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诲人不倦

孔子说:“敏而好学,诲人不倦。”对老师要做到这八个字,还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先说敏而好学吧?大多数的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差。除非学习这个新事物不费吹灰之力,他们才会去学习。哪怕稍微费点精力,他们就不愿意学习。我在大学深有体会。上了年纪的人,学术研究都开始固步自封起来。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去瞧瞧别人做了什么。当然,你可以说是术业有专攻,但是也不至于到排斥别人的研究,看都不看一眼的地步。

再说诲人不倦吧?我自己是深有体会。学生问我数学问题,如果是那种中学的基本知识点,我会忍不住窝火。虽然嘴上也在跟学生讲解,但是心里忍不住窝火:你丫的中学到底是怎么学的?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都不会?然后说话得语气就很冲。昨天讲不定积分,有个学生兜了半天,居然不知道正弦和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我差点就发飙了。过后想想:学生的基础差是既定的事实,我当老师的只好努力给他们讲解,至于他学多少,就看他们的造化了。发火,难道就能改善他们基础差的事实吗?

佛教里认为芸芸众生都有贡高慢我。当你最拿手的某件事情,别人做得不够好,有的时候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你的心里会不知不觉地轻视这个人。我经常听到有些老师埋怨学生:怎么这么差,连这个都不懂?但是反过头想,要是这么差,连这个都不懂的学生被我教懂了,这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是一种成就啊!

还是好好地磨砺自己的心性,努力做到不会轻易发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