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選擇放棄積極抗擊新冠肺炎的國家(瑞典、英國),今後會不會首先獲得全民免疫?

李蕾


想法很好,現實很骨感。當大批人員被感染,醫療資源被擠兌,社會恐慌蔓延,老百姓一定不會坐以待斃,必能會迫使政府有所作為,到時仍舊要回到中國的做法 ,只可惜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堎堎


所謂的自然免疫是要付出絕大多數人生命的前提下,1000萬得死800萬,剩餘200萬有較小可能,1000萬死900萬,剩100萬幾率較大,1000萬死950萬,剩50萬幾率很大。也就是你得準備95%的人死掉,剩餘的5%肯定自我免疫成功。可能沒有哪個國家能承受,最大10%是登天的比例不要奢望。

人類古代為何死人這麼多,而且都不夠長壽,其中就是疾病的問題,疾病是最大問題,其中病毒是發病的核心,特別是遇到大瘟疫,比如歐洲古代就有因為病毒一次性死5000萬人以上的歷史,而且還是在醫療的情況下,不過那醫術幾乎是忽略的,和現在英國推出的自我免疫是一樣的。

現代醫學免疫系統進步的一點就是研發疫苗,快速取得需要犧牲很多人生命換回的免疫功能,英國等推出的言論等於否決了無數年來人類醫學研究的成果,很諷刺的是天花病毒疫苗是英國人研究出來的,英國老祖宗被現在的英國挖開了墳墓,而且還指著祖先屍體大談自我免疫。

放任病毒,人不積極應對,是對現代醫學赤裸裸的強姦行為,同時是對人基本生命的不尊重,在沒有生命保障的前提下,其它所謂自由,民主就是一張白紙。英國等國必將為其愚蠢付出慘烈的代價,拭目以待!



一條大笨魚


面對洶湧來襲的新冠疫情,一直處於長期和平時代的歐洲國家有些支撐不住了,像瑞典、法國、德國等國家只對重症患者進行救治,而對輕度患者就不採取任何措施,讓其自行回家隔離。而英國政府更是拋出了 “群體免疫”的説法,希望60%的民眾都感染上了新冠肺炎,以增強全民免疫力的奇談怪論。

目前歐洲各國都被疫情弄得焦頭爛額,自顧不暇,而英國在無法獲得外援的情況之下,也只能將有限的醫療資源投給最需要診治的人身上。英國放棄抗擊新冠疫情,採取“群體免疫”的做法,也是無奈之興舉。英國總人口有6600萬人,如果人人都進行新冠試劑檢測這個根本不現實,只能對新冠疫情重度患者進行治療。而廣大英國民眾,那隻能採取“群體免疫,產生抗體”,自求多福了。

不過,國內專家認為,英國政府怎麼可以放任讓全民感染新冠肺炎呢?新冠病毒會不斷地變異,英國又是老齡化社會,死亡率也很高,已經達到6.8%,那英國就要付出6600Х6.8%Х60%(英國疾病控制給出的大致感染率)=269.28萬,若病毒一次變異結束後,再死亡270萬人?那用不了幾次變異,英國就徹底完蛋了。

而我們認為,即使英國、瑞典的政府再不瞭解新冠疫情,也可以從他們國家的流行病學專家那裡獲得!顯然,歐洲國家現在是出於以下幾種考慮:第一,像英國這樣的國家,由於跟我們國家意識形態的不同,不可能全面封城,但為了警告民眾,出門要戴口罩、儘量不要聚會、見面不要擁抱和握手,英國政府就把問題説得更加嚴重一些,這樣可以引起國民的高度重視,儘可能的讓民眾響應政府的號召。

第二,再過一二個月天氣就要熱起來,新冠疫情會自動消失,政府為此的壓力可以減輕。再説,專家們告訴歐洲國家的政府,病毒傳播毒性越到後面越來越弱,政府即使不管人也不會死光。新冠疫情最多死多一點,與流感一樣,反正也不會死光,就把新冠當作流感吧!歐洲國家人數並不多,人員流動也不大,即使有新冠疫情爆發,死亡人數也不會超過流感。

第三,美國方面都在研製特效藥——瑞德西韋,就是美國醫藥公司吉利德研發出來的,本來是對抗埃博拉病毒的,現在對於抗擊新冠病毒特別有效。此藥目前正在臨床檢測階段。一旦研製成功,英國有了對抗新冠疫情的特效藥,英國也不用被迫全體“群體免疫”了。如今,英國政府在目前情況下也只能集中有限資源治療重症患者,並且等待抗疫特效藥的出爐。

