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也有退休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別願也別怨


現在60歲以上的農民將近有2億人,如果要給這些農民全部發放養老金,那麼這筆龐大的開支確實是一個難題,因此,短時間內要解決60歲以上的農民養老金問題是不可能的。

因為我來自於農民。在農田裡幹過活,對農民的感情最深,對農民最瞭解。

一,我經常回農村,常常見到了很多年紀大的老農民,現在還在地裡幹活,有的都已經七十多歲了,還在為自己的生活在田裡邊勞動。不是不想養他們,而是確實無能為力。夏頭烈日炎炎他們在地裡忙著除草,冬天寒風刺骨,他們在田裡種菜,辛辛苦苦一年也就賺個幾千塊錢。農民是最苦的一個群體!

二,農民的一生貢獻最大,在上個世紀,他們大多還要交公糧,在五六十、七十年代,農民們還承擔著興修水利、開山挖渠的攤派任務。改革開放以後他們大都成為農民工,到各大城市參加基礎設施建設,他們修房子,搬磚頭,扎鋼筋,哪裡有髒活、累活、重活、體力活、危險的活都有農民的身影!現在他們老了,什麼都幹不動了,也沒有收入了,他們的境遇非常令人同情!

三,我們應當關心農民,想辦法給農民發放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金,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能夠購買油鹽醬醋,還有衣服生活必需品實際上花不了幾個錢,每個月五六百元就可以了。讓年紀大的農民安享的晚年。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來自於農民,我們不能忘本,我們都應該關心、同情、攙扶一把我們的農民兄弟吧!大家看看下面幾張照片吧,這麼大的年齡,還在地裡幹活,真的於心不忍,我們應該伸出 雙手來幫助他們!

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你!





依旺情深1


給為社會貢獻了一輩子糧食的農民象城裡退休人員一樣發退休金,是許多農民美好的願望,也是許多人寄予厚望的解決農民養老難、看病難的出路。農民養老難客觀存在,任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思路,小吏都雙手支持。但是理性看待,小吏用數據說話,看看給農民發退休金有多難。

以某縣為例。

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的時候,該縣總人口52萬,農村人口33萬,隨著人口自然增長,現在肯定要超過這個數。2017年該地公佈的60歲以上人口占比約為18%,粗略一算,該縣農村60歲以上的人口為6萬人。

如果給他們發退休金,姑且按城市最低工資標準發吧,1500元每月,一年1.8萬元,那麼這個縣每年要支付的農民退休金是10.8億元。如果按照該縣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2200元每月計算,全年需要15.8億元。而按照目前農民養老金的標準100元每月計算,只要支付養老金7200萬元,整整多出15倍、22倍。

該縣2017年財政總收入不到30億元(這還是全國前三分之一縣的水平),是絕對承擔不起10多億元的農民退休金的。

既然縣裡承受不起,那國家能承受的起嗎?

據估算全國農村60歲以上人口有1.2億,按每人每月1500元的標準,一年要承擔2.16萬億元,按照2017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2500元每月計算,全年需要3.6萬億元。2017年全國(包括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一共才17.2萬億元,也是負擔不起的。

即使中國發展到美國的水平,美國2017年全國財政收入在36萬億元人民幣左右,或許才可以勉強承受。因為,基數太大了,農村老人太多了。

所以,給農民象城裡退休人員一樣發退休金是絕對不可能的。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沒有這個條件,甚至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也沒有。

那怎麼辦?小吏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數據說話,老農民一個月需要多少養老金。粗淺的算了一下,每個月300元-500元是符合實際的。財政負擔的起,農民能夠解決溫飽。

關於農民養老,小吏認為:應該把農民的養老金提高到脫貧線或者五保線。也就是每人每年3600—6000元,這樣才可以讓老農民勉強過上溫飽的生活。

個人原創回答,歡迎留言。更多三農內容歡迎關注頭條號:鄉野小吏。

鄉野小吏話三農


首先我認為農民將來有退休金的可能性不大,現在發放給農民每月的幾十塊錢是屬於養老補貼,想要跟城裡人一樣每個月領到幾千元退休金,我看還是先畫個餅來充充飢,為什麼可能性不大,我現在就來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這個理。

