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帶來的寺廟文化,高度發達的日本為什麼還存在著許多神社佛寺

神社和佛寺屬於宗教信仰的一種,像基督教每日必做的禱告,佛教和尚每日的唸經和打鐘,是一種歷經數千年或百年相傳下來的,神社和寺廟作為一種建築,

承載著幾個世紀人們的精神信仰。

現今,日本人均GDP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各方面的優勢突出。在其經濟發展中,工業製造,金融實力,技術優勢成為日本維持世界經濟霸權的三大支柱。

隨著物質經濟的發展,精神信仰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衝擊。那麼,日本在經濟實力如此高的情況下,為什麼神社和佛寺依舊留存這麼多呢?

經濟帶來的寺廟文化,高度發達的日本為什麼還存在著許多神社佛寺

今天我們就從日本的經濟,和以建築寄託信仰的神社和佛寺為中心,從神社和佛寺的歷史發展原因,政治與人民信仰,經濟發展與神社和佛寺的相輔相成中探尋日本神社和佛寺的現狀。

一. 歷史原因:神社和佛寺漫長的發展期

日本的神社是日本宗教中最古老,且是本土的宗教。當地人稱為“神道教”,與日本人民的生活關聯密切,日本學者土岐昌訓在《神社與社會》中描述:‘神社即是神道教的核心,又是神道的基礎。神道的古典形式是神邸祭祀,而祭祀場所就是神宮或神社”,可見神社的源起和社會地位是多麼重要。

由於各地方根據自己的風俗習慣來供奉神明,所以供奉的神明都是不一樣的。水有水神,山有山神,樹木有樹木的神,且沒有主神。

經濟帶來的寺廟文化,高度發達的日本為什麼還存在著許多神社佛寺

所以神社分佈十分普遍,機構體統較為龐雜,每走幾步就可以遇見一個神社。神社自7世紀開始,實行“造替”制度,即每隔幾十年就重建一次。因此,神社被保留的傳統建築模式,也能一直流傳下去。

“普度眾生”的寺廟,傳入日本,與日本本土文化結合後,發展的極其迅速,比如:東京淺草寺,京都清水寺,奈良東大寺,大阪四天王寺等。在明治維新時期,使寺廟火速發展的原因是寺子屋,日本寺院設立的教育機構,也由此積極發展日本的教育,讓更多的孩子學習知識。

其次,因為在神道教中死亡被認為會引起不純潔,在日本的神社裡從未發現過墓地,死亡主要由佛教來處理。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神社的向生和寺廟的向死而生是一個輪迴,它們是相互合作的,共同在日本民眾心中構建了一個完整生命體的出生到消亡的過程。

同時,日本也是最早提出保護文物的國家之一,在文物保護中歷經坎坷,現在的日本古建築有不少也是仿造的。

在日本文物和建築大面積破壞的時期正是其經濟低迷的時期,當今的全世界都在提倡文物的世界性,所以,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現在,作為其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神社和佛寺不可或缺。 

二. 政治與人民信仰

宗教場所是人民信仰的重大體現,一個地區的宗教信仰程度也反映了當地的教化程度,且教義簡單明瞭,容易實現。因此所隱藏的溫厚與包容的能量比皇家的權威更能深入人心,也比皇權所威懾的地域更加廣泛。

經濟帶來的寺廟文化,高度發達的日本為什麼還存在著許多神社佛寺

縱觀中國歷史,只要王朝建立,第一件事必定拜天拜地。而天地給予人民生存的萬物,極其敬畏。日本的神社和佛寺至今留存的道理與其一般無二,信仰是一個持續不間斷的過程,人民的信仰不會因為經濟的高度發展就消失。 

古代日本的寺廟和大名之間達成一種協議,即寺廟認為統治者是上天的安排,自己作為中間的傳達者,來告訴世人。類似於古代中國的“天人合一,君權神授”。大名供養寺廟,以體現自己的地位和尊重,寺廟也管轄大名賜予自己的土地和小型部隊,這是一種相互合作的關係。

著名日本小說《陰陽師》背景是日本的平安時代,當時的政府處於弱勢地位,被神社寺廟和武士勢力所脅迫遷都,起名平安。平安城區劃分和唐朝的長按相似,但由於地勢原因,一半荒廢,一半繁華,由此誕生“百鬼夜行”。

這個說法對當時的基層人民產生重大影響,直到現在。

政治本質是統治民眾,宗教本質是使人民信仰。政治與宗教是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

三. 神社和佛寺經濟地位的不可撼動性

在現代社會中,用“寺廟經濟”和“神社經濟”兩個專業的術語名詞,來解釋宗教場所持續存在這麼多年的原因。追溯日本神社和寺廟的資本積累問題,便可知,其經濟實力的雄厚。

經濟帶來的寺廟文化,高度發達的日本為什麼還存在著許多神社佛寺

在日本,佛寺和神社則是作為家族企業來經營的,神社的繼承人也顯示出了足夠的專業與敬職。在宗教場所發展過程中,逐漸獲得大量的私有土地和附屬人口,並且獲得資金,布等生活資料,初步構成了一個經濟體。

通俗的比喻是:一座神社和寺廟相當於一家企業,而神社的主持和寺廟的主持便是企業的法人,為了可持續的發展,他們需要帶領一干弟子們,進行一系列的社會活動獲得資金。同時神社和寺廟所得的經濟又要納稅,或者修建建築,以再流通的方式,保持流動性。

神社是繼承製,由子嗣繼承一切財產。且說日本著名的富士山,富士山山頂曾是德川家康的私有領地,後賜予“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所有,由於富士山的旅遊浪潮,日本政府為了使得山頂能夠開放,每年要交大量租金。由此可見大神社的經濟實力。

而小神社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比如日本傳統的神社婚禮,神社會有專門合作的婚慶公司來為新人舉辦婚禮,從中獲得利潤。

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後,受到日本統治者積極推崇,開放許多利於其發展的政策,比如“各入其主”“不在收授之列”等。並在朝堂之上為僧侶設置了不同的官職,賜予土地,當時的人民生活條件差,去寺廟做僧侶成為最佳選擇,廣大的僧侶被合理分配到各地開墾土地,屬寺院私有,直接推動了寺院經濟的發展。

經濟帶來的寺廟文化,高度發達的日本為什麼還存在著許多神社佛寺

綜上所述:日本經濟與神社寺廟的發展密不可分,日本政府沒有足夠的能力在經濟高速發達的今天,拔出神社和寺廟存在土壤。更是由於神社和寺廟的傳統信仰已久,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聚集地,更是會長久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日本歷史與日本文化》

《真歷史》

《論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