面對新冠疫情來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會棄民眾於不顧,但是歐洲各國都已經自顧不暇,在別人指望不上的情況下,只能是自我重點防護了,現在不管是英國也好,瑞典也罷,只是在做最壞的打算,他們更寄希望於天氣轉熱,病患者自愈,或者抗疫新藥的上市,以解燃眉之急。如果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一直持續下去,沒有其他利好,那英國首相所説的讓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疫情,也並非是危言聳聽。


不執著財經


有媒體稱英國有意全民感染,以獲得集體免疫力。但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理論上沒有問題,特別對於普通感冒類病毒,這種方法可行,而且也是人類幾千年與病毒鬥爭的一種平衡狀態。但此次疫情不同於普通病毒,如果不積極應對,將會帶來重大人員傷亡,這也是我們國家總結的經驗教訓。放棄積極抗疫手段,不是這些國家不願意去面對,而是手足無措,沒有辦法,特別是西方與我國國情的巨大差異,要採取我們這樣的14億人同步停工停學根本不可能。不見棺材不落淚,真正到了無法收拾的那一刻,後悔晚已。但願百姓平平安安。


域外回聲


英國、瑞典等國家想通過不抗擊新冠病毒,甚至讓全國60%的人感染來獲得群體免疫,真是異想天開,這是他們的政府愚昧無知的表現,是在拿老百姓的姓命開玩笑,作試驗,草菅人命,一旦這樣做,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新冠病毒與H9N1不同,傳染性和危害性也強多了。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全世界死了那麼多人,怎沒換來美國的群體免疫?今年感染和死亡人數還是如此之多?出此下策,是他們要作死的節奏,表面上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暗地裡不顧人民的死活,亦或是他們想通過此另類途徑來棄老人化?

現在,中國國內的疫情已基本控制,歐洲正成為新的風暴中心。最近,英國首相約翰遜說輕症患者留在家,把醫療資源留給醫生和住院病人,瑞典也表示不再統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放棄抗擊的積極措施,任其氾濫下去,恐怕局面並非按他們預期的發展。其一,即使按最低死亡率計算,也要死掉幾十萬人,其二,病毒還存在進一步變異的可能,到時能否免疫還是個大問號,其三,有些輕症患者在無預警情況下,驟然進展至危重狀態,加重了醫療系統的負擔,救治是極其困難的,到那時恐怕已經失控了,四 、武漢當時已感染了那麼多人,怎未獲得群體免疫呢?五、即使治好後,其後遺症還暫時不得知,像03年的SARS病毒治好後,有些人骨頭變得像塑料一樣脆,一不小心就會在運動中斷裂,其危害是非常大的。

由此可見,英國和瑞典等國家這樣做是很不負責任的,也是很不人道的。人類歷史上,只有在文明社會之前醫療資源極度潰泛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得已的選擇。想要做到群體免疫,研究出疫苗比用全民感染來免疫代價要小得多,也要少死千千萬萬的人。從此也可看出他們政府的無能和制度的缺陷與漏洞,也為自己生在強大的祖國而自豪!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為防止交叉感染,防止病毒輸入,防患於未然,我們必須敲響警鐘,特別是那些機場、港口、邊關、外事部門,更要嚴防死守,把住國門,防止武漢的悲劇在國土重演!


似水丿流年72290


你想多了,第一,得病治癒後或自愈後的抗體能否長期存在還不清楚;第二,不加剋制的自行傳染可能會導致病毒進一步變異,從而致死率提高;第三,歐美國家雖然醫療發達,但是醫療資源有限,所以只能把精力更多的集中到重症上;第四,歐洲人大多數是自由主義者,你如果硬性規定不讓他們出門,讓他們帶口罩是不會有人聽你的,甚至還要抗議,要遊行,所以直接說政府放棄治療輕症了,得病了除非要死了再來醫院,很多人就會更重視,反而有利於他們的自我保護。


作業的咒怨


個人觀點,60%理論真的可行?理論太幼稚了,就拿超過50%患病的概率來說,平均兩口之家每家都有一人患病,再按照1%死亡率算一個社區會有多少人死去,我就不信這種國家的人沒有情感沒有親情,我也不信人們不造反國家不動盪,英國人看足球還要打架呢,每天看著身邊的人死去會不暴亂,我不是看不起英國等政府的能力,是他們真的沒有能力控制整個國家來自底層看不起病的民眾發起的動亂,到時候就不怕疫情的事了,可能國家政權直接就被顛覆了,可惜(髒話我就省略了吧)政府官員還贊同和執行這樣的計劃!


