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退休老人不願幫帶孫子,所以寧可出錢請保姆”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父母退休快十年了,從退休前就開始幫助我和兩個弟弟帶孩子,孩子們和爺爺奶奶的感情也特別好,我們這個大家庭在鄰居眼裡一直都是幸福的,更是鄰居朋友羨慕的家庭。


我們每次帶著孩子去看望父母,老人都特別高興總是把好吃留給孩子們。就這樣幫我們把小的帶大送到我們身邊上學,接著再帶小的樂此不疲。記得很多次聽鄰居問我父母為什麼要幫著帶孩子,都老了還不好好享幾天清淨?我父母卻說怕我們照顧不好孩子,還說人活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兒孫滿堂嗎。


這兩年父母年齡也大了,我們做子女的不想讓兩個老人太辛苦,可父母還是堅持幫我們帶孩子,去年我小弟家生了二胎,父母直接命令小弟把孩子給送回去由他們幫著帶。這麼多年一直都是這樣,所以我們也習慣了父母幫我們帶孩子。


今年過年我和兩個弟弟帶著孩子們都回到父母身邊過年,一到晚上睡覺幾個孩子都掙著吵著和爺爺奶奶一起睡,想著父母年齡大了怕休息不好,可孩子們都不願意哭著非要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沒辦法就把兩張雙人床拼到一起,看著父母滿臉就不出來的幸福笑容,我和弟弟也都不好多說什麼。


尊老愛幼、子孝孫賢、家庭和睦幸福是我們的傳承和期盼,有時我們做晚輩的不想讓父母幫著帶孩子,是怕老人太辛苦又或者是怕不能照顧好孩子,以各種理由拒絕父母的盛情,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是多麼的自私。

什麼是天倫之樂?也許在老人心裡嚮往的天倫之樂就是兒孫滿堂吧!


懂你懂生活


守一瓣心香認為,如果退休老人條件允許,應該親力親為親自出馬,就算不能全職,也要兼職參與到孫子的成長中,不要把金錢等同於親情,畢竟金錢換不來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問題中強調了退休老人,可見,這問題針對經濟有保障,自身有愛好,生活有追求的老年人群體。

許多退休老人,拿著固定退休工資,老年生活有經濟保障,拿出請保姆帶孫子的錢綽綽有餘。出錢辦事成了他們一條維持親情關係的捷徑。

這些退休老人,一般都有自己的愛好,跳舞的,唱歌的,攝影的,旅遊的,釣魚的,愛好廣泛。認為自己辛苦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後才得閒發展自己的愛好。

這些退休老人,熱愛生活,追求生活品質,他們忙著上老年大學,忙著參加社會團體,忙著來修身養性,以至於沒有時間幫忙帶孫子,寧可拿錢請保姆。

我認為,如果退休老人身體狀況允許,可以親力親為親自出馬,幫忙帶帶孫子,就算不能全職,也要兼職參與到孫子的成長中來。這樣,既可以促進家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又可以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金錢不是萬能的,它冷冰冰的世俗味兒維繫不了親情。兒子兒媳困難的時候,退休老人只肯出錢請保姆帶孩子。下面,讓我們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有一天,老人需要兒子兒媳、甚至孫子孫媳幫忙時,年輕人也會效仿其行為,只談錢不談親情。

不過,話又說回來,肯出錢請保姆帶孫子的退休老人,捨得對小輩花錢已經做的夠好。我身邊還有許多老人,既不出錢又不出力,還一味在兒女身上索取金錢和親情,最後鬧得家庭決裂。

雖說兒女成年後,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但人情往來,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老人冷漠,做事太決絕,就不能單方面要求年輕人熱情。

所以說,如果退休老人條件允許,可以親力親為親自出馬,幫忙帶帶孫子,就算不能全職,也要兼職參與到孫子的成長中來,不要把金錢等同於親情。





守一瓣心香


我認為退休老人不願帶孫子而花錢僱保姆有以下幾個原因吧。一是孩子淘氣,不願累心。二是孩子嬌氣怕帶不了。三是自已體弱多病沒能力沒力氣。四是認為還有經濟能力,花錢買省心。其實老人的想法還有很多,有的心思是情不透的。我認為孫子畢竟是自己家的孩子,老人不能光圖自已心靜,能帶一下孩子還是儘量帶好。這樣可以盡享天倫之樂,又可培養自己的童心,其樂融融。有一句話叫做:爺爺抱孫子強似攢金子。爺爺帶孫子既培養了感情又陶冶了情操,又攢了金子,還省了保姆費,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前幾年我就帶了幾年孫子,直到上幼兒園。那時生活勉強能自理的老伴有時鬱悶不樂,而一看孫子撒嬌就高興。而我雖然累一點,我卻認為生活很充實。那時兒子和兒媳每週回一次家,都會帶一些老人和孩子喜歡的東西。我會讓他帶上老家自做的麵肥老鹼饅頭,我知道這是他們愛吃的。通過帶孩子培養加深一家人的感情。現在孫子已上小學二年級了,我還時常提起他在老家時的趣事,不斷勾起幼兒時的回憶,一家人頓時笑聲朗朗。


