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留住人才不再難?東臺政協委員有話說

加快構建“園區+社區”人才服務新模式

現代園區是助推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而人才隊伍建設又是園區發展關鍵要素。目前,我市各類園區依然存在優秀人才難引進、引進人才留不住的現象,對現代園區建設提出了挑戰。2017年全市企業引才用才調研數據顯示, 76.2%的被調研企業反映園區生活配套服務滯後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影響企業發展質效。如城東新區有各類企業從業人員近3萬人,而在城東區域直接從事生活類服務的經營主體不到200家,且大多是小鋪和臨時攤點,明顯制約了人才集聚。鎮屬園區人才生活服務滯後現象,相比則更為嚴重。為此建議加快構建“園區+社區”人才服務新模式,即以園區為依託,打造一批集“住吃玩樂購”為一體的新型社區,推動園區人才服務走出“要素集聚、運行集中、服務集成”的新路徑,逐步實現產城融合發展。

一、以拴心留人為目標,培育多元經營主體。“新型社區”旨在為園區各類人才提供儘可能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務,應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參與、企業運行的思路,鼓勵園區企業自主領辦、青年創客參與創辦、原住居民積極開辦。市和鎮區可從人才發展專項經費中單獨列支引導資金,以獎補、跟投的形式撬動多元主體參與經營“新型社區”的積極性,為園區人才提供優質便捷服務,切實達到集聚人才的效果。

二、以生活服務為中心,突出公共產品供給。“新型社區”不必貪大求全,應量入為出,堅持以完善生活配套設施為中心,探索採用“格子鋪”、“微超市”等經營形式,著力解決園區人才有錢沒處花、想玩沒處去的問題。起步階段,可充分整合國有、集體、民間資源,加快園區內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協同各方加大公共產品供給,逐步按人才密度配備健身、醫療、休閒等基礎設施,使人才身在園區,有“城”的感覺。

三、以差別需求為導向,優化社區功能配置。領軍人才偏重高端商務消費,一線工人喜好大眾親民價格。“新型社區”應瞄準不同層次人才的差別化需求,梯次配備服務設施,按需優化功能配置,在普通工人集聚的區域主打零售、小吃、電影等基本公共服務;在領軍人才集中的地方,以環境舒適、服務高端等內涵建設為抓手,提供商務休閒型消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