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醫美行業成虛假宣傳“重災區”,這家醫院被3位女明星告了

過去10年,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醫療衛生水平也在不斷進步。而當“溫飽”已經不再是問題了,人們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整形美容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由於缺乏統一監管標準,醫美行業亂象頻生,成為了醫療糾紛、虛假宣傳“重災區”。

全國每天新增約70家“衛生”企業

四川相關企業數排名第一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醫療衛生行業共有313,641家相關企業。並且,近幾年相關企業成立數量也呈現增長態勢。

在2010年-2019年這10年,全國新增“衛生”企業數達到259,486家,平均每年新增企業近2.6萬家,這意味著每一天就有大約70家誕生。

就分佈地域看,四川省“衛生”企業總數超過2.6萬家,排名第一,其次是廣東、山東、遼寧和黑龍江。

而在已公開註冊資本數據的近20萬家企業中,超過16萬家註冊資本在“0-100萬”,佔比81.91%,絕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

聚焦315:医美行业成虚假宣传“重灾区”,这家医院被3位女明星告了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還顯示,共有65,735家“衛生”企業出現過“經營異常”情況,佔比20.65%。近5年內,“衛生”企業累計產生經營異常信息超10萬條。

同時,企業的法律訴訟、失信信息和被執行人信息數量,近5年內均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

超10%的醫美企業曾受行政處罰

新增失信數為5年前的9倍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醫療美容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整形醫院、醫美企業也“遍地開花”。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2019年底,經營範圍含“整形”、“整形外科”、“醫療美容”的企業新增了26,153家。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29,471家醫美企業。其中,2018年增速達到峰值,為29.6%。

聚焦315:医美行业成虚假宣传“重灾区”,这家医院被3位女明星告了

從全國分佈來看,北京市的醫美企業數量最多,達到5,123家;其次是山東、廣東、河南、浙江。從成立時間來看,醫美企業大多都比較“年輕”。屬於“新手”,成立時間在“1-5年”和“1年以下的”的總佔比達到68.38%。

與此同時,醫美行業存在的風險問題也比較突出。

數據顯示,現有的近3萬家醫美企業中中,有3,827家受到過行政處罰,其中,超過兩成的醫美企業行政處罰達到3條及以上。有1,738家收到法律訴訟,近半數企業法律訴訟信息在3條及以上。

僅在2019年這一年,醫美企業新增法律訴訟數量、失信信息、被執行人、經營異常、行政處罰和嚴重違法信息數量分別為3,672、392、1,352、2,225、1,213和91條。其中,失信信息和被執行人信息,對比2015年,分別增長了9倍和6.5倍。

范冰冰、李冰冰、周冬雨都告過這家醫院

許多整形醫院所受到的行政處罰,大多涉及虛假廣告宣傳,例如誇大產品功效及安全性,濫用明星肖像做宣傳等等。

聚焦315:医美行业成虚假宣传“重灾区”,这家医院被3位女明星告了

天眼查顯示,2018-2019年,成都銅雀臺醫學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先後被李冰冰、范冰冰、周冬雨3位女明星告上法庭,狀告原因均為:未經原告允許擅自將其肖像用於商業宣傳,使大眾誤解雙方存在合作關係,涉嫌侵犯原告的肖像權和名譽權。

其中一份法院判決書顯示,2016年至2017年,該醫院在其微信公眾號先後發佈8篇文章,使用被告(范冰冰)照片54張,並在文章顯著位置發佈有廣告語以及被告整形方案及案例、企業名稱、地址、聯繫電話、微信二維碼等內容。

最終,法院判令該醫院及其公司在微信公眾號向3位女明星公開致歉,並賠償3人共計40餘萬元。

同樣是因為肖像權糾紛,2017年6月,四川西嬋整形美容醫院被女明星林心如起訴,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撤銷訴訟。

事實上,整形醫院擅自借用“明星臉”的現象早已屢見不鮮。據此前媒體報道,由於未經許可使用明星照片用於商業宣傳,2016年,安徽合肥一所整形醫院先後被11位女明星起訴,要求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撫慰金。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各種各樣的醫美整容機構也遍地開花。但伴隨而來的是不少的醫美消費糾紛,有整容失敗或者不滿意的、有遭遇退費難問題的、還有背上“整形貸”的。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天眼查『問大家』社區收到了不少用戶關於醫美整形的爆料與投訴。其中最多的就是整形失敗爆料,甚至有人說“下頜骨都被切凹陷了,但她們直接不讓我進醫院”。

聚焦315:医美行业成虚假宣传“重灾区”,这家医院被3位女明星告了

醫美整形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一筆小錢,很多“求美者”為此背上了“整形貸”。其中甚至有人反映“沒去整容,但還得還貸款”。此外,機構及醫生的資質也一直是爭論的焦點。

聚焦315:医美行业成虚假宣传“重灾区”,这家医院被3位女明星告了
聚焦315:医美行业成虚假宣传“重灾区”,这家医院被3位女明星告了

對此,有專業人士提醒,“求美者”整形美容糾紛投訴維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在做整容消費時,務必索要、保存好相關收據、發票、病歷和術前照片,清楚地記錄下整形程序以及手術期間需要使用的相關物件。

二、選擇醫療機構時,不要只圖便宜或優惠,或者盲目相信廣告,關鍵是要考慮相關醫療機構的資質和醫生的技術水平,否則很可能美夢無法成真,還會留下終身遺憾。

三、最好到國家指定的有資質的機構,到正規醫院去消費,即便有糾紛,正規醫院相對而言更講誠信和公道,一定不能到非醫療機構的美容院去整形。

四、一旦出現糾紛,要保管好證據。根據事實整理一份完整的材料,到權威部門進行鑑定,明確整容機構的醫療行為與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後,再到相關部門提請申訴維權。

注: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衛生行業包含醫院、社區醫療及衛生院、門診部(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活動、婦幼保健院(所、站)、專科醫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其他衛生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