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如果知道曹操會嫉賢妒能殺死他,他還會在曹操面前賣弄聰明嗎?

大馬哈魚12


中國有句古話叫狗改不了吃屎。就算楊修提前自己因為他那張破嘴而被曹操殺了,他依舊會嘚瑟的。雖然他最後被殺,並不是因為曹操嫉賢妒能。而是因為他自作聰明的參與到了曹操兒子曹植與曹丕的爭儲鬥爭中的。

三國裡那聰明人太多了,但真正因為聰明而死的人卻很少,楊修是個例。

楊修屬於自作聰明而死的:先是通過智商拉曹操30裡的“絕妙好辭”;

又是門裡加活字,乃為闊;

又是一人一口酥,吃了別人給曹操的貢品;

最後曹操隨口說個雞肋,他就讓大軍撤退。

作死做到這個程度,古今中外也是絕無僅有的。

你說曹操他不能容人,心胸狹窄嗎?

陳林寫篇文章,連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曹操依然用他。

禰衡把曹操跟猴一樣耍,曹操依然不殺他;

關羽被曹操三日一小宴,5日一大宴,美女金錢財寶的伺候著,最後還叛逃而去,曹操依然下令不準殺他;

趙雲長坂坡7進七出殺了曹將50多員,曹操聽了成徐庶的話,依然不殺他;

曹操就做了這麼多寬容的事情,但大家依然戴著有色眼鏡說曹操嫉賢妒能,連一個有才華的楊修都容不下,是不是有點不公平?

為什麼說楊修確實該死呢?

對於一個帝王來說,立哪個孩子繼承自己的基業,雖然是國事,但更是家事。但無論是家事還是國事,帝王們都希望自己乾綱獨斷,而不是有人在旁邊指手畫腳。

曹操當時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曹丕忠厚謹慎沉穩,曹植灑脫不羈,反應極快,極有才華,在這二人誰當太子(當然那會兒不叫太子)?曹操曾經犯了難。

楊修在此展現了他的聰明才智,幫助曹植獲得了曹操的歡心。到最後他這個幕後之人被曹操知道之後,不但曹植失去了聖心,連楊修也被曹操給記恨上了。

再說一下真實的歷史:

建安22年曹丕被立為太子,

建安24年曹操去世了。

殺楊修的決定是曹操在病重之時做出的。其實這裡隱藏的目的我們後人很容易想明白:

1.楊修是袁紹的外甥,曹丕繼位之後,楊修會不會拉攏袁紹的實力,來幫助曹植,反對曹丕?這是曹丕一個極大的隱患,作為一代雄才之主,曹操必須在活著的時候,替自己的兒子鋪平道路。

2.楊修家族的勢力非常強大,他們家的門生故吏也是遍及天下,如果將來曹丕繼位,以曹楊修為首的反對派將是曹丕的心腹之患,到那個時候曹氏家族就會禍起蕭牆。曹操不得不提前做個準備。

3.曹操忍了楊修這麼久,真是忍不住了。趁早殺了也出出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