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強勢崛起,用戶數超天貓、京東,電商巨頭該如何應對?

表吵理我


雖然沒有被邀請,也沒有使用過PDD,也沒有幫別人拼團砍價,還是想在此發發牢騷,不吐不快吧!

曾幾何時會收到朋友發來的各種商品拼團砍價的連接,也在自己朋友圈收到過拼多多的廣告,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款平衡車9.9元。當時看了就是拼多多在侮辱我的智商!!!就是是紙糊的也未必有這麼便宜,畢竟曾經洛陽紙貴!

拼多多在對外宣稱的用戶數量為3億,至少我不是那3億中的一員,值得慶幸。在此,我只想問一個問題,這些用戶有多少是被騙了一次就不再使用的殭屍用戶?

隨著PDD的上市,越來越多的文章在聲討拼多多的假貨問題,什麼ViVi,超熊等等,網友一致評論,以前我還擔心去淘寶買到假貨,但是在拼多多我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我買到的一定是假貨!


品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


有本事別刪除評論

大家都轉發一下吧 免得更多人受害

我也是其中之一 5萬全部打水漂 今日我就分享我這一年做拼多多得出的經驗給有做的拼多多的朋友提個醒 現在還沒被處罰 以後被封的幾率也很大!

為什麼?因為拼多多的本質就是靠罰商家錢 而且數額驚人!就算你帳號有1000萬 他照樣圈走 而且還不夠他扣 因為你帳號1000萬都是賣商品的款 而他要罰的基本就是你賣得多那一款 還是有史以來銷售單數的10倍 所以你再充9000萬都不夠罰 只要店鋪一但被三級限制基本等於全部清空財產

拼多多假貨多多 質量差差 這本來就是拼多多希望的,也是拼多多想要達到的目的 因為你加入拼多多 他們會拉你入群 然後不斷要你降價 直到低於成本的價格 也就是賣了倒貼錢 才能給你推廣 所以你的產品不偷工減料你根本就做不下去 這就是坑多多高明之處 他們不用明說 會讓你很自然的往他們想要的坑裡跳 連假貨都被擠壓到毛利,甚至虧錢才能上活動 推廣 你覺得正品能通過得到他們推廣?做夢!他3年超越劉東強靠的就是沒收商家全部財產 有的傾家蕩產

要開店加入拼多多 就必須知道 加入拼多多他們會拉你加入QQ群 裡面有坑多多內部人員推廣活動很多活動 但是需要銷量 跟評價的 達到要求才能報名 所以前期你就必須砸錢做推廣給他們拉粉 搞得自己跟傳銷似的 群裡還會冒出一些小號暗示你如何刷單購買軟件怎麼操作刷單 刷評價 你不那樣做基本就是做不起量 上不了活動 拼多多還有些活動還有規定要你多交5000-上萬保證金 還要求你昨日的成交額達到要求他們規定的成交額度 才可以報名 想想吧 不刷單根本達不到那個成交額 所以你只能跟著做 等你砸錢 刷起來銷量跟評價要求了 也就可以報名活動了 上了活動這時你的賬號也就開始肥了 而且每次報名價格會慢慢被要求降價 要賺錢只能再減料了 所以這時就會有人(估計就是內鬼)舉報你或者系統排查 說你出售假貨、劣質商品、 虛假髮貨、 刷單、 對外引流、產品描述不符合等等大把理由(有人連賣雞蛋 玻璃杯都中招) 對你進行封店處罰 無論如何申訴基本都是失敗 除非你真能做到什麼證明啊 授權 證書等等都齊 一般不完全懂的都根本搞不定, 不過授權書啊 證明啊 證書都有的產品 你在拼多多根本就賣不動,連活動你都沒機會報名 因為他要的就是便宜 再便宜 抓住你為了上活動的心理 一步一步誘導你減料再減料 降價再降價

這時會有客服(客服就是個辣雞畜牲)給你電話 利用坑多多外線電話跟你談 跟你說這是系統排查的 只要點主動認罰就可以 沒事的 他會給你解除限制 說被查到的產品刪掉就可以,以後就不要再賣啦,說得跟救世主一樣 你按照他說的做就等於自認自己售假 親手刪除產品等於親手刪除了證據 等你按照他說的去做 你回撥那個電話會系統提示讓你去客戶端找客服 也就是之前那個客服你已經找不到了 換一個客服跟你談

