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夢響汽車音響科普行動:音源二三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前面講了那麼多的喇叭、隔音、功放、線材,就像廚師有了頂級的鍋碗瓢盆、烤爐、道具、調料,要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那還需要食材。對於我們汽車音響來說,我們的音樂就是食材了。好音源就是好食材,天然好食材給菜式的加分,我們都是有目共睹。同理好音源對於音響效果的提升也是很有幫助的。但今天的大米和五千年的大米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我們今天聽得音樂和兩百年前的差別也是很大的。今天我們先分享一下音源的發展歷史了。

最早、最原始的音源的就是人了,當時的歌聲都是由人發出,由於存儲、播放技術還沒有出現。那時候你要想聽到某人的歌聲就只能到現場去。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古代青樓火爆的原因了,大家除了尋花問柳,也許更多的是去追星的。

1877年愛迪生髮明第一臺留聲機,人類開始走進李聲音存儲、傳播的時代。《瑪莉的山羊》成為了第一首被播放的音樂。此後留聲機開始作為很多家庭的必備電器出現在千家萬戶之中。伴隨留聲機應運而生的是唱片。大家在很多電影裡都會看到他們組合的聲影。男主角從櫃子裡拿出一個唱片,放到唱片機上,壓下頂針,悠揚的旋律瞬間讓這個場景萌生出一種浪漫的氣息.........

但是很不幸的事,留聲機和唱片的體積讓它基本和汽車無緣了.so那個時代的汽車基本是沒有音響這個東西的。1948年黑膠唱片面世,就是今天自帶文藝、高雅加持的黑膠唱片。這裡僅做一個介紹。

不過人類技術進步的動力很多時候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1920年左右,收音機、廣播出現,以廉價、低門檻的方式,快速佔領市場。這裡的收音機不是我們現在想的放磁帶(卡帶)的那種,是通過收音機,聽DJ放唱片的。而這個時候開始,我們汽車開始又出現收音機這一設備,汽車音響開始慢慢萌芽。

時間進入20世紀60年代,唱片業開始進入一個發展的快車道,飛利浦發明第一個盒式磁帶(卡帶),個人便攜音樂成為了可能。你好記得你帶著隨聲聽,翻那英、王菲、小虎隊磁帶的日子麼?此時,汽車音響也隨後進入了磁帶的時代。但磁帶因為其自帶的噪音、雜音較大,視聽效果不是很好。

數字音樂隨著信息技術的起步發展,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CD作為數字音樂的源頭開始統治市場,到現在我們依然可以見到CD的影子,而且很多車友的車上也都有一個CD袋,裝著自己淘來的各種CD。隨後MP3出現,音樂文件開始變得更加小型、便攜,我們在車上開始用U盤享受音樂。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之後,我們越來越多的依靠手機作為我們的音樂源,播放音樂。

對於數字音樂,我們很多發燒友會提到比如:HIFI音樂,無損音樂,16-bit、20-bit、24-bit等等專業名詞。這裡我們對這些名詞做一個簡單的科普。HIFI音樂是High-Fidelity的縮寫,意思是“高保真音樂”,即與原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力求最大的還原錄音的環境。而16-bit,20bit,24-bit,這裡的16/20/24是一個數量,後面的bit(比特)是一個單位,類似字節一樣的單位,主要指音頻信號數據每秒的傳輸為16字節。這個數值越高,意味著這個音樂文件採集的數據越精確,就越接近原始的聲音(錄音棚或者現場演唱會)。這裡要說明一下,數值越大,意味著這個文件越大,一首歌預計正常在40M左右,所以不建議拿手機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