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群中為什麼有人會退群?

無邊144249058


怎麼說呢,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1、戰時戰友情鐵於和平時期

以前上過戰場,經歷過槍林彈雨,一起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戰友,我相信這些人輕易不會退群的,因為這種感情是相當鐵的、是至死銘記於心的,人一輩子只能經歷一次。

和平年代退役士兵的戰友群,少了那種同生死共患難的情誼,更多的是在同一個時期、在特殊環境裡同吃同住同奉獻的感情,因此這種感情很容易被一些其他因素左右。

2、離開軍營從事行業不同

比如,轉業或者退役後的戰友,有的做公務員、有的經商、有的打工、有的務農,大家從事行業不同,社會經歷不同,有時候在一個群裡很難找到共同話題,更多的也就是閒扯一下當年趣事。但當兵三年那點事兒,翻來覆去的說也就沒啥意思了,久了就乏味了。

接下來,有的戰友就會發一些黃色視頻,我之前的戰友群就發生過類似情況,大家看了也不好說啥。

3、不同年齡、地域的戰友不一定感情深

還有一種情況,不同年、不同地域的兵,話題也未必能聊到一塊,當兵的很講究老鄉、同年兵的感覺。

在一個群裡,只要有超過三年以上的老兵存在,大家都互相不認識,平時肯定也聊不到一起,導致話題都接不到一起。

普法君是97年兵,我們那個戰友群裡,還有93-94的,完全不認識啊……這就導致我們壓根沒法聊。

4、在部隊事關係不好的,現在也好不到哪裡

在部隊時,一箇中隊100來號人,戰友之間有關係好的,說實話不多,也有關係一般的,更多的連交道都不怎麼打的。

有些不同年的兵,平時都不怎麼說話的,你指望退伍後關係突然好的不行不行的,怎麼可能啊。

在這種情況下,戰友群很容易出現同年兵嗨了聊、上下級關係好的嗨了聊,多數人在觀望。

5、職業不同導致有人退群

這就是開始我說的,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家境不同、機遇不同、圈子不同,導致發展情況不同。

普法君的戰友,有的是現役旅級幹部、有建材老闆、有包工程的、有做保安的、有公務員,當然也有被判刑入獄的。

在一個群裡,現在大家除了閒扯淡一下,很難找到共同話題,久而久之,就有人悄悄退群了。

我呢,反正是不會退的,畢竟群裡總有幾個熟人,犯不著……


普了次法


這個問題吧,我有另外一種回答,我原來的老部隊人數不多,而且熟悉,戰友最早的有六八年的指導員,剩下的從七五年到八三年的,除了有幾位因為不在同一時間當兵,大多數都是平時相處很好的老兄弟,三十幾個人又還是天南海北的。所以從二零一五年底開始有了這個群,每天都是很熱鬧的。沒事了就上來問個好,大事小事說上一點,有事就各自去忙也挺有意思的。但是從二零一六年開始,群主搞了個土政策,要求每個人的頭像都要換成現在的真人頭像,這就有點勉為其難了,他不知道有的戰友除了在這個群,另外也加有其他的群,有的還不是戰友的。因為現在的網絡也是良莠不齊,好多人不想透露自己的隱私,也就不喜歡用自己的真實頭像了。但是群主這種要求有些強硬,還說如果連續一個月不進群的要把人家“踢出去”,我感覺這就過分了!!!戰友分別幾十年了,天南海北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大家能在一塊聊聊,回憶當年,說說現在,都是很不錯的。我雖然也把自己的頭像換了,但是沒過多久我又給改了,我感覺做事中庸一點好。現在已經不是在部隊那時候了,沒有必要都用命令式的做法辦事。退伍了大家都一樣,不能強迫別人做人家不喜歡做的事。所以這個規定出來,就有一個七七年的老班長退群了,還有幾個因為有些時間沒上來聊天,也被“踢出去”了。雖然這個群也還是很熱鬧,但是在大家的心裡也留下了不愉快!前幾天我的老排長提議,給一位前段時間患上腦梗的戰友捐點錢,表示一下老兄弟們的關心,大家也都湊了點錢,就連那個退群的老班長從戰友那裡知道了,也打了錢給患病的戰友。可以說我們這個群還是個比較好的,不像那些聊著聊著就散了,聊著聊著就沒人了。我們這個群也有三四個年頭了,每天都還是很熱鬧的,還有在公安部門的戰友又陸續找到幾個戰友,也就更加熱鬧了。


大漠孤狼74915698


戰友,一輩子的兄弟,永遠的寶貴財富!但戰友群有“六大惡俗”,令人生厭,導致有的戰友退群,看看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行為:

一是在戰友群裡發佈亂七八糟的視頻與圖片。近來,對微信群管理有所嚴了,以前戰友群裡經常會有人發佈黃色圖片與視頻,而且聊天內容也不堪入目,絲毫不顧慮其他人的感受,導致有時被家屬小孩看到了,非常尷尬。更有甚者惡作劇,發佈恐怖的小視頻,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晚上一不小心點開後,讓人嚇得半死,他還不以為病,自得其樂。

二是在戰友群裡炫富擺闊。有的戰友一吃飯,就往朋友圈裡發照片與視頻,今天跟哪個領導與老闆又聚餐了,去的什麼大酒店、抽的什麼好煙、喝得什麼好酒,總要拿出來顯擺一下,生怕別人不知道。更有甚者,認為這還不過癮,喝多了還要打電話給戰友,也不管當時已經有多晚,不勝其煩的酒話連篇,就是不讓人家休息。

三是在戰友群裡強迫接待。戰友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出差旅遊到了外地,有當地的戰友接待,多年不見一起聚聚當然開心,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所以,一些戰友,在沒有動身之前,早就在戰友群裡撂話,說要到哪個地方去出差或者旅遊,好讓當地的戰友接待一下。

這也無可厚非,但有的戰友不是很地道,別人來到他所在地時,他總以各種理由搪塞,說自己忙沒空或者在外地了,自己不去接待,但總想讓別人接待自己,而且直接指名到姓當地戰友。而戰友都在一個群裡,也不好意思,迫於情面也只能被迫接待。

四是在戰友群裡強迫發紅包。一進群就有人說,新同志進來要講規矩,先發個紅包給大家問候一下。要是有戰友“混”得稍微好點的,他們就會有事沒事的喊老闆發紅包了,不發肯定不開心,發少了也不開心。一個戰友群裡總有那麼個把人,整天有事沒事的,看到戰友就要人家發紅包,但他自己卻很少發紅包。

五是在戰友群裡強迫戰友投票。當然,不僅僅是戰友群,其它群也會讓投票的。不過,一般群裡想讓人家投票時,大多會發個紅包感謝一下,隨便人家投與不投。但在戰友群裡,有的人卻不這樣,想要讓大家投,但講話還比較狠:是戰友的就投票,不投就不是戰友。這種強迫性的做法,很讓人煩。

六是在戰友群裡發沒完沒了的廣告。有的戰友平時也不跟大家有多少互動,但是自己做點生意,每天廣告發得勤得很,甚至公開在群裡兜售商品,讓戰友購買,令人不勝其擾。

親愛的戰友,有沒有碰到過上述類似情況,還有哪些做法讓你不能接受的,在下方留言交流!


窗外的白楊


微信群,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戰友情和同學情,由於都是從青春年少建立起來的沒有利益瓜葛的友情,應該像陳年老酒一樣,愈久彌香。自從有了微信群,天南海北的戰友同學,忽然濟濟一堂,天天熱鬧,這是微信群的好處。然而,正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距離產生美,天天在一個群裡熱鬧,沒有了距離,就會產生隔膜,不知道哪句話就傷了人心,慢慢地就消散了,許多老戰友走著走著就散了,聊著聊著友情就淡了。

一是人與人沒有了距離,處著處著就煩了,這是人性,任何群都一樣。以前,沒有微信群,大家都溝通不那麼方便,其實也有好處,就是距離產生美,誰也不知道誰的處境,大家都把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都把笑容、思念和寬容展示給大家。微信群建起來後,熱鬧了一陣子,什麼都知道了,你傳我,我傳你,大家沒有隱私,互相知道了底子,思念感沒有了,笑容僵硬了,寬容也到極限了,所以,感情就像拋物線下半場,只會減弱,有的人覺得感情淡了,也就主動退群了。

二是戰友群分化嚴重了,傷害了一些人的自尊。戰友都是一個宿舍裡出來的,那時候他們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飯菜,基本沒有什麼差別。轉業之後,五年之內就分化了,有的戰友提職加薪,有的戰友創業發財,有的鬱郁不得志,有的逐步落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拉開了差距。有的混得不如意的,心理又不平衡的,乾脆退群,眼不見心不煩,以免受刺激。

三是學識水平認知水平拉開了差距。轉業之後,由於職業和閱歷不同,戰友對一些事件的看法不同,比如對一些社會熱點、國際事件、家長裡短,都有不同的看法。在群裡爭論起來,難免有人較真、爭吵,鬧的不愉快,心理素養差的,乾脆退群了,以免吵架生氣。

四是戰友群裡友情綁架也很頭疼。有的人託戰友辦事的,有的人做微商做保險做推銷的,有的拉贊助拉讚賞拉投票的,剛開始大家互相棒場,時間久了,誰也吃不消啊。有的戰友比較排斥這些,又不會婉言謝絕,搞的不堪其擾,於是乾脆退群,落得個耳朵清淨。

