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这条高速公路,由武汉团队设计

8月15日,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性工程——巴基斯坦东湾快速路勘察设计工作基本完成,转入土建施工阶段。该项目由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下属的武港院技术团队承担设计任务。

巴基斯坦东湾快速公路南起瓜达尔港区中巴友谊大道,北至N10滨海高速路,全长约18.9公里,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由中国交建设计施工总承包。复杂的地势与干旱的气候环境对设计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

“巴方咨询工程师起初不信任中国标准,一度坚持在技术条款中采用当地所熟悉的美国标准,部分实验指标对中方在后期施工阶段的材料运用、工艺选择等形成了制约。”武港院路桥设计公司副经理徐超坦言,项目设计过程中,中国标准的推广并非一片坦途。

中方技术团队分析发现,初始合同中所展示的设计要点对部分弯道路段相关技术要素的取值未做明确规定,未能预留足够的转弯半径,使得高速行驶的车辆在通过弯道时的风险增加。此类方案容易造成车辆受力失衡,不仅会降低行车舒适性,影响驾乘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型车辆的倾覆。

经过反复数轮的理性沟通,巴方技术人员最终认识到中国技术标准对于该项目的设计方案更加适用,同意采用中国标准完成几何设计中关键要素的取值,以保障图纸的精确性与实用性。

据悉,巴基斯坦东湾快速公路所处的瓜达尔港区在“中巴经济走廊”上扮演着陆地段终点与海上段起点的“双重角色”。(长江日报融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