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田永久退出,一畝補10萬你會退出嗎?為什麼?

阿林農村記


重慶地區,原來搞過土地掛牌交易,掛牌徵收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其附屬的院壩,山林竹木種植地,是十二萬五一畝。這些不適宜種植的土地,在當時的貨幣價值看,是比較高的。

現在,貨幣已經增值,又是用於種植的良田熟土,十萬元一畝的價格偏低!

從重慶當年試行辦法看,五十歲以上的人,是樂意接受的事情,因為將出售的宅基地使用權,林權,竹子地的使用權的錢,除了購買社保,還略有結餘。

如果按照每畝十萬元永久退出承包地使用權,能夠購買社保,並且還有結餘,五十歲以上的人,是樂於接受的。五十歲以下的人,如果在社會就業方面,知識,技能欠缺的人,還是不退出的好,畢竟種地的壓力不是特別大,並且能夠解決自己的衣食住行。

如果自己的能力適應城鎮就業,適應城鎮生活,永久退出,獲得一筆創業資金,是很划算的!


1143160127


給你一個大蝦,給你一隻雞,給你一個蛋,給你一根線。會扯不?😂😂😂,不講究,老拿我們農民開涮。什麼一個月開多少錢怎麼樣,給多少錢放棄農村生活怎麼樣,拿房子和地換工資等等。沒有價值的問題。

有一個故事講的好,看鹹魚下飯,畫餅充飢。但那確實在人的思想意識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這個起不到好的作用,只是徒勞給農民兄弟一個坐等天上掉餡餅的思想。無異於飲鴆止渴。

三農領域的兄弟,大佬啊,收穫粉絲不是這麼做的。拿出乾貨來,不要打興奮劑,麻醉針。什麼是乾貨。農業技術,農業知識,農業政策,好的思想。高喊農民是神聖而偉大的,農民就豐衣足食了?高舉農業養活了萬千中國人,農民就高枕無憂了?我們應該思考下,我們的農業到底差在哪裡,農民為什麼舉步維艱。這一切的結果是怎麼來的。只要找出原因,就會解決問題,而首先我們要有面對問題的態度。

別說一畝地給十萬,就是給一萬,都不現實,先不要說農民願不願意。當然這也分地區。總之,作為一個種了十幾年地的農民來說,多來點乾貨。別扯那麼多沒用的。


農業空間


退!為什麼不退!

一畝地按照我們豫北地區的種植收益來講,自己的耕地,一年也就賺個八九百塊,如果想賺到10萬元,就得種125年,關鍵是,上面的收入還沒算投入的人力成本,每年的頂著日頭翻地、澆地施肥,到農忙時節,又的搶收搶種,賣糧時還要看運氣,運氣好了能賣個好價,運氣不好賣不上價不說,弄不好還得受氣。

所以,如果國家10萬元回收,我是覺得支持的,我老家現在還有三畝多地,零頭就不要了,給30萬,能在縣城付個首付,然後外出一年四季打工,照樣養家。

有人說,你現在賣出去,等你老了咋辦,幹不動了咋辦?

首先,現在誰家也不是靠種地生活的,如果靠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全家早就喝西北風了,外出打工更能養家。

至於老了,現在國家開始推行養老保險,說句狠話,賣地的10萬元都投入到養老中,等自己不能幹的時候,每月領的養老金絕對比種地的農民收入高!

現在我們老家很多多苦於沒人高價回收,現在基本都是承包給別人了,一年一畝地才四五百塊,也就外出打工三四天的收入,還有人天天說土地金貴——如果,真碰上戰亂或特殊時代,我相信受苦最大的還是農民,古人都告訴我們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最後,如果那裡有這種好事,一定記得通知下,現代社會,只要不懶,幹啥都能活,如果自己不努力,那就真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了。


每日糧油


關於農田的永久性退出,這幾年國家只是在全國幾個地方進行實驗,還沒有進行大範圍的實行。也就是說農田的永久性退出目前來說還沒有政策的依據,也是政策不允許的。

單就農田永久性退出,一畝地補十萬的話我絕對是願意的。

這些年糧食的種植收益越來越低,農民家庭的收入都是依靠打工。土地確權後雖然加快了流轉,但是從實際效果看流轉並不理想,流轉價格並沒有明顯的上漲,基本仍然保持在每畝每年500—1000元,有些地方甚至更低。許多的農田都出現了擱荒植樹的現象。