這下又變了 說你售假 處理沒那麼快 無具體時間 也就是顯示凍結三年店鋪 這是他們就等你店鋪所有單的賬都到齊了(估計也就是一個月時間) 就跟你算賬了 開始收割 以你歷史出售到現在的總單數的10倍進行罰款 也就是你產品10元 賣了100件 罰款就是1萬 要上活動 沒有幾千單交易量 根本就上不去 到最後你還欠他錢 拼多多開戶門檻低 只要求電話號不一樣 一個身份證可以註冊多個店鋪 這下好了 "滿門抄斬"他會凍結你其他店鋪進行開刀 扣你欠的錢 讓你傾家蕩產!

目前我發現又出一道門檻,讓你退店都沒那麼容易了,以前大概一個月,現在很多人退店被卡住 申請2個月都還沒通過 那就是店鋪交易異常排查 呵呵!慢慢等他排查吧!






王者農藥腦殘片


這個問題,我們去回答只是吐槽而已!劉某和馬老師也看不到!問的是電商巨頭如何應對,我等人士只是紙上談兵!

我也來講兩句吧!因為我做過淘寶,天貓,拼多多,微店!基本做了一輪!很遺憾,都沒有賺到錢,只能把經驗教訓說給大家。

第一拼多多有3億多用戶,這是有注水的。大家知道有其他平臺有刷單,我想拼多多的刷單隻會多不會少。他們的用戶同樣是注水的多。應該準確來說,1億多到2億可能會有!這個世界除了人的健康和生命無法用金錢能夠買到,還有什麼不能夠買到的?刷單找死不刷單等死。所有平臺都是一樣,不單只是淘寶,其他的平臺也是有過之而不及而已。用戶下載量,我想注水也不會少!

第二拼多多對淘寶的流量影響是相當大的!拼多多的崛起,並不是因為它依靠了微信的流量。微店貝店雲集等等哪一個,包括京東,哪個不是背靠微信的流量大樹?但為什麼只有拼多多能玩得這麼嗨?那是因為拼多多的最高目的,最終的目的就是低價。滿屏的9.9元,難道不能夠使你有一點點的心動?當然作為一個城市的麗人或者城市的中產階層人士,你肯定是不屑一顧。但是對於連溫飽還是剛剛過,或者說現在還有很多需要扶貧的現實的人,就是肯定是心動的。所以當淘寶進行了所謂的升級,把流量導到了天貓的時候,卻把很多低價的客戶趕到了拼多多。拼多多的崛起是淘寶才猛然發覺,我們現在需要的不僅僅是消費的升級,還需要有一個消費的分級的觀念。因此淘寶才有了淘寶特價版,天天特價升級為天天特賣等各種應對拼多多的措施。

第三,受傷最大的我覺得應該是京東。京東一直打著正品優質的牌子,好像個價格服務都高高在上。低端的流量被拼多多搶了,高端的流量又被天貓夾擊,所以說受傷最大的還是京東。京東只能推出拼團玩法!

以上是紙上談兵!歡迎大家吐槽!


強哥鄉野美食


小便無意中看到了做美髮用品批發朋友的拿貨單,其中有3個品牌印象比較深刻,(ie點),(蘊特優能),(姜醫生),這3個品牌在拿貨價分別為:ie洗髮水50塊錢一瓶(天貓售價150和190元)

,ie點發膜80遠一罐(天貓售價680一罐),蘊特優能洗髮水35一瓶(天貓售價138一瓶)

,蘊特優能綠罐裝發膜1000ML60一罐(天貓售價388一罐)

,蘊特新優能黑罐裝發膜1L不到200快一罐(天貓售價1180元)

,姜醫生洗髮水300ML出廠價18元(天貓售價138元),姜醫生500ML23元(天貓售價188元),姜醫生750ML31元(天貓售價238元)

,姜醫生育發精華素50ML42元(天貓售價438元)

當小便拿著進貨單對照天貓旗艦店零售價時徹底的驚呆了,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除了姜醫生的產品是出廠價之外,ie點和蘊特優能的價錢還只是批發價實際出廠價更低。此刻小便突然明白了為什麼現在天貓和淘寶很多產品的售價都是統一的,聽我朋友說,廠家旗艦店給出零售價之後所有淘寶店鋪的售價均不得低於天貓價,否則將按照侵犯知識產權產品當假貨處理,也間接說明了淘寶每年清理掉上萬的假貨,原來大多數不是假貨而是低價的正品產品!!!!

