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上班讓兒媳全職在家每天按時做飯,但是給開工資6000塊,如果自己上班工資沒這麼多,你會願意嗎?為何?

陳俐伶


不願意。這個只能說我自己,不代表別人。

1.出去工作不光是賺錢

在我認為出去工作,不光是為了賺錢,我們有沒有發現很多職業女性看起來氣質比較好。

走近路來比較精神,做事情比較幹練,不喜歡說是非,東家長西家短。

不光是衣著打扮讓人耳目一新,就是說話辦事也會透露著幹練二字。

而家庭煮夫則不一樣,很多人看起來吃的肥頭大耳,肚子圓滾滾像懷孕幾個月,走進路來有些那麼一點企鵝的味道。

這個是外表。我們接下來說思想,職場上的女性因為要處理工作,她會被逼著學習,這個學習不光是學習書本上的,

還有生活中的,或許與人打交道中覺得別人有優點需要學習,她也會不自覺的去學習。也就是職場中的人,

在時間長點的職場生涯中,已經會形成一種隨時隨地學習的習慣,這種習慣會讓職場中的人思想一直處於比較超前領域。

經常性工作,鍛煉出的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筆財富,這個和你每天做飯幹家務是不能直接用金錢去衡量的。

我舉個例子。

小王和小劉兩個人出生在同一個時代,小劉從小沒有媽,家裡姊妹兄妹多,老父親一個人養家過的日子可想而知。

他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於是,出去社會混吃混喝就成了他生存的必須。

他在混社會的同時深知要想活下去還需要學習,每天的生活狀態會處於緊張焦慮狀態。

幾十年後他成長為一個廠子的廠子,在廠子每遇危機時他幾乎都能想出辦法解決問題。

生活中的問題對於他就不是問題,他有著化大事為小事,化小事為沒事的能力。這樣的人讓人敬仰。

可是,小王則恰恰不同,從小家裡父母生育幾個孩子就他一個男孩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所有的姐妹都是慣著寵著他。

家裡有好吃的第一個會想到他,家裡有重活的時候總是最後一個想到他。

他被家人保護的成了巨嬰,遇到事情第一是恐懼,害怕,其次是抱怨,拖延,逃避,實在沒有辦法了,

就硬著頭皮往上撞,沒有處理過事情的人你覺得硬著頭皮處理過的事情會是個什麼樣子,簡直不忍直視。

沒有的事情能讓他處理出矛盾,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讓他處理出個大事,大事最後都能處理成更大的事情。

小王和小劉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事能力就是鍛鍊和不鍛鍊的結果。

所以,在我認為出去工作不是僅僅賺錢,或者賺多錢的事情。

2.假如只是暫時的,可以

但是,在一個家庭中,有時候是需要分工,需要做出犧牲的。

例如,你的公婆工資比較高,不想辭職,而你目前工資比較低,這個時候可以為了家庭做出犧牲。

不過只是暫時的,千萬不能就此放棄自我。

我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教育領域的專家,也是因為家裡有事需要她迴歸家庭做出犧牲。

她就辭職在家做了全職太太。她把她做全職太太的那段經歷寫了出來。

她說到自己即便在家做全職太太,也是對自己各種要求的。

例如她會有計劃,有時間安排,有效率要求,同時還有家務衡量指標,飯菜質量衡量指標。

同樣做家務,做飯菜有要求和沒有要求是不一樣的,她通過在家幹家務竟然學到了很多東西。

同時她把每日手帳公佈在網上,對自己每日進行總結,她沒有因為做全職太太變得懶散,相反變得更有生活氣息。

在幹家務的空餘時間還見縫插針的寫文章,賺取稿費,你看這也是幹家務,做全職的例子。

行行出狀元,關鍵看你怎樣對待了。

我是情感領域創作者,喜歡研究婚戀,兩性關係,痛恨道德說教,喜歡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問題,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我!