安襟


面對疫情,有的國家積極應對,已經接近成功,比如中國和韓國,有的國家還在搖擺不定,比如美國,有的國家正在經歷最黑暗的階段,比如意大利和伊朗,有的國家還在堅決捂蓋子保大局,比如日本,但有的國家的操作卻很騷,讓人看不懂,比如英國和瑞典。

英國政府的首席科學家帕特里克對疫情在英國傳播的形勢估計得其實相當嚴重了,按照他的說法,目前已經感染的人數可能在5000人到一萬人之間。英國首相鮑里斯更是在講話中表示,每個家庭都要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這個姿態也是相當悲壯了。

正常人看到這個估計,都會覺得應該馬上採取更堅決的措施來應對,保護國民的健康和生命。但這位專家的結論卻讓人感到驚訝,他認為已經無法阻止疫情在英國的流行和爆發,所以現在英國只能採取措施來延緩高峰期的到來,讓流行曲線變得更加平滑一些,最終通過讓英國60%以上的人口都得一遍新冠肺炎來獲得群體免疫。

隨後,英國衛生大臣發表了一篇文章,看上去對這個說法做了糾正。他說,群體免疫不是英國應對措施的目標,英國的目標仍然是保護人們的生命和健康,但現在英國能做的只能是被動防禦,也就是讓輕症居家隔離,醫療機構只收治重症,對易感人群採取保護措施,來降低死亡率。

這個說法看上去好像有些和之前帕特里克的說法不同,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不同,仍然是選擇了躺平,只不過是要讓躺平的姿勢更加優雅一點而已。按照張文宏的分析,這種說法本質上就是從主動出擊來消滅疫情,變成了被動防禦策略,來延緩疫情的爆發和流行,但最終還是要讓所有人都得一遍。

此說一出,國外輿論先不說,國內輿論就先炸了。我國就有不少人馬上出來讚揚英國這種聰明而且科學的策略,認為這才是正確的選擇,我國千方百計、不計代價的圍堵病毒,最後的結果是別的國家都獲得了群體免疫,而我們沒有,那麼我們最後也會被他們傳染,所以前面的努力都白費了。

但是,不知道這些人在誇讚英國的應對策略科學和正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英國人也是人,大家都一樣,英國人的命就不是命了,死了就是該死,英國人的人權去哪兒了,說好的普世人權呢?因為按照目前的死亡率,即使按照最低的死亡率計算,群體免疫的過程也可能導致幾十乃至上百萬人死亡。這些人難道就該死,就不配有人權嗎?

當然,麥考漢說的英國的應對策略中,有些還是已經開始執行了,比如英國已經宣佈將對70歲以上的老人採取特殊保護措施。已經93歲的英國女王更是率先撤離了白金漢宮,遷往溫莎城堡暫住,也不知道這應該算是庚子西狩,還是讓女王先走。但英國現有檢測能力不足,有錢有地位的人先檢測已經是事實了,否則也不會英國還沒確診多少人,卻已經有那麼多名人被確診。

春江水暖鴨先知,還是身在英國的英國人自己更清楚自己將要面對什麼。所以,鮑里斯的講話和帕特里克的講話公開以後,尤其是群體免疫策略傳播開來之後,馬上遭到了英國國內輿論的炮轟,不僅是專家紛紛質疑和抨擊鮑里斯的政策,連球星魯尼都看不下去了,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質疑了鮑里斯。

魯尼說:“鮑里斯-約翰遜說:情況會變得更糟,人們會死去。好吧,那麼為什麼不試著提前去阻止?為什麼要等待,等到像意大利那樣的悲慘境遇出現?我不敢相信,切爾頓漢姆的賽馬節照常進行,那麼多人擁擠在一起,可當局卻放行了,說不定鮑里斯自己也有一匹馬在裡面參賽吧……”

現在看,每個國家碰上一個什麼樣的領導人,也許會對這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應對疫情有決定性的影響。韓國有個文在寅,情況就好了很多,如果是李明博或者朴槿惠還在位,恐怕韓國疫情不會這麼快就被控制住。美國如果不是特朗普,而是奧巴馬當總統,也許會採取更積極的策略。但是英國可能是個例外,似乎誰當首相,都會這麼做。

好吧,那就祝英國人民好運。


蕭武


英國的群體免疫註定失敗

它想用分批漸進的方式感染,馬上就到夏天,病毒很可能暫時消失,算它已感染三分之一。

接著明年再來,把剩下三分之二感染完。

ok,英國免疫了,再下一個年度,它免疫了,牛逼了,卻驚喜地發現別的國家人民已免費種了疫苗,搞笑不?


賀倫剛


那代價是相當大了 用20%的死亡率換取80%的人生存 看著感覺很划算 但是這樣只能暴露所謂滿口人權的國家 所存在的冷漠 那20%裡 你們敢說就沒有你們的親人 朋友 妻兒嗎 放棄 就等於對待疫情 你們只是一個逃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