一罐護髮素利潤既然高達600-800快,十幾快的洗髮水售價竟然能達到138元月銷量還有上千,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消費水平真的提高了。拼多多讓我們知道了中國商品假貨有多麼的便宜,天貓讓我們知道了中國商品正品有多麼的暴利!

現在讓我們明白了普通洗髮水護髮素都有這麼高的利潤,也難怪藥品可以賣的這麼貴了。原來我們都是有錢嗎人!!!!!









祥祥哥


中國正處於消費分級的大時代下,低線市場存在著非常龐大的長尾需求,這些需求也需要得到滿足。但是,這部分市場被京東和阿里摒棄了,拼多多抓住了機遇。數據顯示,拼多多成立兩年半以來,用戶量突破3億,目前已超越天貓、京東,成為僅次於手機淘寶的電商平臺。面對異軍突起的拼多多,阿里、京東應該如何應對?


拼多多為何異軍突起?

眾所周知,拼多多走輕資產模式,通過與商家、物流等第三方合作的方式,進行撮合交易。通常採取拼單的模式,通過微信或微博等社交平臺,邀請好友參加。一個拼單達到規定的人數後,拼單就會生效。

基於拼多多的社交屬性,很多人將其稱為社交電商平臺。拼多多依靠互聯網社交傳播強大的力量,採取裂變的銷售傳播模式,用戶可以作為團購的發起者,也可以作為別人團購的參與者,無論以何種身份加入,為了拼團成功,都需要最大限度地調用自己的朋友圈。

值得注意的是,這或許是由於騰訊戰略投資的原因,拼多多並不會被微信判定為惡意分享,而被屏蔽掉。在騰訊的加持下,拼多多這種拼團社交模式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用戶數量瘋狂增長。

抓住中國消費分級的機遇

當前中國正處於消費分級的大時代下。消費分級指的是既有消費升級,也有消費降級。在消費升級的情況下,人們會更看重商品的品牌、高效、體驗等因素,利好於高端消費,因此會誕生出盒馬鮮生這樣的平臺。

而對於低線市場,存在著非常龐大的長尾需求,這些需求也需要得到滿足,這部分市場已經被京東和阿里摒棄了,拼多多抓住了這部分市場的機遇。拼多多70%以上的用戶是女性群體,65%的用戶來自三四線以及更下級的城市,一線城市的用戶大約只佔7%。相比之下,京東一二線用戶比例達到了50%以上。

因此,在拼多多的身上,能看到早期團購網站的影子,也能夠看到傳統電商的明顯特點,它既抓住了團購模式在社交平臺爆發的機遇,同時又利用了微信支付和微信朋友圈在成熟階段,能夠為拼多多帶來流量紅利的優勢。

拼多多抓住了這一部分群體對於低價的核心訴求,並且利用流量紅利,因此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中國的三四線城市以下的低收入群體與平臺商品進行連接,放大低收入群體的需求,因此形成了拼多多如此大的體量。

最大的賣點:低廉的價格

拼多多最大的賣點就是抓住了一部分人對於物美價廉產品的追求。

眾所周知,拼多多這種將需求訂單聚集到一起的行為,能夠減少貨物的中間流通環節,有利於降低成本,這會在價格上有一定的體現。另外,商家為了引流,會採取一些營銷手段。例如,一件衣服的價格為100元,有L、XL、XXL三種型號,商家有可能將L尺碼的價格壓縮到70元,其他尺碼的價格不變,因此售價70元的衣服承擔了一個引流款的角色,用戶完全是被這件產品的超低價吸引,買或者不買這件商品,對店家來說無所謂。這麼做的用意在於,只要消費者進入到我的店鋪中,我就給他推薦相關的商品,這些商品價格也相對較低,有可能被消費者購買,也是能夠盈利的。

事實上,也有一些商品並不是為了吸引注意力,故意打折的,而是貨真價實地價格低廉。例如,一件風衣的成本為80元,在淘寶、京東等平臺上售賣,價格可能在140左右,但是在拼多多上,售價只有30元,價格連成本都達不到。這些低於成本價的商品通常有三種渠道來源。

首先,是商家為了處理庫存,或者資金繼續回籠,因此抱著“能賣回多少錢,多得多少錢”的心態,這種庫存尾貨成為了拼多多的超低價商品。其次,很多製衣廠做貼牌、服裝加工,會剩下一些面料,由於是剩下的面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計,這些面料也會被製成服裝,但是由於面料有限,這種統一款式的服裝比較有限。最後,面料生產商有可能生產出一些不合格的面料,如甲醛超標等問題,這些面料也會被低價處理,核算到衣服上,面料成本也就幾元錢而已。

淘寶為什麼敗給拼多多?