謝汶青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究竟是不是出於家庭分工的需要,如果公婆拿你當自己的女兒一樣對待的,只是出於家庭分工的需要,那麼都只是為了家庭更好,可以接受。舉個身邊的例子,我的表姐,嫁給了一個上海帥哥,她的公公婆婆都是註冊會計師,年收入上百萬的那種,他們對兒子的要求很高,必須工作,必須給老婆零花錢~我真心覺得我表姐福氣很好,遇上這樣的公婆,同時他們也讓我對上海人的觀感好了許多許多。她公婆因為出於收入的需要,跟我表姐商量過了希望她可以在家裡帶孩子,給她發工資,同時也給她一些收房租之類的輕鬆的活兒。所以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這個問題取決於這個家庭的環境,尤其是文化環境和素質。

當然我同時也相信,中國的多數家庭是做不到這樣的,因為我們的父母的上一代人接受的教育不夠,那麼他們自小接受的教育讓他們的骨子裡也是缺少相應的尊重的,這不是父母的問題,是這個社會的普遍問題,我也相信這種情況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成為公婆之後得到改變。


治癒系思考


不願意!我就是一個例子!在家帶孩子4年,孩子上幼兒園後,才工作的!為了能接送孩子,時間自由才來的平安保險公司!當時公婆每個月給3000元,公婆已經退休了,不願意看孩子!這些錢,不如我上班賺的多,即使給6000,也與社會脫軌了!帶孩子期間,很抑鬱,年輕人的活力全無!睜眼閉眼全是孩子!腦子裡沒有注入新的知識以及閱歷!孩子帶的也蠻土的!上班後,我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以及育兒的缺點,才慢慢的步入正軌!慢慢的找回了自信和活力!


平安柳柳


我先來分享一個朋友的真實故事。

這個朋友是一個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嫁給一個家境殷實的老公,婚後的三年裡生了兩個娃。

因為公婆每天在外忙著跑生意,家裡雖然有一個保姆專門管做飯,但是老倆心疼孫子,就讓朋友全職在家照顧兩個孩子,每月另給她6000的零花錢。一家人相處得很融洽。

起初,朋友覺得自己出去打工也掙不了這麼多錢,還不自由,就同意了公婆的決定。

朋友每天不是和兩個孩子親子互動,就是帶孩子外出遊玩,日子過得很舒心,但是等兩個孩子都上了幼兒園以後,家裡人對朋友的態度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公婆和老公都覺得朋友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每天只需接送孩子,家務活也不用做,除了逛街買衣服一無是處……

漸漸地,家人的言行舉止中對她也不似從前那般尊重,甚至還嫌她花錢大手大腳,於是,公婆不再給朋友現金,而是給了朋友一張信用卡,只為了方便查她的花銷流水。

朋友很後悔自己以前一味地沉浸在歲月靜好裡,沒有發展自己的事業,以至於現在受制於人。為此,朋友就一直想做點小買賣,可是家裡人都覺得她不過是瞎折騰錢,一直沒同意。

後來,朋友只能刷卡買衣服和首飾,然後再偷悄悄的把衣服首飾折價退了,不斷用此方法把信用卡里的錢弄出來,等錢積攢夠了以後,朋友就開了一家小美容店,慢慢的,當美容店有了一定的收入來源,朋友才有瞭如今的自信和底氣。

通過朋友的經歷,我覺得很多事情都是開始很美好,結束的沒道理。所以,任何一個決定都應該是建立在利於自己成長的基礎上。


1.利益最大化


對於公婆的提議,我覺得從利益最大化來講,讓收入不高的朋友在家照顧孩子或做飯打掃衛生,每月還給六千元,這都是可以的。如果是我,也會同意暫時在家裡照看孩子,珍惜陪伴他們成長的難得時光。

但不代表未來的我會始終一日三餐的圍繞孩子和家庭,我會留出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儘可能的成功變現,這樣才有底氣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才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表現。


2.核心競爭力


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以為了照顧孩子空出三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但不能讓自己丟失上進的那份心。

比如:黃磊的妻子,雖然一直在家照顧三個孩子,但是一有機會就去演話劇,不僅僅是打磨自己賴以生存的立世之本,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也是找到一個釋放自己情緒和壓力的出口。

世事難料,誰也想不到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會面臨怎樣的窘境,所以一定要重視規劃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舒適區裡止步不前,這才是最大的危機。


