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豬戶應該選用什麼樣的良種豬?

淨水居主人


農村家庭養豬戶,一般可飼養以地方品種為主的母豬和外來品種公豬進行雜交生產二元雜交豬。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地方品種適應性強、繁殖率高、母性好、易飼養等優勢。但也存在著生長速度慢、飼料回報低、瘦肉率和屠宰率相對偏低等缺點。

小型規模養殖戶可以選用地方品種母豬作第一母木與外來品種公豬雜交,從其後代中選留母豬作為第二母本再與另一外品種公豬雜交。這樣做的優點是可大大提高商品肉豬的生長速度、飼料回報率、瘦肉率和屠宰率等,該種雜交方式經過多年的推廣證實,廣大養豬戶容易接受,效果較好。對於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能力的規模場戶應發展以杜洛克、長白、大約克等3個品種之間雜交的“洋三元”模式。

為了減少二元母豬的制種環節,採用雜交配套系種豬生產優質商品瘦肉型豬,這在長時期內將代表著養豬業的發展趨勢,它與一般雜交豬相比,具有生長速度快,群體整齊度高,飼料報酬、繁殖性能好等優點。

更多養殖小知識,請關注農學谷!


農學谷


農村養豬戶應該選用什麼樣的良種豬?


養豬一直是農村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因為大家平時每天出去一會給豬找點豬草,再加上自家平時種的玉米、紅薯等都可以做豬飼料餵豬,因此農村管養豬叫做“零存整取”,意思是平時花點小時間、小零錢,到時候豬殺了一次賺回來。

農村一般養豬大家都會挑臀寬背闊、食槽好的的品種,如果選的豬品種不好,可能養幾個月下來,不長肉浪費飼料,今天老張就從網上搜集幾個比較好的品種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長白豬。

長白豬是一種引進丹麥的豬種,因為這種豬渾身白色而得名。長白豬是一種我國分佈律最廣的豬種,出肉率75%左右,肉質疏鬆、體型優美,一般出肉料比2.8:1,瘦肉率65%,而且具有生長迅速、飼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等特點。

二、中國瘦肉豬。

這是一個我國科研工作者經過嚴格培育出來的一個系列的品種豬,這類豬有個共同的特點是抗病能力強、出肉率高、四肢健壯、繁殖能力強。一般來說160天即可出槽,平均體重180斤,出肉料比2.8:1,瘦肉率54%-61%,而且肉質好,適應大部分地區養殖,是目前我國主要推廣的品種。

三、三江白豬。

三江白豬是一種純瘦肉型豬種,主要分佈在東三省的三江平原地區,具有生長速度快、產仔多、肉質好、耐寒冷、瘦肉率高的特點。全身白色、後肢健壯、熊腰虎背、育肥期平均每日增重1.3斤,瘦肉率62%,主要在東三省推廣。


好了,以上就是老張在網上搜集的關於適合農村散養戶養殖的一點優良豬種,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買豬種的時候有個參考,不足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老張談三農


要養好豬就要學會挑選良種豬,我國現在的豬種從外形上判斷主要有:大白豬、長白豬、紅毛豬和大黑豬,其中飼養最多的也是豬肉市場需求大的就是大約克夏豬(大白豬),這種豬的特點就是生長速度快,產仔較多,瘦肉多,飼料利用率高。其次就是杜洛克豬(紅毛豬),紅毛豬就是毛色偏棕紅色,這種豬體格健壯,生長速度快,飼養的條件比其他瘦肉型的豬要求低,肉質較好,所以現在這種豬的飼養率也很高。

現在挑選豬除了確認豬的品種,在挑選豬仔的時候也有講究。

從外觀上,首先要挑選最短腿長肩膀寬的豬,這種豬吃飼料快豬骨架大長的肥,眼睛亮聲音尖,買豬的時候可以去抓豬看看聲音尖的證明身體好不是病豬。新豬進圈要先單獨飼養一段時間看看有沒有疫病啥的,要是想長久養豬的可以挑選優良的豬品種進行雜交,這樣可以保證豬的品質。



鮮農場


農村小養豬戶情況也不一樣,有的養戶只養幾頭年豬,這樣的小戶應該選擇當地的土豬,也叫笨豬,這種豬抗病,肉味好,管理筒單,賣給當地,價格也很高,只是這種豬越來越少,有決種的可能。再有就是養幾十頭到幾百頭的小規模養豬戶,他們選種豬應該選,瘦肉形公豬和當地母豬雜交的後代,做育肥商品豬,這樣的雜交豬對當地的環境飼料都能適應,病死率低,瘦肉率一般。如果選用的都是瘦肉形品種,雖然賣像好,風險很大,要慎重。


任長髮1


作為農村散養小戶,不建議餵養品種改良生豬。各種現代化、規模化飼養的生豬都是改良後的品種,其飼養成本、資金鍊條、抗風險能力完全具備,農村散養小戶再與他們同步飼養品改後的良種生豬沒有可比性。隨著人們對傳統飼養的畜禽和原種畜禽肉類需求的增加,為何不在傳統上做文章和下功夫呢。若對市場需求瞭解不足,可留言。


良田優品1


以前我們這裡都是樣的那種黑毛豬,記不清啥時候開始都養起了長白豬,一直到現在都沒變過。可能是長白豬生長週期短,肉質好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