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擔心,開學後學生們會不會養成手機依賴症?

我想145595366


我是一名一線老師,並且擔當著班主任,對於學生玩手機這個問題我是比較有資格來回答的。

首先,什麼是手機依賴症?

我們手機沒帶在身邊就心煩意亂,無法認真工作,無法安心下來學習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就會忍不住下意識地看一下鈴聲設置是否正確;經常把別人的手機鈴聲當成自己的手機在響,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根本沒有心思做其他事情,別說用心去學習了。


其次,我們要明白手機依賴對青少年的危害。

1.學習上會變得越來越懶散

學生如果一位沉迷於手機,依賴手機的話,容易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網上充斥著各種形形色色的遊戲,誘惑,都會導致沒有心思再去用心學習,往往就會一發不可收拾,不思進取了。


2.身體上會變得更加不愛運動

大家知道疫情當前,我們需要勤洗手,講衛生,但是有個好的身體是相當重要的,有的個別孩子整天沉迷於網絡遊戲,一動不動,一天24小時能除了困急了,否則覺都不捨得睡,恨不得24小時連軸轉。


3.人際關係上會越發緊張

作為老師,我明顯能感覺到有的個別孩子在班級人緣特別好。不管是什麼時候大家投票,總能高數獲勝。什麼原因呢?無非就是孩子性格外向,比較活潑,愛和同學打交道。反之,有的同學就不行了,成天只知道惦記著自己的手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哪有時間和同學玩?所以同學關係自然就不好了。

最後我們來談談,孩子真的依賴手機了,我們應該如何去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我想從以下幾點來談談。

一、加強監督,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預防出現手機依賴的前提。

1.經濟方面,加以控制。

學生都是消費者,他們的經濟來源都來自父母,如果父母從源頭上加以經濟封鎖,我想孩子就沒有那麼多金錢去玩遊戲了。

2.家長時常和孩子交流。

家長和孩子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孩子有了更多的傾訴地方,有可以排解來自學習各方面壓力的宣洩口,情感上有了依賴會好很多。

3.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會給人身心愉悅之感。反之,如果父母關係不好,成天吵嘴打架,對於孩子身心影響肯定很大,所以有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很重要。

二、學校加強學生的手機管理,制定好必備的懲戒措施。

1.學校首先要宣傳到位,全方位講清楚手機依賴對我們的害處。

學校可以通過各方面學校的資源進行講解、疏導。比如學校的廣播站,比如教室後面的黑板報,還有學校的走廊,還有班會的形式,還可以開展演講,辯論賽等宣傳手機依賴的弊端。

2.制定好懲戒措施,必須要去實施。

作為老師,我自然看見過有的學生上課無精打采的,究其原因,晚上睡覺時間太晚,還不是因為玩手機,刷抖音,玩遊戲?於是當機立斷,手機每天晚上九點半之前由安全委員和生活委員一起去收。統一放在規定位置,否則根本都不願放下手機。效果,立竿見影。

三、提高學生自身對手機依賴的認識,從本質上改變

1.正確使用手機。

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學生學習上也會遇到困難,那麼手機可以幫助他們答疑解惑。比如我的作業要求學生下載或者製作視頻,那麼沒有手機是完成不了的。所以,我們合理正確使用手機就好。

2.以學習為首要任務。

在學校,要求孩子以學習為重,不要分心。網上有形形色色的誘惑,所以信息龐雜,還是全付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最合理。

所以,開學後學生依賴手機我們也不要怕,想辦法糾正過來,愛上學習,好好努力,將來不留遺憾。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歡迎點贊,評論加關注 。謝謝。


荷葉翩翩何老師


前幾天晚飯後,到小區散步,與聽課的家長碰到,於是就開始交流孩子聽課的事情來。

她講到把孩子假期送到西安姑姑家了,但由於疫情爆發孩子只能在那裡多待一陣子。可是,2月10號開學了,學校通知網上開始上課,她就著急起來,孩子的學習聽課咋辦。好在是網絡課堂,孩子的學習就在姑姑家解決,可關鍵是孩子的學習姑姑很上心,可孩子課聽了,到做作業時寫得一塌糊度,姑姑一說就要鬧著回家,直到西安解封才開車到高速把孩子接回來。

回來不能去上班要在家隔離,忙裡偷閒吧😄陪孩子上網課。隔離結束需要上班,就把孩帶去工作地點上課。孩子聽課自己管不住自己,聽著聽著就下線去刷視頻看,被媽媽逮著了好幾回,媽媽說起來也是咬牙切齒的。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有手機📱依賴症,還是可以理解的。這就需要家長要及時與學生交流溝通,用這次疫情從發生之後那些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責任使命擔當義務是多麼的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該做的事。

(我是風吹四季)願做家長的內心聆聽者,願解答孩子的學習問題!共同教育孩子,成為孩子們永遠的朋友!