曾幾何時,淘寶也是低價產品的聚集地,由於阿里集團對淘寶進行升級,扶持一些更有特色、更有創意的店鋪的商品,一批網紅品牌在淘寶崛起,流量很少向低價商品和低價店鋪進行傾斜。

淘寶將自己的平臺塑造成一種具有獨立的審美意識和追求創意的消費觀,藉以擺脫地攤貨、高仿貨等負面標籤。在這種大背景下,很多淘寶平臺的商家會很難賺到錢,因為流量扶持非常重要,靠低價競爭,很難獲得淘寶的流量支持。

但是在拼多多中,即使是新店鋪,參與營銷活動的門檻也並不高,低價就是核心競爭力。以刷單為例,在淘寶平臺上刷單,價格可能為8元/單,但是在拼多多則降為了4元/單左右。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商家在淘寶和在拼多多上營業成本的差異。

不可否認,拼多多的崛起,為阿里和京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今年3月,特價版淘寶正式上線,產品都是從天貓和淘寶中篩選出的折扣產品,主打低價和高性價比,目標人群也是面向三四線人群,還有一些中老年消費群體,這部分人剛剛被社交紅利覆蓋到。

如果你打開特價版淘寶app的頁面,會發現映入眼簾最顯眼的仍然是9塊9包郵之類的促銷字眼。從頁面設計來看,這與淘寶近幾年去爆款化的理念不相符。最近幾年,淘寶為了擺脫低價和假貨的標籤,為了降低低價爆款的現象,推行“千人千面”,把流量打得很散。

除了理念有變化之外,特價版淘寶在品類設置等方面,也與拼多多相似。

特價版淘寶能否狙擊拼多多?

除了低價因素外,社交裂變的營銷模式帶來流量支撐,也是拼多多崛起的一大因素。在流量支持方面,微信已經屏蔽了淘寶鏈接,因此特價版淘寶在微信的生態圈裡也是不能存在的,只能在阿里系的電商生態環境下運營,並且只能通過邀請碼的方式進行拉新,效率會比拼多多低,而成本也會居高不下。

由於淘寶與特價版淘寶在賬戶體系是打通的,消費者是淘寶用戶的同時,也是特價版淘寶的用戶。由於絕大多數特價版淘寶用戶都是從淘寶中引流,而拼多多的消費群體中,很多用戶在此之前,可能沒有使用過任何電商平臺和移動電商app。所以特價版淘寶能不能像拼多多一樣,開發出增量市場,是存在疑慮的。

對於特價版淘寶而言,還會有供應鏈方面的支持,在原有淘寶平臺的基礎上,共享商家資源,淘寶商家可以很方便地轉為特價淘寶新入駐商家。對阿里巴巴而言,做特價版淘寶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數據顯示,卸載淘寶的用戶,有50%流向了拼多多。而卸載拼多多的用戶中,大概有80%流向了手機淘寶。

拼多多依託於微信朋友圈,與阿里系電商平臺幾乎沒什麼交集。從拼多多的模式來看,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網狀傳播,解決長尾需求。從商業模式來看,拼多多是成立的;從數據來看,是取得成功的。目前阿里沒有辦法屏蔽微信的社交流量,因此,如果微信繼續支持拼多多的話,阿里在流量獲取上可能存在劣勢。

由此來看,雙方在三四線以及更低線的城市基礎上,對價格敏感的消費群體的爭奪勢均力敵。

京東拼購 史無前例地大力扶持

2018年3月,京東加大了對京東拼購的扶持力度,目前在六大事業部都已經提供了入口,這種力度是史無前例的。早在2014年,京東就已經與微信達成合作,微信為京東開放入口,但是後來卻被拼多多搶了風頭。原因在於,剛開放購物入口時,從操作模式上首先會考慮將京東的消費群體購物標籤與微信人群的社交標籤進行匹配,進行品效合一。但這實質上依然是京東中心化的電商模式,屬於做重資產模式,因此跟拼多多這種新興社交電商輕模式相比,會存在時間上的劣勢。但是,中心化也給京東帶來了很多好處,比如能夠實現流量和數據的聚合,實現更加精準的營銷。

