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壓力、四大飛躍、雙向突破…這才是培訓界2020的正確打開方式

本期導讀:

過去一年的培訓界,可謂“坎坎坷坷練就了一身本領,碰碰撞撞闖出了一番成績"。2020年的第一天,培訓人,你們準備好了嗎?

  • 莫測之中,負重前行:三重壓力

  • 厚積薄發,曙光重現:四大飛躍

  • 破立同行,峰迴路轉:雙向突破

本文是2020年1月推送的第1篇乾貨,計3980字,閱讀時間8分鐘。

文 | 徐璿 本刊記者

來源 | 《培訓》雜誌2019年12月刊

2019,註定不平凡。市場持續低迷,為各行各業蒙上了一層陰霾,企業業績承壓、人才競爭愈發激烈。

面對重重考驗,培訓界在短暫的彷徨、沮喪之後重整旗鼓;培訓人亦憑藉務實、探索和創新,共同孕育著別樣生機。2020,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三重压力、四大飞跃、双向突破…这才是培训界2020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9年,資本世界的發展進程仍不平坦。就在10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宣佈全球經濟正在同步放緩,並將增速下調至3%,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置身於宏觀經濟動盪下行、人口和管理紅利逐漸消失的大環境中,中國培訓行業自然無法獨善其身。

然而,在表面的壓力和風險之下,實則是“危”“機”並存的結構調整與升級——當寒意席捲而來,若扛不住、跟不上,終將被時代淘盡;唯有識時務、敢變革,方能破局新生。

莫測之中,負重前行

過去一年,國內市場風雲突變。

首先,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幾乎成為“新常態”,加之曾一度停火的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升級,中國企業轉型壓力陡增。

其次,不少現象級的科技成果 “井噴”式湧現,對組織變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再者,企業的人才需求逐漸呈現兩個極端。一方面,創新型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緊缺;另一方面,一般性人才大量過剩。

中國銀聯支付學院院長付偉在採訪中證實了這一點。他認為,當前經濟局勢與其說是“寒冬”,不如說是“變天”,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之大變革。正如銀聯,同樣身處移動支付的新“戰場”,在向數據型科技公司轉型的過程中,對以大數據、雲計算、軟件開發為主的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極為迫切。

鉅變之下,培訓行業負重前行,實屬不易。在原招銀大學校長羅開位看來,壓力主要源自三個方面:

  • 預算緊縮,亟待降本增效

經濟寒冬期,部分企業勢必收緊培訓預算,內部培訓部門和外部諮詢機構難免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如何以更少的資金和時間投入,獲得培訓效果最大化,是培訓人需直面的當務之急。

  • 學習更強調結果導向

企業管理者對培訓質量的要求更加嚴格和明確,單純知識傳授型的學習項目將逐步減少;相反,問題解決型、績效提升型、組織變革型的培訓需求在大幅增加。

  • 從業者能力短板凸顯

過去運用單一技術的教學形式已無法滿足當下企業日益複雜的培訓需求。培訓管理的結果導向直接促使從業者錨定自身價值,解決組織實際痛難點,真正服務於業務。

三重压力、四大飞跃、双向突破…这才是培训界2020的正确打开方式

厚積薄發,曙光重現

挑戰與機遇猶如硬幣的正反面,總是共生共存。儘管培訓行業風險猶在,但其發展態勢仍被業內人士看好。

在阿斯利康大學校長塗益華看來,當下正值中國本土企業向全球化轉型的關鍵拐點,必將湧現大量創新的工具模型和技術方法,這恰恰為業內同行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亟需他們齊心聚力,共同萃取沉澱,實現理論突破,進而指導企業實踐。

而從2019年的整體情況來看,無論是甲方企業的總體培訓規模,還是乙方供應商的市場容量和“換血”機制,都體現了培訓產業的健康有序。不僅如此,在技術、產品、運營等細分維度上,國內培訓市場也正在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 移動學習成培訓“標配”

2019年,不少學習技術在長期蓄力之後迎來爆發式發展,其中尤以移動學習為甚。如今,移動學習平臺幾乎成為培訓體系的“標配”,企業紛紛導入輕學習模式,利用直播、微課等方式,塑造內部知識IP,強化學習的即時效果,擴大知識經驗的傳播效應。

  • 學習項目運營邁上新臺階

前期學員招募、中期社群化組織、後期覆盤等關鍵要素,愈發受到培訓人重視。通過將各式創新運營手段植入項目管理全流程,大大增強了學習儀式感和學員黏性。

  • 企業內部培訓外部化

更多企業大學或培訓部門開始對外探索,面向行業、社會進行內容輸出,並嘗試往職前教育環節前移,讓優質資源普惠更多群體。

例如,銀聯支付學院今年實施了“編程馬拉松”等一系列針對大學生的學習項目,讓在校生入職之前就能體驗企業的培訓服務,切身感知團隊的文化氛圍;

