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真正的企業家,不該利用人性弱點賺錢

推薦:徐瑾經濟人(ID econhomo)


企業家要賺錢,就要對人性有非常透徹的理解。喬布斯不搞市場調研,但是他的產品一出來就有很多人買。真正的企業家不應該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弄個梳子賣給和尚,你可能會成功地賣出去,但是這就利用了人性弱點來賺錢。


張維迎:真正的企業家,不該利用人性弱點賺錢


01 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創新、冒險


我本人研究企業家30多年,第一篇關於企業家的文章發表在1984年9月《讀書》雜誌,現在已經30餘年了。但是我真的不敢給企業家精神下一個定義,這可能是因為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企業家精神不是一般人可以琢磨透的。


我原來總結過企業家的幾種精神,比如他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能夠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辦法、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解決了別人沒有解決的問題,具有這樣一種精神的人,那我們可以稱為企業家。剛才講到創新冒險,其實都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你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意味著你的失敗率非常大。我們大部分人應該說是循規蹈矩的,習慣按照既定方針辦事。確實有一些人不喜歡循規蹈矩,他喜歡與眾不同,並且這種精神在今天主要表現在商業上,因為我們一般講的企業家就是商業企業家。當然我們現在也在其他領域看到有企業家特質的比如政治企業家、制度企業家、社會企業家,甚至我們真正做好一個大學也是需要企業家精神的,比如蔡元培。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點企業家精神,因為我們總是會面臨著一些預料不到的問題要解決。當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企業家,就像每個人都可以唱歌,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歌唱家,所以企業家還是一種特殊的人群,他在人類裡面佔的比例是比較小的,這是我想談的第一點。


02 未來社會進步,仍要靠企業家的想象力來推動


第二點,我們人類從古到今的發展幾乎都可以理解為企業家精神的展現和發揮。十萬年前,我們現代人的祖先走出非洲去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由此再走向亞洲、美洲、歐洲,這就需要企業家精神,所以我們不難理解中國人在海外也很具有企業家精神。因為這種精神的普遍性,使我們在現實中也看到好多有名氣的企業家。


我們人類長河當中企業家精神是被壓抑的。在中國,我們壓抑企業家精神的一種主要方式就是科舉制度,我們將最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用教育的方式、科舉的方式吸引到政府,為皇帝服務,循規蹈矩下去,這是人力資源巨大的浪費。當然我們在社會上還是有一些企業家,這些企業家一般地位比較低。中國是人類歷史上採取產業政策最早、最長的國家,重農抑商就是當時的產業政策,所以商人在歷史上的地位不高,即使他可能富有,但富有之後還要買土地、買官,才能夠提高社會地位。


人類只有在近代,大概兩三百年前,西方才開始使企業家精神發揮出來。中國只是30多年前改革開放之後,企業家精神才真正得以發揮,所以我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企業家精神的崛起,這段歷史可以用很多企業家的故事講清楚。


那麼未來的企業家精神會是什麼樣?約瑟夫·熊彼特曾說過未來的創新會變得程序化、官僚化,變成完全是官僚的大公司。但是我覺得這不大可能,在西方我們看到創新最多的部門都是私人的,不是大公司。我相信未來也是這樣的,任何一個東西一旦用程序化的方式比如大數據可以解決的時候,就不是企業家的職責了,企業家職責不是用程序化的方式解決問題。企業家有對未來的一種判斷,這是數據裡面沒有的,要靠我們的腦子去想。


一旦企業家精神不再發揮作用的話,人類的進步就停止了,我們就進入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循環經濟,我不相信人類的未來是那樣的。我相信未來人類仍然是要靠發揮企業家精神來推動進步。我特別強調傳統企業家是套利型的企業家,現代的企業家更多是創新型的企業家,我們需要的所有新產品全是企業家創造出來的。創造也會豐富想象力,所以企業家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03 真正的企業家,會利用人性賺錢,但不利用人性弱點賺錢


