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B-17為何難敵德國的Bf-109?專家也忽視的兩個簡單原因

看到有網友扯歷史的閒篇,分析二戰時期美國的B-17“空中堡壘”為何無法單獨對抗德國的戰鬥機。就這個問題來說,有兩個簡單的原因,即便是專家也忽視了。

當時,在美國決定對德國實施晝間戰略轟炸時,認為以B-17強大的自衛火力足以對抗德國的Bf-109、Fw-190等戰鬥機。但是,實戰結果卻與專家和將軍們的想象大相徑庭。例如,1943年10月14日,美軍出動291架B-17空襲德國施威因富特軸承工廠,結果被擊落了60架轟炸機,另有17架飛機返回基地報廢,121架飛機被嚴重擊傷,美軍空勤人員的損失至少600多人。美國轟炸機的戰損率一度高達20%多,這就意味著一個轟炸機機組在執行5次任務後必死無疑,甚至高於在東線蘇聯空軍的戰損率(10次戰鬥任務)。

美國的B-17為何難敵德國的Bf-109?專家也忽視的兩個簡單原因

B-17上13挺12.7毫米機槍為什麼不能有效的保護自己?原因就在於:其一、任何非制導武器的射擊,都需要測距;其二,對於運動目標的射擊還要取提前量。因此,射擊一個高速運動的目標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打空中目標,實際上是在求解一個三維變量,難度更大。

B-17最高時速450公里/小時,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時;Me-109最高時速700公里/小時。在梅塞施密特攻擊空中堡壘時,兩者至少有200~300公里/小時的速度差,這就近似於一輛F1賽車衝向一輛自行車。在德國飛行員眼裡B-17就像是一個靜止的目標,而美國飛行員看到Bf-109則是高速運動,因此,想連續、準確、穩定的測距和取提前量是很困難的,自然也就打不準了。如果對高速目標的射擊那麼容易,恐怕就不用戰鬥機打轟炸機,高炮就能擺平了。

德國空軍也採取了相應的戰術,增大了轟戰機自衛機槍的攔截難度。

戰術之一是對頭攻擊。在這種局面下,兩者的相對速度差高達600~700公里,從Bf-109進入M2重機槍的有效射程(1800米)到完成攻擊(300~400米)只需7~10秒。B-17的機槍手想打中目標全看運氣了,除非直接擊中戰鬥機的飛行員,否則,本機挨炮彈是基本上免不了的;德國飛行員運氣好的話則可以打爛B-17的玻璃機頭。

戰術之二是大編隊攻擊,這樣可以分散轟炸機群的自衛火力。

此外,由於沒有對方戰鬥機的干擾,德國空軍的戰鬥機還可以搞各種花式吊打,例如,用炸彈炸、用火箭彈噴。雙發戰鬥機也可用來打轟炸機,下圖為Me-110攻擊B-17時照相槍拍攝的視頻截圖,B-17的尾炮手、機腹炮手明顯已經陣亡了,B-17完全是靠堅固的機身硬抗20毫米航炮的攻擊。

美國的B-17為何難敵德國的Bf-109?專家也忽視的兩個簡單原因

當然了,並非說B-17上的自衛機槍無用,轟炸機的強大自衛火力還是威懾了德國戰鬥機,並取得了大量的擊落、擊傷戰果,但顯然不足以有效的保衛本機完成任務。

戰爭始終是雙方在戰略、戰役、戰術、技術層面的互動,“料敵從寬、預己從嚴”是必須的原則,否則,就會付出沉重代價,甚至出現連基本的技術原理都無視的笑話。如果說,扯B-17對抗Bf-109的歷史閒篇還有點意義,恐怕就在於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