目前,京東拼購已經獨立起來,商戶入駐的門檻比京東商城要低很多,從城市維度和用戶維度來看,側重市場層級的下沉。與淘寶的做法類似,京東商城與京東拼購在供應鏈方面可以共享。由於京東與騰訊屬於合作關係,京東也會利用騰訊的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幫助,挖掘消費分級的增量市場。


盤創企業策劃


這幾年很多企業家再說中國消費升級,其實中國正處於消費分級的大時代。低線市場存在著非常龐大的長尾需求,這些需求也需要得到滿足。而這部分市場被京東和阿里摒棄了,拼多多抓住了機遇。
支撐拼多多生長的土壤 是此前阿里和京東沒有發現的
由於拼多多的社交屬性,拼多多依靠互聯網社交傳播強大的力量,採取裂變的銷售傳播模式,用戶可以作為購物的發起者,也可以作為他人購物的參與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或許是由於騰訊戰略投資的原因,拼多多並不會被微信判定為惡意分享,而被屏蔽掉。在騰訊的加持下,拼多多這種拼團社交模式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用戶數量瘋狂增長。
特價版淘寶否狙擊拼多多,京東拼購 史無前例地大力扶持
面對拼多多的強勢,阿里和京東也都推出了各自的“低配版"
微信屏蔽了淘寶鏈接,所以特價版淘寶在微信的生態圈裡是不能存在的,只能在阿里系的電商生態環境下運營,效率會比拼多多低,而成本也會居高不下。而拼多多又與阿里系電商平臺幾乎沒什麼交集,因此,如果微信繼續支持拼多多的話,阿里在流量獲取上可能存在劣勢。
今年開始京東加大了對京東拼購的扶持力度。京東本來和拼多多同屬騰訊系,但由於京東的重資產模式,只能實現流量和數據的聚合,實現更加精準的營銷,跟拼多多這種新興社交電商輕模式相比,會存在時間上的劣勢。由於京東與騰訊屬於合作關係,京東也會利用騰訊的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幫助,挖掘消費分級的增量市場,這就比淘寶有更多優勢。
社交電商拼多多近年來的快速崛起,證明消費正在升級,這意味著消費者對更高的性價比,以及不同層次的滿足提升。但伴隨爆出的拼多多凍結賣家資金、強行扣費話題,假貨層出不窮,讓我們不免想到其帶來的問題,頂層建築做的再好,底層沒有打好基礎一樣是風一吹就倒。

首席發言者


2015年,拼多多利用微信流量紅利,發展拼購,強勢崛起。三年不到,赴美上市,上市三月不足,市值超過330億美金,躋身中國互聯網第一梯隊。

舊戰場上,阿里、蘇寧、京東還未能分出高下。未曾料到,新的戰場這麼快又來臨了。新人崛起,曾經的豪強也開始恐慌。紛紛屯兵跟進,入局拼購,準備一決高下。

拼購的三國時代正式到來。

1.新一代電商“梟雄”——拼多多

在亂世,想要成就霸業,必須掌握一個可以制敵的核心因素。曾經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手上握有大漢天子這張王牌,開啟了自己的稱霸事業。

而在電商領域,隨著線上的流量獲取越來越難,獲客成本越來越高。誰能夠掌握新的流量入口,誰就有可能突然崛起,成為電商領域新的一極。

而如今的拼多多便是“挾微信流量以期稱霸社交電商”,拼多多抓住了微信流量紅利,掌握了目前電商困境中的一個核心因素——流量獲取。用最少的成本,獲得了更多的流量。

拼多多在三年時間內,攻城掠地,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卒,逐漸成長為一代“梟雄”。

發展不到三年,GMV、MAU等數據名列前茅,成為了電商平臺中的新生力量。拼多多以規模效應帶動生產側成本降低,以互聯網社交一改供給側傳統的被動式等;把握了互聯網下沉、主流平臺品質化升級的絕佳時機,差異化打法瞄準低線城市,同時騰訊體系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也是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拼多多上市,並在上市兩個月左右時間,總市值達到332億美元,曾一度超過網易,一躍成為國內第六大互聯網巨頭,僅次於騰訊、阿里、百度、小米、京東。