第三點,有人喜歡用狼性文化來詮釋企業家精神,我倒覺得容易產生一些誤解,我更看重企業家賺錢靠什麼?傳統的話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給別人創造價值。如果你不能解決別人的問題,不能給別人創造價值,那你賺的錢就不是企業家應該賺的錢。我覺得這是市場的問題,你要自己賺錢,首先要給別人帶來好處。靠欺詐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家,也不可能持續賺錢的。


在真正的市場經濟當中,如果沒有任何政府賦予的特權,沒有欺詐,一個人變得富有靠的是什麼?一定是他創造的價值超過了他收取的費用,多出的那一部分就是消費者剩餘。


企業家要賺錢,就要對人性有非常透徹的理解。人性的理解比你搞市場調研要重要很多,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喬布斯不搞市場調研,但是他的產品一出來就有很多人買,因為他知道什麼是人類最喜歡的,最能滿足人類需要的。同時人性也有很多的弱點,真正的企業家不應該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弄個梳子賣給和尚,你可能會成功地賣出去,但是這就利用了人性弱點來賺錢。另外,企業家利用政府創造的特權賺錢也是不道德的,他只是在掠奪別人的財富。


張維迎:真正的企業家,不該利用人性弱點賺錢

04 很多經濟學理論忽略了企業家的重要性


第四點,我們當下中國或者過去一百年來,甚至更久之前,很多經濟社會體制的爭論,其實質都涉及到怎麼看待企業家,能否理解企業家的問題。


典型來講,我認為計劃經濟是不理解企業家的。儘管馬克思強調了資產階級的重要性,但它也沒有真正理解我們所講的那些企業家精神。西方的主流經濟學家也沒有理解企業家精神,主流經濟學理論把企業家精神排除在外了。比如說,在主流經濟學理論中,人的偏好是技術指定的,所有都是技術問題,只要將數據輸進去,按一下鍵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判斷。


直到今天,這種後遺症仍然存在。我們認為投資很重要,但是我們從來不想誰投資?我們覺得私人投資和政府投資是一樣的,但既然私人投資能帶來經濟增長,為什麼政府不能帶來經濟增長呢?我們認為技術進步很重要,但是我們沒思考過誰能帶來技術進步?只要政府投入了經費,又有財政支持,我們就可以有技術進步了嗎?


以上這些都反映出我們忽略了企業家,我作為經濟學家也必須坦誠,經濟學家是有責任的。我認為企業家跟其他要素不一樣,要素是可以替代的,企業家是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


企業家是沒有形式化、數據化的,企業家所有的行為方式沒有辦法用數據刻畫,如果他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就不是企業家。但是因為我們經濟學要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所以我們理解的那個市場不是真正的市場,而是我們腦子裡構造的市場。我想這點是非常的重要,如果企業家不能夠恢復他在經濟理論中的地位,或者說我們經濟學家不能夠真正理解市場怎麼運作的,認識不到企業家為什麼如此重要,那我們就不理解市場的經濟,我們就會得出好多錯誤的結論。


05 政府過多支配資源,會壓制生產型企業家


最後要強調一下,現實當中其實企業家有兩類。一類是生產型的企業家,另一類是非生產型的企業家。生產型的企業家是創造財富的,非生產型的企業家不創造財富,甚至毀滅財富,所以怎麼能夠使得真正的生產型企業家興旺起來,而讓非生產型的企業家沒有用武之地、沒有生存空間,就變得非常重要。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有很好的制度改革,很多的情況下政府過多支配資源,好多企業家都變成了非生產型的企業家,他賺錢不是因為生產了消費者喜歡的東西,不是解決了我們社會需要解決的事情,而是因為利用了政府的力量。所以我們必須對政府的行為做出有效地控制,儘量減少政府控制的資源。這樣企業家精神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才能給我們的老百姓帶來好處,也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好處,那個時候我們擔心的好多問題,包括道德的虛無主義等,都會比現在要少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