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總要執著點什麼

人活一世,總要為了點什麼,也就是找到活著的意義。現代社會,基本溫飽已不是太大的問題,對於人生意義的追求就更加重要了。

有所執著的人,明確了未來的方向所在,明確活著的意義所在,一往直前,不折不撓。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翁斯特克里奇,在40多歲時,決然拋棄富足安穩的生活,開始學畫。從此生活顛沛流離,吃盡了各種生活的苦。然而,飢餓、寒冷、屈辱、仇殺、居無定所等等這生活的苦,與他不過就是身上的一隻蝨子,只要能畫畫,一切都不足懼。畫畫,是他的命。

日本經營聖手稻盛和夫,畢業時由於經濟蕭條,經老師介紹來到了一家幾乎發不起工資的瓷器廠工作。和他一起進公司的很多人都先後離開了,他也想去參軍,但被家人阻止,不得不留下來的他,選擇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終於,他的實驗獲得了成功。最後,他引領這家瓷器廠成為了世界500強。他說,他在投入工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愛上了工作,從此成為了工作的執著者。

斯特克里奇心中燃燒的渴望,彷彿受到不可逃脫的命運的牽引,終究成就一代大師。我們對於這樣的人,心中雖欣羨不已,卻不由惋惜感嘆。稻盛和夫,似乎離我們更近一些,更值得我們學習。

我想,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幾分是斯特克里奇,似乎感覺到命運的感召,卻不十分確定,所以猶豫不決,無以執著;或者,一直在等待命運的感召卻沒有等到。

如果我們不是十分的斯特克里奇,那麼不如去做十分的稻盛和夫。選定一個方向,努力地極致地去努力,終有一天,會獲得自己的成功。

寫作,就是我的執著。給自己打個分,那就是五分斯特克里奇,五分稻盛和夫吧。(中庸之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