第一個理由是,那些磚家不認可農民以前交的那些公糧可以抵上社保,他們認為農民使用了國家的土地交納公糧(農業稅)是理所當然的。第二個理由是,農民以前自帶糧食開河修渠築壩都是服務於農業,他們認為受益的都是農民,作的那些貢獻也是理所當然的。第三個理由是,農民沒有按照單位職工交納社保的檔次繳納社保,他們認為農民不具備享受退休金的資格,他們甚至還認為國家目前發放給農民的養老補貼,是考慮了農民的感受,從照顧農民的情緒而發給農民的福利。

我認為這些磚家至所以有這種奇謬的想法是因為國家給予他們待遇太高了,他們沒有理由不為主子說話,從那些愛狗人士眷養的狗狗就不難看出,主人對它好,它必然會回報主人,跟在身後搖尾巴不足為奇。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政府的大佬們是英明的,不可能會一味地聽那些磚家來擺佈,農民以前所作的貢獻他們心裡是最清楚的,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優惠政策一年會比一年好,相信以後的農民個個都有退休金,雖然會沒有退休職工那麼多,但養兒防老的格式會慢慢地由社會養老所取代。





頁川木木1


農民也有退休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農民有居民養老金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想擁有兩三千的退休金可能性太小了。說到底,這還是由於農民自身的收入低這個根本原因導致的。

居民養老保險退休金,現在很多的退休農民是可以享受到的,標準大約在每個月100-300元左右,北上廣哪些高於絕大多數地區的加入商討的範圍了。可是,在農村能享受到1000以上,甚至兩三千的養老金幾乎微乎其微。是農村居民不想嗎?是他們不知道有這種職工養老保險嗎?

不是的,現在這個信息暢通的社會,不可能不知道。只是因為他們買不起職工養老保險,收入支撐不了他們買到十五年,他們能買的只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最低交100元就可以了。而職工養老保險,按照最低的標準每個月就需要繳納732元,一年就是8784元。他們可能一年的純收入也就一萬左右,他們能拿出8000買養老保險嗎?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職工養老保險參保沒有了戶口性質的限制,更加親民的居民養老保險才是他們最終的選擇。

我的爺爺做了一輩子的農民,現在72歲了,他給我說,這輩子在農村呆了一輩子,能產生收入的就是自己餵養的山羊、豬、自己種的稻穀、玉米這些最傳統的農民收入,都七十多歲了也只有兩三萬的存款。由於之前不知道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每個月都是子女給生活費,現在去參保了居民養老保險,每個月可以領取75元的養老金,養老基本都是靠子女。

個人覺得農民要擁有退休金,首先要引導農民致富,創新農民收入方式,純粹靠自己的勞動力和農作物掙錢要領取退休金基本是不可能的。於此同時,政府也應當加強農民參保政策引導、加大農村居民參保優惠政策,讓農民也可以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


嘮嗑職場


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先給當年交過公糧的農民發放退休金,他們在共和國最困難的時候,自己省吃儉用,按時為國家繳納公糧,保證了國家糧食安全,解決了國家的後顧之憂,讓祖國竭盡全力發展國防科技事業。因此,他們是國家功臣,共和國應該記住他們,善待他們。





混世老貓


農民有退休金根本沒有可能性。

農民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聯產承包之後,交糧納稅、栽種果樹要交農林特產稅、還有教育附加費。農民種的糧食養活了城裡人,農民功不可沒,如今這些人已經老了。


農民都參加了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年滿60週歲的今年起每月可以領取85元的基本養老金。還誤認為養老金就是退休金。其實這養老金是不同於退休金的。這是因為養老金不需要繳費,而退休金要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而且領取方式也不同。

也有專家說了農民是不能有退休金的,其一農民的收入與土地掛鉤,無法實行量化考核,其二農村老齡化嚴重,國家資金存在很大的缺口,其三國家每年給農民發放了種地等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不足。

退休金屬於社會資源,而這個資源很有限,有一部分人多佔了,勢必另一部分人就要少得或不得,就像現在的扶貧一樣,貧困戶佔有那些資源,非貧困戶就佔不了那個,所以要給幾億農民全部無償地發退休金,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農民的一種美景和奢望。


