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山東年輕醫生疑注射藥物自殺,留遺言“下輩子再也不做醫生”?

大白嘚嘚嘚


醫生需要熬出來,沒有吃苦的準備不要當醫生

對於這樣的情況,首先深表痛心,多好的一個苗子,夭折在成長的路上。更想以此勸告年輕醫生,曙光就在前頭,千萬要熬得住!

現在醫生的學習成長環境已經比我們好很多。我剛畢業到基層醫院,醫生嚴重緊缺,馬上就要衝上一線,每天從早到晚地處理病人,嚴重的時候連續30多個小時沒有休息,直接暈倒在病房。

其實 挺住幾年就熬過去了,努力之下一切都將慢慢改善,未來的光明會比你預想的更樂觀。比如幾年後縣城醫院擴建缺醫生,我就順利回城了。又比如有進修學習機會,提升自己之後我就來到了廣州。有位智者說:自信就是對於未來盲目的樂觀,誰又知道眼前的一切困難不會很快得過去呢?

回首過去,慶幸那時候的忙碌,為自己的成長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在不斷的崗位變換中,處理各種問題遊刃有餘。每當帶教實習進修生,我都不忘告訴她們醫生一定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光鮮的背後一定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艱辛。

又有幾個行業不是如此呢?剩者為王,熬過寒冬才能見到春光的明媚,猶如這場疫情戰爭,頂住就一定會成功!


現代國醫包醫生


我想說的是:哪兒個職業都沒有那麼容易,誰都不是在艱難前行。

現在還記得幾年前,妹妹當時行政管理大專畢業,這種專業根本找不到工作,只好去超市打工。當時跟兩個小姑娘一起租的房子。兩個小姑娘都是醫院的護士,一個是大一點的醫院,另一個醫院比較小,她們的工資已經是3000-4000。

妹妹當時在超市的水果區,每天坐在那裡給人削菠蘿,正值菠蘿打特價期間,她的手上全是刀留下的印子,每天洗手都疼的不行。她的工資是800元。她告訴我特別羨慕那兩個女孩,有正式工作,工資還高。

總是說醫護人員壓力大,工作辛苦,可是有多少人羨慕著他們的工作啊,多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幹著體力活,毫無保障,流離失所,還不是再苦苦掙扎著,笑對人生。

再說歷經多年的學習,考試,實習,醫師的工作來之不易且精神壓力大。我們來看看我們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後從事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底層的職員,面對的領導的刁難,甲方的苛責,單位內部的勾心鬥角,以及升職的渺茫。

誰的工作不是一把辛酸淚,誰的生活裡不是充滿了不公和無奈?人啊,就得臉皮厚一點,精神再振作一點,每天多一點阿Q精神,拼命地鼓勵自己,披筋斬棘,一路向前。


依米花呀


我一個學醫的朋友,研究生畢業後又要規培兩年才能去應聘工作,規培兩年就是所有科室都要走一遍,這兩年最髒最累的活都是你的了。兩年後幸運的話能應聘到了醫院,因為是新人,又要從最底層做起,他無數次和我抱怨說感覺沒有出頭之日,要抑鬱了………


這一夜3


本人身體一段時間欠佳,和醫生護士護工接觸的比較多!說真心話,醫生護士護工都挺不容易的,醫生隨時待命,護士整天忙的真沒有什麼停下來的,護工也是整天給病人把屎把尿的!這一切和錢沒有太大的關係!幾個接觸的醫生儘可能的把話說婉轉又要把病說明白,真不容易!我和家裡人說萬一有啥事千萬別責怪醫生,人家也想把我病治好送我回家!幾個護士不停的自己的護理範圍內來回穿梭,所以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共同把一件事做好就可以了!如果你不信任醫生那你來醫院幹嘛?所以當你有病了你就得信任,記得我上手術檯就自己走上去的,在門口和家人和醫生說:今天這斤兩就交給醫生護士了,沒事好,有事下不來哭幾聲就可以了!千萬別怪醫生,都不容易!細節不說了,最後一切都安好!晚上9點多鐘開刀醫生剛剛做好一天六臺手術,還到病房裡詢問有什麼問題嗎?人家醫生做了一天的手術也站了一天不累嗎?不餓嗎?不想早點回家嗎?現在經過醫生的治療一切安好,幾年了身體恢復很好也四處遊走看看世界的美好,醫院也會不定期回訪身體健康情況,有時去醫院看看醫生護士護工都覺得像親人一樣!所以有病不怕,怕就怕自己把自己嚇著了!淡定看人生,信任是基礎![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綠葉清風哦