願我的建議能幫到你。


END


我是淺水小蟹,歡迎大家關注我,和我一起努力進階成為更好的自己和辣媽。



淺水小蟹


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既能正常照顧公婆的生活,還有不錯的經濟收入,就是公婆不給錢該照顧他們的也要照顧的。如果家裡還有孩子,同時也能天天陪伴她們,那真是太好了。

很多女人可能不喜歡這樣做,不是因為公婆給錢多少的問題,主要認為自己不到外面工作,在家給公婆做飯沒面子,外面花花世界那麼大,自己天天圈在家裡,太虧了。她們認為即便每月就是掙個三四千元的工資,也比在家照顧公婆生活強。

這個問題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要求自己不用去工作,只在家做個飯,每月還給6000元的零花錢,相信大多數女人會高興的跳起來!她們一定認為這是件很幸福的事,認為是父母對自己關心照顧。

問題差別的原因,不僅僅是公婆和父母的稱謂不同,關鍵是內心的認識、親近程度不同。很多女人雖然嫁到了這個家,但從內心來說,根本沒有融入這個家庭,接受自己的公婆。有的女人甚至幾年、幾十年內心都把公婆當外人看待。

這也是歷來婆媳不合的根本原因,當然有些婆婆從內心也沒把兒媳當閨女對待。處理不好這個問題的家庭,總是矛盾不斷,家庭成員和諧共處成了難題。在這種背景的下,這樣的家庭夫妻感情也好不到哪去。

很多女人本事不大,野心不小,掙錢不多,傲氣很高。寧願對些不相干的人笑臉相迎,也不願對自己的公婆多點笑容。這些女人毫無孝心,也不懂為照顧自己男人的感受,一貫任性、隨意,我行我素,從來不會為別人著想。

公婆只讓自己在家按時做做飯,每月還給6000的零花錢,何樂不為呢!公婆既然這麼做,肯定自己在外面工作收入沒這麼多,如果自己在外工作每月掙兩萬,哪個公婆都不會提出讓自己在家做飯的建議。

如果認為公婆這個提議是看不起自己,一定是自己想多了。自己是他兒子心愛的女人,他們怎麼捨得虧欠自己,公婆的愛也是愛,和父母的愛一樣重要!


丹青紅塵


視情況而定,如果公婆有正式工作,老公工作也很好,那麼我會接受這個建議,一家人沒必要分得那麼清,公婆上班本來就很累了,如果可以給他們做飯讓他們的營養均衡,我願意每天按時在家做飯。

這種情況有很多種可能,也許我的工作工資沒有公婆高,但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不願意放棄。而且我還年輕,以後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即使現在的工資沒有公婆高,但總會越來越多的。我很想證明自己,我想工作不想在家做飯那麼我就會和公婆商量要不要請個保姆,可以幫忙做三餐收拾家務,這樣大家都可以找到自我價值,而且過得很充實。

當然,還有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聽從公婆的建議,拿6000 塊工資,然後除去在家做飯的時間可以做自由職業,很多職業現在都是時間自由的,在家裡就能完成,如果可以幫到公婆,還能有固定收入並且可以發展自己的自由職業,何樂不為?所以還是看自己的想法吧,現在的很多自由職業,比如直播、淘寶、自媒體都可以時間很自由,不一定非要朝九晚五,等到公婆到了退休的年齡,再發展其他行業也可以。

如果有更好的發展,就可以和公婆商量,很多事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我沒有固定職業,或者沒有什麼太長遠的規劃,那麼我會接受公婆的建議,我願意為家庭付出。


釋千結


還是不能幹的好。我身邊就有個差不多這樣的例子。開始時妯娌孕三個月出血了。於是婆婆去照顧她。妯娌對她挺好的。給零花錢。買衣服啥的。然後自然而然的就幫妯娌帶孩子了。期間妯娌給一千左右給婆婆吧。然後平時吃穿用生病都是妯娌出錢。一干就是七八年。完了今年婆婆被妯娌掃地出門了。連家門鑰匙都收了。然後婆婆就說妯娌沒良心。可妯娌說你確實給我帶孩子。可是我也沒虧待你。我給錢了啊!或許一千給的不多。不過說真的婆婆那幫忙乾的活。也差不多就值一千塊。