另外我們也可以算一下帳,每畝10萬元的話,(忽略通貨膨脹)我們可以把十萬元以定期存款在銀行,每年的利息至少應該有三千元。如果按每家十畝地計算,就是三萬元收入。而且這三萬元是沒有一點風險的純收入。

如果再用心的話,我們還可以進行風險較低的其它理財投資,100萬元的收益會更多。

當然,這只是針對全國大部分情況。別說十萬,有些地方五萬元可能都有人願意。

不過,也要看地段,如果自家的農田是城市近郊的話,那肯定就不止這個價格了。


基層微課堂


如果農田永久退出,一畝補10萬你會

退出嗎?為什麼?

問:如果農田永久退出,一畝補10萬,會退出嗎?有這麼好的事?做夢吧!不要說一畝補10萬了,就是補9萬,我也非常願意退出的,目前自己比較關心的是,一畝地,誰來給這10萬?

別的地方自己不清楚,對我們村的村民來說,相信絕大部分村民都願意退出的。這不,去年修津石高速路過我們村北,佔用我們村裡的一些土地,國家修高速公路,也算是永久性佔用了吧,給我們村一畝土地才補償了八萬九千一百元,不過,我們村是佔用誰家的土地,誰家得補償,可是有些村民家的土地沒有被佔用,他們還十分不願意,這也沒辦法,修高速只是一條路線、路過,佔用的土地是有限的……

說說自己願意退出的理由吧!

1、我們老百姓都明白,最近一些年來,糧食價格低,種植糧食成本高,比如種子、化肥、機械費用暴漲,種植土地收益低,如果遇上乾旱、水澇、冰雹等一些自然災害的話,有時不但沒有收入,甚至連本錢也要賠上。

2、就算是風調雨順的年頭,人們辛苦忙一年,可糧食不值錢,在我們當地,人們一般都是種小麥和玉米為主,到年底一畝地能賺上500元一800元就不錯了。如果按一畝地補10萬元,這10萬元是多少年的收入,大家不妨算一算,大概是一百多年的收入了。現在我家還有十畝多土地,如果全部退出,一下可以拿到一百多萬,這一百多元就算存銀行定期一年,利息還有二萬左右,多好的事啊!

3、田地退出能夠得到10萬元的補償,對我個人來說是件好事,如今已是五十多歲快六十歲的人了,再過幾年就真種不動地了,兒女已經在外面有了工作,他們是不會回家來種自家的土地的,如果真能夠退出的話,我會立馬、毫不猶豫地會退出。





家人平安147354958


我願意暫時退出自己家的耕地,然後用補償的錢去創業,等我有錢了再多買幾十畝。古人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我會用補償的錢再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到更多的錢,到時候我可以買三十畝、五十畝、一百畝土地,然後開開心心的做我的地主,再買幾個丫鬟伺候著。

農民靠種自家的土地本來就不賺什麼錢,如果自己家有五畝地,也就是補償五十萬,種五畝地一年差不多能有6000塊,五十年也不會賺到50萬。所以我會選擇暫時退出自己家的耕地,努力創業。

現在國家政策也是比較好的,自己也有點知識,如果只種自家的幾畝地肯定是浪費自己的青春。像我這種貌如馬雲,智如諸葛,勇如呂布,野心勃勃的人,怎麼會選擇只種自家土地呢。我不會選擇在努力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我要成為農民致富的引路人。我要帶農民致富,我要成為農民中的“比爾蓋茨”。

我是小悟空,一年半之後,我會破石而出。我將成為一個轟動世界的農民,很快就要實現了。





老蔡說水產


兩句話。吃子孫米飯的人,會退出。有後顧之憂的,為了子孫的,不會退出。歸總一句,按現情勢,土地已歸農民。


人在征途


如果農田永久退出,一畝補十萬你會退出嗎?為什麼?