總之,戰友轉業之後,由於發展經歷不同,經濟基礎、社會地位、思想認識、學識水平都進行了巨大分化,思想已經不在一個頻道上了,除了聊當年的青春時光有共同語言之外,其他的事情已經沒有共同語言了。當群聊友情的熱鬧勁一過,其他話題已經無法產生共鳴了。有些人出於以上各種心態,要麼長期潛水,要麼悄悄退群了。


職場火鍋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有人退群,說明這個群當中的某一些人與自己的思想不在一個頻道上,格格不入引起反感,所以就要退群,這和人與人的交往是一樣的,合得來就交,合不來就愛誰誰,它並不會因為是戰友就可以強扭著合群。

一般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新鮮感消失了,互動少了。不管是什麼群,最紅火的日子就是剛建群的時候,刷屏刷的讓人應接不暇,可這個熱乎勁一旦過了,大家也都淡了,知道大家過的都比我好、知道有人混的很慘就行了,天天聊哪有那麼多話題。所以,很多群時間一長就聊死了,和殭屍群沒什麼區別,那麼退群也在情理之中。

二、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少不了閒言碎語,更少不了觀念不一樣而帶來的爭執,搞不好就容易發生點群戰爭,所以退群也就理所當然了。

三、因為群體的特殊性,有些人擔心,特別是身居公職的,在此不便多講,講多了審核過不了關。


元芳有看法


小小一個戰友群,折射人生大社會。際遇隨化各不同,痴人說夢念緣情。有人說,戰友情,一輩子,畢竟是在激情的年齡一塊兒摸勺扛槍。又有人說,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似紙番番薄。哪個說得對呢?

九十年代以前的戰友基本上告別部隊便是永別,以後的歲月除了思念便是懷念。隨著社會發展,現在的戰友大都通過社交軟件建立了QQ群或微群。群剛立之時,各種小激動,似乎把每個人都帶回了激情燃燒的歲月,但是,時日一久,事實上也並不多久,群熱不超三個月,大部分群都會歸於沉寂。這並非最慘淡的結果,最慘淡的是,不論哪個群,總有幾個人悄悄地退出。分析一下原因吧!

首先,應當肯定的一點,退群的人並非是由於感情的消淡。只不過是理想永遠幹不過柴米油鹽,幹不過現實。

本人也是退伍軍人。也有兩個戰友群。現在在群裡基本不說話。原因很多,最重要原因,混得不好,明天早歺在哪兒心裡都沒底。反觀群內內容,除了曬忙便是曬寶曬太陽曬景點。是怪自己沒奮鬥沒文化嗎?看看求真務實網文章,估計敢說本人沒文化的少。是說沒奮鬥嗎!幹了半輩子,混了半書包白條,判決書,就是不當錢用,改變不了失業窮光蛋的格局。但是,在群裡能訴自己的辛酸嗎?不如選擇沉默或者退群。

其次,戰友只是個概念。現實是有功成名就,有一事無成。再深的感情改變不了以成敗論英雄的結局。何況,有些事還不能去探討。

本人在部隊時,不敢說譽滿天下,卻也是一方名人。離開部隊,安置到一縣辦化工廠,沒兩年,破產了。打那起到處打工。反觀我一同學,戰友,由於其退伍時其家兄正任市領導,直接安置某編。當年上學時四六不分的一個混混,如今是某局局長了。試問,與他有何言可交流?更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人地位上漲同時伴隨人格膨脹。一切歸於自己本事。卻不知道猴子戴上帽子也是猴子。所以,退群或不言是避免侮辱自己。

再者,有許多人井底見識秉性。當了一回兵,扛了幾年槍,便自以為見多識廣,各種賣弄,炫耀,亂人耳目。退群,是為清靜。

餘下的,好話好煙好酒敬給某長某局,誰還記得當年誰是英雄。


全是大實話


戰友群中為什麼有人會退群?

現在網絡信息時代,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進步;人手一機都有幾大群:親情家庭群、同學同事群、戰友兄弟群、及一些生意往來信息群。


建群主要好處,大家利於微信傳遞信息,聊天聊地也能拉近距離;培養感情。沒事交流交流工作狀況,以及周邊的新興事物;弘揚中華人脈人情及正能量的事蹟,也能學習他人優點,提升個人處人處事的能力;何樂而不為?