風吹四季


特殊原因,今年寒假延長而且不能出門,除了網上學習,很多孩子還迷上了手機遊戲,所以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以後會依賴上。

其實,孩子會不會依賴上手機,跟假期延長什麼的沒有直接關係,主要的是家長。舉個例子,我家鄰居小孩六歲,平時爺爺奶奶帶著,一味寵溺,要什麼給什麼,他就一天到晚不是平板就是手機,連吃飯、大便都是機不離手,吃飯奶奶喂,大便完了奶奶擦屁股。孩子的判斷能力和自控能力非常弱,他只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而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需要家長去引導。

我們家孩子七歲,我會陪他網上學習,雖然有直播課,但是孩子吸收有不到位的地方,我還是儘量把學習內容給他講得生動有趣些,做完作業會引導他讀課外書,我們會一起交流有趣的地方或者讀書心得,我會找一些有趣的遊戲或者事情跟他一起玩、研究。這樣,他就不會整天想著玩手機了。

總之,玩手機的孩子,是家長在偷懶,孩子很無聊,不玩手機才怪呢!

所以,家長用心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霽童家庭教育


今年特殊原因,假期延長,我的孩子在聽網課,我在上網課,不同角色,同一個話題。

說說我家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我給她買了一個iPad作為生日禮物,買的時候我也考慮了很多:讓她接觸網絡她會不會一發不可收拾沉迷網絡?

後來就覺得我們始終是逃不過網絡的,不如好好疏導。就給她買了。

但是我對她講:可以上網但是得先做作業,並且每天用平板不能超過二十分鐘(現在延長了),如果不能履行承諾,就取消玩平板的權利。

她果真做到了,現在初二了,給她買了手機她不要,說平板就夠了,平板除了玩遊戲更多的是查東西。現在疫情期間每天上網課,上網網課做作業,提交,然後刷一下動漫。挺好的。

所以我覺得孩子不可能和網絡完全的隔開,這樣的話就應該和ta交流,交流一下時長,可以上的網站等等。

家長做好疏通監管,教給孩子如何抵制誘惑,以及自律的重要性。


Amandaamanda


猶過不及,我覺得開學後學生估計會開心的不得了。終於擺脫手機了,終於能看見親切的老師,熟悉久違的板書,再也不想看手機了。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給自己打個氣,網課網課來打卡,估計看手機都得看噁心了。戒掉一個東西就是使勁用使勁吃。就跟我婆婆以前一樣,你要是想吃個東西,她會連著一起讓你吃,然後我就再也不想吃那個東西了,提起來就噁心。說不定現在的孩子們也會這麼想了。以後再也不看手機了!

不管怎麼樣,還是現在好好自己學習吧,等開學就是檢測你自學能力的時候了。成績不會虧待每一個努力的孩子。


邱邱邱兒


很高興接到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手機依賴症別說是孩子,就是大人現在也都有,這就要看自制力了。孩子的自制力通常是比較差的,所以呢,最好就是在假期也不要放縱孩子去玩手機。我們家大寶四年級,小寶三歲多,兩個孩子基本不碰手機,大寶上網課,我們會讓她用電腦上課,上完課便不會再用電腦。當她習慣不玩手機的時候,她就會去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比如她喜歡閱讀啊,畫畫啊,這些都不錯的。小寶我們會讓他去拼樂高啊,磁力片呀,還有給他讀繪本啊,等等,讓孩子的生活充實起來,就不會去玩手機這些電子產品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萌萌噠寶兒


今年正月新冠瘟疫,致使學校無法開學,所以推出了網絡上課,開始孩子們很不習慣,偷偷摸摸打遊戲等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孩子已經進入了狀態,也感覺到了手機上學習的疲勞,想去學校和同學們融為一體,師生情、同學情,網絡上的體會是不完美的,所以我認為,開學後孩子們反而會更用功,不會成為手機依賴控的。


王成6789


  • 題主的問題讓人深思。開學後學生會不會養成手機依賴症?不會,筆者從以下方面回答。

01、開學了,學生家長都高興。不用上網課了,學生會對網課那麼留戀嗎?還抱著手機回味網課?學生們就像小鳥一樣知道自由的可貴,高高興興地上課,活動鍛鍊。不會戀網課。

02、返校上課後,老師也會重申校規班規,不允許帶手機。

學生也嘗試過網課了,估計也沒有什麼興趣了。

03、部分學生戀網戀電子遊戲,家長和老師要保持一致嚴厲管制,不能放任自流。

家長拿出態度,對自己的孩子不能太慣著。

04、疫情過後開學,學習任務挺緊的,哪有時間上網玩,有空鍛鍊身體是正道。

05、對個別“網迷”學生,筆者覺得學校會進行心理疏導的。

讓孩子健康成長,大家共同努力,會成功的。

學生應該努力學習,調整好心態。學校、社會、家長、老師都要給他們講清學習的意義。疫情結束,孩子會更熱愛學習的。


星辰燦爛


也有可能,不過也是因人而異,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強一些,而有些孩子會一次上癮。這都需要家長的引導,家長引導好,孩子還會和以前一樣,所以培養孩子習慣很重要。怎樣培養孩子好習慣,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呢?建議幾點:

1。給孩子一個溫馨和諧的家

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恩愛,不吵架,

2多和孩子溝通,和孩子做朋友。瞭解孩子的心聲,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3。跟孩子一起開個書單,可以給孩子列一個書單。書單無需大而全,跟孩子商量,一起制定,支持他多讀一些自己喜歡的讀物。

4。以身作則,想要孩子誠實,自己就要信守承諾;想要孩子愛讀書,不玩手機,自己就要減少刷手機,看電視的習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5。孩子出現問題時,多一些自我反思孩子的很多問題,可能是我們某些方面沒有做好,多一些自我反省。

6。和孩子一起做計劃,嘗試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計劃”,引導孩子每天按照計劃做事,並堅持完成任務。

7.多給孩子一些耐心、肯定、鼓勵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

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



善行天下3


開學後學生會不會養成手機依賴症?這是所有家長們共同擔心的問題。

科技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快捷,所有人都時時刻刻享受著科技產品帶來的快樂和方便。手機作為惠及千家萬戶的高科技產物,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更新,網絡覆蓋面的加大,成了大家生活中離不開的寶庫,成人遇到不懂問題,百度一下立馬知曉,無聊時打開手機點段視頻打發時間,通話不再拔電話,微信就搞定,遠程視頻更是拉近了天隔一方的親戚朋友的距離。做生意不再租門面,網上開店就可以經營,拿著手機隨時可掌控經營狀況。人們購物不用出門,淘寶,京東,拼多多一鍵搞定,有人給送貨上門。交友不用去會所,qq,微信,陌陌等交友工具比會所來的更快更方便。吃飯不用去餐廳,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只要你動動指頭就能解決用餐問題。支付不用付現金,微信支付寶掃碼就可以結帳。上課不用見老師,各種平臺開通的網課,讓你隨時接受老師如臨其境般的教學。

正是由於手機給大家帶來生活的巨大變化,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沒有了手機就感到失去了依靠,沒有了手機就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多少人因為玩手機導致了家庭破裂,多少人因為玩手機眼睛近視,身體狀況出現問題。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的看,手機帶來的便捷讓人們感到了生活學習工作的高效,同時因手機讓人們產生的懶性會逐步增加,人們的思考的積極性自律性變差。家長如此,學生更是如此。2020年春節爆發的這場疫情中,因為封城,隔離等防傳染措施的執行,居家隔離的學生們不能正常開學,各大中小學都開通了網絡授課,很多學生已經習慣了這種隨時隨地上課的自由模式,雖然失去了同學的陪伴,老師的管理,但手機和互聯網帶來的快樂己經讓他們感到了海闊天空般的自在。

即將開學,學生上機上課的模式終歸要結束,學校裡同學們同堂學習的學習方式很快就要開啟,教室裡學習帶來的好處是互聯網無法比擬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教育到位還需在學校裡面實現,單方面書本上的知識無論用什麼教育模式都不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

家長們有哪一位不願自已的孩子成材,不願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全面提高呢?

面對即將開學的擔憂和對學生們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必須去掉學生對手機的依賴。這是個社會問題,校方與家長們雙方的配合可能才會更快地解決這個問題。

一直以來,很多負責任的學校就出臺了杜絕將手機帶入校園的政策,而且執行的很好。但是學校只能解決在校期間對學生的管理,放學後就該由家長操心了。

作為家長們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應該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而且適合自己娃的性格能接受的方法。

小學階段完全可以不給提供手機,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所有家長都具備輔導的能力,不能把娃任性的毛病慣出來。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理解的能力。查取知識的需要,每天一個小時手機使用時間就足夠了,條件好點的可以給娃買個老人機,便於聯繫就行。

高中階段,備戰高考,人生的定型基本就在這三年,手機更是要嚴控,而且在思想深處做工作,讓學生自覺放棄,不需要給娃們任何承諾,他們未來的生活撐控在自已三年的努力中。一味地承諾,不從勵志的角度,不從娃娃們思想深處去觸發自覺抵制手機的決心,怕是要害娃一生了。

但是,農民的子弟,面臨的問題是無法現實解決的,長年在外務工的父母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們的學習,留守老人只能給娃管住吃和住的問題,何況留守老人學歷有限,根本輔導不了娃,面對這樣的困境,家長們都著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相信農村學校老師和家長會就學生用手機的事共同想法解決好,只是農村教師要付出比城市教師更多的努力。

網絡世界,手機氾濫,為了下一代,我們家長也要率先垂範,學校也要嚴加管理,爭取讓學生們早日解除對手機的依賴,同時也祝願天下學生早日成材,為國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