題主這個問題是紙上談兵。全國農村人均土地大不相同,地少的地方每人幾分地,地多的地方則每人幾畝,其至還有十幾畝之多。況且有地人員有年齡、濟經情況之分。在每畝補十萬元的情況下,永久性退出,有人苦惱有人甜。每個人都會算細賬,每人幾分地的情況下,不用說十萬,三十萬也不願退出,每畝十萬假如我只有三分地,不就補的三萬嗎?三萬,在一個人一生的費用中是什麼概念?三萬元,最仔細也就是二年的生活費用,而自已種田則每年夠生活所用。土地是農民的衣食父母,失去那三分地就斷個生活來源。年青人出去打工也不是長久之計,而老年人更是要命。每人幾分畝咱且按下不表,再說說每人幾畝甚至十幾畝的地方。人人心裡有杆稱,就是最湖塗的人也能算清


這筆賬。不用說十幾畝地的人,就是每人五畝地(在北方每人五畝地的地方比比皆是)試想家有五口人共二十五的地,每畝十萬就是二百五十萬,”二百五十萬”可不是小數目。有這二百五十萬作資本作買賣每年可獲利多少?就算存銀行大額利潤也不少。尤其是老年人,老兩口十畝地,補一百多萬養老送終,衣食無優。何樂而不為?


天高雲淡839


10萬每畝,土地作為商品,得看價值。

有些田地(平原),易於開發,有些田地(山丘梯田),不易於開發。有的田地是城鎮近郊處,可能按規劃有別的商業用途。所以田地價不能一刀切。

另外,最好讓農民把地集中起來,搞土地召標出租。租金可返還農民,或集中到鄉委會,建設農產品加工,包裝,物流付業。也可以用入股的方式和農場企業合作搞付業,年底分紅。

最糟糕的是,把土地賣給國家,大家分筆錢,用了幾年,坐吃山空,繼續窮下去。

國家很大,每個地方土地情況不一樣,只需要出臺農業改革大方針,每個省出原則性措施,每個縣在不違反以上決策下,因地制宜,根據財政情況來具體執行。

可以在某個縣先試運行,例如,土地整合起來,搞上幾個大規模的農場,農民兄弟看到好處,確實利於農業發展,效率高,農產品性價比高,相關農產品付業也發展良好,去城裡工作的多餘勞力也得到好的安置。自然農民的主動性就上來了,會主動配合政府的農業改革。

每個省市財力有限,集中資源,一個縣,一個縣去搞,讓少數人先富起來。

有20年時間去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像深圳一樣,慢慢帶動起來。

以下是我的另一篇文章,說的是農業改革的重要性。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民%接近50%,也就是6億多農民。

美國10%的農民(4000萬)種殖的糧食不但夠美國人吃,還能大量出囗中國(6億農民)。說明中國農業非常落後,生產效率很低。

美國農民開飛機灑農藥,各種高端農業機械和高科技的使用,農業生產效率是中國農民20多倍以上。所以,美國農民的收入也是中國農民的20到30倍以上。

如果中國農民數量從6億降到5000萬人口,農業產量不變,那中國就完成`偉大民族復興`了。

現在,國家每年高價收購糧食,補貼農民,是用別的行業掙的錢來扶貧農民。

經濟發達國家的特徵,農民佔比15%以下。

國家應該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到城市工作,創業和買房,幫助農民工子女就讀城市的中小學,解決後代教育問題,讓農民把根紮在城市。

早些年,很多一,二線城市用福利等政策吸引大學畢業生。現在,也需鼓勵城市爭搶農民工了。

好處是雙贏:

1.老年化加劇,城市需要勞力。

2.農民以前被限制在土地上,主要擔心城市不能接納很多農民的就業,住房和教育。而現在,各大城市房產開發了很多,新小區配套了學校,醫院。而且城市工廠,服務行業也需要勞動力。

3.國家應繼續調控房價,以合理價格把房子賣給進城的農民,甚至一次性補償房差價(政府拍賣土地款項中支出一部分),鼓勵農民進城。

4.中國的耕地只需要5000萬左右農民,而現在有6億農民,必須減少農業人口,增加工業,服務業等人口比重。

5.給農民做好就業輔導和培訓,鼓勵在城市再就業。

6.土地被集中起來,搞大型農場現代化種殖,鼓勵學農的高校畢業生去農場工作,培訓農民,運用高科技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並致富。不再需要國家補帖。