回答:雖然這個醫生的一句話:下輩子不當醫生了。可能會誤導大家,讓人以為是醫生這個職業造成了自殺,如果尋根究底一個人的自殺,職業並不是造成醫生自殺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這個自殺的醫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如果不解決他的心理的問題,就是不做醫生換作其它職業,也會自殺,也會留下遺言下輩子不當什麼什麼了。人們常說:身體的病好治,心裡的病難醫也是這個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醫生屬於規培生,按照一般理解應當屬於委培實習之類的,他在這個醫院已經規培三年了,三年就是上個研究生都畢業了,而這個醫生規培三年依然沒有給自己帶來一個結論,恐怕對於他的壓力已經超過大山,如果有派出單位的怎麼給領導同事解釋、怎麼給父母交代、如果成家立業了怎麼向老婆孩子彙報、還有對同學朋友街坊鄰居的說辭,是否還有藉著這次規培的機會留在這個省會大醫院,資歷學歷能力關係都不能幫助他實現夢想,一系列的小問題串聯成大糾結,痛苦、無助、無奈、無處宣洩,最終選擇了放棄自己。

如何避免這類人間慘劇重演,作為用人單位的分管領導,要自覺自願承擔一份責任,對於自己的部下要善於察言觀色,類似規培人員這種不在醫院編制內更容易出現不確定問題的人員要安排專門人員與之密切溝通交流,聽取他的要求和想法,有的放矢的對症下藥。萬萬不能因為大家都是成人了,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都是醫生什麼事情不清楚呀,病都治了自己這點心病還解不開疙瘩嗎?然而還真有解不開的。

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也要擔當起幫助醫生這類人擺脫煩惱走出思想泥潭的責任,如果溝通交流不能最終解決問題,就要打消什麼會影響聲譽等顧慮,挽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及時的尋醫問藥,打開鬱結。

作為當事人醫生本人,應當明白這種心理狀態是什麼情況,繼續下去會有什麼惡果,所以要利用各種方式說服自己正視現實,接受順從現實,要有幾個可以傾訴衷腸的摯友,學會與人溝通。自己不能緩解依然不能自拔時要立即尋找心理諮詢,利用科學手段和一定的藥物治療舒緩思想壓力。

每一個人都承受著不同的壓力,與那些馳援武漢疫區的醫護人員相比,舍家撇業不辭辛苦都是小事,他們每一個人是在武漢捨生忘死,提著腦袋救死扶傷,一千多醫生護士染病確診,六個醫生護士已經壯烈犧牲,雖然與接近兩千病患的死亡相比很少,但是一個一個都是鮮活的生命呀。如果心理不健康,意志不堅定,那要自殺多少人呀。











我是老虎誰都怕


作為醫生,深知醫生生涯裡面的痛苦、血汗和無耐、彷徨。但是,用終結生命的方式來擺脫,實在是太過於 慘烈。他是想又結束生命這種方式,解脫自己,又是用這種方式,來進行無聲的控訴......

醫生的苦,只有醫生知道。除了寒窗苦讀,本 碩 博將近十年的時間,獲取那一紙學位證書,再加油加油,考取執業醫師證,終於穿上那身白大衣,成了合法的執業醫師。要看病辦出院辦死亡寫轉科小結寫手術記錄寫搶救記錄寫死亡討論寫疑難會診記錄粘貼一個世紀都貼不完的化驗單;要用三寸不爛之舌和家屬溝通病情、溝通費用、溝通預後、溝通出院後隨訪、溝通用藥;要練就火眼金睛單憑几句話就得判讀得出病人家屬送病人入院的目的,是想好的快些還是好的慢些,是在乎費用還是不在乎費用;要渾身解數下了夜班頂著黑眼圈還要去喂老鼠、喂兔子養細胞,一不留神前功盡棄,得出陰性結果沒法和老闆交代;要深更半夜還在查文獻查數據寫標書寫培訓計劃備課做PPT,做的不好,良心責備+上級醫生責備+病人責備+自己家屬責備

