各國終於意識到了防疫問題的嚴重性,德國、法國、西班牙紛紛升級防控措施,包括停止大型活動、限制集會、學校停課、暫停航班、禁止人員流動等措施。這其中也包括了丹麥這個“雙標”國家。

而美國由於早期應對新冠肺炎不力,導致疫情在國內也呈現出了大規模爆發的趨勢,使得疫情同樣在美國出現了大規模的爆發,此時的美國政府已經無法再淡化國內的疫情形勢,最終也只能在3月13號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再次調集500億美元,用於提高新冠病毒檢測能力。

美國政府作出的這項決定,表明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僅僅通過遮掩已經無法在忽悠國內的民眾,因此只能老老實實地選擇防疫。

當然了,在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奇葩的人和國家也是有的,那就是瑞典和英國,在洶洶的新冠肺炎病毒面前,這兩個國家已經決定放棄“治療”,將國家和民眾的未來全部交給“上帝”,希冀以付出一部分民眾病死作為代價,在全民感染病毒的運動中獲得“群體性免疫力”,然後再借機渡過難關。

從某種程度上看,此次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世界各國的“眾生相”,在危機面前,積極作為的國家努力展開防疫行動;被動作為的國家則是在無法逃避的時候,最終選擇放手一搏;而像英國和瑞典最終“放棄治療”的國家,最終還是選擇了躺在地上任由病毒蹂躪自己的國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