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1、絕命毒師


野生河豚盛產“絕命毒師”,但生死顯然擋不住吃貨蠢蠢的小欲動。

世界上有100多種河豚,在日本近海約有50種,所以中毒人數也全球第一。日本沒有坐以待斃,他們想出了一系列救治方法,雖然其中任何一種都沒有被證明確實有效。


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河豚號稱魚屆的“絕命毒師”


不過經過中日兩國的吃貨們不捨晝夜的研究,還是頗有成果的。那麼河豚能不能沒有毒?


2、怎麼才能沒有毒?


河豚的毒素不是與生俱來的,主要是兩種方式,一是遺傳,二是食物鏈。遺傳,河豚媽媽怕自己的寶寶受到傷害,會把自己的毒素的一部分傳給下一代,這也是卵巢劇毒的原因;食物鏈,河豚會把吃到的食物中的毒素提純積攢到肝臟等部位,等用的時候再發揮出來,這也是肝臟劇毒的原因。


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生氣的河豚才可愛

首先是養殖無毒的河豚。通過隔絕可能產生河豚毒素的海洋生物,對河豚飼料加強管理的方法進行養殖,大大降低了河豚的毒性。等到培育第四代的時候,河豚已經是幾乎無毒的了。

其次是選好品種和部位,一般而言,河豚的肉、皮、精巢(注意:不是卵巢,那是劇毒的!)毒素小些,養殖的可以做到無毒。比如被稱為河豚之王的大型河豚虎河豚,肉、皮、精巢(白子)是可以食用的,而肝臟、卵巢和腸是決不能吃的。有的河豚,最美味的部分就是肝臟,但食每塊河豚肝都是莎士比亞生存或是死亡的單選題,並不會因為你的天真無邪而饒你一命。


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河豚料理

再次是準備工作要到位。沖洗與揉搓、加熱都可以顯著降低河豚毒素的含量,其中加熱還可以使河豚毒素產生結構性變化,逐漸變為弱毒性的脫水河豚毒素和無毒的季酮酸。

最後是對河豚的政策性管理。日本因吃河豚每年中毒死亡9人,小編看著都嫌少。之所以這麼低,是因為對河豚廚師實行高難度的持證上崗,配有調理許可證才可以做河豚。在中國,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是的,文中提到的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是目前我國唯二允許吃的兩種河豚。


3、河豚有多好吃


好多吃貨說:“要是吃完之後沒死的話,值得的。”


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有一道菜便是用大吃貨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東坡肉


宋代大吃貨蘇東坡,不但敞開了吃,還寫詩:“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不怕流氓會武術,就怕吃貨會寫詩,這一寫可寫死了好多人。

河豚的最好食用季節,在日本叫“秋の彼岸から春の彼岸まで”(即“秋的彼岸到春的彼岸”),這不就是冬天麼……


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河豚火鍋

冬天的首選便是河豚火鍋,湯底極為講究,河豚骨熬製幾個小時才能出來正宗的乳白色,薄薄的河豚魚片、富含膠原蛋白的河豚魚皮,還有時令蔬菜的交響在鍋裡翻騰。據說蝦棗和墨魚丸,都是跟這鮮甜湯底很搭。

雪白的魚肉在特製的醬料裡打一個滾兒,帶著微燙的熱氣放入口中。食肉過後,在湯中放入米飯,也是一飲而盡,這個冬天是溫暖的。


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河豚刺身 鳳凰擺盤

白玉一般的河豚肉被切得薄到透光,晶瑩剔透,特殊的“河豚切刀”,搭配蘿蔔和醋,然後被擺成菊花的形狀……這便是鼎鼎大名的河豚刺身,可謂魚生的極品。如果生食,是絕對的一口鮮;如果放入火鍋中,肉片會比生食厚實,更有嚼勁,最是那一入口的溫柔。再配上大份的蒸粿條,不吃到扶牆,那是廚師大姨夫來了狀態不好。

除了河豚肉之外,同樣美味的還有河豚肝和河豚皮。去掉劇毒的河豚肝鮮美嫩滑,入口即化,河豚皮則口感軟糯,微微帶有彈性。


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單點河豚湯,降血壓,祛風溼。而神奇的當屬白子,就是雄性河豚的精巢,敢不敢入口就看理性和感性的博弈結果了。

相比於日本的細膩,潮汕廚師的做法很是豪氣:熱鍋下油,薑絲墊底,先把河豚煎熟,然後用當地特色的豆醬燜煮,加入芹菜和辣椒絲,收汁出鍋。既有雞肉的口感,又充滿了海鮮特有的鮮甜,每咬一下都是口齒留香。


值得收藏,如何不作死的吃河豚

羊肉河豚火鍋

好了,寫到這麼多,小編太餓,要吃泡麵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