統一北方後的曹操,繼續發展勢力想要一統天下,然而,習慣於陸上作戰的曹軍,一直缺乏自己的水軍實力,想要一統天下,必須要建立起自己強大的水師。於是乎,曹操將自己的大船用鐵索全部連在一起,建立了具有北方特色的水軍。想要利用這支軍隊,一舉蕩平南方,統一中國,赤壁之戰一觸即發。

而成長壯大後的拼多多,也想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市場,有著一統拼購市場的雄心。不過對於拼多多來說,一直以來山寨、假貨都是他逃不開的標籤,也是他一直以來的短板。也就在15日,好不容易消停了一段時間的拼多多,又被曝出了問題紙尿褲。

最近,拼多多品牌館的推出,可以說是準備打造屬於自己的“水軍”,補齊自己的短板。想要利用其它品牌的支持,一舉扭轉用戶對於拼多多山寨、假貨的印象。

然而,對於三國中赤壁之戰中最後曹操打造的北方特色的水軍,結局大家也都知道。鐵索連環不僅沒能給曹軍帶來平穩的體驗,更是為曹軍潰敗的添了一把火。

同樣作為拼多多打造的品牌館,本來想成為自己征戰電商、補齊短板的“水師”,由於缺乏長期以來對於供應鏈的積累,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水師”,目前情況來說,實力還差的太遠。不知這支具有拼多多特色的“水師”,會不會重蹈曹操“水軍”的覆轍?

2.老牌金陵霸主——蘇寧拼購

東吳,先後歷經孫堅、孫策、孫權三人的經營,經過兩代、三位能人的長期經營與積累,成為了三國時期雄霸一方的霸主。擊退過曹操,打敗過劉備,成為三國時期最富傳奇色彩的一方諸侯。

同樣成長於金陵的拼購巨頭——蘇寧拼購,可以算是拼購領域的東吳。跟歷史上的東吳稍晚於曹魏一樣,蘇寧拼購成立同樣稍晚於拼多多。2016年7月15日就上線的蘇寧拼購,憑藉一開始正品低價的定位,走出了一條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拼購道路。

三國時期,東吳憑藉自己優越的地理位置,依託長江天塹的天然優勢,抗曹操,拒劉備,成為三足鼎立局面中的重要一足。

而對於電商來說,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物流等)、供應鏈建設、長期的品牌形象建設,這些因素都是電商的護城河。誰掌握了這一整套關鍵因素,誰就能夠在電商發展中存活得更好。

依託於蘇寧28年線下渠道的經營與積累,蘇寧拼購形成了從中心倉到鄉鎮的全渠道供應鏈體系。加上優質的物流與售後服務體系,能夠為一二線到四六線的所有用戶提供正品低價的優質拼購服務。

蘇寧拼購沉澱線下,深入到四六線地區,將在全國145個地級市的5萬面牆上將陸續刷上同一個廣告——蘇寧拼購。“走群眾路線”,讓蘇寧拼購真正的深入到廣大三四線乃至縣鎮市場。

這些因素讓蘇寧拼購擁有了自己的長江天塹,依託這些天然的優勢,蘇寧拼購成為了蘇寧開疆拓土的特色“水師”。

三國中,東吳以水師見長,通過自己強大的水軍實力,才能夠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

而以正品低價為特色的蘇寧拼購,也正是蘇寧依託自身強大的供應鏈與物流售後服務能力而打造的強大“水師”。蘇寧拼購成為了拼購三國殺中的重要一極。

相較於曹操鐵索連環打造出來的山寨水師,東吳的正牌水師在長江江面任意馳騁,火燒赤壁,最後讓曹軍大敗而歸,從此再也無力一統中國。

在拼購三國殺中,相對於拼多多臨時聯合各品牌商,通過流量進行收編,拼湊起來的“水軍”。長期經營供應鏈的蘇寧拼購,有著絕對的優勢。這支正牌“水師”,也擁有著絕對的戰鬥力。

在8.8拼購節,蘇寧拼購單日訂單破500萬,而在隨後的818發燒購物節中,三天內訂單也是突破1000萬。

在這場拼購三國殺中,蘇寧拼購的護城河足夠寬,其正牌“水師”的戰鬥力也足夠強,在接下來的三方博弈中,我們可以更加期待蘇寧拼購的優異表現。

3.偏居西南一隅——支付寶拼團

劉皇叔帶著自己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四處征戰,憑藉謀士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總算在西南的成都謀得一席之地,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