京東數科學院則面向北京和周邊城市從業者,打造了7項能力點、共21期的一年免費“卓越公益公開課”,每期課程都與企業內部的線下公開課做結合

,既不增加培訓團隊的額外工作量,對企業僱主品牌的建設也大有助益。

  • to C產品轉向to B服務

以混沌大學為代表的眾多to C學習產品,正在積極尋求與企業合作,從過去的個人服務轉戰組織服務,逐漸向to B滲透。

三重压力、四大飞跃、双向突破…这才是培训界2020的正确打开方式

當然,成果背後也隱藏了些許不足,培訓效果評估就是其中一大焦點。而近年來績效改進類學習項目持續大熱,也從側面印證了業界對培訓價值的渴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如何科學推動訓後成果落地可見,成為亟待培訓人攻克的一道難關。

目前,阿斯利康大學已經開始在第四級評估上加大投入,並以提高投資回報率為目標,始終關聯業務,形成良性循環。

例如,與學員直屬上級形成“聯合工作體”,以學員個人能力發展為本,並密切結合其所屬部門的業務目標、行為改變目標、團隊管理目標等,據此制定出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在實現個體成長的同時,賦能整個業務單元的績效提升。

破立同行,峰迴路轉

鉅變時代,任何行業若想歷久彌新,就必須擁有立於潮頭的膽識,以及顛覆過去安身立命之本的果敢。

對於當前的培訓界而言更是如此,唯有全面加速產業的融合創新,才能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找到峰迴路轉的機遇點,於寒冬中逆勢崛起、突出重圍,開啟一個新局面。

全面創新,以“硬核”科技為支撐

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無疑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因它而起的新理念、新手段、新工具,將引領各類創新形式凝聚成有機整體。

而在培訓領域,5G時代的到來將進一步“催熟”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為整個行業帶來漸進式的變革性衝擊,智能學習因此成為公認的風口。如何將這些關鍵核心技術與學習發展進行更深度的融合,並推動大規模應用,是行業的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與此同時,2020年培訓界對科技探索的信念也將更加堅定,特別是在學習數據庫搭建、人才畫像描繪、基於AI技術的培訓效果測評,以及算法驅動的資源個性化推送等方面,相應的產品和應用會層出不窮。

今年,銀聯支付學院就嘗試推出了“刷課”短視頻學習平臺,在前期大量數據儲備的基礎上,分別提取內容和用戶的各自特徵,並將二者進行匹配,同時藉助推薦算法,將課程精準推送到有需要的學員手中。

目前,團隊已整理出近千門短視頻課程,但在付偉眼中,這個體量還遠遠不夠:“真正的個性化智能學習平臺,至少需要成千上萬門課程做支撐,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轉型升級,從培訓人開始

培訓行業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對從業者自身的探索性、開拓性和迭代性需求更甚。對此,培訓人要想持續提升個體競爭力,應同時在思維觀念和知識能力兩方面下苦功。

  • 認知進化,贏在思維

其一是科技思維,即有意識地追蹤科技熱點,並能抓住其與市場趨勢、組織變革、業務創新、人才發展的結合點,讓科技更好地服務於培訓產業。而這恰恰是當前從業者的薄弱環節。

其二是變革思維,這不僅是從業者自身長久發展的基石,也是培訓與業務展開平等對話的前提。

其三是系統思維,“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培訓人要將人才發展置於公司戰略和組織變革管理的體系中,進行綜合考量和統籌規劃。

其四是人本思維,核心是對人性的理解,需要培訓從業者具備基礎的教育學、心理學、行為學等專業知識,藉此引導企業關鍵人員提升認知、改善心智,進而激發動能,促進組織和個體自主探索、自我提升。

  • 確立優勢,勝在能力

培訓人作為“學習”的研究者和推動者,自己首先應當成為熱愛並善於學習的高效能人士,必須做到“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因此,學習能力是從業者最根本的能力。

其次,當前種種挑戰都已深刻表明,跨域融合將催生全新的業態和服務,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強大引擎。因此,對培訓人而言,複合創新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他們充分橫向聯動、勇敢跨界統籌。具體體現在能否將學習發展與前沿技術深度融合,並親自構建切合組織實際的學習生態系統。

再者,在打破邊界的過程中,培訓人只有跳出自身小職能範圍,練就敏捷靈活的特質,和不同夥伴充分合作、相互激發,才能應對各種變數,走向成熟。今年,西安楊森大學就一改往常以條線分割團隊的方式,而是按照“在崗人才”和“高潛人才”的思路設計大學團隊,講師得以在豐富多樣的項目中有更多合作機會,自身能力的全面養成也變得更加落地高效。

與此同時,領導才能亦成為培訓人的必爭之“力”——通過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引導其產生積極轉變,進而使組織獲益,這些都是領導力的核心關鍵。

三重压力、四大飞跃、双向突破…这才是培训界2020的正确打开方式

“浮雲飄入生命,是為了讓霞光更加絢爛”。這一年的培訓界,承受著來自外部的重重考驗,但也正因如此,整個行業有了更多空間靜思、內省和反芻。

身在其中的培訓人,作為驅動行業轉型最重要的創造性資產,應當理性客觀地察其形、辨其勢,不止步於當下,也不闊論於未來——機遇前主動出擊、創造時永葆激情、實踐中竭盡全力,打磨出更精細的技術、更成熟的產品、更優質的服務,方能在雲開霧散後,讓夢想落地,開出智慧之花。

本文來源於《培訓》雜誌2019年12月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

投稿請聯繫:editor@trainingmag.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