即便累成狗,醫鬧、官司,總時不時光顧,分分鐘讓我們焦頭爛額。從前的醫鬧,只是要錢,現在的醫鬧,除了要錢還要命。

曾經在病房累到崩潰,懷疑人生,但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想到用最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

解決問題有很多方法,比如,像我,離開公立醫院,選擇私立醫院,工作量沒那麼大,終於,自己過的像個人樣了。

比如,能有能力穿上那身白大衣,就具備吃苦,豁出去的精神,能夠經受得起體力的考驗,連上36-48小時不休息;舌辯群雄的口才,既能和人辯論,又能在三尺講臺誨人不倦;察言觀色出眾,能從家屬一個眼神、一句話裡分辨他的真實意圖.......我們有這麼多的本領,真的,有那麼多路可以走,不做醫生沒必要去死。生命多寶貴啊!

我家加上故去的父親,老媽 弟弟 弟媳婦,一家5口,除了老媽是退休的老護士,其餘成員都在醫院做醫生。新冠狀病毒肺炎來了,弟弟作為我們當地醫院的放射科醫生,也在一線貢獻自己的光和熱。我對醫生這個職業,還是有著骨子裡的熱愛和崇拜,這種情結,不會因為國內惡劣的環境而有所改變。

這篇文章,獻給正在或者即將從醫的同行們,不知遠方的路是怎樣,是否有光照亮。只能安慰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新世紀成人全科王靜


看到這樣的新聞,心疼到極點了,誰來關心醫學規培生的工作休息時間,一個家培養一個學醫的孩子,是多麼的不容易,就這樣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本科五年,碩士研究生三年,博士三年,規培三年,每天工作十幾小時,每天每天不停的看書,讀書,考試,今天考,明天考,今年考,明年考,一直考職稱,考審核,考評定,考英語,考到頭髮全掉光,三十好幾沒結婚,沒住房,好不容易上個班,每天如履薄冰,生怕那裡出差錯,言語不和,耳光上臉,小命泡湯,中國的醫療環境再不改變,再過幾十年誰當醫生,來救死扶傷?來為民負重前行,強烈呼籲國家重視醫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工作量,別讓醫生們壓力過大,產生心理問題.更加不想再看到上面的新聞報道.


一姐一聊


我覺得這位年輕醫生的死,輕如鴻毛,不值得讓人同情,因為他違背了自己選擇這一神聖職業的初心,當了逃兵,臨死還畄下遺言:下輩子再也不做醫生。如果按照他所說,那麼當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誰去承救那些千千萬萬無助的患者呢?正好和他說的相反,成千上萬名白衣戰士,爭先恐後報名到疫情第一線去,冒著生命危險,日以夜繼地去救治病人,甚至有些醫生,護士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種不怕犧牲治病救人的高尚品質,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和那些選擇以死了之的逃兵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7546817q67042郭德柱


我想我們都沒有經歷疫情時期的醫院現場,所以無法評判醫生的抗壓能力,那種場景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在災難面前,每天面對這死亡,不知道需要怎樣的心態才能不崩潰,我只知道每天在家刷著視頻都是哭的不能自己,如果是在現場,真的是不能想象,醫生雖然有治病救人的職責,但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在災難面前,面對一個個生命逝去的無助,真的是會崩潰的。所以不要去指責什麼,請溫柔的對待……


名媛媛姐


一方面可能是他從事這項工作本身就會見到無數的悲歡離合。有時一會感到有心無力。確實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很難。因為各方面壓力都挺大。但是人呢自己選擇的路都是要自己來走,別的工作也不見得就那麼好!生活沒幾個敢說容易的。退一萬步來講,人生無時無刻都有的選擇的,既然對此工作承受不了這方面的壓力,還是可以改行做別的工作的吧!哪怕從零開始也是一種新的活法。因為生命畢竟是父母給的,自己是沒有權利決定生死的!太遺憾!那給父母留的是更多的傷心。我覺得無論什麼時候生死都不能看淡,畢竟咱也不是平頭哥,生命只有一次,再難也把它活完了!畢竟死了就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