為生活而提神


農民也有退休金的情況估計我們這輩子是看不見了。我本身就是農民,農民的酸甜苦辣我最清楚,老一輩的可能更有體會,他們是建國之本。可以這樣說,沒有千千萬萬的農民兄弟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我誇大其詞,其實我一點也沒有吹噓農民的意思。當初和毛主席浴血奮戰的大多數人是農民兄弟,他們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以後,國家糧食緊缺,農民兄弟寧可自己捱餓,也要把最好的糧食交給國家來供應城市人口。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城市遍地也是農民的身影,他們幹著城市人不願意乾的工作,拿著最少的工資。試問沒有農民,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國家也是很重視農民的民生問題,只是中國農民實在是太多了,如果要是給老人發退休工資的話,這筆開支確實龐大。目前國家很難負擔的起。也許將來國家經濟條件許可了,這也未必不可能。民生問題,一直是國家最重視的問題。

不過目前來說,短時間之內肯定不可能實現的,我們只有努力工作,多掙點錢,叫自己的父母過幾天好日子,這是最實際的想法。沒有可能的事,還是不要去想吧!

我是農民,最懂農民的心聲了。如果喜歡我的評論請點關注謝謝。


承德老丁


農民有養老金在全國基本是全覆蓋,但不多,每個月從七八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我母親84歲每個月可拿二百多元,純粹是政府福利,沒交過養老保險的,但要象城鎮職工退休拿一二千元,短期內是不可能的,農村老齡人口眾多,資金缺口大,全國近2億老齡人口,百分之六十是農村人口。面對農村養老金巨大缺口,給農民發放退休金短期內是不現實的,為了解決農民養老問題,國家實行的新農保,農村老人年滿六十就可獲得相應的養老金,對農村養老壓力略有緩解。


農夫與藕


從眼前的情況來看,農民有養老金的概率仍然不大。

首先,在認識上還沒有統一。很多人還有一個錯誤的認識,那就是農民有地,認為地就是農民的“養老金”。殊不知,農民的地,就相當於工人的廠。工人不生產產品,就沒有收入。農民不種地,同樣沒有收成。如果這個認識不統一,農民有養老金的可能就很小。

其二,在財力上沒有保障。按照目前各級財政的實力,要想拿出為農民發放養老金的錢來,幾乎沒有可能。而農民賣給國家的糧食,也沒有辦法像工人生產的產品一樣,有很高的利潤。所以,也很難有積累。但是,不要忘了,農民生產糧食,本身就是提供的廉價勞動力,是有很大的貢獻和奉獻成分。不給農民養老金,實在說不過去。

第三,在縮小城鄉差距上還難有實質性動作。縮小城鄉差距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了,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並沒有多少實實在在的措施。更多情況下,都是用口號代替行動,讓農民聽得到,享受不到。如何實實在在地讓農民享受城鄉差距縮小的實惠,給農民發放養老金,就是最好的舉措。哪怕發放的金額少一點,至少也是一種希望。

好在有的地方,已經給七十歲以上的農民有了一點養老金了,給了農民一絲希望。何時能夠推開,廣大農民熱切期盼。


譚浩俊


農民想要領退休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當然不是說一定不可能,至少在數十年內應該是不會有的,除非是國家發展到很富強的地步,那麼每個人都能領到退休金的時候,我想農民才有機會領到退休金的。

現在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中國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了2億,這麼龐大的數字,如果是農民有退休金了,那麼基本上就要全部發退休金,現在城裡的一些退休工人的退休金一個月就是好幾千,比一些上班的任還要多,如果每個人每個月發這麼多,2億人想想一個就要幾千億,一年就是幾萬億乃至十幾萬億,要知道去年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才是17萬億左右。難道要把這些錢全部給養老,顯然是不可能的嘛。

現在農村的老人一個月只有幾十塊的養老保障金,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吧,一年是900塊,一個月也只有幾十塊,這個在農村來說如果自己種點菜,還是勉強可以過日子的。但是想要過什麼好日子肯定是不行的。

現在農村養老基本上都是在家養老的,老人就是靠子女贍養,然後自己種點菜,養點雞 ,種點糧食等等,也還算不錯。但是畢竟這些人年紀都大了,所以在家養老還是很不放心的,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不在家的老人,現在的農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就剩老人在家了,這樣的風險也是很大的。

那麼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只能是多賺點錢,然後多交點養老金,等到老了才能領的多,不然的話,一個月靠著幾十塊過日子一兩包煙就沒有了。所以說每天想著國家給農村人發放退休金,還不如用這個時間多賺點錢來的更實在。

農村人我們都好好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