戰友兄弟群:主要以一個年度的退役老兵,而相互加群建立。正常一個地方以市(縣)為一群體,選一個有領導力的戰友為群主。(也稱xx年xx部隊戰友聯誼會)逢兩年有戰友聯誼會“會長”,聯繫各位戰友,x月x日某地聚一聚;聚會經費AA制,也有富起來戰友,贊助一筆經費開銷。

戰友聚會主要內容:

①:相互交流感情,談談過去的往事……

②:回憶一下那時當兵的生活,唱軍歌。

③:聚餐喝大酒

④:瞭解身邊戰友的近況,對患大病的戰友進行募捐;個人自願100不少,1000元也不多;有會長將善款親手送到患病戰友家中,以示全體戰友之情。

⑤:相互交流工作經驗,經營者談商道商機;從政者談官運官位……也有談苦難的經歷和社會的分配不公……

⑥:集體合影紀念。

至於小範圍的戰友微信群,能入群的;基本上感情較深,能聊得來。由於各自退伍後進入社會,大家都建立家庭;有的從政、有的經商、有的種地、有的進廠,也有的下崗無業打工;各自有各自的社會關係。至於人情往來,隨禮隨份子;哪要看相互之間人情走動情況了。是何等大事?戰友結婚婚禮要參加吧?戰友生病要探視一下吧?及一些推不掉的紅白喜事……當然了,什麼子女升學宴、喬遷、開業等……應視情況而隨禮了。

說實話我們1986年同年入伍的××旅老兵,本市有217位(已有6位因病離世);現在都已五十出頭了,這群戰友中從政的不多;一半基本在2000年左右,從企業下崗失業自謀職業;還有幾十位農村未安置的農村兵。自從2006年第一屆戰友聚會,到今年已是第七屆了;我本人一屆都未參加,不是不隨群;確實自從下崗後,心情變了;也看到一些膚淺之事。當然戰友患病募捐款我都盡了心意,其它吃吃喝喝,吹吹侃侃我沒時間參加。據瞭解,每屆戰友聚會,參加聚會的不到百人;其餘要麼未邀請,要麼找個理由推遲;各其所好吧!

至於有些戰友後期退群了是什麼原因?

戰友情不是一朝一日的一次聚會而建立的,關鍵在於長久。

邀請你入群你自願,感覺水土不服;也可選擇沉默,要麼找個理由推脫;至於戰友之間到底怎麼樣,只有你自己心知肚明;為了不影響他人,我可以選擇禮讓!千萬不要為了一點小事而反目,千萬不要在背後議論戰友之間不快之事;千萬不要諷刺他人而提升個人……不管怎樣,無論何時何地;從政務農、貧窮和富貴,大家就那麼幾年軍營戰鬥生活之情!戰友之情勝於兄弟之情!留在心中永不忘記,老兵不死軍魂永在!



樹下酒仙


我也說兩句,當兵回來快三十年了!心裡其實掛牽的就是那幾個當年最好的幾個戰友,後來還走動過幾個,這幾個又聯繫上其它的戰友,後來有個外地戰友建了個群,大家又聯繫上了,幾十年不見都很開心😊但是聊著聊著就沒意思了,有的人愛顯富,又的人愛遊玩,我呢幾年前生意失敗,外地的戰友打電話要過來玩,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因為自己沒錢怕戰友笑話,而且戰友過來還是很大一筆開支,去景點要花錢,吃飯,住宿等等……最後只能退群,切斷聯繫!當然最好的戰友,只要過來玩,怎麼也要好好招呼,那些在部隊就關係不好的,還是斷了吧,幾十年了,互相都不瞭解了……


用戶54977128676


我不懂你們戰友情怎麼樣。我就說一件事,一個同學退伍回來。也是高中比較好的朋友,然後我們5個人沒當過兵的朋友也有個群,大家就是好玩,也沒去賣產品。每次吃飯就叫上他,過年之前有個在外地同學回來了,約好年後一起吃個飯。等吃完飯,第二天就退群了。


某門徒


戰友在一連隊營區,甚至同在一個師團都稱為戰友,既老鄉又戰友指一個鄉村、街道、鎮縣市乃至一個省,我要說的是,戰友、老鄉在部隊服役期間相處有近有遠,有熟有疏。

戰友退役後各奔東西,幹什麼工作都有,關係近相處好,經常有來往與走動的兄弟畢竟那麼幾個。

戰友群也是如此,圈內有的面熟但不知姓和名,有的見過幾次面,但還不很熟悉,好象在群內彼此無話可說。外加群內通病,有的好炫耀擺譜,有的好哭窮喊貧,有的搞推銷,有的拉點贊,戰友情變味,部分戰友看不慣,眼不見心不煩,只能選擇退出。

和平兵,服役期只有兩三年和那些經歷過戰場血與火洗煉的,生與死考驗的戰友,無法相題並論。寫這些並非他意,就事說事,實事也。

總而言之,人與人性格各有差異,退群之人實屬平常,理解就好。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