劉備作為中山靖王之後,有著大漢皇室血統,也正是依託這一身份優勢,劉備也才能夠四處招攬人才,舉起光復漢室的大旗。

偏居西南一隅的蜀漢,繼承著漢朝的一脈,一心統一中國,光復大漢。也正是因為這一理想,也才有後面的六出祁山,不斷北伐。不過最終也是功敗垂成,未能完成統一大業

在拼購三國殺中,支付寶的拼團就處於蜀漢的尷尬境地。

淘寶算是曾經的東漢帝國,不過為了穩固帝國的發展,淘寶將曾經的一些山寨、低端產品統統進行了驅離。而這些商家在被驅離淘寶平臺過後,只能另尋山頭,揭竿而起,這也才有了後來拼多多的崛起。

於是乎,淘寶的拼購業務,在這場拼購三國殺中就像曾經的蜀漢。是對自己曾經輝煌的繼承,同時也想壯大實力,再現曾經的輝煌。

蜀道難,出祁山更難。淘寶藉助自身支付寶的優勢,推出了支付寶拼團,也想走出祁山,收復失地。

當初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未能光復漢室。今天淘寶雖然推出了支付寶拼團,不過要想通過這一手段,重新收復曾經的失地,也是相當的困難。

曾經的諸葛亮謹慎,不願採用魏延的計策,從子午谷奇襲。今天的淘寶也不願意冒險過多投入到拼購之中。因為畢竟自己花了將近十年時間進行打假,也不願意又回到曾經用戶心目中的山寨、假貨印象之中。

所以淘寶更像是曾經的蜀漢,步步謹慎小心,穩妥為主。支付寶拼團只是其採取的防禦性佈局之一。諸葛亮死後,偏居一隅的蜀漢,到後面只是想存活於世,也沒有了曾經的雄心壯志。“此間樂,不思蜀”。

拼購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拼購三國殺的序幕剛剛拉開,現在只看誰能夠笑道最後,一統拼購天下?


溫故實驗室


拼多多強勢崛起,但是立足不穩,為什麼這樣說呢?拼多多的主要用戶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這些地方都是屬於淘寶和京東佔據份額很低的地方,拼多多剛好開發了這些地方,利用微信等傳播,使用獨特的拼團模式,迅速發展壯大。


但是拼多多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用戶增長快,用戶流失也更快,沒人願意買假冒偽劣的商品,當三四線用戶和農村的用戶逐漸追求高品質的商品的時候,就是拼多多沒落的時候,因為用戶不可能一直購買低價偽劣的商品。

電商巨頭們應該加強對於商品質量的控制,不斷打擊低價偽劣的商品,讓用戶得到很好的購物體驗,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時也可以採用拼多多的那套拼團模式。

我覺得拼團模式真的很好,走的是低價多銷的路線,拼團模式不僅僅加強了用戶對於平臺的粘性,讓用戶得到了實惠,而且還降低了平臺獲取新的用戶成本。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電商巨頭們也需要不斷在農村和三四線城市進行新的一輪廣告宣傳,不斷普及電商巨頭的能力,比如採用刷牆等方式鋪天蓋地做廣告,增加自己在農村的市場覆蓋率,自然帶來了訂單和銷量的提升。

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吧,歡迎關注科技小車。


財道


拼多多成長得很快,從三四五線城市入手,利用微信社交鏈傳播+熟人關聯興趣推薦機制,兩年多就做到了3億用戶規模,並且保持了高速增長。很多人說拼多多是國內電商界的黑馬,可能會衝擊、甚至取代京東、阿里這樣的電商巨頭。

拼多多未來真的會威脅到京東和阿里的地位嗎?先來看看拼多多的優缺點各是什麼。

優點:

1、利用社交鏈,結合拼團、砍價等方式,結合低價商品,充分抓住了目標用戶——三四五線城市居民的敏感點,擴散速度極快。且三四五線城市人口規模巨大,拼多多在用戶規模上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採用新的商品推薦模式,利用社交鏈獲得的用戶熟人關係網,不僅通過用戶的行為和喜好推薦商品,同時結合用戶好友的興趣進行商品推薦,擴大了用戶瀏覽的商品範圍,帶來新的購物體驗。