看到有人評論說,糧價上漲,其實完全不用當心,巴西,美國和阿根廷等糧食非常多,價格比中國便宜很多,價格根本不會漲。另外祖國耕地面積不變,只是農業效率大幅提高了,糧食產量不變,而化肥農藥成本由於集中採購會更便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政府給太好的福利讓農民呆土地上,只會讓農民變懶,不願出來致富(例如:提高大米收購價到10元/斤,就一個愚蠢的方法)。

例如非洲,很多非洲國民呆在家裡,等紅十字協會或聯合國救助,習慣了被救助,反而更貧窮。中國人去非洲,是教非洲人怎麼種糧食,怎麼在工廠幹活,幫非洲人自救,而不是跑到非洲,給每個非洲人發100元人民幣。拿了100元,看著是好事,非洲人花完了,然後再等別人的救助,永遠窮困。所以教非洲人或中國農民自救,不如政府給政策鼓勵農民工走向城市就業,這才是真正的幫助。

1978年,中國農民10億,2019年,6億農民。40年改革開放,中國從貧窮落後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現在工業產品性價比高,自然暢銷全球。但農產品,性價比很低,確實需要農業現代化改革。

再過20年,中國過渡到服務,消費,金融,高科技強國,農民人口減少到1億以下。

中國城鎮化需要20年或以上,就是城市在有就業機會情況下慢慢吸收農民入住,可能有3億會轉入城市生活(20年內會老死1到2億。),農業人囗到1個億,耕地面積不變,糧食產量不變,農民就富裕了,國家人均收入達到先進國家水平。

由於有20年來實現農村現代化,在發展大型農場建設中,可以先找幾個縣試運行,就像以前的深圳,先實驗一下。

1.由考察過巴西,美國農業的專家,技術員,農業機械操作員成立技術指導小組;

2.由糧食企業牽頭承包土地(例如中糧油集團),

3,由信用社,銀行提供貸款資金。

4.有項目啟動書。財務預算報告。

5.企業式管理的農業生產模式。

6.承租土地的錢最好集中起來發展農產品副業,包裝,電商,物流,學校,醫院等。可以入股方式分紅。

最糟糕的是,國家給每個農民發一大筆錢,首先,6億農民,每人發10萬,60萬億,哪有錢發?非要發,開印鈔機一印,馬上貶值了,錢成了廢紙。

搞好一個縣,就可全國推廣了。


用戶63439738946


首先要明確什麼樣地方。

比如一二線城市農村和山區農村那就不一樣。先來講講一二線城市農村田地,一二線城市的農村年底他的租金都超過1500塊錢以上,還有,說不定哪一天會徵收高開發,他的價值遠遠超過10萬,所以一畝地10萬在這樣城市郊區是沒人願意的。


如果是山區農村那就不一樣。

在山區好多田地的都是慌的,在農村一戶人家多則上10畝,少則也有三四畝,在山區路途遙遠,交通不方便,所以在山區裡面的農田除了當地農民自己種,基本上就沒人來租。現在農村,基本上年輕人都出去外外出打工,留在農村都是一些老人,如果一畝地5年10萬,讓他永久退出農田。按照目前的農產品價格消費。一畝田就能賺個幾百塊錢,不要說補10萬,一畝田補8萬5萬,都有人會願意同意永久退出


我拿給大家算算賬。

就按一戶人家5畝田計算,如果去種糧食,一年不超過3000塊錢,但是5畝田可以補五十萬,用50萬,不管做什麼,一年都不可能只有3000塊錢就算把錢放到銀行一年的利息,也差不多接近一萬,而且這個錢是不勞而獲的,沒有任何勞動付出,所以在山區是很願意永久退出農田的。

現在有很多的農村出現空心村,就說我們村吧,早幾年的時候人還是很多,就在這兩年,村子變得越來越冷清了,除了一些年邁的老人,基本上就沒有別的人了,以前還有小孩留在農村讀書,現在小孩都沒有了。去年孫子那些人把年租出去,一畝田150塊錢,而今年把田租出去一畝田100塊錢,還要挑選好的田,在今年好多放水不方便的田塊都沒人租。現在就荒廢著。



現在國家規定18億畝田是國家的紅線。規定了18一畝田基本的用途,不得變更用途,比如造林,填滿,挖魚塘。如果變相的改做其他用途是違法的,所以10萬元一畝永久退出農田,就目前的是經濟狀況和市場行情來看,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