李松森8


退休老人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願望,有支配自己生活的權力。帶不帶孫輩也是他們的自由,不是他們的義務。如果願意帶,就高高興興的帶。如果身體不允許,或者希望過自己的快樂夕陽紅生活,那也無可厚非。願意出錢請保姆帶孫輩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也算盡了力了。即使不出錢,也不能苛責。老人撫養大了兒女一輩,已經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老人剩下的時日不多,想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未曾實現的願望,做兒女的應該支持。不像年輕人可以等待,晚幾年去旅遊、去參加各種活動沒關係。老年人等幾年後精力、體力都不行了,一旦走不了了會有遺憾,也是兒女心中的遺憾。所以趁好時日,儘快去享受自己的快樂生活吧!(照片來自網絡)



無論星星


這沒有什麼看法。老人不帶孫自有她的道理,帶也自有她的道理。我的孫我想帶,兒子都不要帶,還用一大套道理來說服我,“說他們都沒有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帶,都是媽媽一手帶大的,再說孩子要跟在爸爸媽媽的身邊才好教育,再說爸媽辛苦了大半輩子也該享享清福了,還叫我好好的該出去旅遊就去,該玩就玩。”這就是我兒子對我的孝順!

年輕人啊,還是讓你們的老人享享請福吧,別太讓老人傷心!



冷淑華


  • 有些老人退休了,覺得自己為兒女辛苦了大半輩子,都在為兒女活,沒有為自己活過。
  • 退休了,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不想再操心那麼多,孫子畢竟是兒子兒媳的事。幫帶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出點錢讓兒子兒媳請保姆帶,一方面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一方面自己也可以輕鬆一點。
  • 要麼出錢,要麼出力,這就是中國式的爺爺奶奶。
  • 其實,我現在的觀點是:讓子女完成學業後,他們是否結婚養孩子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我沒有那麼多精力管他們。
  • 我們70後的這代人,為了買房讓孩子進城讀書,讓他們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儘可能讓他們進大學。我們的父母,沒有養老金。
  • 我們退休後,確實沒有太多的精力管孫子的事。
  • 出力出錢,量力而行吧。

我心向未來


我見過退休老人帶孩子,被兒子兒媳天天說這個說那個的,我覺得晚輩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要求長輩怎麼做怎麼做,這樣不就等於我們把父母當成保姆對待了麼,不是退休老人不願意帶,而是退休老人無法接受晚輩的態度,個人觀點!



Mission123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涉及倫理、人文、社會結構等很多方面,很難幾句話說的清楚。退休老人幫助子女帶孩子,是當下這一代老人的普遍問題。

——客觀上,現在的子女普遍很忙,現在的孩子必須要專人帶,現在的父母退休身體尚可。所以,是否幫子女帶孩子就成了一個問題!如果幫子女帶孩子,父母犧牲了自己的晚年生活,需要面對兩代人一起生活的種種矛盾,還要面對兩代人的生活觀念差異。老人心理壓力會很大,感覺自己感覺辛苦一輩子了,到最後滿頭白髮之際,還要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如果不帶,明明自己退休賦閒,看著子女忙不過來,於心不忍。左右為難。

——其實,這個矛盾只是在這一代人身上才比較突出,父母當年都是自己邊工作邊帶孩子的。那時候,就算有退休的父母,健康狀態也不是很好,當時人均壽命不到70歲。再說那時的孩子也不是今天這樣一個帶法。那時候物質條件匱乏的今天的人們難以理解。

——那麼是否應該幫子女帶孩子呢?首先,這不是父母的法定義務。但贍養老人確實是法定義務。這一點需要明確。帶不帶就看各家自己的情況。

——現在是問題,但以後不再是問題。因為退休年齡延遲,父母想帶也沒有機會帶了。——實際上,父母幫子女帶孩子也有一些弊端,觀念落後,生活習慣問題,孩子長期和老人一起,對孩子的教育成長也有很多不利影響。只是當時看不出來,等長髮以後才會慢慢顯現。


老樹根茶舍


退休老人不願意帶自己的孫子,卻願意出錢僱保姆,這個問題是可以,因為,退休老人工作勞累了一輩子,而今好不容易熬過來了,有的老人也想有自己的空間,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這是每一個老人的權益和自由,任何人都不得干涉老人的人生自由生活。

從情理方面來講,老人退休了,帶帶孫子,幫幫子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應該的,但是,老人卻想用出錢請保姆來帶孫子的方式幫助子女,這也是件非常好的事,這樣老人既幫助了子女,同時又帶好了孫子,更重要的是老人也有了自己的自由空間,作為有一定退休金的老人來講,他們有自己的經濟能力,想好好的享受一下老年人的生活,在有生之年出去走走,看看外界風景,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在家讀書看報,寫寫畫畫都是老人應有的娛樂生活,所以,我認為退休老人用出錢請保姆帶孫子的方式是好的想法,既帶好了孫子,老人也有了自己的自由娛樂空間,確實是件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相識是緣78665661


為什麼父母一定要幫你看孩子呢?父母辛苦了一輩子,退休了,也該過老年人該過的省心生活了。如果父母身體好自願為你帶孩子,那一定是你的福。如果父母身體不允許或者不願意幫你帶孩子,你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因為養孩子畢竟是任重道遠的事情。她不只是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夠了。教育是頭等大事!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為此去教育孩子影響孩子。再說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有者不可估量的影響。生而不養難為父母!何況讓老年人帶孩子有很多弊端。無限制的寵慣孩子,知識老化,不重視習慣方面等培養,讓孩子自我中心嚴重!所以我個人認為孩子最好自己帶,也利於和孩子的感情紐帶不斷層,不疏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