星水13


我是全職在家,老公的錢一直都是給我。孩子快六歲了沒人幫我帶,我自己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帶了一段時間,公婆是完全不搭手,我們也不和他們一起住,我一直沒上過班,我爸做工程的朋友多。我一年有十幾萬利息拿,一直到現在,我雖然不上班也有收入,但是公婆還是覺得我懶,他兒子養我,不過我這個人有點油鹽不進,他們幾次讓我去上班,讓我媽帶孩子,我嘴上答應,然後也不出去,我爸媽工資也不錯,比我老公還高,我父母暫時也不考慮帶孩子。因為我五歲我父母就出去工作,一直到現在我孩子五歲多,我父母還在外地工作,我還是留守兒童,我深刻體會到了留守兒童的心酸,我想陪著我的孩子,如果父母退休了,那我就搞個門面,他們幫我看下孩子,我就自己做點事,和社會脫軌這麼多年,估計也適應不了外面的職場生活了,在家做點小生意就好。也希望全職媽媽不要自輕自賤,不要覺得自己對家庭沒有貢獻,更不要聽那些三姑六婆的教唆,還有網上那些只生不養的事業女的嘲諷,要肯定自己的價值,根據家庭情況合理的分配責任,我相信任何有心的男人他都看的到你的付出。只有兩人相互體諒家庭才和睦美好。我身邊有很多男女對我說,你不出去工作你老公肯定有意見,他嘴上不說在心裡,說實話,說這些話的經濟基本還沒我好,家庭關係也沒我和睦,但是身邊也還有很多理解我的姐妹,他們也是經歷了全職,工作,然後不得已全職,不停的調整。我不是支持鼓勵全職,但是既然你選擇了,被迫也好自願也好,請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家庭裡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把家經營的更好,更溫暖,加油!


不語言單飛


我以前的一個朋友當年生孩子就是這種情況,老倆口公務員退休,工資在當地來說相當好,然後就開啟旅遊模式,兒媳懷孕後,工作單位離孃家近,吃喝一直在孃家,婆婆每月給三千生活給親家母,通過自己閨女的手拿錢,孃家媽不好意思,就沒拿,但婆婆月月給,生完婆婆娘家媽一起侍候月子,然後婆婆說每月給五千,讓自己帶孩子,孃家媽也累了,說挺好的,閨女不幹了,說就你們痛快旅遊重要,孫子不重要。當時給我說時,我挺詫異,一個月二千多工資的你憑什麼不接受,當時僱一個白天保姆只1500自己輕鬆又自在,還較什麼勁。


坤尚美楊


如果是我的話肯定願意呀,反正我現在也是全職在家裡做飯帶孩子,如果婆婆一個月還給我6000塊,我會開心的飛起來,至少算是自己掙來的,買什麼都會大方些。

我家兩個孩子,每天接送上學放學,家裡家務活一大堆,每天忙的都沒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更別說出去工作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月花老公的一點錢還要被說花Q厲害呢。說真的,女人在家沒點自己的Q就感覺被束縛住,時間長了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但是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生活模式,既然遇到了無法改變了,就全身心照顧好孩子吧!

我表妹也是在家裡帶兩個孩子,我一直好奇她怎麼受得了沒Q用的日子,後來聽我姨媽說,表妹本來是要出去工作的,然後叫婆婆過來照顧孩子,但是她婆婆也是有生意做,所以每個月留給表妹6000塊生活費。當時聽的我真的好羨慕,人家都能找到這麼好的婆婆,怎麼自己就沒那福氣。

當然,也有出現不一樣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上班沒空帶孩子,就把孩子交給奶奶照看,人家奶奶是直接提出一個月要多少生活費的,少一分都不可以;還有個朋友住在婆婆的房子裡,她和老公是AA制生活的,她婆婆知道後直接跟她要房租,至於說有沒有跟兒子要房租,那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過好自己的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