缺點:

1、無法保證商品質量,低價商品銷量高,但質量問題擴散面也廣,許多在拼多多購物的用戶都不會成為回頭客,並對拼多多商品質量問題充滿質疑。

2、隨著微信對外部傳播鏈接的管理和限制越來越嚴格,拼多多賴以生存的社交平臺傳播渠道很可能大打折扣,沒有前期的商品和品牌聲譽積累,後期持續傳播渠道乏力,拼多多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被嚴重限制。

3、各方面資源積累都不如阿里和京東這兩個電商巨頭,後期隨著競爭加劇,硬仗升級,拼多多資源很可能拼不過兩位前輩。

總的來說,拼多多的快速增長以及對特定人群的吸引力確實會讓阿里和京東感到有些恐慌,但從長遠來看,這兩個電商巨頭並不用很擔心自己的地位會受到威脅,因為無論從品牌積累、商品來源渠道、品控、物流、各合作商、資金、流量等方面來說,拼多多都不是阿里和京東的對手。

所以,阿里和京東其實只需要在拼多多推出新的玩法或大活動時模仿一下,推出一個類似的東西,以他們的用戶量和資源,完全可以把拼多多的用戶重新吸引過來,達到限制拼多多的目的。同時,在商品質量把關和產品體驗上不斷優化,拼多多的商品質量被用戶投訴得越多,京東和阿里的質量和客服就要做得越好,這樣才能更體現出巨頭的優勢。

當你已經是巨頭,還在品控、物流、客服、品牌等方面都不斷完善,誰能動搖你的位置?


我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互聯網問答專家,每天發表關於科技、互聯網的深度觀點,有興趣的趕緊來關注一波~



科技扯談官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去中心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商們已經無法一家獨大了。用戶越來越多元,通過網絡效應,各種小眾需求的用戶都能找到滿足自己的平臺。比如大眾用戶上淘寶、天貓。買數碼,或追求物流快速送達體驗的用戶會選擇京東,而對商品質量有更高追求的用戶會選擇網易嚴選。還有大量用戶會選擇拼多多。


事實上,拼多多模式被業內注意到後,大量電商同行也在發力拼購模式,蘇寧818就憑藉拼團模式,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數據。淘寶也推出了拼團模式並在支付寶上線拼團小程序。

可能當局者迷,很多電商從業人士去分析拼多多的崛起,都將原因歸功於微信流量和拼團模式。但其實,拼多多病毒式傳播的本質是讓購物更簡單。可能你隨便點開某個聊天群,群裡有個拼多多連接,你點進去看了覺得東西不錯,順手就下單了,就這麼簡單。

購物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沒必要非分什麼五環內外。就像拼多多有一版打出的logo一樣,拼多多,多實惠,多樂趣。甚至在拼多多被群嘲的時候,拼多多的訂單量不降反升,很多人跑去拼多多圍觀那些山寨產品,邊看邊樂,甚至下單購物,表示就是專門買開心的。


馬雲、馬化騰和張一鳴都曾說過類似的話,大意是,某些產品不是被同行幹掉的,而是被新興產品幹掉的,比如微博幹掉了傳統博客網站,抖音對微信、微博造成威脅,今日頭條給傳統信息分發平臺帶來壓力等等。

電商也是如此,天貓、京東的對手從來就不是拼多多。且不說二者實力懸殊,天貓努力了多少年才發展到現在平臺上全是一線品牌和國際大牌,拼多多剛上線品牌館,似乎要借鑑天貓之路,但這有多難呢,阿里當年是犧牲了淘寶網的大量流量,強推的天貓,當年的C店店主鬧了很久。

京東也憑藉物流、移動支付、等等硬實力構建了自身壁壘,這點是阿里都比不上的,更別提拼多多。

只不過,拼多多用戶增長太猛,確實讓電商老兵們感受到了危險的氣息,相比起來,拼多多所代表的新模式,更讓他們害怕,這是一種未知的變化,拼多多在阿里的眼皮底下, 用阿里玩了十幾年的淘寶客模式飛速成長起來,他們甚至弄不明白為什麼用戶會一窩蜂去拼多多上下單,他們跟著學的拼團為什麼達不到同樣的效果?

未知,才是電商老兵們最害怕的。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